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5952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225 大小:5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国际贸易课件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国际贸易重点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之三教学PPT,国 际 贸 易 理 论,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1 国际贸易及其分析一.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换活动因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所以又称作世界贸易(World Trade)或全球贸易(Global Trade)。国际贸易主要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它既包含有形商品(实物商品)的交换,又包含无形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

2、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 3.海外贸易 4.出口(Export)和进口(Import) 出口是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运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 进口就是将外国商品(包括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 另外,当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时,称为复出口(Reexport);反之,本国商品出口后,在国外未经加工又重新输入本国国内称为复进口(Reimport)。,二.国际贸易分类按移动方向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外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

3、有的劳务)的贸易活动。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一国把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实物运输必须经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而言,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 按商品的存在形态 有形贸易(Tangible goods ):是指贸易双方交易的商品是具体的、有形的实物商品,因为这些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故称为有形贸易,有时也被称为货物贸易(Goods Trade)。,无形贸易(Intangible goods ):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进行的没有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

4、易,在国与国的交换中,交换标的物不是有形的商品。一般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商品直接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进行的贸易,即指进出口两国直接达成的交易。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则是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行为(前面提到的过境贸易就 是间接贸易的一种方式)。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又称为中转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言。,按国境和关境 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指进出口以国境为标准,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离

5、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前者称为总进口,后者称为总出口,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对外贸易额,即:总贸易额总进口额总出口额,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有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0多个国家或地区,我国也属于总贸易的统计方法。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指进出口以关境为标准, 进入一国关境的货物就是本国的进口,离开一国关境的货物就是本国的出口,前者称为专门进口,后者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目前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国家的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1974年修订本)10大类商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

6、及烟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油脂,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是衡量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 物的全部价值。 出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国际货物贸易额(世界进口/出口总额):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总。2.对外贸易量(Quant

7、um of Foreign Trade): 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模的一个指标。 ,思考问题,在双边贸易中,一方向另一方的出口值应该等于另一方从它进口的进口值,但双方在统计时存在着偏差,产生原因?,四.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顺差(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又叫出超、盈余,以黑字、正数表示。 贸易逆差(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100,所以说明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即:1997年1个

8、商品出口换回1个外国商品,而2001年由于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下降,出口1个商品就可换回1.082个外国商品,说明比较1997年贸易条件有所好转。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贸易条件的改善或恶化是就进出口时期与基期比较而言的,因而这个指标是相对的。,1-2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共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运动过程相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相同,不同点更困难更复杂风险大,更困难,语言法律 风俗 习惯贸易障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市场调查交易接洽 技术困难多 贸易纠纷不易解决,更复杂,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大商业习惯复杂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货物的运输与保险,风险大

9、,信用商业风险:货.单.时间汇率运输价格政治政治局势的变化:国有化,剥夺外来资本,两伊战争合作不当或误会,1-3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下基本条件: 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初期,不存在跨越国界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随着超越国界的交换活动频繁发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这个时期对外贸易只能是有限的。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较之奴隶社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国际贸易只能是局部的、个别

10、的、偶然的贸易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应该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形态及特征所决定的。 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垄断时期以及二战结束后的新时期。 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国际贸易中出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平分天下的局面;3)国际贸易集团化趋势更强 .,1-4 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学说 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学说,50年代诺克斯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该

11、学说认为: 1.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贸,通过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产量。并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2.间接的动态利益: 随着外贸的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60年代以后, 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口导向型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后, 这一学说再度流行。,一、对外贸易可以带来静态利益: 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该国的经济福利,1.从交换中可以获得利益 即通过对外贸易活动可以获

12、得本国不能生产或国内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2.从专业化分工中可以获得利益 即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提高本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二、对外贸易可以带来动态利益:改善资源利用环境,促进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改善,1.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 通过对外贸易,一国可以发现并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产业结构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动不断趋于高级化 对外贸易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建立提供市场条件 对外贸易带来的国际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业演进的效率,2.对外贸易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是一国技术进步所需技术的主要供给渠道 对外贸易具有重要

13、的“技术外溢效应”(Technology spillovers)和“边干边学效应”(Learning by doing) 对外贸易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3.对外贸易促进制度创新 许多制度如专利保护制度等作为商品可以引进,从而节省制度创新成本 对外贸易通过“外溢效应”和“学习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 对外贸易可以从需求方面拉动制度创新,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原理,2-1 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1.国际分工的含义: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 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2. 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1) 萌芽阶段(16

14、-18世纪中叶)直到15世纪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才进入到萌芽时期。 2)初步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正是国际分工初步形成的标志。 3)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世界大战)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国际分工最终形成的阶段。 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次大战以后)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国际分工进入到深化的阶段。,3.深化阶段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1)从工业部门分工上,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这种

