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改變技術在班級經營上的應用組員939215 林 源 彬939223 林 素 蓉939229 劉 憶 華939242 曾 佩 翎939246 潘林依潔,行為改變的意義行為改變技術術語源考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背景基本的行為原理行 為 改 變 的 技 術結語,應用學習心理學或其他的實驗心理學所獲得的原理原則,以有效的改變人類行為,包括良好行為的增進,以及不適當行為的矯治與根除的方法,就稱為行為改變技術。,行為改變技術術語源考,一九六二年,英文(behavior modification )這一專門術語最早出現在華森(R. I. Watson)在1962年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上。一九六五年,見於烏爾曼和
2、克拉斯拿兩人合編的專著書名:行為改變個案研究彙編以及行為改變研究技術。民國六十八年,我國教育部公布特殊學校教師登記辦法,第十七條的特殊教育科目中,正式採用行為改變技術一詞,並且逐漸用在師範院校的科目名稱。,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背景,反應性制約取向論操作性制約取向論認知行為改變論 社會學習論,反應性制約取向論,此派主要的貢獻人物有巴夫洛夫、華森、瓊妮、赫爾、俄貝、以及愛克森等。,巴夫洛夫的唾液制約實驗,最著名的制約反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唾液分泌反射為非制約反應。在制約學習過程中,只要實驗者先出現鈴聲,然後隨即出現食物,則自然引發狗的唾液分泌,經過數次,鈴聲則形成制約刺激,以後只要出現制約刺激
3、即會出現制約的反應。,巴夫洛夫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建立制約反應的實驗模式,並進一步探討幾項有關促成制約反射與消制約反射的歷程。其中較為著名的歷程包括消弱、類化、以及辨別、高層次制約等等。,華森的恐懼制約實驗,亞伯特原不害怕小動物,會討厭鐵鎚敲擊鋼棒發出尖銳的聲音,若將此兩物同時出現,則亞伯特以後看到小動物也會產生害怕的情形,甚至以後看到相類似的東西也會產生同樣的反應,這就是所謂類化的的現象。,瓊妮的反制約實驗,接續華森的實驗,在華森的指導下,將幾位已懷有懼怕情緒的兒童,解除對動物的懼怕反應。,瓊妮曾用,1. 廢棄法-及對懼怕兒童連續幾個禮拜,幾個月不再讓他看到動物。此種方法並未能減弱受試者的懼怕反
4、應。2. 訴諸語言上的幫助3. 消極適應法-一再反覆呈現受試者害怕的動物,以其受試者因見慣動物而不再害怕,結果也無法消除受試者的懼怕反應。,3. 抑制法-讓懼怕動物的受試參加一群不怕動物兒童的活動,以其因承受同年輩兒童嘲笑而不怕再害怕動物,結果,此法也未能發生效果。4. 分心法-當受試注意到所害怕的動物時,實驗者要和他說話,或提示玩具,以資分散其注意力。這一種方法雖然能短暫的減輕受試的懼怕情緒反應,但卻無法形成長期的改善。,6.引導制約法.:將受試者所害怕的東西與他所喜歡的東西同時出現,並將受試者害怕的東西採取逐漸靠近的方式逐漸接近受試者,將發現受試者能漸漸不再感到害怕。 7.社會模仿法:將害
5、怕的兒童與不害怕的兒童及動物放在一起,並讓不怕動物的兒童和動物一起玩,並抱著兒童。這種方法能使受試者減少對動物的懼怕反應。,赫爾的驅力消減論,它雖然是屬於S-R論的心理學者,但他的學習論融會貫通貫通巴夫洛夫的反射制約觀念以及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論的精粹而自成一說。赫爾認為學習就是滿足個體需要的各種活動歷程,因個體皆各具有各種驅力,促使個體感到緊張與不安,必須藉助外界的各種線索而採取適當的行動,以求解除緊張。活動結果若能滿足需求,即能消除緊張狀態。因此,驅力的解除結果,更是增強該反應與刺激間的連結,終於形成習慣。因此,赫爾的學習論又稱為驅力消滅論。,俄貝的臨床實驗,實驗方法是對關在籠子理的貓,單獨使
