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1694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综述一、为什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重视和推广,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一定距离,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学还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唤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灌输多,学生交流少,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材多,了解学生少,教师一味强调知识教学,把教材中的知识讲出来,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考虑学生掌握多少;讲清道理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泛泛讲大道理,就算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给结论多,培养能力少,有时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也凸现不

2、了学生能力的增长。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思想品德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不是靠“告诉” “灌输”即能生效,而必须让主体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经历事情,并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有可能获得被主体认可的道德知识,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一句话,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不是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内化。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从注重学生的情感,实施体验教学做起,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悟,在感悟中去内化知识和提升能力。 因此,为了在实践

3、中给教师一个可操作的模式,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结合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本学科的教学模式。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模式名称体验探究教学模式三、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涵义(一)什么是体验、体验式教学2所谓体验,按照心理学的解释,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从教育学层面理解,体验则包括个体人过去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的生命感动和人生希翼的蓝图,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一定的情景,设计极富启发意义的

4、学生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经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模拟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二)什么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在汉语中,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 ,而“探索”的解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 “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

5、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三)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四)什么是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思想品德 “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精心策划,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情景进行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不断感悟、发现,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经验积累、知识创新和精神升华,进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必须有情景体验的活动

6、、主动探究的过程。只有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体验,才能有效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凭借探究将未尽的体验进行到底,使体验更为深刻。没有体验的探究是空泛的,没有探究的体验是肤浅的,体验是探究的前提,探究是体验的延续。四、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3(一)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改进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立足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特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

8、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四)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升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追求,指导道德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健康发展。(五)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德育功能观指出:思想品德课既是智育课又是德育课,基本属性是德育课。因此,思想品德课

9、教学过程具有一般学科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的两重性,其教学过程的结构不仅要有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环节,还要有陶冶情操、培养品德、提高觉悟、树立信念、指导行为等教育环节构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4五、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一)主体性。在实施体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走自己体验、探究之路,自主完成任务,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二)人文性。体验探究教学关注人文因素的挖掘,回归生活本色的关怀。创设的情景既真实可靠、有感染力,又方式多样、有针对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验的过程、探究的乐趣,并从中接受熏陶

10、,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活动性。体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参与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等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要优化和调控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主体产生内驱力,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四)创造性。这是体验探究教学的核心。通过体验与探究,学生能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完成从“无知”到“有知”再到“新知”的过程。他们可以主动规划学习进程,自觉调节学习情绪,科学探求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创新学习的能力。六、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一)探索思想品德课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符合当前课堂教学的需要思想品德课进行体验探究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大家都

11、知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借鉴全国各地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我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施体验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体验,有效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二)体验探究教学模式体现思想品德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调查、讨论、访问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

12、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特征、理念、设计的思路以及教科书的编写都体现“体验”、“探5究”、“活动”的特点与“感悟”“发展”的目标,体验探究教学适应了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社会性、优化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体验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在生活中体验、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强调教育“知行合一”的情景性、实践性、开放性,注重“感悟升华”,使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探究活动,建构、重构自己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即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积极因素,实现由知导行。这样,“体验探究”教学弥补了教学工作中重说教轻探究,只体验不升华的缺陷,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探究,理解“德”的概念,体

13、会“德”的要求,感受“德”的情感,履行“德”的规范,内化“德”的准则,外化为“德”的行为,彰显了思想品德的课程功能和德育功能。 (三)体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实现思想品德学科“三维目标”的需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通过体验事物和反思自己的经验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更是注重思想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认知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体验探究”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回归生活,以一种真实的状态让思想教育充分融入生活,并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内化和强化,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念,提高了教

14、学的德育效果。同时确保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1、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使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 ”而体验探究教学正好能满足这个要求。因为教师在实施体验探究教学中,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并针对学生的思维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价值体验。所以,在实施体验探究教学中,思想品

15、德学科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拨学生的思维,调控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62、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的显现体验探究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引导,它以显性的力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体验-引发思考”,突出教师的活动,就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的活动,即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情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角色体验,或根据情境的提示,或再现生活,在活动中互动交流,体验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扩大他们的经

16、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使学生亲历体验活动后,明确学习主题。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设疑探究-深入体验-生成观点”, 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探索创新、讨论阐释、探索新知,它不仅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见解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形成观点,构建知识结构。这样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从而自然进入 “交流感悟-升华体验-明理导行”阶段。

17、这样,既规范教学过程,也明确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3、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体验探究教学的直接作用点就是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为此,在体验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再现情境、感悟提炼、深化认知,来拓展深化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反思、深化,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逐渐感悟生活的真谛,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体验、探究主要在于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践行,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的统一,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才是我们思

