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02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临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之一。鉴于乡村旅游研究通常将“农家乐“涵盖其中,对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首先对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定义和内涵做了简单的评述,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稍作比较。用于旅游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稍作小结。一、“农家乐”的概念与乡村旅游概念研究现状类似,目前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定义在表述上也千差万别。李学东,郭焕成(2001)“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为特色的一种新兴休闲和度假方式。指出其本质是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胡卫华,王庆(2002)“农家乐”大多是郊区或郊县的农民结

2、合自己的种植、养殖,如葡萄、果木、花卉、鱼塘等,同时对其加以修饰改造,再利用院落、小溪、小池营造出小桥流水或花香虫鱼的田园美景。游客至此可赏田园风景、闻泥土芳香、品农家风味和观民间风俗。全面地说明了其包含的众多内容。田喜洲(2002)广义包括“农林牧副渔”,涵盖现阶段农家乐的所有形式;狭义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境;从经营者角度讲,指农民利用自己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娱”的旅游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强调了旅游开展的地点、特色和主要形式。马艳霞(2003)集观乡村景色,尝乡村淡饭蔬食,体农家生活习俗,品乡村文化意蕴为一体

3、,以乡村农家为外形,以乡村文化为主脉,其旅游内容反映着乡村文化的内涵。强调了农家乐的文化内涵。任虹(2004)“农家乐”的核心是乡村性,即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吸引对象。强调了“农家乐”的核心和主要客源。胡小蒙,李浡,牛家丛(2006)“农家乐”指以乡村生态景观、农村文化及农民的生产等为基础,由每个农民家庭作为具体接待单位,为前来游客提供吃、住、娱乐及购物等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旅游形式。指明旅游开展的具体单位,强调游客体验。廖静娴(2007)“农家乐”是一种休闲活动,及时民俗旅游,有事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结合,它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

4、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城市居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农家生活及劳作、回归自然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强调了“农家乐”的本质、特色和多种类型。湖州市农家乐地方标准(2005)“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以利用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体验农村生活为主要特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旅游项目。尽管对“农家乐”的定义表述迥异,但学者们基本同意农家乐为依托农民自家院落以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为旅游者提供吃、住、玩、游、购、娱等旅游产品的休闲活动,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偏好于湖州市对“农家乐

5、”的定义,即认为“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以利用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体验农村生活为主要特点,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旅游项目。湖州市农家乐地方标准,2005目前,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英文翻译还没有达成共识,众多翻译中“FARMHOTEL”和“RURALTOURISM”两种译法得到最多人的认可。“FARM”与“RURAL”各自构建起到乡村农家的游客进行蔬菜采摘、登山踏青、山野垂钓、体验农活、品尝农家饭等景象,且“FARM”与“RURAL”也分别勾勒了“HOTEL”与“TOURISM”的位置

6、和特点,至此“农家乐”的内涵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表达邓巨,2009。由于“RURALTOURISM”在国内研究中一般被默认翻译为“乡村旅游”。因此,本文更偏好于采用“FARMHOTEL”来描述“农家乐”旅游,以期与乡村旅游稍加区别。由此可以看出,“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的特定需求下,一些有开发条件的地域内的农户为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创造的一种经营方式。“农家乐”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利用休闲日、节假日到乡村农家短周期旅游的场所,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农家乐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冯丽,2009农家乐形式比较简单,具有规模小、投资小

7、、风险小的特征,易于推广;农家乐不仅不排斥农事活动,而且是农家开展的新生产活动和新经济形式;游客直接进入农家消费,对促进农户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完善旅游模式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农家乐”与乡村旅游同样以乡村为场所依托,以乡村性为核心内涵。但“农家乐”不同于乡村旅游的主体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农家乐”产品的供给者以当地农民为主。“农家乐”等与乡村旅游易混淆的概念的关系可以简要表示如我国旅游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点,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等主题展开。林峰提出“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认为旅游产业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进而提出旅游产业导向的新农村建设

8、”金艳春,2009。二、“农家乐“旅游发展概况(一)国外发展概况“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多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力发展。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欧美国家和亚洲部分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

9、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欧洲国家的乡村旅游以“民宿农庄“或“度假农庄最为普遍。欧洲的民宿农庄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住宿在农家与农家成员共同生活,或是住在由农舍改建而成的游客房舍里,由农家提供游客最简单的BBBEDANDBREAKFAST服务。另一种则是住在紧邻农家的出租小平房里,或是农场提供露营住宿,炊事自理,此种形态常见于北欧国家。民宿农庄一般都由农家采取副业方式经营。欧洲家庭组合出游的比例较高。据国外对英国“度假农庄”的调查,游客以全家旅游与夫妻旅游居多,他们大都来自于中上阶层的上班族或是商业人士,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全家旅游的游客偏好自助式民宿形态,因为此种度假方式费用较省,且度假

