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秋季南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17 年秋季,我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科期末试卷由市教师进修学校命题,各中心校对本次期末检测进行周密地组织安排,试卷由各单位自行评改。现根据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对试题内容和学生答卷情况作简要分析。一、总体情况我们从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中抽取了 10 所市直及乡镇中心小学,从抽样统计的成绩看,到考率达到 100%,及格率 91.37%,优秀率 33.85%,平均成绩 73.16 分。因为本次考试命题与国家检测卷的检测方式接轨,将知识的积累、运用和阅读理解为主要的走向,试卷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有一定难度,所以各单位的成绩大多数不够理想
2、。但从平均成绩来看,我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还算较好,教学质量正常。二、试题分析1.命题思路本次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和六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 S 版)的教学要求,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以国家质量监测为导向,以课内知识为本,课外阅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的相互结合,全面考察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掌握运用情况,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积累与运用(30 分) 、阅读(40 分) 、习作(30 分)三大方面的内容,试题灵活多样,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2.题型特点基础为本,涵盖面广考查点不但紧扣课本要求掌握的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形声字的理解,词的理解,有关联词及成语,乱句重组。还有
3、阅读能力根据亲身体验进行习作等基本技能的考查,力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注重积累,灵活运用小学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多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之一。本次试题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考查,如名言名句的积累和运用、文学常识的识记、中国传统节日等的了解,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常识有机结合。体现了语文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的特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文化性。阅读引领,注重感悟阅读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潮流。 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真是学生阅读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本次考查偏向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给足学生阅读的空间,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感悟。3
4、.试卷内容结构简析本次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试卷结构分三部分:积累运用、阅读、习作。试卷结构及分值总分 积累与运用 阅读 习作100 30 40 30试卷双向细目表能 级项 目 内 容 知道领领会理解运运用分分析综合评评价取材 分值单项选择 字、词、句、段等 课内 18一、积累运用30 分课内外阅读积累根据本册课文内容填空 课内 121、冬眠的奥秘 课外 15二、阅读理解40 分阅读理解 2、永不录用 课外 25三、习作 30分半命题作文题目: ,让我着迷 课外 30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其分数占全卷的 30%。从总体上看,“积累运用”试卷题型新颖丰富,能体现学生的思考
5、能力和阅读面,考察内容覆盖面广、思维量大,体现了语文课标的理念要求。试卷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但少了对生字词的检测。试卷命题突出注重“双基” 、重视积累、强化“语用” 、培养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导向。第二部分“阅读”,其分数占全卷的 40%,共有两篇,一篇说明文,一篇记叙文。该部分的命题围绕本册训练重点,体现课标要求,注重课内外的相互结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选择题、问答题、说明文词语准确性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题目,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分析综合、运用等语文实践能力及写作手法等。第三部分“习作”,其分数占全卷
6、的 30%。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让我着迷” 。本习作试题从内容上看,贴近学生生活,可供选材的范围宽泛。从形式上看,本试题以“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作文。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生活中让自己着迷的具体事例来写,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试题“提示”中提出“字数不少于 400 字”的要求,这样学生不至于为了追求字数多而写出冗长的习作。4.难易程度:本次命题对接课标要求,在试题形式上立足教材,在试题内容上适度拓展,注意与课外积累、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 8:1:1。总之,本试卷能全面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在基础语言知识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反映教学
7、中存在的不足,有效促进教学反思,指导语文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三、答题情况分析下面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随机抽查的 100 份试卷对学生各道题答题情况的统计数据。各题次得分情况如下:题 次考 查 内 容 应得分平均分得分率一 单项选择题 18 14.05 70.25%1 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是( ) 1 0.85 85%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 1 0.85 85%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1 1 100%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1 0.85 85%5“扳罾”中的“罾”与下列读音相近的字是( )1 0.9 90%6“扳罾”是一种捕鱼的方法,下列与“罾”的意
8、思有关的字是( )1 0.75 75%7“家”是会意字,下列动物最可能与“家”的本义有关的是( )1 0.8 80%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是( ) 1 0.9 90%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1 0.65 65%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一对反义词,其中不正确的是( )1 0.65 65%11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最恰当的是( )1 0.9 90%12给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0.85 85%1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 1 0.45 45%14 下面的句子,应该填入的恰当名言是( ) 1 0.6 60%1515 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整理排列成
