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象州县寺村镇大力富硒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第一章 总论 1.1 规划背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加快推进“两区一带” 开放开 发,广西与全国一样,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201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也重点对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进行了科学的部署。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农业发展理念的实践平台,是集聚政策、人才、科技、资金等现代农业要素的有效
2、载体。象州县是农业大县,誉为“桂中粮仓”,区位 优势 独特,农业条件资源和 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区位交通便利,具备优越的产业发展基础,农业产业特色明显。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象州县决定选址在全县的产粮重镇寺村镇,建设象州县寺村镇大力富硒优质稻产业示范区,特编制本规划。1.2 规划目的充分利用寺村镇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农业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以较高起点规划、较高标准建设2以及较高的管理理念,把规划区建设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富硒、有机高效特色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以点带面逐步铺开,促进象州县传统农业转型
3、升级,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战略步伐,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1.3 规划范围核心示范区位于崇山村委大力村和西崇山 2 个自然屯,210户,1003 人,水稻面积 1000 亩拓展区覆盖大力、下乐、西崇山、东崇山、上山、大士会、上满、下满、大林、小林等 10 个自然村屯,876 户,3069 人,其中贫困户 237 户 831 人,水稻总面积 3100 亩。辐射区覆盖崇山、上山、林塘、白崖、谭村 5 个村委 18 个自然村屯,水稻总面积约 5200 亩。示范区建成后逐步向周边乡镇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区域和农户参与富硒优质稻标准化种植和高产创建活
4、动。1.4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72021 年,共 5 年。1.5 规划依据1.2004 年至 2017 年中央 1 号文件等重大三农政策相关文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规划纲要3.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国发2016 58 号);4.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6.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3纲要;7.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8.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2016-2017 年)行动方案;9.广西现代
5、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县乡两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的通知;11.来宾市农业“十三五 ”规划;12.来宾市扶持资源型优势特色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实施方案;13.来宾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14.来宾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2016-2017 年)行动方案;15.来宾市、象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16.象州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第二章 示范区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2.1 寺村镇概况寺 村 镇 地 处 素 有 “桂 中 粮 仓 ”之 称 的 象 州 县 腹 地 ,距 县 城
6、18 公 里 ,307省 道 横 贯 镇 境 ,是 百 丈 、中 平 、罗 秀 、水 晶 、大 乐 、桐 木 等 乡 镇 通 往 象 州 县城 的 必 经 之 地 ,下 辖 齐 心 、社 区 、王 院 、中 团 、岩 口 、士 篢 、崇 山 、林 塘 、白 崖 、谭 村 、上 山 、横 桥 、花 池 、秀 和 、大 井 15 个 村 民 委 (社 区 ),119 个 自 然 屯 ,总人 口 4.935 万 人 。是 全 区 首 批 重 点 镇 和 文 明 镇 ,也 是 “两 粤 宗 师 ”“岭 南 才 子 ”郑 小 谷 ,原 自 治 区 主 席 韦 纯 束 ,原 自 治 区 政 法 委 书 记
7、 、公 安 厅 厅 长 林 超 群 ,原 自 治 区 人 民 法 院 院 长 黄 任 文 的 故 乡 。连 续 多 年 获 评 区 、市 、县 模 范 乡 镇 、来 宾 市 经 济 发 展 “十 佳 ”乡 镇 。2014 年 列 入 “自 治 区 旅 游 名 镇 ”创 建 名 录 。 2.1.2 自然资源4(1)气候特点。县境位于东经 1092511006,北纬 23442418 ,南亚热带 向中亚热带过渡季 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特点显著,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温和。降水比较集中,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因地处大瑶山西簏,受地形影响,降水相对偏少,属桂中少雨中心地带,既有春旱,亦多秋旱。年
8、平均气温 20.7,年平均降雨量 1332.5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 76%。(2)资源独特。象州县资源独特,物产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06 万亩,其中富硒耕地面积 66 万亩;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 45万亩以上,年产优质谷 18 万吨,人均产粮居广西首位;年产原料蔗 130 万吨;年产鲜茧 60 万担,人均有桑面积和人均有茧量居全国第一;商品林年采伐量 22 万立方米;境内重晶石矿资源储量达 3000 万吨,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象州县系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 双高” 糖料生产基地县、蚕茧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誉为“桂中粮仓” 和“优质米之乡” 、“重晶石之 乡
9、” ,2015 年获“中国 长寿之乡” 称号。(3)旅游文化。寺村镇旅游文化丰富多样,既有堪称“中南第一泉” 的象州温泉,又有号称“ 桂中第一泉 ”的蕉林凉泉,还有文化底蕴浓厚的郑小谷故居、及古色古香的大力村明代古建筑群及自治区原主席韦纯束的故乡红色址村。随着“生态乡村” 工作的推进,打造了白石历史人文旅游名村、喜力和大力生态农业观光名村、寺村社区革命教育基地、六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成功举办了喜力秋社,白石金葵花旅游节、金百合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及象州乡贤文化旅游节、象州县葡萄生态文化旅游节等,寺村镇的“生态乡 村游” 成为象州县 新的亮点。2.1.3 经济社会寺村镇全镇总面积 219.
