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理论(下),1,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 当代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2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3 新要素理论4 规模经济理论5 代表性需求理论6 协议国际分工理论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2,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制成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二、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三、部门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特征,1当代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下),3,一、制成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比重不断上升,第一,就弹性标准考察,它们均属于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很高的产品。第二,就产品的要素密度而言,产品生产中高度使用的要素是资本、技术和知识,第三,知识与技术成
2、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使国家间比较优势变得更为不确定化和动态化。这些特性使得以比较优势静态化为特征的传统理论在解释当代贸易现实时显得力不从心。,国际贸易理论(下),4,二、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趋同化,依据赫俄理论,国际贸易将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为它们之间要素禀赋差异巨大,因而发展贸易的潜力巨大。然而,当代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均集中在发达工业国之间。这些国家不仅都属资本、技术与知识充裕型的国家,而且收入水平也很接近。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背离,促使人们思考国际贸易发生的其他动因。,国际贸易理论(下),5,三、部门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要特征,部门内贸易占全球贸易量的比重日益上升,并成为国际
3、贸易的主导倾向。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贸易实践证明:现在部门内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而且70%的部门内贸易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完成。,国际贸易理论(下),6,小 结,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现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资源禀赋相同的国家间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领域出现大量相似产品贸易的现状。传统贸易理论与现实相矛盾的状况迫使人们去对贸易现象作出新的解释,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由于这些理论主要是解释工业部门内贸易状况的,因而被称为部门内(产业内)贸易理论或制成品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7,2“里昂惕夫之谜”,一、“里昂惕夫之谜”二、对里氏之谜的各种解释,瓦西里里
4、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51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贸易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和比较了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瓦西里里昂惕夫,国际贸易理论(下),9,一、“里昂惕夫之谜”,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知道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就可以推断其国际贸易的模式。二战后,美国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要
5、素禀赋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 / 劳动比率比出口产品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国际贸易理论(下),10,资料来源: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Fifth Edition。,1947年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国际贸易理论(下),11,二、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1、自然资源稀缺说2、人力资本说3、贸易壁垒说4、需求逆转说5、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国际贸易理
6、论(下),12,要素禀赋模型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而忽略了诸如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对生产的影响。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当一国某种自然资源供给短缺时,就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本。一些研究表明,美国相当一部分进口产品是其自然资源稀缺的产品,因而作为进口替代品在美国国内生产时资本投入比率较高。但对于出口国而言,这些产品却是资本投入比率较低的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是用进口替代品近似地估计进口品的要素密集度所产生的一个误差。,1、自然资源稀缺说,国际贸易理论(下),13,要素禀赋模型假设各国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劳动力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这是由于美国的劳动力包含了更
7、多的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投资,从而拥有更高的人力资本的缘故。如果在计算进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时把人力资本因素考虑进去,就会使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进口替代品。所以,人力资本在决定美国的贸易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对“里昂惕夫之谜”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2、人力资本说,国际贸易理论(下),14,要素禀赋论的结论是在自由贸易的假定下得出的,没有运输成本及各种贸易壁垒。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贸易壁垒,人为地扭曲了贸易条件,使得产品的相对价格不能反映出真正的比较优势,从而造成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悖的贸易模式。克拉维斯(Kravis)在1954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密的产业就是劳
