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陆疆万里行 单元整体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我国有两万多千米的陆界,分属九个省区,与 15 个国家接壤。与沿海各省区一样,也是对外开放的热土。本章介绍了我国具有陆上疆界的 9 个省区中的 6 个,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面积广, 6 个省区面积超过全国一半;( 2)人口少,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小;( 3)少数民族较多;( 4)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5)大部分地区气候较干旱;( 6)自然资源丰富。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各省区的区域特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趣味性。 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地图的应用,突出
2、区域特色学习,多使用对比法。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整体目标 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各省区的位置、邻国、临省及各省区重要的地理单元。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省区自然与经济特点的内在联系。 单元重难点一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吉林省位置、自然环境和物产。 2 黑龙江省的矿产和工业,“北大荒”的变迁及开发。 3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环境东西差异。 4 新疆地理位置特点、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5 西藏地形地势及重要的地理单元。 6 云南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吉林省位 置、自然环境和物产的联系。 2 “北大荒”的变迁及开发利弊。 3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 4 新疆地理位置
3、、地形、气候的内在联系及对农业、交通等的影响。 5 西藏地形地势及与当地自然人文的关系。 单元学情分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基本掌握了分析一个省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特点的方法,具备了探究其内部因果关系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了丰富的地理相关信息,并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理解和分析这些信息。特别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在探求差异的过程中寻求规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学生渴望了解祖国各地的学习动机和爱 国情感,为本章教学提供了各方面的保证,为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拘泥于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
4、一个较广阔的探究天地,提供展现才能的充分机会。 单元课时分配 黑龙江 吉林省 辽宁省 1 课时 内蒙古 甘肃省 宁夏 青海 2 课时 广西 云南省 贵州省 1 课时 新疆 1 课时 西藏 1 课时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 在教材第 38-39 页 ,第 69-72 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人文地理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东北三省的位置、名称、省会、简称。 2.能正确阅读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总结出东北主要的地形特点。 3.正确阅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概括出东北主要的气
5、候特征。 4.通过阅读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分布图、中国主要煤矿分布图、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中国耕地分布图、中国林地分布图 ,了解 东北地区的主要资源。 5.结合辽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交通等情况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6.分析吉林、黑龙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等情况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利用以前学过的中国地理专题地图,让学生充分结合已经具备的中国地理知识,对东北地区进行自然地理方面的学习;在此基础之上,以辽宁为例,教给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和资源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方法,并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自主分析吉林、黑龙江两个省份的自然环
6、境和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针对经济建 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个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合作、讨论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采取鼓励式的教学方式的同时,锻炼学生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将图上反映的内容表达出来,树立对客观事物评价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通过思考开发“北大荒”所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掌握东北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 掌握东北主要的资源及其分布。 分析本区的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交通等情况对东北三
7、个省份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三个省份的优势产业。 难点 分析本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交通等情况对东北三个省份各自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 东北三省一节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两部分进行:自然地理的教学上突出区域的整体性,密切结合初二上学期中国地理学习内容,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让学生通过读图来认识东北三省整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使学生自主地把已知的知识转化为新的知识;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重点放在分析 “辽海重地”、“雪原林海”、“北国粮仓”的形成原因, 由此体现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本节教学用的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组织好学生的
8、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组织课堂讨论。 学生准备 复习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中关于自然地理的专题地图。 教学步骤(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出示中国政区图,导入新课。 1说一说东北的主要省份。 2引导学生通过读中国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专题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联系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读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 征。 3引导学生分析辽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通过观察图片并结合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进行思考、讨论。 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吉林为什么成为“雪原林海”。 4结合吉林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讨论、分析吉林成为“雪原林海”的
9、原因。 5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黑龙江为什么成为“北国粮仓”。 5结合黑龙江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分析黑龙江成为“北国粮仓”的原因。 6让学生说一说东北之行的收获。 6畅谈本次东北之行的感悟与收获。 一、东北主要省份的位置、名称、省会、简称 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 1.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提问导入新课:马上我们就要进行“全国游”的下一站 东北,你能说出东北地区主要的省份吗? 板书:第二章第四节“辽海重地” 辽宁省 第三章 第一节 “雪原林海” 吉林省 第三章 第二节 “北国粮仓” 黑龙江省 一、东北主要省份的位置、名称、省会、简称 2.让学生说出三个省份的省会、简称。 板书:
10、辽宁(沈阳,辽) 吉林(长春,吉) 黑龙江(哈尔滨,黑) 1.结合已学过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知识,读图、思考,学生代表指图说出东北三个主要省份。 2回忆所学知识,说出三个省份的省会、简称。 二、东北自然环境概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进行东北之行以前,先了解一下东北的自然概况,提问:自然环境通常包括哪些地理要素? 板书:二、东北自然环境概况 2课件展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说出东北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板书: 1、东北的地形 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辽东丘陵 1. 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
11、2认真阅 读图,说出东北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3课件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概括东北气候特征。 板书: 2、东北的气候 温度带: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小部分属于寒温带;一年一熟。 干湿地区:山地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阅读图、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分别说出东北地区的温度带、作物熟制、所属的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 4课件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分 布图”,让学生指出东北主要河流。 板书: 3、东北的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等。 提问: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12、”中有两个与黑龙江有关,是哪两个? 课件展示景观图片:乌苏里江日出、北极村 漠河。 4读图说出主要河流名称。 思考、回答。 最北端、最东端。 通过观察图片,回忆学过的知识。 5课件展示:“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中国主要煤矿分布图”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5仔细观察地图,小组内交流。 分布图”、“中国耕地分布图”、 “中国林地分布图”,让学生说一说东北主要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板书: 4、东北的自然资源 黑龙江大庆油田(我国最大) 矿产资源 辽宁鞍山、本溪铁矿 森林资源 代表发言。 结合已知的知识,对东北的优势资源加深记忆。 三、辽宁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过渡:了解了东北的自然环境之
13、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到“东北之行”的第一站 辽宁省。 板书:二、辽宁省 提问:我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哪些省份或城市? 2课件展示:辽宁大型机械、钢铁工业企业的图片 课件出示资料:辽宁省是东北经济重心,在东北各 项经济指标中,辽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东北的59%,其中重工业产值占全东北的 60%,是典型的工业大省,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板书: 1、“辽海重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1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辽宁省。 思考,回答我国主要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2通过图片了解辽宁的机械、钢铁工业的规模。 齐读资料。 明确: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 课件展示:“辽宁省城市和交通、矿产
14、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完成课本 P38 页活动 1、2 题。 4让学生结合课本 P39 页阅读“大连:东 北海上门户”,小组讨论,辽中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即:哪些条件促使辽宁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呢? 板书: 2、辽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 发达的水、陆交通; 优良海港; 开发早,基础好等。 3认真读图找出辽宁省铁矿、煤矿、石油等重要能源或矿产地的名称。 找出沈大铁路、京哈铁路的起止点。 4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学生代表回答。 明确资源、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吉林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过渡:同学们你们想在这次旅行结束时带回
15、点什么东北的特产? 2课件展示:东北“三宝”的图片、玉米收获景象。 提问:这些优质的特产和农产品主要产自哪个省份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之行”的第二站:吉林。 板书:三、吉林省 1积极谈论自己的想法。 2 思考、回答。 3提问:为什么吉林有这些优质的特产呢? 简单总结:东南部森林资源丰富,西北部平原广、耕地多,雨热同期。 3思考:吉林拥有的适宜这些优质产品生长的自然条件,学生代表回答。 4过渡:购物结束之后,我们吉林之行的下一站是长白山。 课件展示:长白山景观图片:天池 、雪原林海等。 板书:“雪原林海” 5提问:假如你是吉林省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你对长白山区的开发有何建议? 启发学生意识
16、到: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4读图感受长白山美丽景观。 5角色扮演:发表自己的见解。 6吉林之行第三站:“汽车城”。 课件展示:长春一汽工业园图片、一汽生产的主要车型等。 板书:“汽车城”:吉林长春 6有兴趣的同学说说自己对于一汽汽车的了解。 五、黑龙江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件图片展示:黑龙江春小麦丰收、大豆、甜菜收获景象。 下面我们 将要进入东北之行的最后一站:黑龙江。 板书:五、黑龙江省 “北国粮仓” 2让学生分析黑龙江为什么被称为“北国粮仓”,对比黑龙江和吉林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分析黑龙江发展农业的优势。 1通过看图片初步了解黑龙江省的农业。 2小组讨论,思考
17、,回答。 3 课件展示:黑龙江湿地景观, “北大荒”的变迁 (图文 )。 4让学生思考:“北大荒”是应该继续开荒种田呢,还是“北大荒,就让它荒!”? 3通过课件展示的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变迁。 4通过思考开发“北大荒”所带来的利与弊,学会用辩证的观点 看问题。 5小结:让学生说一说东北之行的收获。 5各抒己见,畅谈本次东北之行的感悟与收获。 本课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从各种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入手,将中国地理的知识落实到区域之中,这个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图完成;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分析人文经济与自然要素的密切关系上,并且以辽宁的学习为主,其余两个省份结
18、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板书设计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一、东北主要省份的位置、名称、省会、简称 辽宁(沈 阳,辽) 吉林(长春,吉) 黑龙江(哈尔滨,黑) 二、东北自然环境概况 1.东北的地形 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辽东丘陵 2.东北的气候 温度带: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小部分属于寒温带:一年一熟 干湿地区:山地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东北的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等 4.东北的自然资源 黑龙江大庆油田(我国最大) 矿产资源 辽宁鞍山、本溪铁矿
19、森林资源 三、辽宁省 1.“辽海重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2.辽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 优良海港;开发早,基础好等 四、吉林省 “雪原林海” “汽车城”:吉林长春 五、黑龙江省 “北国粮仓”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下列不是位于“黑土地”上的省份是 ( ) A.辽宁 B.吉林 C.山西 D.黑龙江 2.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等特点 的林区是 ( ) A.西南林区 B.东北林区 C.东南林区 D.西北防护林 3.我国以“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 A.宁夏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4.东北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是 ( ) A.
