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献综述 宁波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认知研究 城市已成为当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 ,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旅游 ,必须挖掘城市文明 ,提升城市的游憩功能 ,使城市转变为旅游城市 ,进而发展为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是以城市整体形象作为旅游吸引物 ,招徕游客进行各种游憩活动 ,其实质是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 ,最早见诸于美国学者 Stansfield(1964)的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等 (An note on theurban nonurban imbalance in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 )。 作为一重要的旅
2、游研究领域 ,它的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制造业长期衰退、高失业率现象 ,在创新城市经济的过程中 ,旅游业为一门新型产业因其良好的产业特性 (如劳动力密集、复合产业 )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 (休闲经济 )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 ,城市旅游及其研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旅游和城市研究者们的关注 (Law,2001),并在 1990 年代快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 1 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 研究进展 1.1 城市旅游的理论研究 格拉斯皮尔斯 (Douglas G.Pearce,2001),他总结了 1990
3、年代以来城市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 ,提出了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体化框架体系。一体化框架模型的建立 为城市旅游形成系统、统一的概念体系提供了一条极具参考价值的途径。 1.2 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1.2.1 旅游感知 MichaelBarker(2002)调查了旅游者在“美国杯”龙舟赛这一标记性体育事件中旅游者安全的感知 ,阐述了体育事件对旅游犯罪的影响。 1.2.2 旅游体验 Bruce Hayllar(2005)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了旅游者在澳大利亚石城这一历史遗迹的旅游体验。 2 1.2.3 旅游行为 Yong Kun Suh(2004)对来韩国汉城的消闲和商务国际旅游者的旅游花费和活动选择进
4、行了研究 ,发现远程旅游者 (欧洲和北美 )更倾向于对当地文化的关注 ,而近程旅游者 (日本 )更喜欢购物 ,在旅游花费上 ,商务型旅游者明显多于消闲型旅游者。 1.3 城市旅游的市场和形象研究 1.3.1 市场分析 Joseph S.Chen(2002)把维吉尼亚等美国东部其他 8 个州与哥伦比亚区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宾夕法尼亚州开展 的休闲活动项目对维吉尼亚旅游业产生了最直接的竞争。 1.3.2 市场营销 Dennis R.Judd(1995)综合分析了美国大型城市旅游战略 ,认为发展旅游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招徕商务会议、建设大型购物商场和狂欢地带等措施可以开拓
5、市场 ,振兴经济。 1.4 城市旅游产品研究 1.4.1 城市吸引物研究 Anna Chiesura(2004)通过对阿姆斯特丹城市公园旅游者动机和体验效果的调查 ,认为城市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们积极情绪和热情工作的动力源 ,它满足了人类非物质和非消费性需求。 1.4.2 游客友好度 Antonio P.Russo(2002) 研 究 了 欧 洲 四 个 城 市 的 游 客 友 好 度(visitor-friendliness),认为对国际旅游者来说 ,城市旅游产品的软因素 (质量、可进入性、形象 )是城市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1.4.3 城市遗产旅游 Antonio Paolo Russo(20
6、02)以威尼斯为例对遗产城市旅游开发的“恶性循环”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旅游空间组织、遗产城市旅游产品质量和区域经济动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认为可持续发展政策应该针对导致恶性循环的关键点如文化资源质量和可进入性等进行调 控。 1.5 城市旅游影响研究 3 1.5.1 经济影响研究 Christian M Rogerson(2002)通过对约翰内斯堡旅游经 济的研究认为 ,城市旅游发展是伴随经济复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的 ,商务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亚部门。 1.5.2 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 AntonioP.Russo(2002)认为 ,对历史区域的保护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 1.5.3 环
7、境影响研究 Matthew J.Walpole(2000)认为生态旅游是相对于大众旅游的一种可持续的、可选择性的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是为当地社区提 供效益的一种途径。 1.6 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 1.6.1 城市旅游的管理研究 J.Herderson(2000)对新加坡唐人街开发方案进行研究 ,认为规划方案的实施应当考虑当地居民的参与、历史真实性的体现和产品生命周期更替。 1.6.2 城市旅游规划研究 Bob Mckercher(2005)对香港在建设城市旅游地和文化遗产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发现两个部门间根据其关系的成熟程度不同而表现出 7 种不同的关系类型 ,同时 ,这种关系还受
8、到 5 个条件的影响。 1.7 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 Aspa Gospodini(2001)探讨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 ,认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能对旅游者的偏好产生影响 ,城市形态的改变以及形态与功能的二维改变带来了城市旅游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旅游的重要途径 ,Aspa Gospodini(2001)对希腊城市及其滨水区的主要形态和空间特征作了细致的研究。 1.8 旅游地品牌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LipingA.cai(2002)阐述了旅游地形象和旅游地品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旅游地品牌构建模型 ;GnothJ.(2002)认为旅游目的地 吸引
9、物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因此目的地品牌化首先应品牌化旅游吸引物。澳大利亚库克大学的Murphy 等 (2005)通过对 Mackay 地区背包旅游者的需求、动机等研究尝试建立4 区域性 旅游品牌。土耳其 Tasic 和明尼苏达大学的 Wi11iam(2OO5)提出了针对全球性竞争市场如何建立一个战略性旅游地品牌进行了理论、实证研究。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的 Lan 博士 (2005)通过对利物浦的感知差异分析探讨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利物浦的旅游品牌问题。 SameerHosany 、 Yuksel Ekinci 、MuzafferUysal(2006) 把品牌理论应用到旅游目的地中,阐明目的地形象 和
10、目的地个性是一对相关的概念。 1.9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国外旅游形象的研究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 .J.DHuni(1971)撰写了形象 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 (mIga。 :aafctoroftuosrim),研究了旅游地开发中形象因素的意义,是旅游形象研究的先驱之作。 Gartner(1972)提出了旅游者感知形象概念,指出目的地形象由认知、感情、意动三部分组成,是旅游者对这三部分验证和再评估的总和。 Alhemuod 和 Armsortng(19%)进一步建立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差距模型,认为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在实际旅游经历之前对某个目的地的一系列期望,这些期望是
11、自发形成的,一个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先前持有的印象和在目的地实际遭遇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而 Syemhus 和 Ken(1999)则指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中存在明显差异。 1.10 品牌形象对感知价值、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 自 1965 年 Cardozo 首次将顾客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领域以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顾客满意的研究, 发展出测量顾客满意度的一系列模型。 SCSB 基于“期望 不一致”构建模型; ACSI 基于顾客的感知价值来测量顾客满意度;而欧洲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中,引入了“形象”这一变量,认为形象会影响顾客的感知价值;在中国顾客满意度模型中