15、部门内部的分工形式,有以下三种: 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拖拉机 美:大功率轮:履带式;英: 中型轮式;德:小型轮式;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波音747飞机10多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 15000个中小企业;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2)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工业部门分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高新类的复杂加工工业与简单的加工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生产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生产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与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之间的分工3)从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渡: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指出口原

16、料、进口制成品和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发达国家与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多为这种形式。它实际上是传统的工业国与农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的延续。,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既有部门之间的分工,也有部门内部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多为此种类型。 混合型国际分工:指和一部分国家之间的分工是垂直型,和另一部分国家之间的分工是水平型。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属于这种类型,发达国家之间是水平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是垂直型。4)从商品形式上, 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如:

17、发达国家以高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参与服务业国际分工。,二、国际贸易的成因,1.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 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3.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4.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有推进或阻碍两方面的作用 三、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分工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调剂余缺,节约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生产能力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和按比例发展,2.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国际分工的发展速度决定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国际分工发达与

18、否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制约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国际分工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和对外贸易方式,2-2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一、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学说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 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分为早期重商主义 和晚期重商主义。其根本观点为金银为社会的惟一财 富,主张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持贸易中的顺差。 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期) 2)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二、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成本理论(

19、Theory of obsolute Advantage)绝对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国富论)提出。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 积极意义: 1)指出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意义 2)阐述了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绝对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利益局限性: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在商品成本同样低或同样高的国家之间无法进行国际贸易,2. 比较成本学说(Comparative Cost Doctrine),

2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7721823)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1)产生背景: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斗争中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中心内容: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本低,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进行交换,即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其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也就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积极意义: 阐明了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才能获得按比较成本进行分工和交换而带来的利益 指出了一个国家应按相对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进行贸易的基础是产品的相对成本 部分

21、解释了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局限性: 影响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不单单只是产品的相对成本 未涉及贸易参与国的获利大小和获利范围,3. 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回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关系来决定。 4.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由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比较系统的提出,是最具代表性的贸易保护理论。,5.赫克

22、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国家应根据本国的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即每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运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运用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上述贸易的结果将缓和各地要素配置的不均衡,使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该理论主要用生产要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流向,例: 生产要素价格和产品成本表,国别 单位价格(美元) 单位成本(美元) 土地 劳动 小麦 纺织品美国 100 200 700 2100英国 400 100 2100 1400 美国出口小麦,进口纺织品: 使土地价格

23、上涨, 使劳动价格下跌; 英国出口纺织品,进口小麦: 使土地价格下跌, 使劳动价格上涨。,积极意义: 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H-O理论比李嘉图理论更为深入和全面 2.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3.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 严重缺陷: 1.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2.H-O理论与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6.超保护贸易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18831946),他生活的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正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该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和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经济

24、危机的爆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超保护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自由放任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不适合现代社会,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从而解决国内经济危机。,7.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1)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 按照HO定理,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美国作为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用统计数据分析美国的对外贸易,发现美国出口的是

25、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节结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成为一个难解的谜,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2)劳动熟练说 (人类技能说),该学说主要是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由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加以发展。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其它国家工人的3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基辛研究结论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这种解释违背了H-O理论中劳动同一性假定,也夸大了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有人已证明最多为1.2-1.2

26、5倍),3)人力资本说 由美国经济学者凯南等人提出的。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高劳动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资本支出的产物。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理之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学说。但困难在于难以具体衡量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4)技术差距理论(技术间隔说),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59年提出。后由格鲁伯、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

27、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因此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这样各国技术上的差距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某种意义上(将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技术差距论完全可以与H-O原理相衔接。,5)产品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在技术差

28、距说基础上,将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许多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产品创新、产品成熟和产品标准化三个时期,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产品在创新时期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成熟时期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标准化时期产品要素密集型将随之改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产品的特征、技术先进程度、价格都有所不同,因而各种不同类型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这种理论使得H-O静态要素比例学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学说。,6)产业内贸易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规模。格鲁贝尔等人研究共同市场成员

29、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即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是不同的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消费上能 相互替代和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即同类产品是指具备上述两个条件

30、的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异质可以表现为产品的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也可以是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国家之间能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内异质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内部分工发达与否,同时决定了消费者对异质产品的需求状况,7)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贸易的转变一书提出,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

31、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8)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的拉格曼。该理论主要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内部贸易等行为。 8.战后有关贸易保护思想和理论 1)保护就业论 2)改善国际收支论 3)美国倡导的保护公平竞争论,- 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一、含义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市场领域,它既包括世界各国各自的国内市场,又包括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市场。 二、世界市场的类型 1.按参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市场 2.按地区可分为: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亚洲市场、非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等 3.按经济集