10、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3.5 万亩,属季风显著的湿润农业气候地区。森林覆盖率达 40%。全镇5年平均气温 20.7,年降雨量 1332.5 毫米。2016 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8.73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6.34 亿元,工业增加值 8.87 亿元,服务业增加值 3.52 亿元。 2.1.4 农业经济寺村镇 2016 年末农作物耕地面积 13.5 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5.6 万亩,旱地 7.9 万亩。农业人口 4.5 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宜耕,盛产谷、蔗、茧,是象州县最大粮食生产镇和桑蚕、糖料蔗主产区(象州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 寺村
11、镇是个传统的农业重镇,农业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做活做大做强我镇优质谷、桑蚕、甘蔗三大农业龙头产业,多年来,全镇紧紧围绕“岭上种蔗、旱地种桑、水田种稻” 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把优质谷、蔗糖、桑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全镇优质谷、甘蔗、桑蚕三大优势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已形成规模。全镇粮食播种面积每年都稳定在 5 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 1.85 万吨以上,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一直占居广西前列;有桑面积从 2000 年前的 2000 多亩发展到目前的 30000 亩以上,年产鲜茧突破 3600 吨,面积、产量全县第一(象州县面积、产量全区第二,人均有桑面积、鲜茧产量居
12、全区第一);糖料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几百亩发展到目前的3 万亩,产量由 1000 多吨增加到 15 万吨;水果、蔬菜等新兴特色产业逐步兴起,农业产业化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是水果产业,近 2 年来全镇水果面积新扩近 2 万亩,全镇水果面积 4 万多亩。2016 年全镇农业总产值 6.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326 元。2.2 项目区所在地概况项目区所在地崇山村委大力村位于寺村镇北部,20166年获评为自治区级“卫生村” 称号,距离寺村集 镇 8 公里。目前在建并将于 2017 年 10 月通车的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从示范区近旁通过,设在寺村镇的高速路口距核心示范区 5 公里,交通便利,区位
13、优势明显,全村有积 210 户,1003 人;耕地总面积 4056 亩,其中水田 1804 亩,旱地 2252 亩。大力村景色怡人,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 19.1(比全县年平均气温低 1.6),年降雨量 1343 毫米。村内水资源丰富,有多处涌泉,冬暖夏凉,终年水流不息 ,特 别是土壤中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 倍以上。惠丰和畅集团象州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广西太粮米业有限公司与大力村群众亲密合作,采用公司+基地+ 农户 的方式 发展富硒优质稻,采用 “区块链+ 农业” 技术应用及生物和生理防治病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除草剂,目前已建成富硒优质稻产业基地 1006 亩。种
14、植的大米品质优、口感好,注册有金太粮、宏华等有机大米品牌,畅销柳州、南宁、广东等区内外市场 2.3 项目区基础条件2.3.1 道路交通项目区距镇政府所在地 8 公里,正在建设的、将于 2017 年10 月通车的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从示范区近旁通过,设在寺村镇的高速路口距核心示范区 5 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区纵横路网基本形成,主、侧干道大多都实现了硬化。2.3.2 水利条件项目区属罗秀河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处的服务范围,加上其依托自身丰富的地下涌泉资源,基本能够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为进一步加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县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目前正在上游修建一座 50 多亩的小型水坝,水利
15、条件优越。土壤环境符合 GB156181995 标 准,环境空气符合7GB3095 1996 和 GB91371996 标准, 农田灌溉水符合GB5084 2005 标准。2.3.3 气候土壤项目区地处寺村镇北面,为零工业地带,加上农业灌溉水系源自纯自然的地下泉水,水温冬暖夏凉,具有独特的农田小气候,昼夜温差较大,种植的稻米品质优、口感好。项目区水田平坦、土层深厚,富硒黑土质为主,土地肥沃,传统上是优质稻大米种植区。2.4 主导产业基础2.4.1 富硒优质米、有机米、绿色大米 寺村镇大力村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比全县年平均气温低1.6,昼夜温差较大 ,生产出的大米外观色泽光洁、晶莹剔透,米饭香醇
16、、品质优、口感好。大力村生产的富硒优质稻谷被惠丰和畅集团象州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广西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定向高价收购,加工出的优质大米和有机大米品牌畅销区内外以及流转入香港等市场,也是礼赠贵客的佳品。2004 年,象州县水稻(包含寺村在内,下同)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2005 年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2012 年 “象州红米”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09 年获得有机稻 500 亩产地认定和 430 吨有机稻产品认证,2014 年新增获得有机稻 2000 亩产地认定和 1600 吨有机稻产品认证,2017 年力争在 2009 年获得有机稻 500 亩产地认定和 430 吨有机稻产品认证的基地
17、的基础上扩展完成 2000 亩、1600 吨有机稻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届时,有机稻产地认定面积为现在的增加到 4000 亩。2014 年由广西壮粮农牧有限公司经营的水稻生产基地的绿色大米有 5789 吨获产地认定。目前获得有机稻大米产品认证并注册商标的品牌有四个:即“金太粮有机米” 、8“宏 华 有机米 ”、“桂玉香”和“ 天琴”等品牌;入驻的太粮米业公司已建成年产 10 万吨大米加工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并投产。2.4.2 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区所在的寺村镇,获得区级“生态乡镇” 称号,环境生态优良,自然风光独厚,特别是大力村完好保存了极具特色的清代古建筑群,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大力村前涌泉终年水流不息
