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41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本科毕业设计(20届)汉语言文学论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2摘要翁卷是南宋末期的诗人,其诗歌创作艺术成就突出,在南宋末期诗歌风格转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的诗集中,很多篇章都是有关寺庙、僧人的描写,这些寺僧意象都寄托了作者本人的内心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寺僧意象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是作者个人情感的直接体现。他与宋代中期诗人林逋在“寺僧”意象的运用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宋代诗歌受社会现实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关键词翁卷;寺僧意象;佛教情缘宋室南迁后,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并未减缓,宋朝国力衰微,江北地区惨遭蹂躏。国家战乱,城乡皆废,战争

2、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当时的文坛更是一片沉寂。相比于北宋末年诗人高呼抗敌救国,南宋末的诗坛已不复昨日气象,诗歌创作虽未停止,但已是陷入低谷时期,诗人们不像往日一样对政事大发感慨,整个诗坛呈现出万马齐喑的现状。然而,作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翁卷留下了一百三十八首诗歌作品,成为南宋末诗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艺术创作独具特色的他,在宋诗由之前慷慨激昂的宋调向了清丽淡雅的山水田园诗的转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年轻时曾立志报国,然终生布衣,生活清苦的度过一生,坎坷的人生促使翁卷寻求精神寄托。在他

3、漂泊求生、寻找精神解脱的过程中,他游览了神州大地上的很多地方,尤其是那些有着寺庙和僧人的地方。在其一百三十八首诗歌中,记载其到过的佛家寺庙的诗篇达到二十一篇,同时和僧人交往密切,还曾拜雪庵禅师为师。翁卷倾心于佛教,使得蕴含“禅理”的诗歌成为体现他精神追求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并且佛教的“禅理”在他的笔下表现为“寺庙”和“僧人”意象,由于作者写的都是眼前所见之景,进而由景及情,书写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因而这些诗歌颇具诗史研究价值。近世学者对翁卷的诗歌也有过探究、考证。但大多数都只是将翁卷放在“永嘉四灵”这个流派中来分析,从诗歌流派这个整体上概括出翁卷的诗歌善于运用白描、诗句简练、诗境萧散简远的特点;

4、或是对他诗集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分析,赏析作者蕴含于其间的情感,历代文人对翁卷的理解也都止步于此。对于翁卷遗留下来的诗歌,很少有人对其中那些特征鲜明的意象进行分析。事实上,翁卷的诗中最为典型的意象就是“寺庙”和“僧人”。在这些诗歌中,借用的意象都是作者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体现了诗人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以及旷达洒脱的心胸。翁卷留下来的一百三十八首诗歌中,涉及“僧人”、“寺庙”的就有二十多篇,并且都是包涵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一、翁卷诗歌中的寺、僧意象3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是反映诗歌内涵的基础,往往带有作者主观化、情绪化色彩,诗人的创作心态以及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对意象的揣摩去了解

5、。在中国繁盛的诗歌文化史上,审美象征意象的使用非常频繁,其中,寺庙和僧人作为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以唐诗为例,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这些诗人正是运用这些意象来摹状眼前之景,使得诗歌表达的意义单纯化。(一)寺、僧作为描述性意象所谓描述性意象,简而言之就是采用白描的手法,使之表意单纯的意象,该类诗歌在翁卷的“寺僧”诗歌中频繁出现。如题江心寺名与金山并,僧言景更幽。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曾是龙为宅,还疑蜃吐楼。他乡远归者,望此得停舟。福州黄檗寺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

6、僧值故乡人。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在表达禅趣之余,这两首诗都采用了翁卷常用的白描手法,譬如题江心寺中的“金山”、“双屿”、“江”、“楼”、“舟”等意象,都是描述性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含义很单纯,仅仅是对诗人眼前的景物客观的描绘,极少或没有引申出来的含义。在福州黄檗寺一诗中,“黄檗”、“禅房”、“路尘”、“祖师身”等均为描述性的意象,它们表意单一,真实的将原本的景物再现在诗歌中。在两篇诗歌中,几乎没有出现抒情性的意象,完全是描述性的意象。又有石门庵云山到极清处,石门为地名。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猿拾,林深虎独行。一僧何所得,高坐若无情。在这首诗里,诗人重点描述的意

