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402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 第五章 安徽的艺术 学习目的: 安徽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各种艺术形式发展生机蓬勃,流派纷呈,名家迭出。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历史,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样式、主要特点、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从而对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有立体的认识。 学习要求: 1、从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五个方面,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安徽戏曲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3、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掌握各种艺术形 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欣赏各种艺术作品。 学习建议: 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

2、,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艺术形式表现的更多的是动态的、直观的、立体的样式,建议学生走出课堂,去观摩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项艺术作品,体会安徽艺术的独特韵味。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结合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安徽艺术之旅”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安徽文化艺术的底蕴。 一般了解:安徽的戏曲艺术概况、舞蹈艺术概况、绘画艺术概况和建筑艺术概况。 一 、 戏曲艺术 1、安徽 目连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 , 它主 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安徽目连戏又叫 “ 大戏 ” , 主要流行于当时的 徽州 、 池州 、宁国、太平四府地域。安徽目连戏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

3、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 , 唱腔 为 联曲体制 。 安徽目连戏一开始受到弋阳腔、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很长 , 影响很大,在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连戏 由于 宣扬佛教行善劝世, 大 多 是 崇信佛教 的信徒 行善还愿时演出,故俗称 “ 还愿戏 ” 。 现在 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乡间 也还 有目连戏的 演出,安徽目连戏流传时间长、辐射面积广、影响大,又因山区较偏僻闭塞,宗族关系复杂, 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原生态的目连戏面貌。 2、泗州戏 泗州戏是开放在泗洪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

4、之花 , 它土生土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据泗州戏老艺人回忆,泗州戏 是 由当地姓丘、葛、张的三位艺人,吸收民间太平调等 创新 而成 , 故泗州戏演员旧时都称 “ 丘门腿 ” ,意谓 丘姓门下学艺的 , 至今已有 二百 多年的历史。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 泗州 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 非常 鲜明。男腔粗犷、爽朗、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有拉魂的魅力 ,故而被称之为“拉魂腔”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

5、调加以改造发展。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 , “ 怡心调 ” 是泗州戏的最大特点。 二 、 舞蹈艺术 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 “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 ” 。 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十把小扇、十二月梳等;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代表性舞蹈有十二条手巾、十二月花神、抛球舞等;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节奏深沉缓慢,代表

6、性舞蹈有傩舞、游太阳、得胜鼓等;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表现情感细腻,代表性舞蹈有双条鼓、秧歌灯、打对子等。据统计,安徽省民族民 间舞蹈共有 六百五十 余个,独具特色的约有 一百 余个。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龙舞、狮 子 舞 、 傩舞、巫舞等。 1、花鼓灯 花鼓灯流行于颍上县、凤台县、怀远县、淮南市、蚌埠市为中心的淮河流域。花鼓灯的角色分两大类: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花鼓灯包含有舞、歌、锣鼓演奏和有简单情节的小戏曲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表演。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场”、“小场”、“盘鼓”。大场,又称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大场表演是由伞把子带

7、领,变换各种图形,表达出热烈欢快的情绪,每变换一种 或几种图形,便由慢到快,直到奔跑,所以叫跑大场。小场,又称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 花鼓灯艺术具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既是供他人欣赏、娱乐的艺术品种,也是表演者个人抒发感情、自我娱乐的手段。在灯场上往往是表演者如痴如狂,围观者如醉如迷,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龙舞 龙舞遍及全省,形式之多,居民间舞蹈之冠,春节、春会、喜庆吉日都要舞龙以助兴。龙舞多在体内点燃烛火,在灯会上夜晚演出,所以常称为龙灯。龙舞的品种就制作材料划分,有纸龙、布龙 、草龙、板龙、灯龙。就形式上分,有各节不相连的断龙,