8、动密集型产业。贸易壁垒刺激了国内该产业的发展,扭曲了正常贸易模式,使得美国反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3、贸易壁垒说,国际贸易理论(下),15,要素禀赋理论假设需求偏好一致,贸易模式完全取决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但如果两国需求偏好的差异超过其要素禀赋的差异,就会出现所谓的需求逆转,从而造成与要素禀赋模型的预测完全相反的贸易模式。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需求偏好强烈地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使得该类型产品的相对价格较高,因而美国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来交换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实证研究表明现实中需求逆转的解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4、需求逆转说,国际贸易理论(下),16,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种产品在资本丰裕国
9、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丰裕国却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着要素密集度逆转时,虽然同一种产品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但在两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这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形:资本丰裕国可以用廉价的资本生产某种产品,而劳动丰裕国也可以用廉价的劳动生产同一种产品。在这种情形下,两国无法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要素禀赋论因而失效。,5、要素密集度逆转说,国际贸易理论(下),17,3 新要素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随着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家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扩展了生产要素的外延。他们认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还应包括技术、人力技能
10、、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至于这些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则完全可以用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推导,贸易格局仍然符合H-O定理。,国际贸易理论(下),18,一、技术要素论,技术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的积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可以看成是相关的要素数量增加。技术也是可以流动的。但是,由于技术往往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之中,且具有专门性,这就使技术的流动难以独立进行。主要原因有:技术的支付费用高昂发
11、明者或拥有者的保守;政府对技术的管制;技术运用的条件与环境等。,国际贸易理论(下),19,一、技术要素论,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国际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水平的竞争。技术禀赋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同时也是技术充裕的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在于技术的充裕,这是它们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这些国家往往是出口技术要素密集的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下),20,二、人力资本要素论,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劳动,另一类是技能劳动。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12、、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通常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职的岗位培训;合理的人员配置;必备的卫生与营养条件;修养生机的外部环境,以及与上述各项投资形式相关的其他投资形式。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人力技能的差异。因此,人力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国际贸易理论(下),21,二、人力资本要素论,基辛、凯能等人认为:人力资本禀赋状况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在于人力资本的充裕,这是它们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这些
13、国家往往是出口人力资本要素密集的产品。他们指出:美国最充裕的要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相对稀缺的是非熟练劳动。这就决定了美国贸易结构必然是出口最先进的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属于技能密集型产品,而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三要素论无法说明当代国际贸易现实。,国际贸易理论(下),22,三、研究与开发要素论,格鲁勃、梅达、弗农及基辛等人提出研究开发要素论。所谓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研制和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它可以通过计算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各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整个就业人员的比例以及研究开发费用占一国国民生产总额或出口总值的比重等方法
14、,来判断各国研究与开发要素在经济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差别。,国际贸易理论(下),23,三、研究与开发要素论,研究开发要素对一国贸易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国家越重视研究与开发要素的作用,这个国家投入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去的资金就越多,其生产的产品中知识与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越有利。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工业部门在生产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更有能力获得比较利益。,国际贸易理论(下),24,四、信息要素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