9、一段通顺的话,正确排序的是( )1 0.55 55%16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不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10.85 85%17“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岁寒三友”具体指的是( )10.85 85%18 下面诗句体现的主题是( ) 1 0.8 80%(一)积累运用该部分是整份试卷中得分率较高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积累、运用的情况,及课内外阅读积累情况。从卷面上来看,多数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基本上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但是选择题的准确率却不容乐观,基本上能正确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总体上看,
10、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1.选择题。 (本大题 18 分,得分率 70.25%)第 1 题: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课内生字的读音,平均得分 0.85 分,得分率 85%。同学们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说明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第 2 题: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课内二会字的读音,平均得分 0.85分,得分率 85%。个别同学选“落下心病”,也有选“脍炙人口”,说明个别孩子对易错字的读音掌握还不牢固。第 3 题: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一些容易写错的词语,但因为印刷问题,出现的四个词语都是正确的。本题平均得分 1 分,得分率100%。第 4 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易错成语掌握情况,平均分 0.8
11、5 分,得分率 85%。部分学生对成语意思理解不透彻,造成选择错误。这就要求孩子平时要在成语积累与理解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做到知其意,善运用。二 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12 10.68 89%第 5 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学识字的掌握情况,平均分0.9 分,得分率 90%。就学生答题情况来说,大部分学生选择正确。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形声字识字法掌握不够透彻,不懂得抓住声旁“曾”来选择正确选项“僧”,造成误选。今后,应鼓励孩子多运用科学识字的方法,理解书写汉字。第 6 题:本题考查科学识字的掌握情况,完成情况较好,本题平均分 0.75 分,得分率为 75%。说明孩
12、子对“四字头”这一部首大部分与“网”有关这一知识点掌握较好,能灵活应用。第 7 题: 本题考查识字科学,平均分 0.8 分,得分率为 80%,很多学生错选 D,他们不知道宝盖头下面“豕”在古代是猪的意思。第 8 题:90%以上学生能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比较到位,辨析能力强。第 9 题:正确率为 65%,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在句子中正确运用。第 10 题: 正确率约为 65%,说明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第 11 小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学生得分率为 90%,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冒号、分号的使用能扎实掌握。第 12 题: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这一题的得分率为 85% ,学生能
13、结合语境找出“既然就”这一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部分学生错在认为“即使也”读起来也似乎通顺。 第 13 题:找出有语病的句子。这一题的得分率为 45% ,有超过一半的失分率。有错的学生对于关联词所表述的意思掌握得不够到位,没有正确理解“不仅而且”关联词范围的正确使用,还有的同学认为“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是近义词,从而失分。第 14 题:结合语境填入适当的名言,得分率为 60%。这一题失分较严重。学生对于题意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抓住“他的书上留下了许多圈圈” ,而是先入为主的看到了“读书”二字,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第 15 题:本题得分率 55%,正确答案是(A)。这道题是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
14、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做时一定要将句子多读几遍,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找出关键词,才可以进行排序。这道题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不能仔细分析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导致排序错误。第 16 题:本题得分率 85%。这道题的完成情况较好,是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低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传统节日,再加上生活常识,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地知道圣诞节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遗憾的是还有个别学生因为不认真而错选。第 17 题:这道题目考查的课外积累,意在检测学生对课外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 85%。大部
15、分同学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说明我们老师平时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并牢固掌握。选错的主要错在选:D“梅 兰 竹”,和“四君子”混起来了。说明个别学生课外诵读积累不够扎实,做题也不细心。第 18 题: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诗句主题的判断,意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得分率 89%。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认真审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极个别选错。说明平时在古诗的诵读积累方面,我们老师做得很扎实。2.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本大题共 12 分,得分率 89%。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课内积累。分值 12 分,平均得分10.68 分,得分率 89%。写出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在抽样的试卷里百分百正
16、确,说明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是比较牢固。写出四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学们都能按要求正确写出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书写正确,说明这部分内容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 ( ),( )长与幼,骨肉亲。填写新三字经节选内容,结果个别孩子背诵不扎实,直接填写第一句;也有极少部分孩子将“孝与悌”的“悌”写成“弟”,“须继承”的“须”写成“需”,说明对同音字、形近字的知识还混淆,今后老师的教学要注意这点。默写石灰吟第一句,并写出诗人姓名。同学们都能正确写出诗句,个别被扣分的是将“于谦”的“谦”写错。 ,。这句诗告诉我们,不论是生是死,都应该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这道题同学们基本能根据要求写出第一句“生当作人
17、杰,死亦为鬼雄”。扣分的是少部分孩子写成诗的后两句,个别孩子将“作”写成“做”,说明平时的书写还是不认真。写出课文内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优秀品质,这道题完成的较好,大多数同学能根据不同的人物准确概括出他们的主要优秀品质,语言简练,突出人物形象。(二)阅读理解3.阅读(本题共 40 分)随机抽查 100 份答卷进行统计,得分情况如下:题号 分值 平均分 得分率阅读(一) 15 9.6 64%阅读(二) 25 13.15 52.6%(一)阅读说明文冬眠的奥秘 ,按要求作答。 (本题 15 分,得分率 64%)1.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本题平均得分 0.6 分,得分率为 30%,比较低,正确答案(C)。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作用的认识,难度不大,但是完成情况较差。很多学生在读完这个句子后,不能正确地分辨“解释说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