8、有多人共舞的长龙,也有单人表演的手龙。休宁县有一种板龙,习惯上是“一丁一龙”,即村子里每个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一丁,每一丁自制一节龙身,表演时龙头在前,经过各家门口,各家的“丁”就将自备的龙身接上去,于是越接越长,直至最后一丁接完,再接上龙尾,遍村游舞。不看舞的技巧和花样,只看它的气势。绩溪县有一种手龙,由一人两手持之表演,有时三、四人,人持一龙,另有人手持绣球,共同表演。手龙小巧灵活,表演者可以运用翻、腾、扑、跳等武术技巧,同时两手把龙绕在身上,盘旋飞舞, 龙虽小则活力强。 3、狮子舞 狮子舞遍及全省城乡,名目繁多,形式各异。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狮子视为神物,以舞狮来祓除不祥;一类是把

9、狮子作为吉祥物,舞狮子一方面供人欣赏取乐,一方面给人带来吉祥和幸福;还有一类是专为娱乐,人们遇有大喜大庆的喜事和重大节日,跳起狮子舞以示快乐和欢庆。 狮子舞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所表现的狮子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狮子灯表现狮子的勇猛、狂燥,使人望而生畏 ; 青狮玩烛表现狮子温驯可爱,情趣横溢 ; 九狮一吼表现狮子的群际关系 ; 手狮是一人舞一狮,四只狮子形成 一组,技巧难度高,结构严谨。 4、凤阳花鼓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凤阳花鼓 又称 “ 花鼓小锣 ” 、 “ 双条

10、鼓 ” 等 。 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尺五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 “ 双条鼓 ” 由此得名。 “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 ,唱的就是这种情形。凤阳花鼓 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 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 ,鼓锣间敲 。 根据清代的记载, 凤阳 花鼓 “ 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 。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表演, 现在 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 。 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活泼多样,气氛热烈欢

11、快,成为 劳动人民 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三 、绘画艺术 概况 1、 国画 新安画派 : 元代,程政以新安大好山水入画,开新安画派先声。明嘉靖年间,丁瓒绘画以米友仁、倪瓒为宗,画风清淡简练,为新安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稍后的程嘉燧 、李永昌,绘画也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海阳四家”,多以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入画,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韵味,突出了新安画派的特异风格。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机。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七十余人,除上述代表外,主要还有程邃、

12、程正揆、戴本孝、吴山涛、汪家珍等。清中叶以后,汪朴、何文煜、程鸣、黄镇、江蓉、吴之辚、雪庄、莲溪、虚谷等,在师承新安画派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姑熟画派 ,又称“芜湖画派”。明末清初芜湖画家萧云从继承和发扬元代黄、王、倪、吴“雅洁淡逸”的风貌,强调水墨在绘画上的表现作用,在运笔、用墨、设色等方面集众家之长。他擅长山水画,也工人物画,人物画离骚图发展了李公麟的白描人物技法。萧云从绘画影响很大,从学者多,在芜湖一带形成“姑熟画派”。姑熟画派中,萧一芸“参以唐、沈技法,用笔清逸”,算是能推陈出新、自成面貌的画家。另外还有陈延、韩铸、孙据德、方兆曾、释海涛、潘士球、王履瑞在当时也很有影

13、响。清代画家中学萧云从的很多,其中当涂人黄钺所作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各有特色,是 “姑熟派”的传人。 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 在绘画艺术上,梅清自谓多学元代,得力于倪瓒、沈周笔意, “ 不薄今人爱古人 ” ,但他 “ 师古 ” 而不 “ 泥古 ” ,而是融入 “ 我法 ” ,认为 “ 古人在我 ” ,注重笔墨韵味和“文人画”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他自称 “ 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 ” 黄山 的 奇峰异石,飞瀑流泉,云海变化,松树的千姿百态,无不收入笔底。他笔下的黄山多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

14、,富有运动之态,如西海门图、天都峰 图、莲花峰图以及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西海千峰图等,山峦风云变幻,松多奇苍,给人苍茫、凝重的感觉 。梅氏画家中, 较为著名的 还 有 梅清 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 梅庚的小幅山水,多数是疏点林木,纯用浓墨钩斫山石,略加淡墨皴染。虽不施点苔,亦妙趣横生。梅家之外,半山和尚也是宣城画派的重要角色,画风静而内沉。半山和梅清诗画互酬,共同形成宣城画派风格。 龙城画派 : 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萧县出现了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乡土书画家。其时, 高手林立,群星灿烂,形成以龙城为活动中心的书画研

