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中国传统的“道论”,物质的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世界的统一是“多”和“一”的统一,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定义可以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限,意识的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人类社会性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世界其实统一于物质。,中国在传统中的“道论”,在现代汉语中,“道论”一词多指对“Ontolo
2、gy”(也有人翻译为“是论”、“存在论”、“存有论”等)的翻译,但真正的“道论”是指对于“道”研究的理论,或关于“本体”的理论。,“道”实际有三层涵义:一是指“根本”、“根源”;二是指“整体”、“统一”;三是指“应该”、“应然”。 三层涵义有不同的指向:一是揭示事物的根本性、根源性;一是整体性、统一性;一是应然性、应当性、目标性、价值性。,“是论”或“存在论”(Ontology)所指向的研究对象以存在(Existence)、本质(Essence)等问题为实质内容,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将哲学的任务规定为“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Being as Being)”,“是论”或“存在论”(Ontolo
3、gy)倾向于研究“是什么”,其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本质主义”或“类本质主义”的发展趋向;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由于其整全性、大全性的理论特征,在发展趋向上则具有终极意义上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善性,所谓“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薪火相传”、“铁板一块”等等。,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众物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
4、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来吧,我告诉你,只有哪些途径是可以设想的。第一条是:存在者是存在的,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路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在巴门尼德之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指出:“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剧本哈姆雷特中,借主人公的独白提出“存在或不存在”(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这似乎可以看做是对西方哲学中“不是”或“不存在”(Non-Being)问题的追问
5、。在莎士比亚看来,“存在”(To Be)是确定的、是我们“知道”(Known)的,如“命运的矢石”、“愁海”(A Sea of Troubles)、“痛苦的生活”甚至“死亡”等等现实的存在;而“不存在”( Not To Be)却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像“做梦”、像“未知的国土”(the Undiscoverd Country)。莎士比亚认为,“存在”(To Be)虽然带给人类几乎不可忍受的“现有的痛苦”,比如,“时代的鞭挞讥嘲、高压者的残暴、傲慢者的凌辱、失去爱情的重创、法律的拖延、官僚的骄纵以及小人所加诸君子的欺凌”,但因为其都是确定的、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比起“不存在”( Not To Be)的“未知的痛苦”,人类宁可“忍受现有的痛苦,而不敢轻易尝试未知”。所以,莎士比亚总结道,是“意识”(Conscience)使得人类成为“懦夫。”,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