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届论文题目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金融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II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
2、,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I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要理念,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面对气候变化形成的挑战,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已无法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形成碳排放市场并进而演进成碳金融和环境金融,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通过金融创新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贯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这一主
3、题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主线。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相关背景;其次阐述了基于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包括碳金融与环境金融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低碳经济的重要关系;最后,对于我国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创新,对策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IIABSTRACTLOWCARBONECONOMYISTHEWORLDSNEWTRENDOFECONOMICDEVELOPMENT,WHICHISTOSOLVETHEIMPORTANTCONCEPTOFGLOBALCLIMATE,AFFECTINGTHECOUNTRYSECONOMICAN
4、DSOCIALDEVELOPMENTPROCESSITSTRESSEDTHATGREENHOUSEGASEMISSIONSWITHLESSWOULDACCESSTOGREATERECONOMICOUTPUTWITHTHEFORMATIONOFTHEFACEOFCLIMATECHANGECHALLENGES,THETRADITIONALFINANCIALTHEORYANDPRACTICEOFLOWCARBONECONOMYHASBEENUNABLETOCOPEWITHTHEREQUIREMENTSOFTHETIMESITISNESSESSARYFORUSTODOTHEFINANCIALINNOV
5、ATIONWITHTHEFORMATIONOFTHECARBONEMISSIONSMARKET,ITEVOLVESINTOCARBONFINANCEANDENVIRONMENTALFINANCE,WHICHADAPTTO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THEDEVELOPMENTOFCHINAASMAJOREMITTERSOFGREENHOUSEGASES,WHICHFACESPARTICULARCONSTRAINTS,BUTALSOHASSOMEPOTENTIALADVANTAGESINTHEPROCESSOFTRANSITIONTOALO
6、WCARBONECONOMYTHROUGHFINANCIALINNOVATION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HASFARREACHINGSIGNIFICANCEITWILLPROMOTECHINASECONOMICHEALTH,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WILLFACILITATETHEIMPLEMENTTHE“SECONDFIVE“PLANPROPOSEDBYTHETHEME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ACCELERATETHETRANSFORMATIONOFTHEMAINLINEOFECO
7、NOMICGROWTHFIRSTLY,THISPAPERINTRODUCESTHEBACKGROUNDOFTHELOWCARBONECONOMYANDTHEFINANCIALINNOVATIVETHENILLUSTRATETHEFINANCIALINNOVATIONWHICHBASEDONTHELOWCARBONECONOMY,WHICHINCLUDESTHECURRENTSTATEOFTHEDEVELOPMENTANDTHEIMPORTANTRELATIONSHIPWITHTHELOWCARBONECONOMYOFCARBONFINANCEANDENVIRONMENTALFINANCEFIN
8、ALLY,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INORDERTOSOLVESOMEPROBLEMSANDPRESSUREWHICHCARRIEDOUTINCHINASFINANCIALINNOVATIONKEYWORDSFINANCIALINNOVATION,LOWCARBONECONOMY,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一、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相关背景1二、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2(一)碳金融3(二)环境金融4三、基于低碳经济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6(一)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6(二)
9、碳金融专门人才缺乏6(三)金融创新产品较少7(四)碳交易定价权缺失7四、低碳经济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7(一)加强碳金融市场建设8(二)培养碳金融专门人才8(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8(四)从战略高度发展金融创新9(五)加强国际合作10参考文献11致谢121引言近年来,我国快速地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如果我国继续保持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前行将受到阻碍。因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目前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只有走一条“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之路,才可能减低
10、排放、控制污染、留下更多的自然资源,从而稳固持久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金融创新,同样也成为了各国努力发展的方向。一、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相关背景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低碳经济指的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从表面看,低碳经济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际上它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向生态经济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跨越。就我国而言,快速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此外,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展望,如果我国要保持稳定的GDP增长,从现在到2030年
11、我国的能源需求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在2015年,我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1。显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将无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减低排放、控制污染、为后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资源,稳固持久的经济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响应“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号召。这一点已经被我国政府深刻意识到了。为了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必须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来进行。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已经被确定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工作重点。至此,向低碳经济的全面转型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大方向,这也给创新的碳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金融业是我国的百业之首。通过
