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间都去哪儿了谈高三学生历史时间思维能力培养海宁市高级中学 汤晓燕【摘要】 基于目前大多数历史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新课程教材的模块知识体系的缺陷,普遍感到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构建通史体系,弥补教材的知识割裂问题,笔者提出了高三学生历史时间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关键词】 高三 时间思维能力 路径一、高中历史时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历史学习而言,关于时间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必要的学科思维能力,是历史理解和历史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重视。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有一项专门与时间思维相关的能力培养目标(我国将其
2、翻译为“编年式理解”或“时序思维能力” ) 。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历来重视时间因素对历史学习的作用,强调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的时代先后和发展脉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不过浙江省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始终没有将时间的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也缺乏完整系统的概念界定。2.专题式教学的挑战新课改后,对教材的编排采取了模块和专题的呈现方式,教科书很难呈现清晰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学生也很难形成清晰的历史时间思维。每个模块同类知识编排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认清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但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多角度的分析,导致许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于是
3、,学生在学习政治制度的产生时,就不明白政治制度产生的缘由为什么是经济;总结政治制度的作用时,就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对经济文化产生如此的作用。正如杨宁一所说“历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发展的,仅仅从模块角度很难对重大历史现象作出全面合理的分析。 ” 13.学生学情状况分析专题式教学可以对某一领域的某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与高中生的2心智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已经有了较好掌握的基础之上。从目前阶段看,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不成熟,学生很难把学习的历史发展基本脉络带到高中。对此,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专家赵亚夫先生曾说:“初中历史课程仍需要在两门通史上
4、下功夫,否则任何形式的历史学习内容,都不能够满足高中的模块结构” 。2在我校高三学生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模块教学使得历史年代感不强,时间记忆困难,历史发展时序不清。高三历史教师也深切感受到新课标教材的模块知识体系的缺陷,普遍感到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4.考试大纲和高考的启发考试大纲完全按照通史体例编排。浙江省高考部分试题也已强烈的体现出对历史时间思维能力的关注。如 2012 年 39 题第(2)问,考查学生对“光荣革命”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认识过程。2013 年 39 题第(2)问,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2014 年 39 题第(1)问,考查学生“从时代背景中分析中法
5、建交的历史意义”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引领高中教学的作用,高考试题中所隐含着的对时间思维能力的要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基于目前高三历史教学中碰到的上述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构建通史体系,弥补教材的知识割裂问题,笔者提出了高三历史时间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二、 “历史时间思维能力”的内涵(一)了解表示时间的纪年概念和常识时间就像一把标尺,标志着各种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要培养学生关于时间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对这把标尺的“刻度”纪年方法有所了解。美国、英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都将认识、解释、使用与时间相关的术语作为一项能力指标来要求。掌握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庙号
6、、谥号、年号、历史分期等与表示时间相关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解释、使用这些时间术语,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这是培养学生时间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二)历时思维历时思维,是指从时间的纵向性特点出发来理解历史。1就单个历史事件的学习而言,要掌握它的时间结构,了解它的背景,认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理解其结果与影响。32还要注意每个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联系,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先后相承的。3要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联系。(三)共时思维共时思维,是指从时间的横向性特点出发来理解历史。同一时间下的历史包罗万象,各项活动之间彼此关联影响,只有看清楚历史的“横切面
7、” ,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1认识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要注意把握其所在时代的时代特征。因为,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2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不同方面。这些区分,只是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历史本身却是不可分割的。每一项专门历史,都与其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而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共同构成了某一个特定的时代。3要注意同时代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联系。三、历史时间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一)通过制作知识卡片,帮助学生掌握与时间有关的专业术语1.掌握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庙号、谥号、年号等与表示时间相关的概念 例 1:42.常见的历史分
8、期及其起止时间、历史划分的依据 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例 2: 思考:(1)如果以 1919 年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性质有何差别?如果以 1949 年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2)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3)请你试着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代史做个历史分期,并简要说明理由。3.学会年代的换算如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资
