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445545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选修一 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63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戊戌变法,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3.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封建专制的新思潮。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二、“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内容(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给农奴人身自由。(2)经济上,农民高价赎买份地,承担临时义务。(3)组织上,建立村社制度,严格控制农民。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3.评价(1)进步性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

2、发展。农民获得一块份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不彻底性: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所有制照旧保留。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1.积极性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发展。(1)经济上: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2)政治上:上层建筑的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

3、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军事改革: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问题1:什么是农奴制?提示:又称封建领主制。是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问题2: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4、提示:(1)农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2)极端贫困的农奴购买力低下,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3)农奴长期被限制在土地上,使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存在。,问题3:从内容上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有哪些?提示:(1)政治,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主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

5、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探究1: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提示:(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2)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决定。,材料二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是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探究2:据材料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一、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

6、国际局势从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着两大变局。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1)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2)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戊戌变法,2.民族危机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的危机。3.经济根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4.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5.思想根源19世纪70年代,以王韬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思潮出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和活动1.

7、维新思想(1)理论著作: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进一步系统阐发了变法理论;梁启超变法通议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严复创办国闻报等。(2)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强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4)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维新活动(1)1895年4月,康、梁发动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成立学会、创办报刊,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1898年1月,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具体变法措施。,三、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内容(1)政治:准许臣

8、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3)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2.特点(1)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弱小。,(4)从性质上看:既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6)从推行过程看:变法时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

9、当。(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四、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群众基础: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3)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动势力强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10、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唤醒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问题1:维新派从事了哪些维新活动的实践?提示:(1)办学堂讲学: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2)著书立说: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3)上书:发动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4)创办报刊和学会:创办了中外纪闻和强学会。,问题2:怎样理解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提示:(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力量登上政

11、治舞台的背景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法令,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3)从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4)从领导力量来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问题3: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什么作用?提示:(1)推动政治近代化: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2)推动经济近代化: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推动思想近代化:介绍和宣传近代思想,批判封建思想。(4)推动教育近代化: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

12、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主题 戊戌变法,材料一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康有为探究1:材料体现出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提示:学习西方,实行变法,实现国家的富强。,材料二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探究2:据材料分析康有为政治主张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材料三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

13、想意识时代。”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探究3:怎样理解材料中的“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提示: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内背景不同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中国封建势力比日本强大。 2.国际环境不同 明治维新时,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戊戌变法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政局极度动荡。 3.领导者权力不同 明治维新,中下级武士形成改革派,倒幕后掌握实权;戊戌变法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力量薄弱,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4.群众基础和改革的推动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取得了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的支持;而戊戌变法前,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在脱离群众的情况下进行变革。 5.改革的进程不同 明治维新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制推行;戊戌变法由于顽固派阻挠,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