15、讨体系,人们誉之为“龙城画派”。此画派问鼎徐淮,声闻遐迩。代表人物有工于画竹的王为翰,善写山水的刘本铭,精于花鸟绘画的张太平和能书善画的吴作章、吴柳庵。清末,龙城画派更加壮大。路荫南所作平远山水,以书法入画。薛铎擅画人物和风雨柳。侯子安以重彩入于水墨,多写淮北风光。欧阳小南擅小写意花卉,笔墨秀中藏拙。宝池和尚善画水墨牡丹、枇杷、兰草等,用笔简古,质朴典雅。 2、版画 中国版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画像石,砖刻。虽是一种建筑物上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由于它 以刀代笔,刻纸拓印,因此近似版画,皖北地区的汉墓中就发现了这种古刻画像。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刻本书出现,木刻版画产生。明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

16、时期,福建的建阳版画、江苏的金陵版画、安徽的新安版画并列为版画三大流派。 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明代徽州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从明万历到清初,黄姓有三百多人以刻书为业,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 明末 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精雕细缕,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常多 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技法上舍弃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以线条的精细、典直、起落、繁简、疏密,来表现事物的远近、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关系。并运用虚实相生、动静对照、繁简互衬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徽派版

17、画的刻工,本身往往便是画家。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黄应澄等,都曾亲手为版刻绘画。画家们熟悉刻刀驰骋所得来的韵味,刻工们领会彩笔纵横所确定的意境,根据不同的内容、风格、画面来确定刀法的运用。 3、 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 一种可触感的艺术。雕塑的形式,一般分浮雕和圆雕两类,品种有玉雕、石雕、砖雕、牙雕、骨雕、竹刻、泥塑、陶瓷塑、面塑等。 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木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砖雕主要用于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明代砖雕以浮雕为主,间以浅刻和阴刻线,风格古朴。到清代,砖雕艺术日臻成熟,多综合使用圆雕、透雕、浮雕技

18、巧,所表现的画面也日趋繁复,立体感很强,层次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徽州明清砖雕的题材有花鸟、人物、戏曲、生活场影和吉祥题材等。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明清徽 州砖雕的代表作品,显示出很高的雕刻技艺。徽州石雕质地细致坚硬,苍劲的石牌坊、风采动人的石狮子、古朴典雅的抱鼓石、珑剔透的石雕窗、富于诗情画意的石栏杆、造型万变的石鼓等,随处可见。徽州石雕强调装饰性,栏板雕刻中留下双龙、八骏、石鹿等上乘之作。徽州石雕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一种以浅浮雕、线雕为主的独特风格。徽州木雕主要用于建筑和家具两大方面,由圆雕、浮雕、透雕所构成。徽州木雕受版画影响,初期只是在版刻基础上逐步

19、加深雕刻度和层次感,到明代初具规模。作品表现为奔放沉雄,粗犷憨拙的风格。清嘉庆以后,木雕艺 术格调趋于细腻繁琐。内容上注重情节性,构图与透视重视变化,圆雕形式日臻丰富,章法布局吸取中国绘画的一些艺术手法,产生不少杰作。徽州木雕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装饰美三方面特点。 四 、建筑艺术 1、歙县城古建筑 徽派建筑的代表首推歙县城的古建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由府城、县城两部分组合而成。歙县府城始筑于隋末 (约 617 年 ),唐中和二年 (882)扩建成现规模,宋元两代经过大修。现存城墙残壁约 1500 米,东、南两谯楼,西门月城等。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吴王汪华的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北宋末

