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1177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林西2018易地扶贫搬迁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林西县 2018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 施 方 案内蒙古维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8 年 6 月 10 日目 录总 则 .1第一章、指导思想 .1第二章、基本原则 .2第三章、目标任务 .2第四章、搬迁对象 .3第五章、安置方式 .5第六章、建设内容 .6第七章、资金来源 .9第八章、政策保障 .10第九章、职责分工 .12总 则为从根本上解决需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安置问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搬迁人口生产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推进城镇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确保 2018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结合林西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第一章、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解决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区域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易地搬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生活有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第二章、

3、基本原则1、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统筹谋划和资源整合,动员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防止以易地扶贫搬迁之名搞“运动式”搬迁。2、量力而行,保障基本。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同步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不搞政府大包大揽,防止出现因建房致贫返贫。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资源特点和当地生产生活习惯,与新型城镇化、生态移民、发展非农产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综合考虑水土资源、新型城镇化对人口的承载吸纳能力等因素,科学编制实施规划,强化规划对各类资源整合的引领作用。4、精确瞄

4、准,创新机制。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自愿基础上,努力做到应搬尽搬,尽量实现自然村整体迁出。按照“拼盘整合、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第三章、目标任务林西县计划 2018 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完成 722 户 1500 人移民搬迁,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 2018 年底,实现搬迁对象脱贫致富,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迁出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逐步迈入小康社会。第四章、搬迁对象(一)搬迁规模与实施区域1、搬迁总规模。2018 年计划实施搬迁 722 户 1500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5、涉及 7 个乡镇(官地镇、十二吐乡、统部镇、五十家子镇、大井镇、大营子乡、城南街道)16 个行政村、21 个自然村(详见附表 1) 。官地镇:计划搬迁 75 户 166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半拉山村集中安置点 23 户 57 人、兰家沟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52 户 109 人。十二吐乡:计划搬迁 86 户 238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西山根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40 户 106人、西山根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二期)40 户 110 人、巴吉沟村集中安置点 6 户 22 人。统部镇:计划搬迁 138 户 228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吉林坝村嘎岔特

6、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25户 40 人、五四村边墙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16 户 21 人、甘珠庙村坎下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22 户 36 人、水头村老鹞子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6 户 12 人、敖包河村前敖包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3 户 4 人、碧流汰村小温土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7 户 11 人、乌兰沟门村大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2 户 4 人、石门子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21 户 31 人、结合小城镇二期 6 户 23 人。五十家子镇:计划搬迁 81 户 186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农中地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40 户108 人、五十家子村北门外集

7、中安置点 41 户 78 人。大井镇:计划搬迁 81 户 186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兴村集中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9 户 45 人。大营子乡:计划搬迁 259 户 396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二八地结合光伏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114户 165 人、老君沟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109 户 231 人。城南街道:计划搬迁 100 户 241 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东山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100 户 241 人。 2、搬迁对象的构成及区域分布。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山区、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

8、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洪水、干旱、冰雹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易地移民搬迁原因。这部分人口多居住在偏僻的山沟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无法享受到完备的社会服务,收入主要靠经营土地,收入低而不稳。(二)搬迁方式拟集中安置搬迁 722 户 1500 人,占计划搬迁人口的100%,其中:行政村就近安置集中安置点 3 处,安置 83 户180 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9 处,安置 132 户 205 人;结合产业园集中安置点 8 处,安置 537 户 1092 人;结合小城镇建设集中安置点 1 处,安置 6 户 23 人。 (详见附表 2) 。第五章、安置方式(一)安置方式统

9、筹考虑县域内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全部采取集中安置安置方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就近安置、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结合产业园、结合小城镇建设等。(二)搬迁安置区规划集中安置点 21 个,安置 722 户 1500 人。其中:行政村就近安置集中安置点 3 处,安置 83 户 180 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9 处,安置 132 户 205 人;结合产业园集中安置点 8 处,安置 501 户 1092 人;结合小城镇建设集中安置点 1 处,安置 6 户 23 人。各乡镇搬迁安置区详细情况如下:官地镇:计划搬迁 75 户 166 人,其中:结合产业园区安置点 1 处,安置人口 1

10、09 人;行政村就近安置点 1 处,安置人口 57 人。十二吐乡:计划搬迁 86 户 238 人,全部为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安置。统部镇:计划搬迁 138 户 228 人,其中:依托小城镇建设安置点 1 处,安置人口 23 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安置点 1 处,安置人口 205 人。五十家子镇:计划搬迁 81 户 186 人,其中:结合产业园区安置点 1 处,安置人口 108 人;行政村就近安置点 1处,安置人口 78 人。大井镇:计划搬迁 19 户 45 人,全部为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安置。大营子乡:计划搬迁 223 户 396 人,全部为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安置。城南街道:计划搬迁 1

11、00 户 241 人,全部为结合产业园区集中安置点安置。第六章、建设内容 (一)建设内容。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1)住房建设新建安置住房 3.75 万平方米。(2)配套基础设施安置区新修道路 19 公里,铺设安全饮水管网 26 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22 公里,其它附属设施 3 万平方米。(3)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村级服务设施 0.2 万平方米。(二)建设标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和自治区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 25平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 。(三)建设方式。移民住房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1、规划多层以上住房的,要市场运作,统一施建,严格招投标程序,严把住房标准关、安全监督关和工程质量关,吸收移民户代表全程参与工程监理和验收,确保群众满意;2、规划低层住房的,在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由移民户自主建房,以降低搬迁成本。(四)补助标准。易地扶贫搬迁实行货币直补和统建相结合的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安置,人均每人建房补助 2 万元。集中安置的贫困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