15、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并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一切讯号的总称。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但是由于信息创造价值的能力难以用通常的方法衡量,其交换价值只能取决于信息市场的自然力量,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强烈的时效性,信息交换也常常带有神秘的性质。由于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因此,信息利用的状况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国际贸易理论(下),25,五、管理要素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保持最优地组织、配置和调节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生产规模扩大对管理的需求增强。管理通过相应的管理人员(如经理等)
16、的工作而体现。管理水平的差异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经济水平落后的国家管理稀缺,表现在管理人员比重小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等方面。哈比逊曾指出,20世纪50年代埃及的工厂在工艺技术上和美国工厂基本类似,但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20%上下,其原因就在于埃及管理资源稀缺,管理方法落后。由于管理资源的丰缺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管理也就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和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国际贸易理论(下),26,4规模经济理论,一、规模经济的含义二、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三、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下),27,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指由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
17、生的显著的生产效率的改进或生产成本的节约。规模经济表现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形式:(1)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由相关产业其他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或生产效率的提高。(2)内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由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显著节约或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国际贸易理论(下),28,二、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1、外部经济与比较优势 当两国同业厂商在其他方面均相同时,由于彼此在利用外部经济方面存在差别,它们之间的国际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则是不同的:存在外部经济且能利用外部经济的厂商会获得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或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理论(下),29,二、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2、外部经济与国际
18、贸易 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可用下图来对贸易前后的利益变动进行分析。,P1,P2,O,Q1,Q2,D1,D2,S1,S2,P,Q,AC,图中,纵轴为价格,横轴为数量,AC为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Dl与D2分别表示贸易前后的本国产品的总需求曲线,Sl与S2分别表示贸易前后的本国产品的总供给曲线。在贸易前,由于社会需求有限,本国厂商无法充分利用外部经济,其供给与需求相等的价格为P1平均的生产成本,均衡产量为Q1;贸易后,由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更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其产品的需求由D1右移变为D2,在需求的推动下,厂商充分利用外部经济扩大供给,其产品的供给由S1右移为S2,最终,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
19、价格为P2,这也是厂商的生产成本,均衡的产量为Q2。由此可见,在外部经济存在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使产品的价格下降。,国际贸易理论(下),31,二、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3、外部经济与贸易方式 外部经济理论显示,贸易方式的决定力量是需求因素在存在外部经济的高科技行业里,外部经济是一种生产的可能优势,若要将这种可能的生产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优势,关键要寻求市场需求和发掘销售途径,即国内与国际需求是限定外部经济利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贸易方式的核心决定力量。由于需求的不确定,因而在外部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方式也不确定。,国际贸易理论(下),32,三、内部经济与国际贸易,垄断竞争的厂商拥有或创造内部规
20、模经济。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厂商的数目是有限的,每个厂商出售的产品是有差异的,市场的进出入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厂商变为价格操纵者通过产量增减对市场价格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每个厂商所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拥有的信息在数量上不等,在质量上有异。,1、垄断竞争的定义,国际贸易理论(下),33,2、垄断竞争与比较优势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垄断竞争厂商的比较优势或国际竞争力源自它所创造和利用的内部经济使其拥有领先于其他同业生产者的比较成本优势和产品品质优势。,三、内部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下),34,三、内部经济与国际贸易,O,P,Q,Q1,Q2,P1,P2,D1+D2,D1