7、象有“空寺”、“雪”、“群猿”、“独虎”、“一僧”等等,诗人独自登上山顶的极清静之地赏雪,因为刚刚下过雪,整个山顶被一片雾气笼罩着,石门庵就在这雾气蒸腾中隐现。在诗人的眼里“寺”是“空”的,在积雪的覆盖下还现出一种清静的氛围,这是对景物的一种静态描写。而“群猿”在树木的掩映下,正在拾取果实,“虎”呢,则是在树林的深处踽踽而行。此诗并没有“僧人”这个意象的直接描写,“一僧”只是诗人在脑海中的想象,他希望此时有个和尚住在庙里,能和自己共同观赏眼前的美景,一起畅谈人生的意义和宇宙观。其实,在翁卷的诗集中,不仅以上几首诗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而且在同类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如此落笔的痕迹,譬如翁卷所作的题定慧

8、寺、寓南昌僧舍等“寺僧”诗歌,描述性的意象也被频繁使用。这说明翁卷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十分细腻,善于摹状眼前之景,工于刻画。对事物的刻4画要求活灵活现,以求可触摸、可感受的感官需求,这种具体的踏实感觉,从精神上弥补生活带给他的阴影。但是,对诗歌而言,描述性的意象被广泛使用,虽然有利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使诗歌变得流畅,但是也会使诗歌的意境变得狭窄,蕴含的韵意有限。翁卷的“寺僧”诗歌也就体现了这一点寺僧作为描述性意象易于领悟,而禅趣、禅境有限。(二)寺、僧作为象征性意象所谓象征性意象,是指以客观事物的身份出现在诗歌当中,其形状神态能通过感觉器官的触动而引起一定情绪的意象。该类意象是重叠复合的意象,主要

9、的功能是通过“象”来表达“意”,而“象”往往是一些客观事物,具有写实的性质。诗人对其使用并不仅仅是为了写实,真正的意图是为了表现“象”所蕴含的“意”,简而言之就是“寓情于物”。象征性意象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事物本身的“象征性意义”和诗人主观情感的吻合。因此,主观化和情绪化是象征性意象的基本特征。翁卷的一首宿寺正体现了这种意象的特点一宿此禅宫,身同落发翁。深窗难得月,老屋易生风。灯冷纱光淡,香残印篆空。独怜吟思苦,妨却梦西东。这是一首深得禅趣的诗歌,“灯冷纱光淡,香残印篆空”一句已将禅意流露无遗。在这首“寺僧”诗中,出现了很多的意象,例如“禅宫”、“落发翁”、“深窗”、“老屋”、“冷灯”、

10、“残香”等等。在这首诗里,“冷灯”指的是寺庙里的长明灯,灯火燃烧怎么会是冷的呢“残香”指的是供奉时点燃没烧完剩下的香,但在作者眼里那剩下的“香”是“残”的。由此推断,“冷灯”和“残香”是作者有意识的放置在诗歌当中的,承载着作者的某些情感,即诗人想要借此物表达内心情感。古代诗人在描写诗歌主人公内心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往往借用“灯”这一意象来表现。辛弃疾的祝英台令晚春中说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这里的“灯”是“昏”的,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过度的思念,使得她看到的灯都是昏暗的,给人一种思念过度的伤心感。翁卷在诗中用“冷灯”这一意象,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想要在梦中寻得一丝欢乐而不可得的悲哀。“残

11、香”则是一种悲伤郁结的心情体现,前文中讲到,翁卷终身不得志,颠沛流离的在各地求生活,这种奔波的生活使得诗人厌倦了现实的繁琐与苦痛,使得作者在观物之时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由上边的例子分析可得出,表“意”是象征性意象的首要任务。清代的吴乔曾经说过“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胜,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1这些原本平常的事物经作者悲凉的心境加工,这些平常的事物就带上了哀伤的色彩,成为表现诗人凄凉心境的诗歌意象。在此,寺庙的意象表达的情感就非常的清晰,它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所见之景的描绘,又表达了诗人内心隐藏的情感。其实,翁卷“寺僧”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非常之多。如同赵灵秀杜子野游豫章总持寺

