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铁路交通的发展,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统治者的愚昧;政局动荡。,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铁路上的“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
2、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命运多舛。 近代以来至19世纪90年代都有反对之声。 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是(1)扰民;(2)夺民生计;(3)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4)因贾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中国之利”。,这些反对修铁路的观点或理由有道理吗?为什么?,阅读材料:,铁路交通发展的意义 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有利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2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3、初,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上运输业的诞生。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航运业,获得较快发展。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轮船业受到影响,有的向高档旅游服务业转变。,公路的发展1 二十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2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3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油和油料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受到很大限制。4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使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航空业的发展1 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
4、的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3现在,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思考:中国交通通信工具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2)政府的大力提倡;,(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4)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1)电报:,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有线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上海崇明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有线电报有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2)电话:,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电话传入中国,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总结:近
5、现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1)传统代步工具-轿子、马车被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脚踏车)所取代。(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趋重要(电车、公共汽车、轮船、火车、飞机)(3)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村则比较缓慢。,思考: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坐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三十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
6、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受到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抬起赤裸裸的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从前生活中吴老太爷没有见到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吴老太爷醒过来后,会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昏死过去?材料中吴老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轮船、汽车、摩天大楼、旗袍。西式婚礼、西餐、西装;不称老爷,握手,点头致意等。中国社会处于从近代到现代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守旧势力在社会进步面前封建保守,愚昧落后;时代在变化,但落后的观念根深蒂固;城市与
7、乡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不平衡状态。,材料一 李鸿章指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西方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由于开设电报利于防务、外交和商务,清政府便下令沿海疆吏设法查办。1881年,李鸿章架设了北塘直达天津的电报线。到1892年,经过10多年努力,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 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问: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近代电报发展的哪些信息?李鸿章从军事防务出发,主张在中国开设有线电报。清政府支持开设有线电报业务。到甲午战争前夕,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有线电报。,材料二:与有线电报推行的同时,有线电话也在中国开设起来。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创设有线电话局。此后英、美商人也相继开办电话业务。为了打破外商的垄断,清政府于1902年拨款在上海创建了自己的电话局 。 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问: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近代电话发展的哪些 信息?十九世纪末,中国有线电话为外国垄断。中国第一个电话局于1902年在上海开办,它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电话业务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