21、,AC,MC,MR,A,B,贸易前,垄断竞争厂商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1,MR MC所决定的均衡产量与价格由A点表示,分别为P1和 Q1;贸易后,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D1 D2由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水平决定,而MRMC所决定的均衡产量与价格由B点表示,分别为P2和Q2。这表明,立足于内部经济的国际贸易,它会使出口产品的价格原来更低廉由P1下降为P2,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出水平会提高由Q1上升为Q2,其中出口量则为Q2Q1。贸易的结果是出口国与进口国的消费者均因消费该产品而增加消费者剩余。垄断竞争厂商也因产品出口获得暂时的垄断超额利润,直至同业竞争者进入市场将垄断超额利润瓜分完。,斯特凡林德
22、Staffan B. Linder,自李嘉图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大多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研究生产成本从而产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础。瑞典经济学家斯特凡 林德第一个从需求的角度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于1961年提出了代表性需求论(又称为重叠需求理论、偏好相似理论)。,5 代表性需求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37,5 代表性需求理论,一、基本概念 二、需求结构的国民差 别与制成品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下),38,一、基本概念,1、差别产品基本功能相似、但却存在成本、质量、外观、造型、使用的方法、附带附件的多少、厂家提供的服务、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差异的产品定义为
23、差别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下),39,一、基本概念,2、需求结构差异与代表性需求不同国家之间、一国内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对同一产品的需求会呈现需求结构差异。尽管在每个特定的国家里,由于同时存在着不同收入水平的阶层而产生对同一产品需求上的差异,但就一国总体而言,总会存在需求相对集中的特定消费需求,即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国际贸易理论(下),40,一、基本概念,3、贸易的可能性林德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同另外一个国家有着相似的收入水平,并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那么,它们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度较高,发生潜在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潜在出口同潜在进口相一致的可能性越大。,国际贸易理论(下),41,二、需求结构的国
24、民差别与制成品贸易,假设有两个国家,分别为A与B,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要高于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A国的需求结构肯定要位于B国之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下图:,国际贸易理论(下),42,图 示,产品档次,国民收入,o,Yb,Ya,Q1,Q2,Q3,Q4,Q5,Q6,国际贸易理论(下),43,说 明,可以推定,在A国中由人数最多的中产阶级的需求状况所决定的该国需求量最大的差别产品将为Q4,而在B国中则为Q3。然后,两国可以以此为根据进行专业化生产,即A国专业化生产Q4,B国专业化生产Q3。最后,两国再通过贸易来完成Q4与Q3的交换。这样做的结果是,A国将从专业化生产Q4中获得规模
25、经济,而B国则将从专业化生产Q3中获得规模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下),44,6 协议国际分工理论,这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其代表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的另一种解释规模经济与自由贸易关系的学说。 小岛清指出,对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完全可以通过国际间政府的协商和调节机制确立国际分工,发展国际贸易,而且,建立在国家协商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会有效地配置两国资源,增进两国利益。,国际贸易理论(下),45,图 示,O,QA,QB,C1,C2,C3,T,T1,I1,I2,I3,国际贸易理论(下),46,说 明,贸易前,两国的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且均为C1。国民消费水平由无差异曲线Il表示。由于两国达成互
26、让市场的贸易协定,本国让出 B产品市场,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这时,本国的生产点变为点T,消费点则变为点C3,国民消费水平由无差异曲线I3表示。同时,外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外国的生产点由C1变为 T1,国民福利水平由无差异曲线I2表示。两国的贸易条件仍与贸易前的相同,但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均比贸易前提高,尤其是本国提高最多(UI1UI2UI3)。,国际贸易理论(下),47,达成协议国际分工的先决条件,首先,贸易国双方的经济实力接近,它们均有能力提供对方所需要的产品。其次,进行协议国际分工生产的产品应当具备规模经济条件,这样,互让市场会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
27、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协议国际分工实现后,两国贸易利益均比自给自足时提高,而且提高的程度彼此接近。,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 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与技术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规律性变化。,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国际贸易理论(下),49,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几何图示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下),50,一
2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弗农在熊彼特的产品创新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以解释部门内部贸易现象。他认为产品从问世到最终退出市场,构成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技术创新角度,产品生命周期存在三个阶段:导入期、成熟期和高度标准化期。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生产并出口该产品所需要的条件不同,因而在不同阶段生产并出口该产品的国家就不同。,国际贸易理论(下),51,1、新产品的导入期,条件:新产品创新要求有较高的研发能力;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抗风险的能力要强;要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条件;要有有效的法律社会环境;需要高收入支撑的社会购买力。结果:新产品在导入期,属知识密集型产品,其生产及
