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原虫病,作者:李家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四节,弓形虫病,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六、并发症与后遗症,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治疗与预后,九、预防,病原学,一,弓形虫有5个发育期:速殖子期、缓殖子期、裂殖子期、配子体期、子孢子期。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有5种形态,包括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有性增殖-仅在终宿主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造成局部感染。中间宿主(包括哺乳动物、鱼类、鸟类等动物和人类)-无性增殖-可造成全身感染。滋养体与临床表现有关,是主要的致病形态。,传染病学(第9版),一、病原学,流行病学,二,1.传染源:尤其是感染弓形虫的猫和猫科动物,其粪便中排卵囊数量多。2.传播途径:先天性(经胎盘而感染)与后天性(经口传播、接触传播、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其中以经食物传播最广泛)。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遍及全球,动物和人的感染均极普遍,多数为隐性感染或原虫携带状态。,传染病学(第9版),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