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48673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科学课程内容“整合”特点的思考,武汉市教科院 王玲莉,79年级科学课程性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科学入门课程,79年级科学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一、整合,二、探究,例:如图所示实验,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要求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 。由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与 的大小有关。由甲、丙两图可知, 。,例: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分钟, 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两滴碘液。(1)乙试管中的液体没有变蓝色,这是因为。(2)比较 两支试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一、整合的含义,Colla

2、borate,指“协作、合作”;Converge,指“汇聚或靠拢于某一交叉点,达成一致;趋于或达成联合、共同结论或者结果”;Integrate,指“使并入、使一体化、使成一整体”,整合: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 。,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整合(科学课程)目的,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世界的物质性,原子,离子,分子,物质,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地核,地幔,地壳,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例题:,

3、构成细胞的微粒是( )。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分子、原子、离子 C 溶液、溶质、溶剂 D 固体、液体、气体,我们在研究问题时,需要明确自己在哪个层次上,对不同层次物质系统的研究,其概念、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换个角度思考的问题:,1、科学课程标准对有关宇宙、星空的内容要求.,2、科学课程标准对有关物质转化的要求,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C CO2 H2CO3,水稻,害虫,蛇,蛙,鼠,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科学课程中整合的含义,2、通过内容的整合让学生 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 从基本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1、对科学知

4、识进行整合,科学探究活动,对各领域知识的联系和信息进行组合、加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对科学知识进行整合,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二、课标、教材 是如何体现整合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科学教材内容的整合应力求体现科学整体的思想。可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考虑,并将其与生命科学领域、物质科学领域以及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科学课程内容标准

5、,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目标和要求(六个要素) 1、提出科学问题 2、进行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5、检验与评价 6、表达与交流(二)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 1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技能 2基本实验技术 3查阅信息资料的技术,生命科学,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主题2 生物的新陈代谢 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物质科学,主题1 常见的物质主题2 物质的结构主题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主题4 能与能源,地球、宇宙和空间

6、科学,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主题2 人类生存的地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主题1 科学史 主题2 技术设计主题3 当代重大课题,整合特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综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整合途径,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将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融通和连接。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综合性的主题,武汉版科学:物质的结构规律与物质的运动规律,武汉社版科学寻找规律(8年级上),第一单元 物质的结构规

7、律 第一章 原子 元素 第二章 分子 离子 第三章 混合物 纯净物 第四章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运动 第二单元 生物界的结构规律 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六章 生物家族 第七章 生物及其家园,武汉社版科学认识自然(7年级下),第三单元 运动的世界 第一章 运动和静止 第二章 力 第三章 阴晴冷暖 第四章 地月运动 第五章 动物的行为 第四单元 物质与物质变化 第六章 物质的变化 第七章 物质的性质 第八章 材料天地,浙教版科学教材: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 自然与人,有人认为:,“科学教材让原有的经典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系错乱、拼凑,不利于学生形成真正的学科体系。”,科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是

8、由学科基本事实,概念系统和基本原理构成。涵盖分科课程初中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的基本内容,教材的编写结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三、面对整合,我们能做些什么?,1、教授整合的知识,2、引导学生发掘并对知识进行整合,1、教授整合的知识,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原则,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武汉社版科学认识自然(7年级上),走进科学第一单元 认识环境 第一章 水的世界 第二章 阳光 空气 土壤 第三章 我们的家园地球 第四章 遥望星空 第二单元 认识生物 第五章 植物王国 第六章 动物世界 第七章 生物界的一员人类 第八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度,光的折射与反射,浙教版科学第二册 (运

9、动与变化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 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眼和视觉 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1节水在哪里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密度 第4节水的压强 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浙教版科学第三册 (相互作用 ),第1章生活中的水,对武汉版教材的使用建议(8上),原子 元素,增加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从化学变化的本质切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武汉版教材的使用建议(8上),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体系与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界、对科学的

10、整体认识。,综合: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 各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 作为唯一追求目标,2、引导学生 发掘并对知识进行整合,个案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是一种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武汉版科学教材7上P22(物质的三态变化),武汉版科学教材8上P61(混合物的分离),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蒸发。,平时教学,名称定义实例属性或特征,概念: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的表征,溶液,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

11、混合物,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等,均一、稳定、混合物,概念,具体性表述。如:化合价、动物的行为等。,定义性表述。如溶液、元素、溶解度等。,两种概念的定义形式,核心概念一般采取定义性表述,名称定义实例属性或特征,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牛顿 N,重力、摩擦力、浮力、弹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平时教学,个案2:晶体、纯净物,武汉版科学教材八上P27 出现纯净物的概念: 氨、氢气、酒精等,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称为纯净物,武汉版科学教材九上P133出现晶体的概念: 像硫代硫酸钠(海波)那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类物质是晶体。,物质的组成,固体熔化的特点,纯净物有不是晶体的吗?有的话举两例子解决时

12、间:2007-2-5 21:43提问者: p29435 - 见习魔法师 二级,晶体一定是纯净物吗(1年前 - 5个回答 - 10 ),有学生提问(网上):,混合物一定都不会是晶体,对吗? 回答数:2 浏览数: 48 提问时间:2007-05-01 08:56:44,个案3:显微镜的使用,如果观察到的物像过暗,通常可调节哪些部件,为什么?,浙教版科学教材有关安排:7上:显微镜的使用7下:光学知识,平时教学,个案4: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关系,不受力,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物体,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作匀速直线运动(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静止的物体),快慢改变,方向改变,单元

13、复习,建议: 以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表述来 反映科学知识的逻辑联系,初三复习,个案5:地球、气候自然带的关系,地球,自转公转,地壳变动,纬度位置不同,海陆位置不同,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热量差异,水份差异,气候,植被,土壤,动物,形成,影响,自然带,初三复习,四、明确不同学习水平的要求,记忆水平 (是什么)理解水平 (为什么)简单运用 (一般只涉及1个知识点)综合运用 (一般涉及2个或2个以上知识点),例题:用某种植物制成紫色的指示剂,遇酸变红色。将制成的指示剂倒入两个广口瓶中,在甲瓶中放入新鲜的金鱼藻,乙瓶不放,再将甲乙两瓶加盖密封,外壁用不透光的纸包起来。静止两天后,结果发现甲

14、瓶指示剂呈红色,乙瓶仍呈紫色。这一实验结果能证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2 B.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O2 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 D.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CO2,整合途径:对有关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联系和信息进行组合、加工,综合解决问题。,整合后: 两个广口瓶中分别装有适量的清水,甲瓶中放入新鲜的金鱼藻,乙瓶不放,再将甲乙两瓶加盖密封,外壁用不透光的纸包起来。静止两天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结果发现甲瓶中的指示剂呈红色,乙瓶中的仍呈紫色。这一实验结果能证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2 B.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O2 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 D.植物的呼

15、吸作用产生CO2,试题难度,2007年武汉市科学竞赛决赛试题,广口瓶中装有适量NaHCO3的稀溶液, U型管内装有红色的清水,将新鲜绿藻浸在该溶液中。如图,连接广口瓶和U型管。实验前保持A、B两管中的液面相平。,已知,当CO2被不断消耗时,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2NaHCO3 =Na2CO3CO2H2O 当溶液中CO2的量不断增加时,又发生以下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1)将装置在太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绿藻会 (上浮/下沉),原因是 ,A管中的液面会 。 (2)若将装置在暗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绿藻会 ,原因是 。,以上论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W-132371986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