12、金融创新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各国争相思考的问题。金融创新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它在我国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国际能源署2009国际能源展望ER/OL20100202HTTP/WWWIEAORG/SPEECH/2009/TANAKA/WEO_CHINAPDF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2二、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在中国当前的市场上,90的经济活动没有金融的支持很难顺利地完成。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时期,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丰富的创新工具,可以在大力发展金融创新的同时,推动低碳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
13、和金融创新应当围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应当是与碳有关系的,并且是区别与传统金融活动的一切金融活动。这一创新围绕着气候变化而形成的碳排放市场并进而演进成碳金融和环境金融。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这是迈出了一大步。金融创新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与支撑。第一,金融创新可以促使企业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从而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在直接融资方式上,企业发放债券或公司上市必须达到耗能和碳排放量标准;在间接融资方式上,银行信贷是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碳金融要求不仅要对贷款进行审批,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按照该企业碳减排量授予信用,还将项目所实现的碳减排额CERS作为还款来源
14、,约束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第二,金融创新可以为GDP作出贡献。碳金融交易是以碳排放交易为核心的碳金融产品的交易。交易机制本身比较复杂,交易过程牵涉到的部门、机构、产业也比较多,除了直接参与金融证券产品交易创新的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政府监管机构、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外,还有像碳评级和审计机构、碳科技研究机构、碳技术贸易机构、碳技术应用和实践企业、碳国际组织等参与其中。这些部门、机构、企业、组织业务活动的收入,都可以为GDP作出贡献。第三,发展碳金融将会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由于碳金融交易是全新的业务领域,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参与碳金融交易的传统金融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机构,必定要增加人手和职位。另外
15、,伴随着碳金融中心的建立和碳产业链的深度延伸,与碳金融交易和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新企业、新机构要大批设立。这都会增加就业率,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四,绿色金融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对于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绿色金融的政策门槛会设得很高。这些企业在觉得有很大压力的同时,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质量。此外,环境金融克服了市场和政府的弊端,将环境风险和金融风险组合在一起,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和社会监督等多种力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市场和政府的弊端进行预防和协调;金融业是公众投资行为的向导。当公众成为投资者并且在估算投资回报率时,会考虑到环境风险因素,也会对企业在低碳发展方面产生
16、强有力的约3束。(一)碳金融1碳金融的提出目前“碳金融”一词尚未有统一的概念。总的来说,碳金融指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包括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碳金融产生的根源在于气候变化的命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里程碑式的文件,也直接催生和发展了碳金融市场。2009年12月719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受到全球瞩目,全球194个国家、120位国家元首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激烈谈判,却并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议。不仅如此,虽然中国目前承担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还将面临越来越大的
17、减排压力。从全球范围看,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承担的减排责任催生了碳交易市场。当下,我国必须紧跟国际碳金融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大力发展碳金融,改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把握碳市场话语权,规避各种排放权交易风险。2碳金融市场体系下的金融创新近年来,碳交易平台在全球广泛地建立起来。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主要功能是为从事排放权交易的买卖双方提供排放权交易的场所、设施以及相关服务等辅助条件,便于交易双方及时、准确地了解和使用信息,可以高效率地开展交易活动。包括了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澳大利亚气候交易所等一些碳交易平台。碳交易机制中所指的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碳排放权利的交易,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
18、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量。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在1990年的基础上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减少52,发展中国家暂不履行减排义务。在京都议定书的推动下,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地增长。碳交易量从2005年的71亿吨上升到2008年的48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892。同期,碳交易额从2005年的108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63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266。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发表报告,预测全球碳交
19、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2。由此可见碳市场的潜力巨大。2王瑶碳金融全球视野与金融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4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前景非常广阔。虽然,我国碳交易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还需要更多例如碳金融产品、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典型的碳金融产品包括碳排放信用。它逐渐成为西方机构投资者热衷的新兴交易品种。它将排放到大气中的每吨二氧化碳视为一个“份额”。这里的一个“份额”指的是一个“碳信用”单位。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它们就可获得等量的排放权。那么需要更多“碳信用”的企业就可以向这些
