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08544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9 页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 的学问。世界观和 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 决定 , 体现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总之,哲学是 和 的统一。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 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 和最 。 联系:哲学是对 、 和 知识的 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和 的 。4.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2、,简单地说,就是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 标准。二是 的问题,即 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标准。5.理解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 ,先有 后有 , 。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 , 依赖于 ,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是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凡认为 ,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 ,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 和 两大阵营。8.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是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 、 、 。直接理论来

3、源是 ,批判地吸取了 的合理内核和 基本内核。9.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 、 和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第 2 页 共 9 页物质是 的 。它概括了宇宙间 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3.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关系:

4、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 和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4.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和 。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 、 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 的同时,也肯定 的存在。物质世界是与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和 。5.理解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所谓规律,就是 。规律是 ,是不以 ,它既不能被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6.

5、理解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和 的基础上,根据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7.运用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规律的 和 要求我们,必须 ,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8.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一切物质都具有 的特性(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 (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意识。意识不仅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的要还是 的产物。人脑 和 ,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 。9.理解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 3 页 共 9 页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需要有 的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

6、的意识,都是 ,都是 通过生活和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10.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 。因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11.理解 意识的作用作用:一是人能够 。意识活动具有 和 ,具有 和 。二是人能够 。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 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此外,意识对于 。12.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 ,从 出发,经过 ,找出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意义:这

7、是我们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 。(3)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 ,它要求我们不断 , ,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 ,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 结合起来,把 结合起来。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13.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是 。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 ;其二,实践是一种 ,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14.理解 实践的特点三个特点:(1)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 (2) 。实践是一种 、 改造 的活动。(3)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 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 。15.理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因为:(1

8、)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 ,它们都是实践的产物。第 4 页 共 9 页(2)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不断提供 。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 。(3) ;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 和 产生的结果加以 ,从而检验认识是否 。(4) 。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属。16.了解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2)特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的统一。

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脱离具体对象,来谈对它的正确反映,是毫无意义的)17.理解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具有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再从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 。认识的对象是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 ,作为认识基础的 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或 。18.运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梳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

10、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2.理解 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 。3.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1)联系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 ;b.每一事物内部 ; c.整个世界是 。 (2)联系是 。联系是 , 。它要求我们,要从 ,切忌主观随意性。第 5 页 共 9 页(3)联系是 。它要求我们注意 ,一切以 。4.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辩证关系:相互区别:整体居于 ,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部分 整体。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的功能

11、及其变化甚至对 起 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指导意义:我们应当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 ,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6.理解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 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7.理解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 ,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 的趋向性。8.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因为新事物是 、,它克服了旧事物中 东西,汲取了其中 ,并增添了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 、 的过程。9.理解 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是

12、指 ,是一种 的变化。通常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 、 、 和 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 质变是指 的变化,是 ,是第 6 页 共 9 页一种 的变化。 、 和 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10.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相应必须掌握的教材内容: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 ,质变是量变的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指导意义:要 、 ,积极做好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 ,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 和 的,联系的 是

13、矛盾,发展的 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12.理解 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 , ,双方共处于 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 。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 的倾向和趋势。13.理解 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即事事有矛盾; ,即时时有矛盾。 指导意义:要 。14.理解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 ;二是 ;三是 。15.理解 矛盾普遍性和

14、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辩证关系:相互联结。一方面, 之中,并通过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在不同的场合可以 。 指第 7 页 共 9 页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 ,是 的哲学基础,是 的理论依据。16.理解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 、 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并在 。17.理解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又 ,并在 。18.

15、运用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又要看到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 , 又要看到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 “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要抓住 。我们要坚持 相结合的方法,反对 的一点论和均衡论。19.理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20.运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 。重要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a.是我们 ;b.是我们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1.理解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辩证的否定

16、, ,即 ,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22.运用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 ,做到 , , 。我们不仅要 , 还要 第 8 页 共 9 页,不断实现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梳理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理解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2.了解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

17、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在这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方式中, 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5.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之间的矛盾。6

18、.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加以解决。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就是 , 。7.理解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 。8.运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是: , , 。第 9 页 共 9 页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9.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 ,即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

19、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10.理解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人的价值就在于 ,就在于 ,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 。最根本的是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 。11.理解 价值观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 ,对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 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a.价值观对 。b.价值观对 。12.理解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 , 。 (2)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牢固树立 的思想,把 、 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13.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人只有在 中,在 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 中社会。只有正确处理 、 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