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歷史科 ( 中四至中六 )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85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86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學習重心: 古代中國女性的 教育情況 建議分析內容: 傳統女子教育的依據 。 傳統女子教育的內容 。 探討問題建議: 中國傳統女子教育有什麼特點? 延伸課題: 古代女子應如何整理儀容? 中國歷史科 ( 中四至中六 )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87 中國古代女性 的 教育理
2、念 在重男輕女的傳統中國 社會,女子難以接受正規教育。傳統女教是指古代中國女子只能在家庭 裏 施教,接受來自母親和 長輩的教導,學習紡織縫紉、刺繡烹飪、祭祀禮節以及三從四德等 為女、為婦之道。在先秦時期,已有女教之說,周禮 天官 九嬪 :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成為後世所提倡婦女四德的基礎。 三從四德示意圖 為了強化男尊女卑的倫理觀念,中國婦女自幼被囿限於傳統中國社會女性的典範之中,恪守家訓婦道,作一個循規蹈矩的孝女、賢妻或良母。 唐代詩人 李 商隱 雜纂指出 唐代訓女的內容,主要有十項:習女工 , 議論酒食 , 溫良恭儉 , 修飾儀容 , 學書學算 , 小心軟語 ,
3、 閨房貞潔 , 不唱詞曲 , 聞事不傳 和 善事尊長 ; 女子所學 的都 是為日後相夫、侍翁姑、育 子、持家 而作的 準備。 導論:傳統中國女性的教育 三從(女性生命歷程的三個不同階段): ( 1) 未嫁從父 ( 2) 既嫁從夫 ( 3) 夫死從子 四德(女性自我完善的四個理想標準): (動靜有法) 才明絕異 (擇言而說) 辯口利辭 (服飾鮮潔) 顏色美麗 功巧過人 專心紡織 潔其飲食 (1) 婦 德 (2) (3) (4) 婦 言 婦 容 婦 功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88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古代女性的教材和讀物
4、 其實,古代中國女子所能讀的書籍並不多,概括而言,西漢劉向的列女傳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專門談論女子道德言行的女子教訓書。此書從儒家的道德標 準出發,按母儀、賢明、仁智、貞慎、節義、變通、嬖孽七個項目,把堯舜以來著名的女性分類說明,為女子樹立了一些模楷榜樣。 至 東漢 時, 班昭 著 女誡 ,內容 共七篇 : 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具體而系統地訓誡女子如何成為傳統中國婦女的典範, 並 提出女子要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 晚寢早作,不憚夙夜,執持家務,不辭劇易 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 ( 女誡 卑弱 )班昭教導女子要做卑弱下人,順從丈夫、公婆、舅姑以
5、 至叔妹,主持家務,成禮法之典教 ; 更強調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 ( 女誡 專心 ) ,妻子要把丈夫視為至尊,猶如孝子事父、忠臣事君一樣, 要 一意順從,從一而終。 女誡 成為了 婦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品,並影響兩千多年 來 中國的女性觀。 繼女誡之後,較有影響力的女書,計有唐代宋氏姊妹若莘和若昭合著的女論語,全書文筆淺白,通俗易懂,教導女子日常生活中的禮儀,並宣揚貞節柔順的婦道 。明代仁孝文皇后徐氏為訓誡宮中妃嬪 , 寫成 了 內訓, 提 醒妃嬪要注重明達侍君 、謹飭外戚,成就一國母儀的典範 。又 劉氏著 有 範捷,強調忠義守節的精神,著重女子
6、的智識教育。女誡、女論語、內訓和範捷被明代王相匯集成為女四書,用以灌輸女子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表現出傳統中國以男權和夫權為中心的思想,令為人女、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規矩禮法,歷代相傳下去。 中國歷史科 ( 中四至中六 )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89 女四書的構成 明末、王相編注 女子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關於古代女性教育的檢討 古代婦女的教育,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只屬於家庭教育,著重於孝女賢妻順婦的教導,婦女並 沒有如男 子般入學讀書的機會,尤其對一些庶民女子來說,更談不上識字學禮。事實上 ,女子 是否應有 才學歷來備受爭
7、議,最終由女子不必明才走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閉局面。如於漢代班昭提出婦德,不必明才絕異也,雖然不必明才並不等如無才,但連才華絕頂的女史學家班昭也反對女子擁有才學,可想而知,當時世俗並不認同女子需要有學問。在這種形勢下, 許多女子儘管有才華也不敢表露人前,例如唐代孟昌期之妻孫氏就把自 己 的詩作焚毀,訴說才思非婦人事;又元代的孫蕙蘭善作五、七言近體詩,也忍心自毀其稿,並曰:偶適情耳!女子 當治織飪組紃,以至其孝敬,辭翰非所事也。 北 宋司馬光也直斥 : 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詩,執俗樂,殊非所宜也,強烈反對女子學習歌賦。到了明清時期,在理學的影響下,道學家認為女子應先注重品德,空有才華而缺德,則寧取