29、出口者是创新的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理论(下),52,2、产品的成熟期,条件:产品本身以及生产工艺变得日益标准化;专利的到期;其他国家的生产者更具有成本优势;生产过程中仍需高技术的劳动投入;产品仍相当昂贵,高收入消费者才能购买。结果:在其他发达国家生产。随着直接投资分公司的设立,发明国对其他发达国的直接出口下降、甚至消失,但它仍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国际贸易理论(下),53,3、产品高度标准化阶段,条件:该产品的生产技术完全标准化;能够用相对不熟练的工人从事生产操作;生产技术已经广为人知,很容易得到。结果:劳动充裕的欠发达国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创新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该产品的出口将会下降,甚至成为该产品
30、的进口国。产品在标准化初期,即技术扩散期,由资本充裕型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在标准化晚期,即技术停止期,由欠发达国出口该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下),54,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几何图示,t,净出口,净进口,0,创新国,其他发达国,欠发达国家,t1,t2,t3,t4,t5,国际贸易理论(下),55,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麦吉和罗宾在1978年提出原料周期说,发展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原料的显著特点是原料的需求弹性小,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其价格波动幅度。,国际贸易理论(下),56,原料生命周期三阶段,原料的生命周期较长,也可分为三个阶段:(1)派生需求繁荣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的发展使原料需
31、求迅速增长,原料价格以较大幅度上升。此时,原料处于生命力旺盛的成长期。(2)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价格上涨迫使消费者(进口国)去寻找替代品;又促使更多的国家开发、出口该原料。于是价格上涨的势头逐步减弱,最终出现下降趋势。(3)合成或研究与发展的介入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发明了能够替代初级原料的合成制品,把初级原料推向生命末期。,国际贸易理论(下),57,原料产品生命周期,特点:首先,世界市场的原料供应者主要是少数出产这类资源的不发达国家,工业国则是进口国;其次,更多的国家成为原料供应者,并且逐步取代传统出口国而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原料市场随之扩大;最后,原料
32、供应的优势转向富有创新能力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仅减少初级原料的进口,而且开始出口合成原料。,国际贸易理论(下),58,原料产品生命周期例证,第一阶段(18951910年),巴西和一些非洲国家供应的橡胶占世界市场的61%以上,橡胶价格上涨了 78%。第二阶段(19101940年),传统的供应者丧失控制国际市场的能力。到1930年,92%的世界橡胶市场被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尼所控制,天然橡胶供应增加迅速,价格逐渐下降。第三阶段(1940年至今),二战期间,合成橡胶在美、德、加、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已正式投入商业性生产,战后则迅速发展,很快就取代了天然橡胶。1940年合成橡胶仅占世界橡胶消
33、费量的20%,1962年达50%,到1970年已超过70%。其他主要原料如燃料、锡和天然钻石等的贸易演变过程与该模式也基本相符。,国际贸易理论(下),59,小 结,原料周期说认为,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是原料生命周期阶段转变的关键。 按照原料周期说理论,原料贸易优势存在着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这恰恰和弗农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优势的变化相反。该理论承认,初级原料的贸易条件随其生命周期阶段的演进而恶化,但这是就某一种原料而言,而作为总体,原料平均价格水平与制成品相比较基本上是稳定的。,国际贸易理论(下),60,第六章 贸易理论的融合,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发展新趋势。主要表现
34、在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融合;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融合。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贸易理论。本章主要介绍相关方面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61,第六章 贸易理论的融合,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2 产业内贸易理论3 竞争优势理论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62,第一节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二战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据估计,当今世界生产和贸易总量的60%和新科技研究和应用的80%为跨国公司所控制。跨国公司作为战后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直接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后国际贸易的结构和流向。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和竞争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从内涵到外延都经历着重大变
35、化。,国际贸易理论(下),63,一、公司内贸易对传统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理论认为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生产要素可国际流动。第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考察现实中的货币价格、支付和国际收支等问题;而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活动恰恰是建立在货币联系的基础上的。第三,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以贸易活动本身为研究对象;而跨国公司的贸易活动与全球性的要素配置和国际化生产体系紧密相联。第四,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存在着强大的市场力量为背景展开分析的;而跨国公司的贸易生产活动则更多地带有“计划管理”特征,即以内部管理替代市场控制力量。,国际贸易理论(下),6