12、,将品牌形象引入其中,与感知质量、顾客预期一起构成感知价值的前因变量,并影响顾客满意。 2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2.1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郭舒、曹宁( 2006)分析了辽宁省的 14 个地级市旅游竞争力的总体特征,5 提出应该从城市发展战略、区域合作发展等方面,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郑昌盛( 2006)针对连云港提出,应从政府主导、投资力度、城市形象、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 2.2 城市旅游产业升级研究 郭胜 (2003)探讨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提出如何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和措施 ;庄小丽 (2006)运用分析法,对湖北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实研研究
13、,对其调整与优化升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3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由于旅游空间结构很大程度上依托旅游资源加以构建,构建过程中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并且以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织为中心,因此可以将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称为旅游 资源的里层研究,以有别于一般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等表层研究 :区域旅游规划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的组织过程中,涉及到规划区域本身的空间组织与其上一级空间组织的关系分析以及其下的次级活动空间的组织和设计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加强区域旅游系统形成的地理工程之一,有利于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协调,并为构建高效的旅游空间组织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2.4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宋章海
14、 (2000)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 2.5 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研究 在品牌形象方面,梁明珠等 (2004)汇就广深珠区域旅游 品牌与旅游形象进行了辨析。黄军 (2006)对旅游品牌形象的标志设计进行了探讨。李山、王铮 (2006)就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檀小舒 (2003)分析龙岩市旅游形象,提出了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理论认知与构建策略。 3 城市旅游理论的分析 6 国外城市发展起步时间较早,城市旅游的发展也日渐成熟。国内城市化刚进入快速时期,城市旅游的理论研究还不及国外。目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理论主要建立在国外学者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
15、针对城市旅游竞争力、产业升级、空间结构以及深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升入 研究。 我国的城市旅游研究大多着重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目的在于如何利用旅游推动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实,城市旅游非常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历史古迹、文化习俗被慢慢破坏,这是非常可惜的。城市旅游的发展就可以建立在这些历史古迹、文化习俗上,利用发展来保护这些资源。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塑造城市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已经成为各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手段。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在游客眼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品 牌形象会在游客心目
16、中产生很强的导向作用。一座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 在游客心理的认知度关系着该城市旅游的发展进程。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心理认知研究对促进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与推动城市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城市旅游发展至今在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外研究比较成熟,相比较我国的研究有所欠缺。我国的城市旅游研究大多着重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目的在于如何利用旅游推动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研究 大都关注品牌的构建,很少从游客角度出发,关注游客对于旅游品牌形象的认知。 7 参考文献 1梁明珠城市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研究 M暨南: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孙优萍浙江
17、城市旅游目的地发展与创新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李经龙,马海波,柳丹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的深化发展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5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J经济地理, 2006 6郑嬗婷,陆林,章锦河, 杨钊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J经济地理, 2007 7董鸿安宁波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J宁波经济, 2002 8周彩屏旅游城市营销的品牌构建研究 J生产力研究, 2008 9王瑞刚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D山东:山东大学, 2009
18、10孟秋莉,刘住旅游节庆及其对城市旅游的提升作用 以青岛为例 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1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J城市规划设计,2007 9周媛媛,张金成城市旅游 服务品牌及其塑造 J旅游论坛, 2009 12戴艳平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心理认知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 D广西:广西大学, 2008 13雷国雄 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14张艳艳 品牌形象对感知价值、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 D吉林:吉林大学, 2008 15刘素平,邱扶东,冯学钢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J经济地理, 2008 16栗动琴城市旅游产
19、业升级研究 以杭州、西安为例 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8 17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一一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8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 J市场经济研究, 2003( 06) 19梁明珠、陈小洁、廖慧娟论城市文化与旅游城市品牌构建 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 20王明浩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J城市, 2006 21百度:百度百科 EB/OL http:/ 2011 2 21 22万景旅游设计:宁波旅游发展 经验回顾8 EB/OL http:/ 2011 2 21 23NILS ROEMER London and the East End
20、as Spectacles of Urban TourismJ THE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Vol 99, No 3( Summer 2009) 416 434 24 Christian and Gustav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andUrban Tourism in South AfricJ Urban Forum, 2008 25 Neil Leiper, Sun-Young Park Skyscrapers influence on cities roles as tourist destinations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