20、企业购买它们剩余的额度。现货碳金融交易工具。这种工具对排放权交易的时间、地点、方式、数量、价格等在协议中予以确定,并达成交易。随着排放权的转移,同时完成了排放权的交换与流通。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最初出现的就是这种碳信用的现货交易,主要包括EUA现货、CER(经核证的减排量)现货和EUA/CER差价现货。衍生碳金融交易工具。它是指在原生碳金融工具基础之上派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包括远期、期权、期货、互换等。碳远期交易,具体操作思路为买卖双方根据需要签订合同,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碳排放交易权。碳期货和期权交易与传统的期权、期货相比只是基础资产不同。碳期货合
21、约是碳期权合约的基础资产,所以碳期货合约价格的确定非常重要。它影响到期权价格以及合约中的交割价格。衍生碳金融工具的价值取决于相关的原生碳金融产品的价格,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调剂资金的余缺和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是管理与原生碳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碳结构性产品。自2007年4月起,荷兰银行、汇丰银行、得意志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几家外资行和中资的深圳发展银行先后在市场中发售了“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多为气候指数、气候变化基金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揽子股票。(二)环境金融1环境金融的概念人类活动造成了环境问题。但人类正在以智慧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在诸多的智慧和努力当中,金融创新是非常重要
22、的一种。传统金融对环保的支持,在于把环保视为一种为了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和所付出的成本。因而,会给那些注重环保的企业提供条件优厚的贷款。而环境金融,则是把环保作为一种能够获利的机会。通过设计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加上人们的利己心,用利益来激励人们减少碳排放,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达到以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思考环境问题为金融企业的工具创新提5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提供融资的同时,降低风险并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环境金融就是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因此,也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有环境金融的不断发展。2环境金融的现状对于国内学者而言,他们对有关环境金融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
23、前来看主要针对的是与环境金融类似的“绿色”金融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发展绿色金融。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必须要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步伐,从而促进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葛兆强在分析了我国环境金融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提出了要依靠制度、组织、市场以及机制方面的金融创新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常见的环境金融产品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银行是金融创新业务的主要提供者。一般情况下,环保企业如果是“绿色”的,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绿色抵押贷款。一些银行会为有很好环境记录的客户提供更多的优惠。目前,“赤道原则”成为许多银行为项目进行融资的新标准。即由这些银行制定的、目的在
24、于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金融机构只能对那些在执行过程中遵守“赤道原则”并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项目提供资助。(2)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那些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金被称为可持续基金、生态基金。这类基金产品把投资者的金融目标和对环境的关注结合在一起。这样,也许会影响基金的运行效率,束缚基金的投资空间,但是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这类基金的投资效率并不一定会低于一般投资基金。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这类基金会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从长期来看,这些基金的投资收益还可能高于一般的投资基金
25、。(3)天气衍生品等新的金融衍生品石油和能源业等天气敏感行业会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遭受较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天气风险进行控制,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和商品生产者采用了天气衍生品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欧洲、亚洲、美国、拉美的金融机构都纷纷进入该市场,利用原油、汽油、大豆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与航空港、海港的天气指数之间的差价进行套利。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危机之后,各国寻找经济复苏的一种经济模式。对于低碳排放的高度关注,在日常运营中应尽量减少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尽量减少汽车、空调等高能耗产品的使用量。只有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趋近良性互动,各个项目都赢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6得相应的回报,各类金融机
26、构也才能分享相应的发展成果,从而促进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国情,推行金融创新,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让中国的经济可以更上一个台阶。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法宝。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低碳、绿色”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发展金融创新有助于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金融创新将推动我国“低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金融创新将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参与国际业务的议价技巧和未来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领域开展业务的基本技能。此外,碳交易的兴起和新能源的巨大市场正成为助推货币多元化的绝好契机,构建
