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学生音调变准? 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五音不全”。于是乎一大批的人放弃了歌唱,放弃了音乐,可见没有音准便不能称之为音乐。音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是建立音准的最佳时期,尤其是首调音高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的、顺序的练习,逐渐让孩子们感知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固定音程之间的关系后,“五音不全”四个字自然而然就慢慢消失了。 小学阶段是音乐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解决孩子们音准、节奏问题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从孩子们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就开始加以重视。 1. 开始阶段甚至只练习其中的两个音级,在两个音级掌握好时再结合三个音级,如 s 、 m 的学习。找一点这样的小歌曲,如果没有教材,我们教师何
2、不发挥点自主性和创造性,创编一点适合不同阶段学生演唱的小歌曲呢?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强调学生的自主与创造,那我们教师是不是能做到这一点呢?(先建好“根据地”,再逐步扩展区域) 2. 配合手势歌唱。大家都了解科尔文手势,采用科尔文手势辅助练习音准,效果非常好。但是这一方法不能用得太死板了,不要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习,要有旋律感,还要不断地变化方法。 ( 1 )三音练习,教师唱出第一个音,后面两个音给出手势,学生接唱。 ( 2 )反着唱。教师唱出三个音,学生反过来唱,如师唱 m s l ,生唱 l s m 并结合手位。这两个练习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增加他们的兴趣。 ( 3 )教师唱出第一个音的音名,后面哼
3、唱,让学生唱出唱名。 ( 4 )创编旋律接唱,给一个固定节奏型,比如 x xx x- ,教师唱一句,学生用最后一个音即兴创编旋律接唱,要注意这样的游戏最后一句一定要有终止。 ( 5 )利用学会的歌曲,教师唱衬词,学生唱旋律,配合手势。如蒙族摇篮曲 谱例。 6 )音程与和声的练习。修订版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一个人总是单声地歌唱是难以唱准确音调的,因为没有可以相应比较、调整的参照标准。只有配合手势的帮助,对儿童尽早进行二声部训练,才能培养准确地歌唱。坚持每节课都做一两个手势练习,包括复习旧的和学习新的,很快就会看到学生在歌唱音准和听觉上的进步。而且,通过逐步的音准训练,
4、合唱已不再是教学中的难题。但是要注意,这种练习一次不能时间太长或给的太多,要在孩子们能接受的前提下进行。 ( 7 )藏起来的歌。训练学生们稳定的拍感、节奏感以及内心歌唱的音高感等等。 如何让学生节奏变准?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那抒情的、活泼的、热烈的、行进的各种音乐风格,无一不是节奏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抓住了音乐中节奏的特点,对于音乐的学习大有益处。大家所熟悉的奥尔夫教学法中就是从体验节奏开始,方法极其丰富、活泼、生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让孩子们在节奏中逐渐了解、体验音乐,近而热爱音乐的。在一次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中,教师就 music 一个词汇,竟然变化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再加上声调的变化,让老师们
5、体验到了节奏的魅力。 一、歌谣节奏的学习。 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例子: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变换拍子的小蚂蚁搬大山、大西瓜,圆又圆、水饺 二、为已经熟悉的歌曲、歌谣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伴随歌唱。 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节奏活动之一。因为歌曲、歌谣的节奏和固定节奏型的对比,使歌曲的演唱更有趣味,同时发展了多声听觉。(例子:动物说话、春天在哪里) 三、节奏记忆训练。 1. 擦涂记忆法。设计一条有目的的节奏,如:学们反复地读,教师一小节一小节地擦去节奏。训练学生的稳定的节奏感以及节奏记忆的能力。 2. 分离节奏法,把歌曲中的节奏分离出来。先唱会歌