18、,冬暖夏凉,村前池塘的荷花尽显荷塘夜色的骄媚,村背茂密的天然树种风光无限迷人,具有强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潜能,具备升级更高层次的示范区开发潜力。2.5 部分经营主体情况()广西象州太粮米业责任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04年,注册资本为 2000 万元,占地面积 128 亩,总投资 17000 万元,建成有年产 4 万吨和 10 万吨两条精米生产线,9.5 万吨仓容,日处理 400 吨稻谷的烘干线。现有职工 210 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 30 名。公司实力雄厚,技术和管理力量和经验强大而丰富。公司开发有机稻种植和利用象州优质米资源,打造著名大米品牌,打造“ 全产业链 ”发展模式,打造中
19、国粮食行 业标杆企业,为实现象州大米品牌化,推动象州农业发展作出贡献。年加工销售精米可达 10 万吨,实现产值 3 亿元,创税 100 万元。近年,公司利用完善设备设施、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强大销售网络优势,与象州宏华有机米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有机稻生产种植和产品开发、销售,公司在百丈乡建立一个有机稻生产基地,面积 1500 亩,其中,2016 年计划完成 1000 亩产地认定及其产品认证。(2)寺村镇大力富硒优质稻产业专业合作社 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象州县寺村镇崇山村委大力村在党总支部书记满红的带领下,于 2015 年912 月使用注册资金 35 万元,创办了寺村镇大力富
20、硒优质稻产业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 86 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富硒优质稻百香 139,面积 1000 亩。合作社与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及惠丰和畅集团象丰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采用“六统一” 管理模式,统一水稻品种和肥料;统一生产技术规范;统一收获、加工、储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分配余额和公益金的提取。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稻田养鸭、养鱼技术,实现生态立体型农业的发展。合作社积极探索循环农业主体开发新模式,有决心形成“龙头企 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现代农业生产链条,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为食品安全做贡献,力争成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的典范。 (3)象州鼎立农作物病虫害
21、防治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 2012 年 6 月,属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统一社会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资金 20 万元,有固定办公场所、合作社章程、专业化防治培训与管理制度。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中型植保机械 30 多台,价值 40 多万元,专业防治人员32 人,日防治作业能力达 1200 亩。近三年来,年开展统防统治45 万亩,收益 2225 万元。2.6 政策环境条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寺村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组织机构,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论证等工作,制订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
22、案,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县直各有关单位和示范区所在地的村“ 两委 ”也 积极运作,各 经营主体密切配合,示范建 设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为示范区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0第三章 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3.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部署、 “十三五” 脱贫攻坚战略发展规划,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示范兴镇”的发展思路,按照“ 集中集聚集约” 的 发展方向和 “一元 为主,多元发展,科技引 领,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
23、成、 项目集成、科技集成” 的方式,施行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区、招商引资引企建区、科研推广机构对接建区、政策扶持项目建区、精准脱贫项目建区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寺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示范区贫困村、贫困户按时按要求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3.2 基本原则3.2.1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区建设坚持机制创新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指导、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方面优势作用。同时强调市场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多方联合推进机制,实现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3.2.2 企业融合,多元投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农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或其它农业经营主体和科研推广机构等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参与,结成企业融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按照产业化的组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