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汽车热销与低碳金融的协调发展研究一、引言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城镇人口每年不断增加,致使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加大,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剧。汽车尾气的成分复杂,所含污染物有百种以上,治理十分困难,危害人体健康。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其对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你的作用,但同时又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所以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好的解决方案是本文的关键所在。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而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改变全球的气候问题是一个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已经使得人类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二、主体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发
3、展和环境保护上是个两难的选择,经济发展是是重中之重,但是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中国确实在90年代的时候就出台了一些排污治污的管理条例,然而这些明文规定也只是空头支票。当下,也提出了无数关于“低碳经济”的口号,但是正真实践的却寥寥无几。所以,中国要走上环保之路,首先要将政府颁布的法规落实到实处,否则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可避免。(一)、国内研究现状文献回顾当前北京博信诚达信息咨询中心研发部,2009,在我国电动车日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路径,但是电动车产业化依然面临着依赖基础设施、续航里程短、成本高昂等缺陷。混合动力确实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作为新能源汽车
4、的过渡路线,其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以及排放,成为当前环保节能的最佳选择。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1000多款各种排量的品牌汽车中,10L排量以下占近100款,10L16L排量之间的有200300款,其中20L排量的各型汽车有近500款之多,占到了其它排量车型总量的90以上。中小排量汽车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家攻打市场的主要武器。2008年下半年以来(于启武,2010),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内汽车销售一路走低,全年汽车销量9381万辆,低于年初行业所预计的L000万辆的目标。对汽车市场的低迷,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消费者收入减少和购买力下降所致。但实际上,汽车销售量下降并不意味着汽车市场整体
5、购买力下降,下降的只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油耗汽车。如果汽车业能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推出高质量、低油耗、低污染排放的汽车,政府对这类节能环保汽车出台鼓励措施,那么汽车的销售情况就会迅速回暖。(张海燕,2008)相对于迅速发展的汽车技术和日益严格的大气环境保护要求,特别是相对于建设低碳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而言,上述标准的环境要求已经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要求、大气环境保护要求和降低能源消耗要求。“目前,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3,但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专家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2020年中国的汽车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中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
6、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已占到50左右。大部分大中型城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浓度超标。”减少碳排放的最主要的方法(黄岱,2010),一是碳税,二是碳交易。碳税属于财税政策的范畴。碳交易、碳交易市场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欧盟各国属于有强制减排义务,在政府强制推动下,从强制减排的角度先行了一步。由于低碳经济涵盖的领域广泛,全面推进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我国实际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社会综合成本及减排效率等原因,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节能优先,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可以考虑以下三大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1节能领域,其中包括了交通节能(新能源汽车);2减排领域,包括大气、污水
7、和固废的减少排放和污染治理传统能源的效率提升和碳减排(清洁燃煤、农业减排增汇、城际铁路交通);3清洁能源,包括清洁的能源生产方式、传输方式和使用方式。2009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9),汽车产销形势良好,月产销达到全年最高值,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也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预测2010年汽车销量会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700万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1700万这个数字极有可能被突破,而这一不同寻常的井喷式增幅促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由此带
8、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担忧。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数据显示,在汽车产业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部碳排放量的2528,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的碳排放量仅占总碳排放总量的5左右,但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对此,温家宝强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二)、国外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对开发绿色汽车技术非常重视,他们开发和推广的以电动汽车、多种代用燃料汽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汽车工程正在世界广泛应用。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汽油(霍小卫,199
9、9),这种汽油中含有一种称为含氧剂的化学物质,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发明了一种具有“显著催化性能”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能够消除汽车发动机散发出的90的粒子和可见的烟,它已在国外的公共汽车上进行了成功的试验。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都在加快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汽车研究(中国市场研究网,2005)。受排放法规的制约,面对逐渐严格的排放标准,汽车生产者不断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来满足尾气排放标准及公众的需求。尽管汽车节能有效地减少了尾气排放,但汽车尾气的减少还有赖于其它技术。目前正在研制的代用能源汽车有液化石油气车、天然气汽车、甲醇和乙醇汽车、液氢汽车、纯电动汽车
10、、混合动力汽车等。欧洲一直对机动车的排放污染问题最为关注。即使这样,从欧I标准到欧III标准还是走过了8年的时间。排放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通力配合,汽车生产厂商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技术准备,燃油供应商也需要加大投资,确保提供清洁用油。欧洲汽车制造商最新采用的OBD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孟晓亮,2008)、变速箱、ABS等系统ECU电脑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OBD系统不仅能对车辆排放问题向驾驶者发出警告,而且还能对违规者进行惩罚。运输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最大的来源(杜志华,2009)。瑞典面临的一个主要
11、挑战是把运输领域纳入气候问题的关注范围中。瑞典不能没有汽车,但是汽车运输决不能增加排放量,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对气候减少影响的运输领域。例如,政府引入了一项“绿色汽车返还1万克朗”的行动,目的是刺激燃油效率型汽车和使用可替代燃料的汽车的需求;政府与企业界一道发展并论证可以从墙壁插座直接充电的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三)、汽车热销对经济、环境的影响1、汽车销售业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林晓珊,2008),它的诞生是人类工业文明的标志。自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实用汽车以来,世界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旅程。在20世纪,人类社会共制造出10亿多辆的汽车,今天,在地面