27、碳金融体系将有助于我国在本币国际化中掌握更多的筹码。三、基于低碳经济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金融创新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并且也有成功的业务实践模式,但与国外碳金融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还很滞后比如说商业银行仅局限于“绿色信贷”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有待提高、碳金融交易的中介市场发展不完全、交易品种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实质是反映了我们缺乏必要的金融创新能力,制度上的一些约束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具体来说(一)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尽管我国已形成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主体的碳交易中心,但这些交易所尚未开展标准化的合约交
28、易和金融服务仍旧开展主要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代表且基于项目的交易。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而,我国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其次,开展碳金融的机构不够健全。碳金融业务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构,以完成碳金融产品的研究、设计、业务流程制定等工作,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样的专门机构。另外,虽然我国大力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支持金融的政策也开始出台。但一些相关政策支持部门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认识还不充分,对于如何出台以及出台什么政策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碳金融发展也缺乏综合性的配套扶持政策。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于银行信贷或基金的投资,很多低碳
29、项目没有资格获取,再加上我国低碳金融的法律规范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强制性要求,这样难免会抑制金融机构拓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二)碳金融专门人才缺乏人才的缺失将是未来我国发展碳金融的最大瓶颈。较传统业务而言,碳金融业务7的开展对具备化工、金融、外语、法律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的依赖比较大,从业人员必须是金融和环境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金融基础知识及业务的运作流程,还要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法律法规,熟悉企业节能咨询工作等等的内容。而目前在中国,环境经济、环境金融学科还是新兴学科,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人才培养比较少,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环境的人才,相关综合性人才的储备尚不足。人才的紧缺将阻碍碳
30、金融的蓬勃发展。(三)金融创新产品较少目前,缺少碳金融产品创新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表现之一。并且这一特点,在碳金融市场也可能会继续存在。虽然,我国金融业已涉足碳金融,并且在气候变化领域把握了金融创新的机会,比如制定和执行了一些绿色信贷政策。但我国碳金融主要体现为绿色信贷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和对高碳产业的限制,绿色信贷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比较小,更缺乏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总之,无论深度、广度与我国碳市场潜力不符。碳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产品的创新,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信用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采用金融手段激发我国巨大的碳市场
31、潜力,成为了我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四)碳交易定价权缺失我国虽然是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但是在未来低碳产业链上不是定价方,而是供给方。我国现在没有统一的碳交易平台;污染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分散在各个城市和各个行业;交易往往由企业与境外买方直接去谈判,国内企业缺乏相关经验,谈判过程十分复杂、漫长,涉及到付款范围和条件、收益成本、适用的法律等等,有些是我国企业并不十分了解的,存在信息透明度不够的问题。在中国,绝大多数交易是点对点磋商谈判,没有经验的一方丧失讨价还价的能力,在谈判中十分被动。再加上所有文件都是用英语表达,一些国内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在文字理解上也会出现不足。种种现状表明,我国企业在谈判中常
32、处于弱势地位,使最终的成交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四、低碳经济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我国作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应在借鉴国际碳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创新”发展之路。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8(一)加强碳金融市场建设我国碳金融资源丰富、市场巨大。但是碳金融交易工具种类少,碳交易制度、碳金融制度和碳金融平台不成熟。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此外,以已建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
33、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中心,推广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我国目前仅有几家规模不大的环境交易所,并且没有形成具体的“碳交易”市场,这一点与我国碳排放大国的市场地位并不匹配。因此,要发展环境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不仅要培养风险投资的理念,只有资本市场发展完善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风险投资家;而且要积极发展和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共同发展,拓宽环境经济发展的项目融资渠道。这些思想实质就是金融市场要素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将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监管的缺失暴露了出来。金融危机在潜伏之后迅速爆发并席卷全球,告诫人们,对于金融创新一定要有监管。监管力量包括政府部门,民间
34、环保组织。他们共同参与绿色金融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更好地披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信息,以供金融机构参考,促进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于风险的防范可以通过分期投入资金等方式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控制政策风险;通过实现对自身有利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管辖,规避法律风险。(二)培养碳金融专门人才一方面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拥有金融和环境、能源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碳金融输送人才、推进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步构建适合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团队,成立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金融创新业务的相关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积极开拓金融
35、业务的新模式,如提供设备进行融资租赁服务、担当CDM项目的资金管理人、CDM项目的咨询顾问等。(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开展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鼓励商业银行或是投资机构在做好金融中介的同时,积极地设计、开发环境金融产品。1碳金融市场的新型衍生品这类产品包括碳保险、基于碳资产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产品、以及各类挂钩碳资产的结构性证券或结构性产品。另外,还包括将碳资产与传统的气候衍生品结合9在一起,创新出的例如气候看涨期权、气候看跌期权、重灾保险、重灾债券等产品。其它类似产品也在不断开