12、云蒲寺是秋风,吹开黄菊丛。重林无到日,此地若山中。罢磬孤僧出,看碑两客同。相传化5龙事,神怪理难通。这首诗里,出现了很多的意象。如“蒲寺”、“黄菊”、“孤僧”等等。在诗中,寺庙是在秋风中显得萧瑟、荒凉的“蒲寺”;“黄菊”也是在秋天才开放的花,再加上一个孤独的老僧。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这些无不是一些客观事物,但是作者在里面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这些景物成为表达诗人内心悲凉的意象。这些蕴含了丰富的寺、僧意象的诗歌都是翁卷的典型诗作,寺庙和僧人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都寄托了翁卷的个人情感,它们表达的感情或是哀伤,或是快乐还有的是一种深深的寂寞。但是总的来说,寺僧意象在翁卷的诗歌

13、中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出现的,这使得寺僧意象成为他诗歌中一个典型的意象,具有和其他诗人所不同的特点。谈到宋代的“寺僧”诗歌,那就不得不提及林逋,林逋是一个颇具隐逸情怀的人,他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还常常与僧人相互唱和吟咏。他是宋代书写“寺僧”诗歌的代表人物。然而,作为生活在宋室衰败时期的翁卷,在沉寂的南宋末年的诗坛也创作了许多艺术成就突出的“寺僧”诗歌。林逋的诗歌,刻有宋室强盛诗人创作理念的烙印;翁卷的诗歌,表达了文人创作受社会因素影响的转换。对于二者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其中的区别,而且可以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首先我们来看两首诗歌,林逋的山谷寺云才入禅林便懒还

14、,众峰深壑共孱颜。楼台冷簇云曹外,钟磬晴敲水石间。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杖肩倚老僧闲。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癣斑。翁卷的能仁寺云芙蓉峰入天,寺与此峰连。得见是冬月,要来从昔年。寒潭盛塔影,古木带厨烟。偶值高僧出,禅床坐默然。以上两首诗都是描写寺庙和僧人这个意象的,林逋的诗描写的是山谷寺,翁卷的诗描写的是能仁寺。虽然笔触不同,但两首诗都表现出“空”、“寂”的禅趣意韵。他们都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了周围的景物,用主观的情感去看待客观事物,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从诗歌描写的意象来看,林逋的诗对“深壑”、“钟磬”、“老僧”三个意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并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体验。诗人描写的“深壑”的时候,说它是与

15、“众峰”“共孱颜”的,可见寺庙周围的深谷和山峰相互衬托,显得山更高、谷更深,对比鲜明而又相得益彰。“钟磬”指的是寺庙里的常备的器具钟和磬。这里讲到的钟和磬,在敲响的时候让诗人感觉沐浴在晴日里,表达一种明丽、畅快的情感。诗里的“老僧”是悠闲,他悠然的和诗人下着棋,边上小童子乖巧的侍立在一旁,锡杖倚在肩膀,注视着棋局。这些意象构成的诗篇给读者展现的是明朗而积极的人生态度。翁卷的诗对“寺”、“寒潭”、“高僧”三个意象进行具体描写,在描写的“寺”的时候,他用了6一个对比,先描写一坐高耸的山峰,接着写寺庙与山峰相连接,从侧面表现出寺庙所在地的高。在描写“寒潭”的时候,他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手法,以一个“盛”

16、字将潭水倒映的塔林表现出来,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不仅写出了潭水清澈平静,还使得整个画面具有浓厚的立体感。写“高僧”的时候又注重人物的神态的描写,将诗人与“高僧”相顾无言的“默然”场面形象的展现出来。诗歌描写的是冬天的情境,而又带上了翁卷个人悲凉的情感,全诗给人一种凄凉、淡漠的感觉。由此可见,林逋的诗追求意境的整体感知,风格闲适,诗情灵动活泼,充满欣悦;而翁卷的诗歌注重对细节的把握,侧重描写精细的意境,但诗歌意境萧疏窄小,诗情清枯冷寂。无论是意象特点还是诗歌的总体风格,都带着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二者的诗歌可以感觉到林逋的诗歌偏重于外放、精致的人生世界,诗歌气势恢宏,原因在于当时的诗人们抱着外向的心