6、用電擊,以便引發焦慮反應,諸如憤怒,抗拒走入原先的實驗籠,拒絕在實驗籠子裡吃東西等。實驗結果,貓表現顯著的焦慮反應,甚至在實驗時未用過的籠子也不敢接近,由此可證,一旦甲情境所形成的焦慮反應,在相似的乙情境裡也一樣會發生。倘若甲乙量個情境的相似度愈高,且愈加嚴重。這就是所謂的類化現象。,逐步誘導餓貓在原先實驗室較為相似的房間進食,一直到所有焦慮的症狀消失之後,在移到原有的實驗室內進食。一旦適應在原有的實驗籠進食之後,大部分焦慮症狀也逐漸消失。這一種治療策略正是有名的逐漸敏感原理之應用。,艾森克的行為治療,他所使用的方法是讓病患從事一連串具有漸次層次的工作,以便慢慢克服病患本人所遭遇的適應難題。例
7、如:有一位病患不敢在街上單獨行走,所以鼓勵他獨自在公園裡獨自行走片刻,然後鼓勵他在安靜的街上行走,逐漸引導他在更加吵雜的區域走動。,操作性制約取向論,此派主要的貢獻人物有施金納、克拉、福拉、林德司、阿茲林、亞倫、米迦樂、畢吉武、貝爾、以及法斯達等人,其主要特色是創用科學的行為分析法,所以若干學者也就直接使用行為分析論或應用行為分析論來概稱這些學者的論調。,施金納箱,施金納的實驗以老鼠和鴿子為對象,製作施金納箱訓練老鼠能壓桿取食。S1 R1 S2 R2 槓桿 壓桿 食物掉下 吃食物他所探討的原理有延宕增強、消弱、自然恢復、再制約、增強時制辨別與類化等等。,福拉的臨床應用,以一位十八歲極重度智能不
8、足者(屬於白痴)為對象,使用加糖的牛奶為增強物,逐步增加糖的用量,以訓練該生舉起右手。此種實驗結果證實,人類的行為也可以隨著增強物之呈現與否而有所改變,對於後人之相繼研究鼓舞很大。,林德司與阿茲林的合作行為實驗,實驗方法是讓兩位受是能夠同時把唱針放入一個小孔,方能自實驗裝置獲得增強物。實驗結果顯示,兒童的合作行為,猶如鴿子的合作行為一樣,可以透過操作制約歷程予以培養。,畢吉武與貝爾的兒童發展研究,研究重點是評估各種行為原理,諸如懲罰、逃脫、避免、以及增強等對於幼兒行為之影響。他利用關掉卡通節目為懲罰策略,有效改變一位五歲男孩常常吸食大拇指的惡習,實驗結果,受試兒童吸食大拇指的次數明顯減少許多。
9、,亞倫的精神病患研究,他在米佳樂及梅耶遜等教授的指導之下,應用操作制約原理矯治精神病患及智能不足兒童之行為,受試是十九位精神病病患,他們的病態行為是常常擅自進入護士們的工作室搗亂護士們的工作,粗暴行為及異常話語等,增強物是採用類化標誌物(如彈珠等),可以隨時在護理室換取食物及用具等,增加,所依據的操作原理有正增強、消極增強、消弱、懲罰、飽足原理等。實驗結果,精神病患的不良反應逐漸減少,反之,有關合作行為如自行吃飯等良好行為等逐漸增加此種實驗係證實推行代幣制有良好的功效,對其理論的貢獻也相當大。,認知改變論,行為主義的機械觀,到了後來遭受許多批評,所以又逐漸蛻變。他們發現簡單的S-R行為公式已經
10、不可能完全說明實驗室裡的複雜行為現象。 第三階段的行為主義論者開始對思想、知覺、與複雜的動機歷程等主題發生濃厚的興趣。這些學者發現這些經由動物實驗所獲知的學習型態已經不能全盤來說明人類的學習及思想歷程。,他們開始注意到內癮的思想歷程對行為的影響力,所以積極設計一種治療技術,透過認知行為已改變外顯行為。認知取向的治療技術,均將治療焦點放在患者的思想、感受、自我語言以及內隱事件上,他們甚至認為不合理的思考型態會造成個人的情緒困擾,所以重整不合理、不健全的思考型態乃是治療的首要工作。,俄貝的想像制約法:,對焦慮症患者實施逐減敏感訓練時,就知道借用想像方式來引導患者去面對負面刺激,經由一段治療階段而終
11、於使患者不再對負性刺激感到恐懼或厭惡。,如:在逐減敏感的訓練當中,先讓一位曾經出車禍而不敢在街道行走的患者想像最弱的負性刺激情境,(例如在公園內的林蔭大道獨自行走),等到患者表示不再對這一種負性刺激感到恐懼之後,再讓她想像較強的負性刺激,(例如讓她想像在鄉村的道路上行走),最後想像最強的負性刺激環境(想像在交通頻繁的市區行走),直到她不在恐懼在市區行走為止。,何梅的想像操作控制法,內隱事件可藉由增強作用來控制。其實施步驟為1.先針對目標行為來想出一套厭惡後果,如針對煙癮的抽煙行為,2.引導患者想到抽煙易生癌的後果3.再引進一套具有正增強作用的想法,以免患者一直停留在厭惡的想法上,如引導患者想到
