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文试T61 钱思宇 2161106002 陶渊明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伟大诗人。他出身名门,才华超群。19岁时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闲情赋。他身世坎坷,出生时家道衰落,同年丧父,尝尽生活的酸苦;中年丧妻,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五次出仕,五次辞官,直至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他热爱生活,能放下士大夫的架子,和农民一样在田间耕种劳动。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耕作的体验写到诗文词赋中,在宁静的乡居生活中完成了由士大夫向伟大诗人的转变,被后人赞誉为“田园诗人”,并开创了田园诗派。他的思想上升到了空想社会主义高度,对中国文化具有积极的进步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思想形态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渐渐没落。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渐渐与统治集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