17、理,他们没有信念的危机,没有对前途的忧虑,因而诗中充满了灵动的生气。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连年入侵,诗人们的盛世美梦被打破,国家强盛的气象也逐渐消磨殆尽,翁卷这一辈的诗人因时代的没落而变得忧心忡忡,抑郁悲闷。与宋室强盛时期的诗歌大相径庭的是,翁卷这一辈的诗人惯用“孤寂”、“秋风”、“寒潭”等词语来营造清枯冷寂的诗境,诗歌展现的内容也偏向内敛的精神世界。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细致、狭隘的景物,转向了宋室强盛诗人没有过多关注的角落,这使得翁卷的诗歌创作缺乏气势恢宏的著作。由于在现实世界找不到更多的踏实感,他们的创作显得缺乏生气。二、翁卷选择寺、僧意象的原因分析翁卷热衷于描写“寺僧”意象的诗歌,是有着深刻的社

18、会历史原因以及个人情感原因的。首先,动荡不安的社会让翁卷缺乏安全感。南宋末年,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虽然已经结束,短暂的安宁给南宋朝廷带来了片刻的喘息之机,当朝统治者力图抓住这短暂的平静继续他们的泱泱大国之梦,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中抚平山河破碎带来的耻辱。收复故土,一统神州,都成了隔世之音。在这样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里,心里最矛盾、处境最无奈的就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大夫和文人们,无奈的他们只能遁隐山林避世守节直至终老,他们既不能像上层士大夫那样无视国破家亡而依旧夜夜笙歌、醉生梦死,也没有那种让他们平步青云、一朝得志的青睐与政治靠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求生存的中下层文人,受到当权者的“高压政策”,不能随意

19、议论朝政,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文又不能够抨击朝政,压抑的内心使得他们的精神无疑是最痛苦的。这是一个让人心绪烦躁不安、心里茫然的时代。翁卷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一名中下层文人,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痛苦文人的代表,他政途极度失意,仅仅做过幕僚这一类官不官民不民的卑微“政治家”。当自己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击破而无所作为时,他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满了渺茫的失败情绪。在这样时候,佛教宣扬的超脱的理念无疑非常适合内心失落的翁卷。就像一帖灵药,给翁卷那烦躁不安、茫然失措的内心指出了一个方向。众生平等的佛教理念让翁卷平静的看待位居高官者声名显赫而自己甘于平静,全身心创作诗歌。7翁卷只得寄情山水,回到了自己的诗歌小天地中,

20、吟咏唱和,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感悟,成为一名在青山秀水之间漂泊的寻觅者。在翁卷游览山水的旅途中,翁卷遇到了隐在群山间的寺庙、僧人,在游寺访僧中,受到寺庙环境清静祥和的感染,受到僧人“出世”理念的影响,对佛教思想产生了依赖之情。其次,热衷参禅的社会风气对翁卷的影响。士大夫文人阶层自唐以来颇喜参禅,到了宋代依然风行,参禅在宋代蔚然成风,参禅之乐不仅是士大夫的晚年之乐,更是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于慰藉。对于生活困顿、精神苦闷的翁卷来说,寻僧访寺于群山之间,几乎是他忘记现实生活,寻找精神家园的最重要的途径。宋室南渡以后,翁卷为了逃避现实,遁入山林,希望在游览中寻找到一片精神的乐土。探究其诗歌创作大抵

21、上经历了早年的满怀报国壮志到感慨仕途的坎坷曲折再到晚年的淡泊宁静这样一个过程。在诗人游览山水的过程中,不期然的遇见了深山古刹、隐僧。他背着书囊,带着笔墨纸砚,在祖国的山山水水间踽踽而行,独自穿梭在那宁静幽雅的山林间放纵情怀。在访游中偶得佳句妙语,对行吟的痴迷就像僧人诵经的执着,正是凭着这种“苦吟”的精神,翁卷在那个小诗人繁多的时代脱颖而出,其诗在那个时代被广为传诵。在一次次的和僧人交游唱和中,诗人的心境日渐开阔,在有关寺僧意象的诗文中,诗人展现的内心世界几乎都是一种宁静平和之意,这表明了佛教僧人他们所秉持的“空”、“超然物外”、“不被外物牵绊”的思想对诗人那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郁结心理起到了“超