12、不抽煙可以省下錢作其他的娛樂,享受一份美食等。4.最後讓患者想像改變目標行為所得到的獎賞,如想像喝茶的樂趣等。,科替拉的想像減敏法,用來治療肥胖症、同性戀以及酒精中毒等患者特有其效,首先讓患者想到特定刺激時(如肥胖者想吃甜餅),引導患者想像一連串的厭惡反應,以便讓患者逐漸對那些特定刺激感到厭惡。讓患者每天想像幾次,久而久之,將對甜點感到厭惡。,愛理斯的理情治療法,他認為情緒困擾乃是個人不合理的信念所引起,所以教導患者使用理性思考來取代非理性思考,亦可消除患者的情緒困擾。 他的主要目標在檢查患者的自我語言,尤其駁斥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因為這些非理性的想法是情緒困擾的主要動力,只要將這些減到最低就能
13、呈現清晰的自我。,梅陳的自導訓練法,1. 患者先確認不適當的想法2. 治療者示範正確的行為,並口說明有效的行為方式及策略。3. 患者配合口頭說明,先自導自演幾次,然後再經由想像,在內心裡重複數次。此種實驗證明模仿及行為演練等方法,教導患者獲得積極性的認知及行為技能。,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習論綜合了各家論點,要點有三:一、環境事件對某一行為的獲得與調整之影響,決定於認知歷程,和他先前經驗,環境影響,如何知覺及記憶有關。二、強調個體既不單純受驅於內部的力量,也不全然受制於外界的壓力。合理的解釋應該是三個連環因素:行為、認知及環境影響三者交互作用而成。三、個體是行為改變的主宰者,應具自行導向行為改變的
14、潛在能力。,基本的行為原理,增強原理,在日常生活裡,無論是兒童或是成人,正常兒童或是特殊兒童,都曾遭受各種刺激及產生各種需求,有些是人們所喜好的;有些是人們所討厭的。不管是採用積極增強或是消極增強,其目的均在激勵良好行為的形成,增強原理可分成兩種-一種是積極增強;一種是消極增強。,積極增強,如果一個增強物是某一特定兒童所喜好的,就稱為正增強物,在教學或生活環境裡,我們常運用正增強物來加強某一受歡迎行為的傾向,稱為積極增強。 如:如破案員警受到上級獎賞,品學兼優學童獲得獎賞或獎品,社會上的好人好事受到表揚等。,消極增強,如果一個增強物是某一特定兒童所不喜歡的,就稱為負增強物,若藉由停止負增強為手
15、段,以引誘受歡迎行為的形成,則稱為消極增強。 如:囚犯為了獲得假釋獄而努力表現良好行為,或是受記過處分學生,為了建功來消過,努力改過自新等均屬此種範例。,運用增強原理應注意的原則,a.確切指名應予增強的目標行為b.把握行為的自動性反應即可評估增強效果c.增強物要因人因時而異d.增強次數要因時制宜e.增強要密切配合成就標準f.必須針對良好行為是實施施予增強,增強分配的方式,a 固定比率增強方式-案件計酬的方式,規定每累積反應多少次級給予增強。亦即增強的給與,全根據反應的次數而定。 b不固定比例增強方式-指施給增強物也以反應次數為準,但所依據的反應次數並未固定只是大約在反應量的平均數左右。,時距增
16、強分配方式,a.固定時距增強方式-依據某一固定的工作時距來分配增強數量,即特定時間後預期行為一發生,即給於一次增強物。b.不固定時距增強方式-增強的分配並不依照固定的工作時距來決定。,處罰原理,當個體表現不正當行為時,若藉直接施予個體所厭惡的刺激,或是以剝奪個體正在享用的正增強物為手段,而且使不受歡迎行為的出現頻率減少,或是完全消滅,均稱之為處罰原理,處罰原理應注意的原則,a確實把握處罰時機b處罰的強度要因人而異c執行處罰的態度要一致d強化足以引發受歡迎行為的情境e減少足以引發不受歡迎行為的原因,隔離,當兒童表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訓練者得終止,或拿掉他所嗜好的正增強物以消弱那一種不受歡迎的