20、年整修。该楼虽经历代 维修,但都按原样整修,因此,保留有隋唐作法和遗风:门楼明显地有汉阙的形态,屋顶坡度平缓,不起翘,檐柱生起 (“生起”是中国古建筑术语,指自中心起到两侧,柱逐渐升高,使屋檐成为优美曲线 )。唐以前城台均为土夯筑,常以斜倚墙壁的“永定柱”加固。当今宋以前门楼实物已无存,其他木构建筑也仅余唐五台山佛光寺和南禅寺两例,南谯楼因此有很高的建筑史学价值。 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 (1150),现存式样为清朝同治末年大修时留下的,文物价值远低于南谯楼,但它位于南谯楼附近,将其与南谯楼对比,“隋唐风格”与“明清 风格”便凸显出来。东谯楼飞檐翘角,屋顶坡度很急。 歙县城中

21、斗山街、大北街、中山巷,基本保存着明清风貌。斗山街,因依斗山而得名。街巷南北延伸,全长五百米。两侧多为清代徽商、仕官的宅第,如杨家大厅、许家厅、汪中怡宅、潘婉香宅等。斗山街临街面都是山墙,马头墙高低错落,石板路,精刻的门罩,保留着徽派街巷深沉幽雅的风貌。 2、黟县明清古民居 西递村位于黟县东隅东源乡。该村建于北宋皇佑年间 (1049-1054),鼎盛于清代中叶。因村中溪水向西流,原名西溪、西川。后村中设驿站“递铺”,易名西递。村中尚存胡 文光剌史坊和清代民居一百二十 二幢。坐落于村口的胡文光剌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 (1578),三间四柱五楼仿木结构,通体用质地坚腻的石料“黟县青”,雕饰精美古朴

22、,以高浮雕配以漏窗,层次丰富。民居均为砖木石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门楼砖雕多为八仙、财神、寿星、松鹤、花鸟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屋前或屋后多有小庭院,鹅卵石铺地,筑以鱼池、花台和假山,形态各异的漏窗丰富了景观。其中走马楼建于清道光年间 (1821-1850),实际上是一种楼阁式长廊,用于登临观赏。为当时宰相曹振镛到西递会亲而赶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 (1691),正厅为四合院 二楼结构,厅左侧利用隙地建有临街彩楼,飞檐翘角,窗扉栏杆玲珑剔透;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它陈设典雅,四壁楹联、画轴,充满书卷气;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 (1851-1861),三间二进

23、二楼,为秀才胡允明教书授业的私塾;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1573-1619),清代重建,是保存完整的大型古祠;西园,清道光年间 (1821-1850)知府胡文照宅园,精巧幽深,为徽派庭院经典。西递村从多角度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艺术特征,被誉为“清代中叶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城北际联乡。南宋绍 熙年间 (1190-1194)建村,鼎盛于明清。村内尚存明代建筑一幢,清代建筑一百三十二幢。其中承志堂,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府第。它围绕九个天井,布置了厅堂、书房、厢房、回廊等。承志堂的艺术价值首推它的木雕:细腻流畅的雕工,显示了清末木雕工艺水平;浓郁的生活气

24、息,又是以龙凤为主题的宫廷雕刻所缺少的。代表作品有“宴官图”、“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三国演义戏文”等。此外,南湖书院、桃园居观景楼、树人堂、德义堂、碧园等民居庭院,也各具特色。宏村称绝之处,还在于独具匠心的牛 形村落的规划。全村以月沼为中心,正街贯穿,南附南湖,一条近一米宽的清澈水渠流经各户,使得“浣汲未妨溪路边,家家门前有清泉”,形成完善的人工水系。水系为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调节了气温,也极大地美化了环境。从作为村落景观核心要素的月沼、南湖,到村民家中开掘的鱼池、庭院,都得益于这一水系。 3、九华山佛教建筑群 九华山位于皖南的青阳县境内,唐开元 (713-741)末年,新罗国王近属

25、金乔觉来华,卓锡九华,圆寂后被奉为地藏菩萨膜拜,开辟了九华山以地藏为主的道场圣地。九华山现存五十六座明清禅寺,大多集聚在九华街及附近, 成为九华山间佛国城。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始建于晋隆安五年 (401),天竺僧怀度于此筑室为庵,始创九华佛寺。唐至德年间 (756-757),释地藏金乔觉曾居此苦修,唐建中(780-783)初正式辟为地藏道场,朝廷赐“化城寺”匾额。寺多次毁于兵燹,又经御赐修缮。现存四进大殿中,除后进藏经楼为明万历年间 (l573-1619)遗构,山门、大雄宝殿皆清末依原样重建,大体保留了明代建筑风貌。 肉身宝殿,简称肉身殿,书写为“月身宝殿”,佛教寺院,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这座