36、4,二、跨国公司的主要理论模式,(一)内部化理论 (二)垄断优势理论 (三)寡头理论 (四)生产折衷理论(五)垂直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下),65,(一)内部化理论,1、内部化含义所谓内部化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内部化,即将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而发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由共同所有权控制的供求关系;二是外部经济内部化,即将由普通市场交易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以内部化的市场避免企业技术和知识优势的流失。,国际贸易理论(下),66,2、内部化理论的前提,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前提上:第一,企业在一个市场不完全的世界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由于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各种市场不完全,存在一种
37、把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加以内部化的动力,也就是说,对那些原来被市场联系着的企业活动实行共同所有和控制。第三,各个市场的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理论(下),67,3、影响内部化的因素,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内部化过程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产业部门因素。它影响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是市场内部化的关键因素。二是区域因素。它是指有关区域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特点。三是国别因素。它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财政制度。四是企业因素。它是指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条件和能力。,国际贸易理论(下),68,4、内部化理论的论据,内部化理论认为内部化能够产生巨大的收益:第一,内部化能
38、够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因为要素配置、生产规范化、管理组织等方面能力由于内部化而得到提高。第二,内部市场能够从公司的总体利益出发,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第三,内部化通过长期性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市场垄断力量和竞争力量的压力。第四,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消除了产品、技术和知识在市场转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第五,通过国际间的直接投资建立内部市场,可以绕开政府的经济干预和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理论(下),69,(二)垄断优势理论,最早提出垄断优势论的是海默。金德尔伯格在1969年出版的在外国的美国企业一书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国际贸易理论(下),70,1、垄断
39、优势论假定,垄断优势论假定,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拥有高水平的知识优势和规模节约的优势,使它在国外经营子公司比当地的同类企业还要有利,并以此来解释由于水平联合而产生的水平的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理论(下),71,2、垄断优势具体体现,金德尔伯格认为,直接投资企业的上述两方面的垄断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产品差别优势,即通过产品质量、包装、广告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改进并使其区别于同类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二是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包括垂直一体化在内的各种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式获取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三是技术管理优势,即通过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占据市场主动;四是投资替代优势,即通过对外直
40、接投资替代贸易行为而避开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优势。,国际贸易理论(下),72,3、垄断优势论基本观点,跨国公司的优势最主要地集中在知识技术和管理方面。由于知识技术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阻碍了跨国公司全部利益的实现(从买方来说,在持有和使用这些无形资产前,无法确切判断这些知识技术的价值;从卖方来说,担心买方低价获取无形资产后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新的技术竞争对手)。对外国直接投资由于将国外生产置于总公司控制之下,跨国公司优势的利益不会外流,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垄断优势的利益。但是,西方学者认为垄断优势论只能说明跨国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启动”原因,而不能说明业已建立起海外直接投资业务的跨国
41、公司行为。,国际贸易理论(下),73,(三)寡头理论,寡头理论认为,由于寡头行业中的少数几家大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很强的相互依赖关系,其中一家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各家,而每一家寡头企业对自己竞争对手的所有行动都具有很强烈的敏感性。,国际贸易理论(下),74,(三)寡头理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这种敏感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下),75,第一,寡头的反应,如果寡头行业中某一寡头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性优势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全球性竞争优势,并打破了该行业原有的均衡状态,那么,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在受到威胁之后,一定会采取对抗和制约竞争对手的行动
42、。而风险最少的策略则是紧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以相应规模在同一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以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重新形成均衡的竞争态势。可见,这种直接投资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性投资,它大致可以解释寡头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大公司为什么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集中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例如,在1947-1967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各大公司在同一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的时间有一半是在3年之内。,国际贸易理论(下),76,第二,企业内部生产的规模节约,如果一个跨国公司设立在国外的某一子公司因为本地区市场容量的限制而使某种产品的生产不能达到规模节约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企业之间产品的转移,成功地打破一个国家或