32、团分为:欧盟市场、东盟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等 4.按有形商品的构成分为:工业制成品市场、办制成品市场、初级产品市场 5.按无形商品的构成分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6.按产品的生产要素特点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资本密集型产品市场、技术密集型产品市场,三、世界市场的特点,1. 当今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和高速增长的市场 2. 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出现垄断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3. 世界市场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四、国际价格1.定义:国际价格也就是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2.当代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按照世界市场的不同市场领域和开放程度,国际市场价格可

33、以分为“封闭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两大类 1) “封闭市场”价格 “封闭市场”价格,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世界市场的供求一般不会对价格其实质性的影响,因此,这种价格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变化幅度很小。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属于这种价格。主要一般包括垄断价格,转移价格、国家垄断价格、国家间的协定价格。,垄断价格一般指在世界市场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跨国公 司,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所决定的价格。,转移价格一般指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时所规定的价格,也 叫调拨价格 国家垄断价格一般指发达国家或区域经贸集团对商品实 行的垄断和干预价格,多出现在农产品价格方面。 国家间的协定

34、价格这种价格有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 之间签订的,比如,世界上关于锡、咖啡、糖小麦、可 可的主要进出口国之间的价格协定,主要维护价格的稳 定和双方的利益;也有主要出口国之家签订,比如,石 油的主要出口国OPEC之间的协定和主要通出口国之间的 协定,主要维护出口国的共同利益。 2) “自由市场”价格 自由市场”价格指在国际间不受或较少受到国际垄断力量的干 扰下,独立经营的买方和卖方之间交易的价格。,五、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1.不等价交换 根据价值规律,国际贸易中的等价交换指商品按照国际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相反,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指不按国际价值量相等的交换。具体来说,指发达国家凭借政

35、治军事实力和垄断地位,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工业制成品),以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初级产品)。 2.不等价交换的衡量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只是衡量不等价交换的一个指标,并不是惟一指标。全面衡量不等价交换,还必须结合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的商品价值的相对变化、垄断组织的剥削、运费、保险费等因素来综合考虑。,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1)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的观点 技术进步带给发达国家好处 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有不同的市场结构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会力量存在差别 2) 德国经济学家辛格的观点 辛格认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 恶化的原因在于不同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36、不同和发达国家 大量使用资源节约技术,六、国际贸易利益,1.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 弥补产品不足,提高福利水平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的产出水平促进了国内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效率提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2.国际贸易利益分配1)新古典学派的观点 2)反对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 普雷维什的观点萨米尔阿明的观点阿吉里埃曼纽尔的观点,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3-1 对外贸易政策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为实现某一政策目标所制订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它是一国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商品进出口政策及国别政策。目的市场

37、目标: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产业目标: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 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构成,总政策 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的一个指导 对外贸易发展的总原则,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 期内实行的政策。如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还是“自由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开放政策 对外贸易商品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经济结构和国内市场状 况,分别制定的有关商品进出口和服务开放的原则和规定。如根据WTO 的原则,限制各种违禁品的输入就是一例。关税政策

38、对外贸易关税政策是根据本国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制定的对出入海关征 收关税的政策。如为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和公平贸易的需要,对他国 进口的商品征收诸如进口关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等。 国别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 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 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品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体现。我国过去 首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 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定与执行,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总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

39、修改任务是由国家立法机构承担 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首先,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各国设置在对外开放口岸的海关,除对进出境的商品、运输工具实行监管,稽征关税和代征法定的其它税费外,还承担着查禁走私的艰巨任务。其次,国家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监管出口。再次,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的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和谈判。,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40、。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三、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1.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5-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广泛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重金属)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扩大货币的积累,以英国实行得最为彻底。,2.自由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世纪后中叶19世纪)该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了商品资本国际化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英国是带头实行

41、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进口廉价商品,减少国民消费开支。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3.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幼稚工业:本国已有一定发展,但仍然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的工业。,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中心内涵: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具体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对外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该时期

42、的经济发展水平。李斯特把根据国民经济完成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主张国家通过关税干预对外贸易。,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积极意义,它的保护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或者说,李斯特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其保护程度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的。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有重大参考价值,4.超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垄断时期19世纪90年代到二战前),中心内容: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保持贸易顺差1)超保护贸易的特点保护对象扩大了,不但保护幼稚工业,且更多地保护

43、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的目的变了,不再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加强对国内外市场垄断。 保护转入进攻性,原贸保主义防御性限制进口;超保护主义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不仅在关税,还有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措施。,2)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凯恩斯(1883-1946) 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并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a)投资乘数理论: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 新增加的投资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 从事生产资料的人们的收入增加 对消费品需求增加 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增加 推演下去,国民收入的增量Y是原投资增加量的K倍。Y= 乘数(K) 投资的增加量(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