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1、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
2、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
3、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二、选题意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另外,我校现在每周开展的争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星级好少年”、“星级文明班评比”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也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次我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
4、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三、课题的界定“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
5、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四、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3、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4、通过研究,找到培养良好习惯
6、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5、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五、研究内容1、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六、研究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七、拟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研究和探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培养小学生养成做事、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好习惯。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低段主要进行“做事”习惯的培养,并渗透“做人”的内容。中段主要进行“学习”
7、的培养。高段在巩固低、中段教育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做人”的教育。这三个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循环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而不能把他们完全分开进行。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围绕一个专题深入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八、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九、研究原则1、正面教育的原则。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2、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
8、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3、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循序渐进原则。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
9、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十、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本阶段为课题的酝酿准备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1、反复论证,确立课题;2、由专家给予实施框架,撰写方案;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操作体系。第二阶段(2009年7月2010年7月)本阶段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将主要做以下工作:1、深入学习、研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2、分解子课题,组织教师扎实地研究,逐步形成成果;3、定期组织学生个案研讨活动,展示研究的实践成果。第三阶段(2010年8月2011年7月),
10、本阶段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各项测试,进行对照、分析;2、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规律。3、完成研究报告,举行结题会。研究措施:(一)健全组织,完善方案。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室、政教处以及部分班主任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在上级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再经过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修改和调整,认真设计方案。(二)优化队伍,加强力量。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前提。因此,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梯队建设,每年选派优秀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学校选派班主任及课题组老师多去其他学校考察、参观、听讲座。我们每年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使整个德育队伍中的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1、(三)建设三重教育阵地。1、学科教学阵地。努力把思品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它各科教学渗透作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主渠道。课题组有计划地对这几个方面作经常性的全面督查。2、校内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经常组织学生去学校“红领巾耕作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中学到一些劳动技能。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搞卫生,送物品,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思想。3、班队活动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自编自演一些在行为习惯方面具有正反两面典型的文娱节目。从中得到教益。(四)创设三重教育氛围。为了更好更快地强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
12、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熏陶。1、教室宣传氛围。从班级抓起,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挂上墙,各班教室门口悬挂“班风建设”牌等。统筹安排,每周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星级好少年”争星活动,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各班主任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来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2、校园宣传氛围。办好宣传橱窗,主要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卫生习惯等行为规范图片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表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星级好少年”等。办好黑板报,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到生活、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报道校园内外学生习惯
13、的表现情况。3、家庭教育氛围。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由家长对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作全面的跟踪,通过“校讯通”传达给学校,学校根据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切实做好家访工作,提高家访实效。做到家访均衡化,不过分集中在某时段。家访有针对性,明确轻重主次,不为了凑数量而无目的家访。要努力提高家访质量,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水平。(五)抓好五项活动。1、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教学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邀请校外有关人士(特别是关工组织)来校做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防范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阵地,定时定量开展广播、演播
14、,拓宽学生视野,浓厚学校文化。校园环境布置有教育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有图书角、教室后方有黑板报、卫生角,在教室门口悬挂“班风建设”牌等。楼梯间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走廊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2、学生评价奖励活动。学校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星活动。由政教处制定“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勤俭廉洁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士星”五星的评比要求,每班每周分别评选班级“五星”,再选表现最突出的“一星”在级组中进行评议,每年级又选举出每周级组“最闪耀一星”上报政教处,由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进行授予星章,
15、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并利用宣传橱窗展示“五星级好少年”的照片、介绍他们的事迹。通过考核评比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局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3、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站、坐、写、读姿势和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实践训练。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导行,通过演小品,通过即兴表演课本剧,通过实践活动来训练良好行为习惯,刺激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而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乐于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教师考核活动。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共同创设一个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16、全员育人的和谐生动的教育环境。加强班主任工作考核,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把树立优良班风和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学期末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5、师生征文活动。为了督促师生关注生活中行为习惯,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日记和学生个案研究,要求学生留心身边的不良行为和良好表现,撰写自由习作,举办与行为习惯养成相关的征文比赛,如“*变了”学生征文、“我班的*”教师征文等等,从细小的事例中挖掘教育资源。十一、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研究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十二、课题经费保障按课题计划确保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课题设施和课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