9、料卡片】公元纪年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以传说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时期的元始元年。这一年之前的年份被称为公元前年,常用B.C.(英文Before christ)表示,这一年之后的被称为公元年,常用A.D.(拉丁文 Anno-Domini)表示。公元纪年中,每10年被称为一个“年代” ,每100年被称为一个“世纪” 。【史学争鸣】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 18401919 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 1919 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
10、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 18401949 年的整个时期。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 1949 年为界5例 3:民国纪年法年份+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二)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理解历史阶段特征,培养历时思维1.编排目录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引导学生将目录按照时序进行编排,形成通史框架,了解内在逻辑关系。阅读目录,形成该专题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并揭示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专题为单位阅读“节”,建立“节”与专题标题之间的有机联系。阅读“子目”,厘清“子目”与“节”的关系,明确正文段的内
11、容,厘清“段”和“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2.整理知识结构 例 4:百家争鸣知识结构3.归纳阶段特征例 5: 14-18 世纪中叶的中国和世界西方 中国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 西欧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政治开始确立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小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行重商主义,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市场进一步6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发展思想文化心学发展,理学形成系统理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发展科技 传统科技的发展发展缓慢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进而分析近代
12、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三)编制和解读大事年表如“专题性大事年表” 、 “年度或月份大事年表” 、 “断代大事年表” 、 “重要组织大事年表” 、 “重要人物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的素材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根据历史教科书和其他资料整合而来。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大事年表进行思考。例 6:围绕大事年表进行核心概念解读 海禁政策时间 事件1368 年 盘踞海岛的敌对势力与海盗、倭寇相呼应,骚扰濒海之地。1371 年 “凡外夷贡者许带方物。非入贡即不许互市” 。对入贡品采取“厚往薄来”的高价收买政策1453 年 对贡使的讨价,渐以时价估之,各国贡使日益减少1547 年 浙江巡抚围攻宁波双屿
13、岛,驱逐葡萄牙殖民者,逃脱中外走私船1290 艘。士大夫们逐渐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1567 年 准贩东西二洋,私人贸易合法化。中国商品热销,西班牙白银大量流入。之后,倭寇和海盗相继平息。1607 年 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完几何原本1662 年 郑成功收复被荷兰侵占的台湾,攻略东南沿海1684 年 康熙下令开海,准五百石以下的船只出海1756 年 乾隆“恐将来赴浙之洋船日众,则宁波又多一洋人市集之所,日久虑生他弊” 。将西方国家赴浙贸易税额“再为酌量加重,俾至浙者获利甚微” 。7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757 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并对茶
14、叶、丝绸等传统商品严加限制1842 年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开始要求学生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并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四)编写导入栏目,训练共时思维这里所说的导入栏目,既包括课前导入,也包括单元导入。通过课前导入,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与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来更好地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横向性联系;通过单元导入,从宏观上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例 7:必修一专题二导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吏治败坏,封建专
15、制发展到了极点。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正当满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五)构建图示结构,简化知识体系著名历史教育学者赵恒烈说:“图示结构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思路,一种逻辑建构,是在一定史学观点指导下的一种条理化、简约化的表述。 ” 3它能缩短学生认识8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内容结构的理解,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表示某一历史阶段的图示结构,力求揭示该段历史发展的规律例例 8:世界现代史知识框架 2表示某一历
16、史事件的时间结构例 9:罗斯福新政通过图示,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分成两个阶段,涉及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3.呈现某一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9例 10:罗斯福新政高三历史复习强调“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当我们把“罗斯福新政”置在历史时间坐标轴中,就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美国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罗斯福实施新政,抛弃了自 1776 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原则,没有走斯大林模式的弯路,也没有走希特勒政府的邪路,而是开创了一条新路,并对战后的西方经济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 杨宁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12).2 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J.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6(5).3 赵恒烈.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