8、德而棄才 。 影響所及,明代開始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婦女識字多誨淫等觀念,女子富有才藝往往被視為紅顏薄命的象徵,而吟誦詩歌更被定為妓家風月的行為。 ( 1) 女誡 ( 2) 女論語 ( 3) ( 4) 內訓 女範捷錄 (東漢、班昭撰) 班昭亦稱曹大家 (唐代、宋若莘撰) 其妹宋若昭注 (明初、徐氏撰) 明成祖徐皇后 (明末、劉氏撰) 王相之母劉氏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90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明末陳宏謀在其教女遺規中有言:或者疑女子知書者少,非文字之所能教,而弄筆墨工文詞者,有時反為女德之累。溫璜溫氏母訓也具體地指
9、 出:婦女只許粗識柴米魚肉數百字,多識字無益而有損也。可見明清時期的女子在才智發展上受到沉重的壓抑。 中國歷史科 ( 中四至中六 )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91 婦人之道 ( 一 ) 夫如有病,終日勞心。多方問藥,遍處求神。百般治療,願得長生。莫學蠢婦,全不憂心。夫若發怒,不可生嗔 註 。退身相讓,忍氣低聲。莫學潑婦,鬥鬧頻頻。 註:嗔:音親,發怒之意。 引文大意: 丈夫如果生病,就要終日勞心加以照顧。應該多找大夫徵求藥方,並往求神,希望神明保佑。要細心百般治療丈夫,唯願他能享長生。切勿學一些愚蠢的婦人,對丈夫的病全不憂心
10、。丈夫生病期間,難免發怒,此時切忌心生怒意。應當退身忍讓,忍氣吞聲。切勿學一些潑婦一樣,與丈夫頻頻對罵。 資料來源: 唐 宋若莘、若昭 : 女論語,事夫章第 7。 婦人之道 ( 二 ) 夫上下之分,尊卑之等也;夫婦之道,陰陽之義也。諸侯大夫士庶人之妻,能推是道,以事其君子,則家道鮮有不盛矣。 資料來源: 明 仁孝文皇后 : 內訓,事君章 , 第 13。 女子在傳統社會中的角色及地位是怎樣的? 探討問題建議 : 中國傳統女子教育有什麼特點?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92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媳婦的地位 婦事舅姑 註 ,如
11、事父母。 及所,下氣怡聲,問衣祆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出入則或先或後而敬扶持之。凡婦,不命適私室,不敢退。婦將有事,大小必請於舅姑。子婦無私貨,無私畜,無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與。 註:舅姑:可解作為夫之父母,俗稱公婆;也可解作為妻之父母,俗稱岳父母。現以前一解說為合理。 引文大意: 媳婦侍奉公婆,應如侍奉自己父母一樣。到達父母公婆居住的地方後,要柔順和悅地向他們噓寒問暖,如果他們有病痛或痕癢,要小心地、恭敬地為他們按摩及搔癢;父母公婆如有需要出入走動,則要在他們前方或後方恭敬地攙扶著。 作為媳婦,在公婆還沒有准許自己回到房間之前,絕對不能退下。媳婦如有要事,無論大小,都必須請示公婆。兒子和
12、媳婦都不能擁有自己的財物,不能擁有自己的家畜,也不能擁有自己的器物。他們也不得擅自借東西給別人,更不能擅自送東西給他人。 資料來源: 禮記 , 內則 。 宋代紡織圖 清代彈棉花圖 中國歷史科 ( 中四至中六 )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93 建議討論 問題 : 1. 根據資料 一、二, 你認為在此情況下古代女性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 為妻者 要盡心盡力的 照顧丈夫,一切以丈夫為中心,例如:當丈夫有病,必須體貼服侍,多方勞心;又或丈夫發怒 ,不得反駁,必須忍氣低聲,萬不能做潑婦。 因此 這 是一 種尊卑關係,大抵是由於夫婦之道
13、,陰陽之義也,君、臣、父、子、妻的倫理關係中,妻是最下層的,只要為妻者能做好侍奉夫君基礎,則家道興;家道興,則國家可久治也。 為配合這些職責, 女性當然會注重三從四德的品德教育。) 2. 根據資料 三 , 古代女子有 哪些 責任及工作 ?你認為 她們若要做好這些工作,需要什麼 教育 ? ( 先秦崇尚禮法,女子出嫁後必須侍奉家公家婆,就如服侍自己親生父母一樣,說話必須低聲,經常噓寒問暖,參扶兩老出入,一切聽命於兩老,不得有私產,也沒有假期;總之 ,媳婦必須恭恭敬敬,唯唯諾諾,和顏悅色。 要做好這些工作, 女子需要學習禮教,對各類家務也要掌握。 ) 3. 資料 四 兩幅圖 顯示 宋代 及 清代婦女
14、 主要從事什麼 生產活動 ?綜合資料 三 、 四 , 請說明古代女性的經濟生活 概況 。 ( 在中國農業社會中,生活簡樸,加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影響,一般的情況都是男耕女織。女性在料理家務之外,還從事紡織等活動,既可供應家人所需,也可輔助生計。 ) 中國歷史科(中四至中六) 選修部分單元 六: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94 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傳統 女性 教育典範及其轉變 夫妻之道 夫婦之際,人道之大論也。禮之用,唯婚姻為兢兢。 夫樂調 , 而 四時和,陰陽之變、萬物之統也,可不慎與?為人妻者,其德有六:一曰柔順,二 曰 清潔,三曰 不妒,四 曰 儉約,五 曰 恭謹,六曰勤勞。夫,天也;妻,
15、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陽也;妻,陰也。天尊而處上,地卑而處下; 故婦 人 專以柔順為德,不以強辯為美也。 註 註 :司馬光的家範是一本十分著名的家訓,反映出宋代家庭教育的內容。 資料來源: 北宋 司馬光 ( 1019 1086 年 ) : 家範 , 卷 8,妻 ( 上 ) 。 婦女的教育 婦人者,伏於人者也。溫柔卑順,乃事人之性情。純一堅貞,則持身之節操。至於四德 註 ,尤所當知。婦德尚靜正,婦言尚簡婉,婦功尚周慎,婦容尚閑雅。四德備,雖才拙性愚,家貧貌醜,不能累其賢。四德亡,雖奇能異慧,貴女芳姿,不能掩其惡。 註: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功和婦容。 (可參考本導論附表) 資料來源: 清 陳宏謀 : 教女遺規 , 中卷,閨範。 傳統禮教如何規範女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