10、农庄也允许较具弹性的休闲活动。其旅游形态已呈现出多元化有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有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庄、露营农场,还有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在法国、芬兰、奥地利、英国农村,提供住宿的一部分农场主还兼营旅游、餐厅、球场、赛马场、钓鱼场、园林等,供旅游者休闲享受。在亚洲,日本的乡村旅游是开展较早的。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们成立了协会,各地农场联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行社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组织旅游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参加者有农牧学研究人员、学生、银行职员、公司白领等,

11、人均消费25至4万日元。日本岩水县小井农场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生产经营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设有动物农场,可以观赏到各种家畜在自然怀抱中的憨态,又能增加动物学的知识;牧场馆,每天定时挤牛奶表演和定时看奶油的加工过程,观赏之余,可以购买到各种包装精美而新鲜的奶制品;别具一格的农具展览馆,陈设有各式各样新奇古怪的农用机械,有的是现在使用的,有的是己被淘汰的,人们可以藉此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和农机具知识,农场旁边是由废机车改装成的列车旅馆,深受广大青年和怀古思旧之人的欢迎。(二)国内发展概况“农家乐旅游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

12、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尤其与当地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我国“农家乐旅游的产生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旅游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追求“生态”与“个性的多样性旅游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不愿意受“人车

13、劳顿”之苦,开始热衷于不用远行就能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感受到绚丽多姿的乡土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家乐”旅游较好地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并因其开发成本低、需求多、见效快等特点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国内旅游业最“热”的旅游活动之一。我国“农家乐”旅游产生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旅游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术期,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和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

14、。全国现有1万多个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点,150多万家“农家乐“,直接从业的农民近400多万,年接待游客4亿多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亿元,其中农民从中直接获益约1200多亿元9。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亮点之一。分析比较我国各地“农家乐”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区位。我国“农家乐”旅游主要发展于以下三个类型的地区一是景区边缘地区,主要依托于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附属产品。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是我国“农家乐”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在这一地区,主要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价格低廉,旅游

15、旺季时可成为景区周边宾馆和饭店的补充。但因远离城市客源,在原有风景名胜区的阴影效应下,发展缓慢,游客明显随着旅游淡旺季而增减。二是老少边贫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陆续发展起来的,多为山区,不具备交通区位优势,工业欠发达但至今仍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纯美的民族习俗。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构成了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淳朴自然是这类“农家乐“最大的特色。但因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三是城市郊区,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利用城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和区位优势、

16、便利的交通条件迅速发展起来的。这类“农家乐“主要是在经济技术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周围,在工业文明的辐射下,依托现代农村的聚落景观、现代农业的科技运用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以田园风光、采摘务农与观光、传统农业文化等为特色,面向城市居民这一稳定而庞大的客源群体逐渐发展起来。1田喜洲休闲旅游“农家乐”发展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7274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旅游学刊,2002,175,125128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181,76804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一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学刊,2005,206,71745何景

17、明“农家乐”发展中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旅游学刊,2006,213,6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0947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开发探析城乡建设,2002,8,62638胡小猛,李淳,牛家丛崇明“农家乐”现行旅游运营模式弊端及创新研究游学刊,2006,21,28329廖静娴“农家乐”旅游研究综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394310吕军,李立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国土9自然资源研究,20052,676911任虹昆明乡村发展旅游的思考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3961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

18、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2,384213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98114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4,57257515周永广,吴文静皖南古村落群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黄山乡村旅游国家示范区为例经济地理,2009,291016周永广,吴文静,石亦思基于SHAPLEY值法的短线旅游联合出团成本分担策略研究旅游科学,2008,22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17贾跃千,周永广,吴文静基于盈利模式与开发模式相匹配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旅游论坛,2009,2218周永

19、广,吴文静古村落群旅游深度开发研究“可持续旅游和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阳朔桂林,2009年7月19BRAMWELL,BLA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DOPME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199420DRWALDEMARBHASSELBLATT,BONNTOURISMPROMO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DEVELOPMENTPOLICYINTERECONOMICS,NO8,197321BLAGASTOYKOVACONTEMPORARYTENDENCIESINDEVELOPMENTOFSACREDTOURISMINBULGARIAINTREVPUBLICNONPROFITMARK200961922JUANITACLIUTOURISMANDTHEVALUEOFCULTUREINREGIONSTHE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539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