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3733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标,说教材鲁山县磙子营第七小学 付 学 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付学鸿,来自鲁山县磙子营第七小学。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对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单元说课。下面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说课,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一、说课标1、单元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认识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区别。(2)、使学生通过看一看、围一围、指一指、量一量等活动,认识周长

2、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图形与几何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2、单元内容标准:前面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本单元将通过动手操作、试验来进一步学习和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

3、计算方法等等。二、说教材:1、教材编写特点以往的教材与新教材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都是从熟悉的生活场景(课件、教室黑板)入手,建立概念探究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只是在研究周长是多少的时候,老教材安排“围一围”,通过学生动手围出来的图形,计算周长,这样安排有局限性,而新教材则是“用6个1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然后计算周长,既体现了图形组合方式的多样化,又孕伏了“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然后再计算拼出来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计算平面图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的空间,所以本套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联系

4、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本单元教材将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以及相应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认识周长的含义时,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熟悉的图形,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概念。(2)、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引导学生把长方形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点。教材没有直接揭示计算公式,也没有要求学生采用统一的算法,而是放手让他们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获得真切的体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安排,不仅利于学生探

5、索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有利于他们更多地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3)、关注所有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如:计算制作一面正方形手帕,计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篱笆的长度,等等,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主动学习的愿望,而且也帮助他们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本单元的编写特点与其他版本不同,以“人教版本”为例:不同的是人教版在出示熟悉的场景后,先找四边形再引出长方形、正方形,而苏教版是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直接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而学习周长以及计算方法。第三部分更不同了,人教版是

6、依生活中的物体先估后算,而苏教版通过动手操作摆出来的图形,再计算周长。2、本单元编写题例及目标(1)长方形、正方形本单元例1、先从教材熟悉的情境教室图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观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折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探究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最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而人教版则是情境图(学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做一做,并在四边形范围内还单独安排学习了平行四边形。)(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本单元例2、首先呈现了3张形状不同的书签,由此引出“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接着进一步认

7、识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来完善和深化对周长含义的认识。随后在试一试的第一幅图继续突出周长,而第二幅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例3、利用上面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通过想想做做、单元练习来巩固和怎样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同的是。(人教版中的例1、则是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由此引出“封闭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周长两者虽然说法不同,但意思表达相同),然后提出问题探究方法例2解决问题例3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做单元练习巩固知识。)(3)、苏教版还安排了一节综合实践课,教材围绕周长的含义和测量、计算设计了“拼一拼、比

8、一比、画一画和量一量”这四项具体活动,开拓思维,并让学生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3、本单元内容结构本单元分为四部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第4345页的练习。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实践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方法。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直观认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年认识(一年级下册) 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 级下册)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 3、圆的认识(五年级)(停)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特征

9、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多边形的开始,认识其特征,不仅是学习本单元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以及其他一些面积和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三、说建议1、教学建议新课程表准提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知识抽象,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件)A、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利用教具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

10、础上,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通过交流,对相关的发现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概括。B、注重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要让多让学生看一看、动手围一围、指一指、量一量,以充分感知周长的含义。C、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算法不能灌输,也不要急于优化,更不要揭示计算的公式,关键是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并自觉加以完善。本单元计划用4个教学。2、说评价建议(1)、评价方法要多元化新课标指出:“评价方法要多元化”,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法,同桌交换练习,看看同桌,好在哪儿,错在哪儿,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要做出“

11、口头评价”,教师说一些激励性语言,由此激励学生促进发展。(课件)(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传统的评价往往过多强调学生的应试素质,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不全面。所以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评价外,还运用多种形式对学业过程性评价。对于优秀的个人加分表扬,对于高效课堂的小组也进行张贴评价,确保让小组合作成为实施高效课堂的抓手。(3)评价时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在个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评价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已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发展的目的。例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就把进步学生的名字张贴到黑板上,特别对于学习暂时后进的学生还采

12、取“延迟评价”的方法,即: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可暂时不给于明确的评价结果,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当取得好的效果时,给与评价,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要避开过去那种“教室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教师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教材是唯一的学习资源”的旧的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有封闭走向开放。(1)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航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小学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主动的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

13、的使用教材。(2)学生资源的利用。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避开过去那种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大胆猜疑。(3)教师资源的利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合理、艺术、有效的课堂组织是教学高效的重要保障;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们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适时、巧妙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更为重要;教师是课堂的示范者,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天然示范,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4)信息资源的利用。现在科技发达,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等适时、充分的利用,打破以往单一、封闭地使用教学资源的模式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力量。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这对提高我们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