20、一年三熟 B. 一年两熟或三熟 C.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5.东北地区建 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 雨热同期 土地肥沃 农作物一年三熟 土地资源丰富 冬季漫长严寒 A. B. C. D. 6.在下列农作物中,不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的是: ( ) A.春小麦 B.大豆 C.甜菜 D.棉花 7.东北“三宝”中包括人参、貂皮和 ( ) A. 白蘑菇 B.东北虎 C. 鹿茸 D.木耳 8.大兴安岭适合发展 ( ) A. 林业 B.种植业 C.牧业 D.渔业 个性练习设计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所代表的工业区名称是 _工业区, 为本地区重要的海港城市 _。 、所在工业区
21、发展工 业的优越条件有( )(多项选择) 有煤 、石油、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和海 盐等丰富的工业原料 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和海港 有较多的专业人才 D有为众多工业人口和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较 为发达的农业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中填注黑龙江以及松花江。 (2)本区包括 _省、 _省、 _省绝大部分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3)在图中、地区有丰富的 _资源。 东北地区处于我国地势的第 _级阶梯,山脉 _ _和 _分列于西、北、东三面,山地内 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_平原。 将下列城市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A鞍山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沈阳 目前,东北地区充分发挥当地农
22、业生产的优势,在东北平原的许多地区建立了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能建成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 ) A耕地较多 B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C重工业发达 D交通便利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青岛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谈谈青岛发展经济的优势有哪些,我们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将本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形成容易记的口诀。 例如:东北工业 东北地区工业早,发达部门真不少。 煤炭钢铁和机械,石化电子冶金业。 沈阳鞍本和大连,工业区是辽中南。 例如:东北农业 东北平原是块宝,土层深厚是黑土。 富含营养氮磷钾,光热水分都充足。 大豆甜菜春小麦,一年一熟没问题。 粮食生产商品化,建
23、立许多粮基地。 一个课时进行 3 个省份的学习,不求面面俱到,力求突出特色,这样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课后猎取其它知识的兴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人文特点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所 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初中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密切这样一种现象也是必要的。 补充资料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我们党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过去为国家建
24、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地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有利 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施这一战略,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中央政府于 2003 年 8 月在吉林省会长春市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这是近年来国家为东北举行的一次最高规格的会议。据悉,这个会议将会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取得和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东北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成为中国
25、经济第四个增长极。 东北将成 第四增长极 中国内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过几项区域发展的重要国策,如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和开发浦东在内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等等,东北振兴作为一项新的国策,已经开始让人憧憬东北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有传媒称,振兴东北是一场新的“辽沈战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3 年 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要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西互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26、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 贵州省 教材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 P64-65、 P79-80、 P99-100。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省区的地理位置,突出地理 特征和特色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了解广西的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和地形特点。 2结合地图指出广西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并清楚各城市的主要特征。 3了解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4了解云南省的位置、地形地势和气候概况。 5知道云南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形成原因。 6分析云南发展旅游业 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7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贵州的地形、气候特征。 8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贵州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 9能根据资料分析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
27、问题,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游览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的主要景点,结合阅读地形地势图,分析三省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如何开发三省区旅游资源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通过对旅游线路的设计,培养 学生综合思维和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云南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爱惜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4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三省区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28、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广西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通过发达的水系和地形来介绍。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广西地形地势图,要求学生读图归纳总结出广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主要水系及其分布。 2云南多样性的地理特征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 点。通过分析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观看云南旅游风光录像,了解云南的旅游资源及其分布,并阅读云南的地形地势图,分析云南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形成的条件。 3贵州崎岖的地形及其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片、“贵州地形” 图、某些地区有代表性的人口和城镇分布景观图、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的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崎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讨论课本 P100 的活动题,探讨山区摆脱贫困的措施。 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