6、曲然后分离节奏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3. 听记分析节奏: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拍击一条节奏,让学生通过听辨记忆来回答问题。孩子们会唱的歌曲,教师边唱边拍出节奏型,引导学生们听记,然后再师生练习。 4. 节奏回应练习。练习节奏后,教师拍任意节奏,学生们用已学会的节奏进行回应,训练节奏的反应能力及稳定的拍感。 四、多声部感知的节奏训练。 1. 一人多声部。练习时,走队列、踏脚做四分音符时值的稳定节拍、手拍固定节奏型、口唱歌曲旋律,就成为了三个声部的结合。其多列谱例: 2. 节奏卡农。 a 一个人的歌唱与节奏卡农。我的家在日喀则、金孔雀轻轻跳 。 b 集体卡农练习,注意声部的音色。 3. 多声部。反向
7、进行的节奏,如小乌鸦爱妈妈 五、创造性的节奏学习。 1. 节奏的“接龙”游戏:选取几个节奏型,如 让学生们即兴创编出一条四拍的节奏,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教师敲击稳定拍作“背景”,学生依次、连续地即兴拍击四拍长度的节奏型。还可以增加点难度,前两拍模仿前面一人的后两拍,再加上自己创作的两拍,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2. 为儿歌、诗歌创编节奏(示范)。 教学生把歌唱准的技巧合集 一、拍子 重视歌唱的起拍和收拍,要唱饱满。拍子唱不满,随时呼吸,没有乐句感。这是一个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孩子们的气息比较浅,都是自然呼吸,经常会出现气息不够。例如小纸船的梦或断句低年级洗手绢。 起拍:指导学生要有预备,
8、预示拍要有气口。 收拍:把时值唱慢,如果结束音是二拍,要收在第三拍上,结束音四拍,那就要收在第五拍上。强收不炸、弱收不虚。 二、呼吸 1. 低年级用呼吸建立乐句感,如国旗国旗真美丽、法国号。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呼气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有点困难,但是如果长期的坚持练习,慢慢的气息就有了。 2. 口型提示呼吸;手势提示呼吸,如柳树姑娘; 3. 循环呼吸:在合唱中很重要,大乐句的连续,需要孩子们在不同的地方呼吸,使乐句彼此起伏、延绵不断。 呼吸的问题不要单拿出来讲,有的老师给学生们渗透专业的歌唱呼吸,急吸急呼、缓吸缓呼、急吸缓呼、缓吸急呼、气息横膈膜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不了。要强调在歌唱中有意识地自然呼
9、吸,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逐渐渗透,帮助学生们逐渐建立起乐句感、音乐的饱满感、音乐的延续感等等。 三、强弱 音乐需要对比,有了对比才有表现力。音乐的表现都在强弱的对比上,很多人说表现力强,通常是指对音乐力度的控制上,当然音乐力度的控制离不开气息的运用。 1. 回声,低年级学生感受力度变化的最好方法。 2. 乐句的力度对比,一句强一句弱。如童心是小鸟 3. 渐强与渐弱。要强必先弱欲强先弱。如柳树姑娘 4. 高唱处理成“弱”更有表现力。 四、唱法上:连断 连,要有乐句感,大乐句,气息很重要,如采菱的处理。断:连断、跳音,拍皮球的感觉 五、速度:对比 儿童歌曲大都是一段体或两段体结构,速度上变化不大。教学中我们可以就一首作品做不同速度的变化,让学生对比去感受速度的变化对歌曲的影响,很多歌曲经过速度的处理都会变得有意思。 六、风格:把握风格才能唱出韵味 中国的民歌都有着别致的韵味,如叮铃铃中升 sol( 湘羽音 ) 的运用。不同的名族、地方的歌曲要唱出风格来,哪怕夸张一点,如我是少年阿凡提编花篮。 七、休止拍的意境 休止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誉,在歌曲中休止拍给人以各种遐想,有的休止拍是欢快的,有的休止拍是悲伤地,有的休止拍是抒情的。如山谷静悄悄休止拍带出神秘的感觉。雨花石中的休止拍充满着内在的向往。编花篮中的休止符体现了河南方言的运用。 八、音色的变化合唱中经常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