17、行為,這一種改變行為的行為的策略稱為隔離。,逐步養成原理,當個體學習某一複雜行為時,將終點行為的步驟分成幾個小階段,預先決定各小階段的增強標準。凡符合各小階段的增強反應,均予以增強。 主要特點有三-a塑造新行為b逐步養成的運用程序是朝著預定的目標行為逐步向前推進c兼用增強及消弱原理,連鎖策略,指一種刺激-反應的連鎖,亦即藉一項辨別刺激引發特定反應而形成一個環節,每一個反應又為下一個反應引發辨別刺激,終究形成一連串的S-R環節,通常運用連鎖反應建立的終點行為都是比較複雜的。如整理床鋪,穿衣褲等動作。,特點有三-a每一項動作都自成一個刺激反應的循環,只有每個環節均很牢固時,整個的連鎖性行為,方能形
18、成。b連鎖行為訓練程序通常由後向前推演。C可分為同質連鎖即異質連鎖。,類化現象,若小雄很喜歡甲刺激物,則與甲刺激物相似或關聯的乙刺激物,也都可能討小熊的喜歡,如愛屋其烏,杯弓蛇影等。如:訓練一位常常發脾氣的小朋友,讓他不再任意發脾氣,開始時,必須先再訓練情境實施,如設計一個遊戲室,陳列各種不同玩具,若受訓者能操弄這些玩具而有快樂的表情時,即給予增強物。一旦建立了終點行為,就要逐檢轉移到家庭中實施以達到類化的目的。,消弱原理,以制約成功的某一項行為,若其出現未能再獲得增強,則其出現率將趨於遞減。這一現象即稱為消弱。 如:有些問題兒童,無法藉由學藝競賽、藝能比賽等吸引教師們的注意及讚許,因此常用不
19、正當的手段,如打鄰座同學、敲打桌椅以及發出怪聲等.引人注意,此時,老師就要採用消弱的方法,並進一步安排正當的表現機會,使這些兒童能獲得適當的正增強物。,相互抵制,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在同一時間及同一空間上,只能有一種傾向:即在平靜時不可能興奮;在興奮時也不可能平靜。行為的平靜面即興奮面往往相互抵制,不可能同時發生。這就是相互抵制原理。如:甲生有某項行為不好,我們可有兩種策略,一當發現甲生有此種反應時,先給予懲罰;第二種策略是設法建立張生的乙項反應。而乙項反應正好和甲項反應相對抗,只要多激勵張生的乙項反應,則甲項反應自然就會逐漸減弱。,模仿,學習者的利常來說,藉觀察楷模的言行而促使學習者本身的行為發
20、生變化的歷程宜稱之模仿。從教導者的立場來說,以楷模的言行為一種刺激,或是由教導者以身作則,以資改變學習者的行為,自可稱之為示範。,根據希克斯的研究,兒童觀看有關攻擊行為影片六個月或八個月之後,仍然會表現自影片所習得的攻擊性行為。,行 為 改 變 的 技 術,行為改變系統流程圖 行為問題分析行為功能分析,行為問題分析,ABC分析法: 個別行為問題的前因與後果。,前提要件 (A),行 為 (B),行為後果 (C),個體變項 (O),處理策略:改變前因及個體因素,行為 問題可能消除或減弱。,行為功能分析,行為改變常用策略,結 語,教育是一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工作,教育的成效也往往並非一蹴可幾,有立干見影的成效。所以,培育一個人是一段長遠而又艱辛的歷程。若我們能正確的使用上述的許多行為原理原則而使學生能從內心真切的學習到做人處世及學習的方法是不是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了呢! 教育家就像是一位種樹人一樣,不斷持續的運用我們的愛心與耐心來灌概我們的幼苗,期盼幼苗有一天也能壯大成為一棵綠葉成蔭、結實纍纍的大樹。,參考資料來源,陳榮華1986。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林坤燦1992。行為改變原理與策略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許天威1994。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高雄: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