26、“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一千多年来虽 有兴废,但迄今仍气魄非凡,矗立于山峦之上。宝殿由 81 级石阶直通 , 方形平面,轴线对称,边长约 17 米,四周环以回廊石柱,殿高约 20 米,重檐歇山顶,覆盖铁瓦。殿内雕梁画栋,汉白玉铺地,汉白玉佛台。正八边形平面的七级木质浮图居中,两侧有十王塑像侍立。塔基须弥座亦为汉白玉质,底层供奉有地藏王大佛像,塔身每层各设 8 个神龛,塔顶饰华盖。殿后有半月形瑶台,立铁鼎,香烟缭绕,称“布金之地”。 百岁宫,坐落在九华山东峰摩空岭之巅。 寺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它由大雄宝殿和楼殿组成,上下关联,左右贯通,为一整体。大殿为三开间,宽 17.4米,

27、进深 16.7 米,高 16.7 米;殿内设大佛龛,供奉装金的无瑕和尚肉身。梁栋雕饰精美,正顶为方形藻井,古色古香。楼殿就地形而建,上下 3-5 层,设三进天井。 九华山佛寺,外观大都取民居形式,百岁宫可算此类佛寺的代表。除了外观可感受到的朴素美,因地制宜,植根于地域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水乳交融,这些特点,在百岁宫中也得以印证:它高踞危岩绝壁之上,在云雾飘渺中若隐若现;它横看成岭侧成峰,仿佛从山上长出,与自然浑成,整个寺院就山势一气呵成。 4、明中都皇故城 明中都有宫城、皇城、外城三道,平面均 略呈方形。内为宫城,周长 3702米,砖筑,设有四门;中为皇城,周长 7670 米,砖石修垒,亦设四

28、门;外城周长约 30 公里,大部分为土埂,无濠,原设十二门,罢建中都后革去三门。规划以宫城为中心,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正殿居中轴线中心,沿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着中书省、大都督府、太庙、社稷坛、文华殿、武英殿等官署与礼制建筑;城南云济街上,东西对称分列着国子监、功臣庙、钟楼等,今仅存鼓楼台基为旧物。鼓楼台基长 61.5 米,宽 34.3 米,高 17.5 米,台基三道门出口处,均砌白玉石洞券,其型制新颖,规模及工艺均居明清钟鼓楼之冠 。现鼓楼基座以上建筑,为近期重建。明中都罢建以来,屡遭兵燹、毁坏,今仅存午门、西华门、大殿等残迹,以及一段一公里长的城墙。 明中都建设,显示出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历经

29、千载摸索已是相当成熟。在明中都,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中国城市规划中皇城居中,南北中轴线纵深序列布局、礼制格局等思想。明代,中国古建筑木作、瓦石作、雕作等技艺,也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午门须弥座及宫阙遗存的汉白玉浮雕,雕镌着龙、凤、花卉、珍禽、异兽,无不技法圆熟、形神兼备;后宫遗址上还残存着大殿的蟠龙石础,栩栩如生;废墟上还可见到五彩琉璃瓦砾。明中都另 一重要建筑史学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宋元传统,为其后的明代北京城改建扩建提供了蓝本。 5、古军事建筑 安徽古建筑中, 还拥有一批 有 着特殊 用途的古建筑 ,那就是古军事建筑 。这是因为淮河、长江 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安徽历史上常处在对峙政权的交界线。频繁的战事,使得城墙、楼台、地道等防御类型建筑摆到突出位置。寿县古城墙,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1219),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宋城 ; 毫州古运兵道,传为曹操隐兵道 ; 合肥教弩台,始于曹魏筑台练强弩,以御孙吴水军,是罕见的军事用途高台建筑实物。 掌握:安徽文房四宝特点 一 、安徽文房 四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