36、发和设计当中。2推进“绿色信贷”在企业的信贷中考虑到环境因素,具体体现在,对于那些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不符合的不予以考虑。在给予信贷支持的企业进行过程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符合标准的生产经营活动,就立即取消优惠或给予惩罚等。另外,让银行和环保建立起初步的合作,更好地为银行评贷审贷提供支持。充分借鉴“赤道原则”这一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污染行业信贷指南,利用这些信贷、指南限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项目的信贷投放,引导银行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和项目的投资。3推进“绿色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绿色保险”制度。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
37、那些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市场机制的监督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程度。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及时给被害者提供赔偿,企业避免了破产,政府又减轻了财政负担,这符合三方的共同利益。4建立环境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是成长及收益型投资基金的一种。它以追求长期收益为目标针对个别产业进行投资。具体来讲,它按照基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本原则,以信托基金方式将各个投资者彼此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在环境产业基金运行过程中,基金份额的认购者包括环境产业基金的发起人和其它投资者。其中获得固定收益的普通投资者
38、为优先受益人,获得股权分红的基金发起人为一般受益人。受托人把环境产业基金的资金运用于收购认可的未上市环境产业公司的股权,在取得控股地位的同时,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他还有一些创新金融产品的方式,包括环境风险投资、环境对冲基金,参与多边国际基金的环境融资安排等等。(四)从战略高度发展金融创新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3。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逐步摒弃高耗能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加快鼓励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制度建设,3罗晓娜,林震低碳经济下的金
39、融发展与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0(9)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10为环境金融的创新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强金融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从金融业的内部开始低碳经济发展,如实行绿色核算、倡导内部的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各种绿色金融政策的框架,确定信贷政策的门槛等。此外,要加快发展我国金融业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自身发展是高水平的、持续的,才能有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来降低污染和消耗。最终,通过加大宏观市场调控力度,从国家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建立一个与节能减排和资金需求相适应的碳金融创新机制,同时加大财税、环保、信贷等配套政
40、策的扶持力度,健全碳交易监管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构建和谐的低碳经济社会。(五)加强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负起经济大国的责任发展低碳经济,在此过程中各国应共同遵守联合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注重并加强和国际金融机构及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国际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端。制定新的适应于时代发展的碳减排协议,共同为碳金融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通过金融业这个窗口,让世界都知道我们的低碳发展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在我国建立
41、起世界上最大的碳汇市场或者是碳交易市场,学习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间接为我国企业减轻一定的负担。而且金融业的这种合作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合作和交流。11参考文献1汪宜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92CHINAGREENTECHINITIATIVETHECHINAGREENTECHREPORTR/OL20100220HTTP/WWWCHINAGREENTECHCOM/REPORT3国际能源署2009国际能源展望ER/OL20100202HTTP/WWWIEAORG/SPEECH/2009/TANAKA/WEO_CHINAPDF4王瑶碳金融全球视野与金融布局M北京
42、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5HTTP/WWWZHIDAOBAIDUCOM/QUESTION/100119379HTML6PATRICKKARANIANDMANDLAGANTSHOTHEROLEOFDEVELOPMENTFINANCEINSTITUTIONSDFISINPROMOTINGTHE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INAFRICAJENVIRONMENT,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200792032287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8杨宁低碳经济下金融工程的创新J财政金融,2010149张蓉,林妍
43、梅,环境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J生态经济,2010910葛兆强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311任辉环境保护与町持续金融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8712王卉彤,陈保启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线J上海金融,2006(6)13侯亚军碳金融助推中国低碳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0514梅林海,叶丽娟绿色金融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J金融领域,20101415郭大为,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金融发展制约因素及政策启示J国家行政院学报,2010416王增武,袁增霆推进碳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中国经济报告EB/OL20100410HTTP/IFBCASSCN/MANAGES/PIC/201021280058PDF17杨峰,金融创新与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2318邓莹构建我国环境金融的战略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0(7)19谢清河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0520罗晓娜,林震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0(9)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究12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