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习 思斋随笔 : “红彩陶猪”的出笼 一 叶 2004 年 4 月上旬,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上海 市 青浦区 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 出土了 被考古界誉为 “上海 第一人 ” 的头骨、稻谷和红彩陶猪。不久,这个材料就被用于 当年 6 月份 高考 (上海) 历史科的开卷第一题。 上海考生和教师对这道题作了较高的评价。 这 道只有 2 分的选择题,命题者 曾 为此 两 易其稿。 从试题的设计上看, 为了使考生 “ 渐入佳境 ” ,发挥 自己 最好的水平,第一道试题应当是 全卷 难度最低的, 按照 业内人士 的 说 法, 这是“热身” 第一题。命制一道容易的试题 本身并不难,但命制一道有良好 导向
2、 作用的低难 度试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03 年的第一道试题就曾经为了有良好的导向 作用 而作过重大修改 。 原题是 :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生存,他们创造的工具是 A 木棒 石器 B 石器 陶具 C 木棒 弓箭 D 弓箭 陶具 把这道 题 放在第一题 ,无论从内容 ,还是从难度上看都是不错的 ,符合传统的做法,但命题者认为,在教与学的导向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它 的 考察目标是记忆水平,而且文字与课本比较 接近,有可能鼓励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不符合课程改革“学以 致用” ,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 。 经过 讨论, 修改如下 :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 了 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
3、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 数量很大,约有十多万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经过修改的试题 虽然保持了原试题 的 “题眼”,而且 从情景到选项都取材于课本,但提问的角度有了 明显的 变 化 , 将 史实 的 判断 改 为问判断 的 依据 , 考察 的 目标变为 理解证据 证明力 的能力 ,属于运用史学基本方法的能力 ,在教与学的导向上, 鼓励的是 懂得在阅读课文时,不仅知道课文 的作者怎么说,而且 深入 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的学生。 2004 年 的第一题的第一稿是: 2 当人类通过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便进入了农业文明
4、时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距今约 1 万年的人工培育稻种,将我国进入农业文明的时代向前推进了 1000 年 3000 年 5000 年 7000 年 这道 试 题 的考察目标属 重点知识 “半坡、河姆渡人 的生产特征及其生活时代” 在 新材料、 新情境中的运用 ,不仅引入了考古界 的新成就 , 对考生来说,增加了新知识, 而且在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引入了课程改革的 重要特征 文明史的概念, 起到了在考试中开发课程的作用 。 但是,命题者感到 面对教学界死记硬背仍有 较大 市场的实际情况, 其 考察 的 目标 仍属于记忆性应用,对时 代记忆的导向 似乎还不够理想 ,如果将三个错误选项
5、错得再明显一点, 改成“ 20000 年、10000 年、 15000 年”,虽然可以削弱这种导向,但 不合情理 。 如果能保持 03 年第一题的发展势头,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向“过程与方法”的方向推进,可能更为理想 。 正在此时,各媒体报道了青浦的考古发现。于是,决定利用这个新材料命制试题: 报载, 2004 年 3 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还出土一只 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 红彩猪形陶器,它 A 反映了上海文化起源于畜牧 B 有助于了解当地猪的驯化史 C 显示了猪是沪上最早的家畜 D 证明了青浦的先民崇尚红色 与原试题相比较, 经过修改的试题 的“题眼”仍然是 原始社会,并保持了原试题用
6、新材料、新情境考察应用水平的目标,但被应用的已经不是具体的史实知识,而是思维方法 一个 新发现的 史实可以恰当 或准确 地说明或证明什么的能力 。 A 选项的 主语和宾语 都属于过度 推论 ,“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陶猪”并不能代表上海文化 , 发现一个陶猪 , 不能说明“起源于畜牧”。 C 选项 的宾语属于过度推论, “最早”是一个比较性的判断, 没有 其他 材料作比较,就不能肯定“猪是沪上最早的家畜”。 D 选项的宾语也属于不当推论, 从 一个案例 中看到红色, 不能说明 “崇尚” 红色 。 B 选项 才是谨慎的、合逻辑的判断。3 人工制品或艺术品是现实的反映, “没有野猪特征” , 说明
7、在现实 中可能 已经有了被驯化的家猪, 通过此, “有助于 了解 ” 彼。 通过 这样 修改,应当说试题已经可以定型了,但问题是将它放在第一题,难度明显偏高, 从试卷的整体上看,不符合试题难度从低到高的排列要求, 为此命题者在保持试题材 料、形式、考察目标的前提下 “忍痛割爱” ,再次作了降低难度的修改 ,一是将题干 中解题 的 关键信息 变为黑体, 以引起 考生 的 注意;二是对选项作了 相 同类型,但“正确” 与 “错误”特征更 加 外显的处理: 报载, 2004 年 3 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还出土一只 几乎没有野猪特征 的 红彩猪形陶器,它 A 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 反
8、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 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 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A 选项中的“吴越”比原来的“上海”地区更大; B 选项用了考生可能更熟悉的句式; C 选项 改为“证实了”“陶瓷中 心”,使错误更明显; D 选项将“崇尚”改为“只用”,使错误更为突出。 然而,从考试的结果看,虽然区分度较高( 0.29) ,但难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 , 不是 0.8 以上,而是 0.57,成了中等偏易的试题。错误选项中,选 A 的考生占 30%,选 C 的考生占 12.1,选 D 的考生占0.7%, 1这说明 做错的 考生 ,其错误类型集中在 “主语和宾语” 都 有过度的倾向。 这 个结果 还可以从两方面来评价 , 一是 相对于本次考 试命题 看,这道试题的难度还应当 降低 ,或者把它位移到后面去 ; 二是 相对于 教与学来 看, 应当加强 理解论据证明力 的 适度 性训练。 1 本文数据引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编 2004 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