43、地区的市场容量对生产规模节约的实现所施加的限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只要把规模节约置于整个国际市场背景之下考虑,市场容量对规模节约的限制问题就会比较容易地被解决。比如,跨国公司可以将该子公司的产品运销到其他子公司所在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将该子公司的产品系列分配到其他子公司生产等。这样,跨国公司就同样获得了竞争性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国际贸易理论(下),77,第三,垂直对外投资,垂直对外投资是指寡头企业进行向后的垂直联合,把国外的原料供应企业变成自己在国外的子公司,并进行对外投资的行为。这种情况在基础制造工业和采掘工业中尤为突出。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进行垂直对外投资,首先是出于保证生产的原料供应,以避
44、免寡头之间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寡头反应的结果。另外,垂直对外投资还是一种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的壁垒,以保持自己的垄断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理论(下),78,(四)生产折衷理论,生产折衷理论最初由邓宁提出。这一理论吸收了其他各理论模式的某些观点,强调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在于以下几方面优势的合理组合,而不在于某一方面的优势:,国际贸易理论(下),79,第一,内部化优势,即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用一个完善的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不完善的外部市场,取得内部化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点吸收了前面介绍过的内部化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理论(下),80,第二,所有权优势,即跨国公司凭借其拥有的所有权
45、获取技术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点吸收了前面介绍过的垄断优势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理论(下),81,第三,区位优势,即跨国公司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来自投资接受国方面的优势,如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优越的投资环境,广阔的销售市场等等。这一点吸收了区位理论的观点。邓宁认为,对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说,最重要的是上述三种优势能否构成合理的组合,而不取决于某一方面优势的大小。,国际贸易理论(下),82,近年来,西方学者对生产折衷理论继续进行着探讨。有的学者将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优势看成是可移动性优势,并指出这种优势是公司特定优势即不同公司可以有不同组合的优势,而将区
46、位优势看成是固定性优势,并指出这种优势是国家特定优势即因国家而异的优势,以说明同一部门的跨国公司在同一国家的激烈竞争的原因。,国际贸易理论(下),83,(五)垂直一体化理论,垂直一体化理论被认为是从生产过程和产业组织的更深层次来探索公司内贸易的主要理论之一。所谓垂直一体化是指两个邻近的生产阶段被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在垂直一体化之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变为内部市场供需关系。在跨国公司条件下,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常处于不同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了公司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下),84,1、垂直一体化理论基本观点,垂直一体化理论基于如下基本判断:内部市场交易由于克服
47、了外部市场交易的诸多缺陷,因此它是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的动机正是在于追求企业利润的极大化;而当相邻的生产阶段一体化后所创造的利润总额大于各生产过程的独立所创造的利润总和时,垂直一体化就会形成。,国际贸易理论(下),85,2、影响垂直一体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垂直一体化理论一般认为影响跨国公司实现垂直一体化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水平、市场力量、分工的创新和定价方式的运用等。,国际贸易理论(下),86,(1)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与生产过程中的高固定成本、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的决策安排、庞大的不可收回投资、中间产品质量的特殊性和不稳定性及挤占空间的存货等密切相关。上述因素容易造成普通市场的
48、“失灵”,便趋向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实行垂直一体化。为了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必须通过垂直一体化实现普通市场的内部化,以转移价格替代竞争性价格。,国际贸易理论(下),87,(2)市场力量,市场力量与市场垄断的程度紧密相联。在中间产品市场上,如果存在着垄断的力量,那么中间产品的交换就不可避免地受垄断力量的操纵和控制。这样,垄断者不断从中间产品的交换中获得垄断利润,而中间产品的价格则不断随着交换过程的发展而日益趋于扭曲。而实现垂直一体化,就可以使内部市场免受外部市场垄断力量的影响,以维护正常的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国际贸易理论(下),88,(3)分工的创新,分工的创新也会导致垂直一体化的实施。分工的创
49、新意味着中间产品的创新,但是艰难的创新过程要在普通的外部市场上建立起来必须承受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在共同的所有权控制之下,通过集中统一的中长期计划,创新过程的建立则变得简单和更有保障。因此,垂直一体化实际上成为分工的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国际贸易理论(下),89,(4)定价方式的运用,定价方式的运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益。转移定价是公司内经营方式的重要形式。通过转移定价方式,可以将公司的会计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减少公司的税收总支出;或通过低估进口价,减轻公司关税负担;或以公司正常开支为名实行资本转移,规避外汇管制等。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实现了垂直一体化的公司组织内才能更有利地实行。,国际贸易理论(下),90,三、公司内部贸易及其理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