22、度”的作用,创作了包含寺僧意象的诗歌。再次,缘于翁卷对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等人的推崇。贾岛的诗歌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翁卷的诗歌就是学习贾岛等人的风格,宋人赵汝回曾感慨说“唐风不竞,派沿江西,此道蚀灭尽矣。永嘉徐照、翁卷、徐玑、赵师秀乃始以开元,元和作者自期,冶择淬炼,字字玉响,杂之姚贾中,人不能辨也。水心先生既啧啧叹赏之,于是四灵之名天下莫不闻。”2而“晚唐诗特别是贾岛、姚合等人诗,正是在晚唐诗人与僧人的相互影响、诗与禅的渗透融合之中形成清冷枯寂的独特风格的。”3这是因为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屡次考试皆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

23、为僧。贫困的家庭条件,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了贾岛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爱幽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是唐代苦吟诗人的代表,被称为“诗僧”。在寺庙生活的贾岛在佛教的耳濡目染之下,其诗歌创作往往会带上禅化的特点。翁卷在生活境遇上与贾岛可谓是如出一辙,同样贫寒的家境,同样的不得志,默默无闻,生活凄苦。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翁卷在诗歌的创作风格趋向学习贾岛的晚唐诗,这表明翁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创作理念上对贾岛晚唐诗中禅化诗风的接受与再现。翁卷还与僧人往来极为密切,和当时的诗僧如雪庵禅师、永颐禅师、葛天民等交游唱和,并且还曾

24、以僧为师。他过着如同隐寺高僧般的清贫生活,而且还洋溢着如同诗僧一样高雅的隐逸情怀。这样之后,翁卷对佛教思想有更深的了解,创8作了富有独特个性的寺僧意象的诗歌。翁卷在释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主义,转向了幻想主义,他不再苦苦的寻求声名显赫的道路,而是一心一意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创作诗歌,力求诗歌的工整。他的老师叶适曾为翁卷的诗集作序,序云起魏、晋,历梁、陈,士之通塞,无不以诗,而唐尤甚,彼区区一生穷其术而不悔者,固将以求达也。如必待达而后之,工而无益于用舍之数,则奚赖焉君头发大半白,旁县田一顷,蛙鸣聒他姓。城隅之馆,水石粗足,而不能居也。4这一篇序道出世人对翁卷的不解,他们不知道

25、作为一名诗人的翁公何以不求闻达,而专注诗文的工整,并且甘于清贫,住在“不能居”的城隅之馆,这与自古以来诗人们以诗文求名求利的宗旨相违背。也许,翁卷在经过由理想主义向幻想主义的转变过程,看透了人生,将作诗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可以清贫,但内心的情感要真实的再现出来。这与作诗的要旨无关,只是他心中一个神圣的信念。在那荒郊野寺之中,翁卷心中因报国无门、仕途坎坷产生的郁结,渐渐的消散了。放开了心理包袱的翁卷无牵无拌地畅游在祖国秀丽的山川里,佛前古殿、孤僧禅语成了翁卷精神世界里强大的支柱,支撑着他去寻找下一个更加幽静的荒山古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把握了翁卷诗歌的类别及特点,翁卷的诗歌创作是在

26、写实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赋予了“寺僧”意象清枯冷寂的感情的基调,体现了诗人创作的心理。其诗歌意象的具体化和象征性的特点反映了他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这是南宋末年诗人的缩影。然而同样的表现形式,林逋的“寺僧”诗歌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意象宏大、完整,动静相宜,诗情活泼灵动,意境恢宏,与翁卷的风格相去甚远。翁卷的诗歌风格低沉内敛,林逋的诗歌却充满活力。二人风格的区别突显了宋室强盛时期与宋室衰败时期诗歌创作的不同之处。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是划分宋代历史的分界线,也成为了影响南宋末年诗人创作心态的重要因素。缺乏现实世界踏实感的翁卷这一辈诗人创作的诗歌,忠实的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佛教的推崇,只有佛教那虚无缥缈的教义才能给那时的人们心灵的安慰。参考文献1吴乔围炉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672金性尧宋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13赵平永嘉四灵诗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54许总宋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