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44865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学生知识,而是用“爱”“情”“智”“用”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此不彼遨游于语文的海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艺术之体现。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心理,从直观和内在的多个方面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策略【正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

2、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使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已不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了,而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主动探索追求新知的积极性。这一转变就决定了今天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发展的教学观。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改之路上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一、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及原因1、现状如今的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课堂气氛枯燥压抑,学生学习积极

3、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学效率不高,逐渐成为师生头疼的问题。在许多学生眼中,语文学科只是单纯的背诵记忆,认为只要记住了课本上的内容便是掌握了知识。学生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无耐心,对书写、朗读、写作有厌烦心理。2、原因(1)教材本身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是纯粹的“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在许多学生眼中,语文学科只是单纯的背诵记忆,认为只要记住了课本上的内容便是掌握了知识。大多孩子认为语文作业太多(生字新词、背课文、课外阅读采集、周记、作文等)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完成,众多的作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2)教师原因在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

4、,而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往往是借助大量的训练来完成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将教学引入机械训练的极端,使教学过程变得僵化、代表、毫无生机,既无科学性,更无艺术性。某些教师上课方法简单,枯燥乏味,观念陈旧,采用注入式,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3)学生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关。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太久、活泼好动小学阶段学生较为敏感,爱面子,怕回答不正确被同学笑话,不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同时存在依赖性,不爱动脑筋,只等着老师说答案。二、语文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意义

5、新课程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焕发学生的生命力,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新课程教学策略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可见学生的学习没有兴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的积极性是由需要产生的,而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是学生进行自觉学习的推动力,是促进一个人爱好学习的内部状态。会给学生带来知识需求的满足,是保持求知欲的持久动因。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能,是指教师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始终保持学习的活跃状态的各种教学行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意

6、义在于唤起内在的需求,明确学习目的,激励主动参与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信心,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三、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在学习中,主要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但长时间集中注意,会引起疲劳和厌烦。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知轻松愉快在气氛中,起到有意注意所不易起到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习效果的功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知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中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过程中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

7、兴趣。(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领孩子主动走进课堂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产生持续的内部和心理的原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学生内在的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和兴趣,对学生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因此,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惊奇感、认知冲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价值,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基础,是百科之母。如果从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来看,语文学科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现阶段小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

8、个明确的目的,一直处于盲目的学习之中,时间久了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其责任感。就语文学科而言,应当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语文的特点及要求,强调语文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学习结合起来,从小就形成对语文学习的长远动机。同时要让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实现从理性的”我要学”到感性的”我想学”和”我爱学”的转变,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气氛是教师和学生集体互动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

9、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的不融洽,同学间的不友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征,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拓

10、性。活化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气氛,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不会感到紧张、沉闷,从而使师生在知识内容上有沟通,在情感上有共鸣、有亲和力,促使信息反馈畅通。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秩序、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氛围要靠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协调努力共同来实现。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的本领,用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三)精巧设计运用科学巧妙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上的45分钟里,学生的脑力不可能保持在一种状态。有振奋、愉快、也有疲倦、松懈。教师的课

11、堂管理技术要求教师掌握这种在课堂上交替出现的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1、创设精美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主动走进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的起始,运用新颖的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指向新的学习课题,使心理活动集中于所要掌握的内容,保证学习的效率,这是导入的主要功能。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入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换激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立

12、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响鼓”,那么导入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敲得浑厚激趣,声声敲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的思维中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事实证明,精心设计好的导入语,就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主动走进课堂,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教师语言生动,妙趣横生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

13、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实践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制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感召、趣味和果断性的教学语言。 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语为情动,言为心声”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感染情绪、吸引动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讲课或说话要讲究

14、语言的艺术,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有强烈的感染力,又要表达扼要准确、恰如其分,讲到点子上。教师朗读时,要讲究声音的艺术,要读得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学生爱听。同是一篇文章,表达能力好的教师读起来,学生可能心驰神往、情动泪流,受到熏陶,而由另一位蹩脚的朗读者读起来,可能使人昏昏欲睡,效果甚微。动情的语言能够打动人的心灵。教学中,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言语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里。3、教师设疑激起,扣人心弦启发学生能积极提问的关键在与教师要善于运用激疑的艺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巧设疑问,可以激起学

15、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的思维,所以激起既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又是教学中的重要艺术。小学生容易被新鲜、奇异的现象或者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适宜的悬念,学生会产生疑问,有一种迫切想弄明白的心理,在这种迫不及待想知道其原因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解惑,使学生在悬念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巧设悬念,要注意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且似懂非懂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将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质疑,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释疑解惑能有效地促

16、进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使学生不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善于激励手段,强化课堂气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要应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对学生恰当的激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便于实行各种控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名学生的成绩=激励能力,根据这个公式可知,一名学生的成绩随着激励的增长而增长。在学生不断提高其主体地位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善于激励,对于培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就更上一层楼了。激励需要有:对学生的

17、表扬越及时,效果越好,激励作用越大。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对提问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兴趣越学越浓。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有机体的某个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即进行所谓正强化,那么这一行为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增强;但是,如果对于某个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即进行所谓负强化,那么这一行为的积极性就会减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表扬、肯定和评价,会使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会激起喜悦、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新的要得到成功的需要,从而增强和激发学习积极性;经常批评和否定的评价,会引起各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退。这种方法在教学上应用

18、得恰当,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相当有效的。课堂中不要吝啬激励的话语,用一句“你学习真努力”来表扬学生的勤奋,用“你真聪明”来表扬学生的才智。比如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让同学领读。很多同学上课特别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为的是当一回小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5、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争强好胜,有很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做游戏,爱玩,爱动手制作等等,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 , 不仅能充分

19、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例如用猜谜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其效果远远好于常规方法。分组学习,小组竞赛,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精神,又造就了学生竞争意识,在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中,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成了学生的快乐享受。辩论可以让学生尽展才智,锻炼口才,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评比活动,也能达到表扬激励的目的。如对课堂提问积极的学生进行评比等,将评出的优胜者及时在表扬栏里升上不同的星号,累计每够5个,再加升一面红旗。这些活动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

20、理特点,又照顾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引发出人人争先进、大胆发言、踊跃提问的良好风气。(四)、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它以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创造出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教学信息空间,集设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

21、、声画并茂、试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特点,更具有吸引力,将学习者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和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就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执教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台湾旅游,愿意吗 ?(多媒体出示景点图)这里有雄伟壮丽的故宫博物馆,有浩瀚无比的澎湖湾,有绝壁万丈的清水断崖,有风光优美的阿里山,有天然湖泊日月潭那里还有一道更美丽的风景!你们想看吗?(想)(课件播放蝴蝶视频图),这样的先声夺人 ,一下子扣住学生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设置的情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

22、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加快课堂节奏,增强课堂容量,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总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生活实际出发,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教师要时时处处耐心去培养。教学实践证

23、明,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主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始终要以“永远改革,永远追求”的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造就时代新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参考文献】1.张文双,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中国科学信息,2005年,第22期.2.唐建奇,激活你的语文课堂J,四川教育, 2012年,第11期:40页.3.刘素梅主编,教师必备的创新意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4.廖丽芳主编,教师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王国怀,“激励”导航,让学生快乐成长J,教育艺术,2011年,第9期:64页.6.刘庆华等编著,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4月.7.任丽娟、刘永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性的艺术J,教育艺术,2011年,第9期: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