18、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只有充分利用体验、探究、感悟教学环节的铺垫,才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省悟、内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完成几个转换: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及道德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7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使学生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实现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的相互转换,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课后延

19、伸。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必须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这样,通过体验探究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感悟生活,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4、体验探究教学可以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体验探究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依据思想品德教学特点构建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体系,是构成思想品德教学系统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它的产生是要解决长期以来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这一问题而言的。思想品德教学

20、必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生命潜能和内在要求。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存在的针对性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主动性、积极性来推动教学实效性的增强。总之,体验探究教学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 、 “组织者” ,有时又是与学生共同研讨的“参与者” 。整个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自觉、积极的心态中,他们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新知,自主构建知识,达到理性的认知,最终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为道德践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5、体验探究教学是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执教能力的需要如何关注学

21、生的生命活力和情感体验,如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生成知识,通过体验获得发展,并在实践中给教师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让教师有的放矢去实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能力、促进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体验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施,使学科教师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的磨练,逐步完善该教学模式,并在教学研讨、评优、8竞赛等活动中得以展示,获得很好的成绩,得到认可和重视。6、体验探究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体验探究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体验探究教学中,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以自我的面目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22、,至于教材的观点、他人的意见,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有权选择、批判。这样,在体验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身心和心灵的解放,最终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由于体验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学过程中的共同研讨、合作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去思考,在与同学思想交流中撞出智慧的火花,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使自己获得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促进自己潜能的开发。七、思想品德体验探究教学的一般流程由于体验探究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情景体验为基础,以问题

23、探究为关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它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景为依托,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主动探究去学习,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而要创设什么样的情景,体验什么内容,探究什么问题,怎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要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安排。基于这样的考虑,体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如下:创设情境,引入体验,激发思考设疑探究,深入体验,形成观点交流感悟,升华体验,明理导行。情境体验思考 前提 关键 设疑 探究碰撞引入体验 深入体验 交流感悟导行目的升华体验促进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入体验,激发思考。前提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体验探究教学

24、必须有情境体验的环节,而教学活动也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9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播放音乐或视频材料、讲故事、角色扮演、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共鸣。并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对学生情感体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绪感受,促使他们心灵深处产生有效的反应,获得感动、喜好或憎恨、厌恶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心向机制。例如,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执教统一多民族国家时,教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

25、华,让学生思考:从歌曲中感悟到什么?接着,通过多媒体出示各民族服饰,引起学生注意:辨别各是什么民族?从而导入新课“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中首先用典型事例设计“猜猜猜”游戏环节,老师饶有激情地朗读: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变成了苦难都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奋进,他曾经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他是谁?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教师很自然导入新课学习中。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为

26、探究教学活动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二)设疑探究,深入体验,生成观点关键“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没有对问题的探究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难以深入体验。因此,本环节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生生的探究中,在师生的深入探究中,真正达成共识,形成体验。所以探究也因此成为体验式教学的持久动力。比如,有老师在执教“社交礼仪 ABC”时,设计几个不同情况的情境,通过小组讨论,任选一个回答,可通过叙述、表演等方式呈现。A.当你见到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时B.爸爸的一位朋友来访,正好爸爸妈妈不在家(假设:1

27、.来客不认识 2.来客认识)C.当你和朋友在一起吃饭,中途有事要先走时D.你是课代表,下课到办公室拿作业(假设:1.老师在;2.老10师不在,但有其他老师在。 )E.当男性在马路上遇到久未见面的女性朋友时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在加以运用。学生在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表演、叙述等形式探究展示后,继而一些学生提出质疑:当我们讲礼节而别人不在乎甚至嗤之以鼻时怎么办?其实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明显,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教师抓准时机组织学生讨论,澄清认识,达成共识:社交礼仪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形成一种

28、礼仪氛围。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达成思维碰撞,实现教学目的。其实,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有问题”到“无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老师通过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教材问题化,指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同时,学生探究的内容既可以是确有所疑,又可是明知故疑,还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如有教师在执教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由 1996 年的 6.6 万亿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39.7983 万亿元。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工程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很大推动作用。围绕此材料,请同学们思考

29、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同学们众说纷纭: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现在已经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体验着、探究着,教师在整个探究环节中,控制课堂探究的进度,提供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相应学法指导,主动设置问题等方面。 在“设疑探究,深入体验,生成观点”这个环节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探究,自主发现问题,构建知识结构。因此,它便成为体验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 如果本环节教学出现了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三)交流感悟,升华体验,明理导行促进学生发展(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