12、上跑的汽车已超过了7亿多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汽车从最初作为有钱人的昂贵炫耀品演变成为发达国家现代生活中的一项普通之物,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拥有汽车如同拥有住房一样,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一项基本目标。我国汽车行业是重点扶持产业,也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其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从税收角度看,个人所缴的车辆购置税要全部上缴国库,企业所缴增值税,绝大多数也属国家收入,为国家税收的增长做出了一份贡献。从产业结构看,没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地区,购置汽车支出大部分都流入到汽车生产地,各地区的汽车消费支援了汽车生产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据统计(张岚,2010),每增加
13、1万辆汽车,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消耗钢产量141吨、生铁123吨、原油203万吨。总体看,今年,国家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四月份起持续大半年的车展活动以及部分车型采取的补贴措施,对汽车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快速增长,产量和销量创出半年汽车产销历史新纪录,也使中国继续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2、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情况汽车排放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排放和油箱通风,其中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江浩,施佳峰,2010),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及碳的颗粒
14、物。有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占整个城市空气污染的60,甚至到90。据有关资料显示(辽宁省统计局,2009),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按目前汽车拥有量计算,每天新增300多吨的污染物,接近于市垃圾处理厂每天的垃圾处理能力。随着快速增长的机动车势必导致车尾气排放总量的上升,大量的尾气污染物也将更加影响到空气质量。(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宁指出张毅,2009,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导致汽车与环境、能源、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从长远看,是研究
15、开发出能够普及推广的新能源替代汽车车型;从近期、中期看,就是大力提倡使用优质、节能的小排量汽车。他提出,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汽车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小排量车的支持力度,比如延长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时间,按照排量大小缴纳过路过桥费等。2009年(CMIC,2010),在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也已基本形成,但在标准制定、企业间协作和整体系统规划还有所欠缺,相关工作还在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处在示范运行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生物燃料、天然气、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出
16、突飞猛进。CMIC分析师综合分析认为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三、评述综上所述,国外的一些方法有的已被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及企业所引用,对我国目前向低碳金融体制转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纯电动车在国外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政府已经着手建立起纯电动车的试点城市,这一转变将会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向低碳金融体制转型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转型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一些新的节能减排的技术。国内对于发展低碳社会的论述越来越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
17、很多。由于具体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学者对低碳金融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也所不同。本研究从日趋增长的汽车销售方面进行研究是有价值的。本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汽车销售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尾气排放造成的危害以及汽车在建设低碳社会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综述。其中国内部分包括等问题。从国内外研究成果看,本主题的研究还存在问题。参考文献1北京博信诚达信息咨询中心研发部20092012电动汽车行业研究报告J/OLHTTP/WENKUBAIDUCOM/VIEW/F67AE7AAD1F34693DAEF3E91HTML,200942于启武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2183张海燕中
18、国汽车业需走出一条低碳之路N中国质量报,2008042464黄岱自主减排承诺目标下的中国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商贸,201098081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2009年12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EB/OLHTTP/WWWCAAMORGCN/ZHENGCHE/20100114/1405034499HTML,20091146霍小卫车界新宠绿色汽车N法制日报,199991577中国市场研究网国外绿色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EB/OLHTTP/WWWCMRNCOMCN/CYGC/A/200707/9282HTML,200707308孟晓亮基于OBD的便携式汽车故障检测仪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
19、程学院,2008149杜志华瑞典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3313510林晓珊国外汽车消费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2008619421411张岚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低碳经济之博弈分析J企业导报,2010411211312辽宁省统计局汽车消费持续升温速度规模不断提升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91113_402601077HTM,2009111613CMIC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EB/OLHTTP/NEWSCNFOLCOM/100908/101,1280,8389480,00SHTML,2010090814张毅小排
20、量车正在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N大洋新闻,20090824615解迎双,周围双燃料汽车与汽油车尾气中有机物成份对比分析J科技导报,20106939716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182117刘倩,王遥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646918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1646519郭笑盈浅谈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控制措施J安全管理与技术,2009713013220李博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J机电信,2010,3444721江浩,施佳峰改善空气质量从治理汽车尾气开始J环境科学,201021
21、14622李华补贴渐行渐近新能源汽车加档提速汽车行业分析报告J中国城市金融,20106545623耿国彪低碳金融中国未来发展的助推器J绿色中国,20103464924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25杜受祜全球变暖与成都低碳崛起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20(221949726唐建荣,张荣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能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303227冯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8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29申益美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J全
22、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5556陈光明,潘宏祥杭州金融与低碳经济研究J杭州科技,20102565830王仲成低碳经济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规则英国在金融危机下出台低碳产业战略和低碳复苏计划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214183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384232冉振亚,田龙绿色汽车的开发前景J重庆大学学报,20027151933TOSHIHIKONAKATA,MIKHAILRODIONOVSHIFTTOALOWCARBONSOCIETYTHROUGHENERGYSYSTEMSDESIGNSCIENCECHINATECHNOLOGICALSCIENCES,2010,PP13414334JOANNAD,MALACZYNSKITIMOTHYPREDUCING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VEHICLEMILESTRAVELEDINTEGRATINGTHECALIFORNIAENVIRONMENTALQUALITYACTWITHTHECALIFORNIAGLOBALWARMINGSOLUTIONSACTECOLOGYLAWQUARTERLY,2009,PP7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