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实验区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与鹿特丹港的比较自由贸易区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别经济区域。中国的保税区是在我国渐进开放思想和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提出并结合中国国情形成的自由贸易区的起步模式。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鉴于自由贸易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所起到的特殊作用,长期以来都在关心和研究如何进一步促进对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问题。从有关文献看,目前国内外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基础理论;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及
2、对策。1自由贸易区的基础理论11区位优势理论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成思危(2008年)指出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拥有经济发达的腹地作为依托,经由该区进出口的物流数量足够大另一方面是从全球贸易角度看来地理位置适中,有利于发展中转业务,成为大班轮公司的中转港。12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创始者是英国经济学家ADAMSMITH,其核心是自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实
3、现最大的贸易利益。体现在一国的外贸政策上,就是要求取消关税和其他的贸易限制。自由贸易区在本质上是推行贸易自由主义的。陈钧浩(2007年)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自由贸易区呈现出从初2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态势,设立自由贸易区所采取的政策均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实践和自由贸易政策的贯彻落实。王烨(2005年)自由贸易区在本质上是推行贸易自由主义的,建立自由贸易区就是一国在其境内关外,在不牺牲国家主权的条件下削减贸易壁垒,最大限度的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3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OISPERROUX)(1950年)首次提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
4、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高海乡(2010年)认为通过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把我国经济看作由点和轴组成的空间网络,点就是区域内的各级城市或经济开发区,也就是增长极。轴是连接这些点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各个地区相互联系、各种资源相互传输的网状区域。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做出了建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的决策,并在此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设立了15个保税区。2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张元军(2006年)认为自由贸易区内可进行仓储、贸易、制造、加工、装配等业务。陈浪南、童汉飞、谢绵陛(2009年)指出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促进对外贸易为主,也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业和工商
5、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其它服务业。李琳(2004年)认为自由贸易区所在国的特殊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又决定了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CHERYLHEIN(2006年)一般来说,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家,往往以出口加工为主要功能定位的居多,拥有沿海港口及处于交通要塞的国家则以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定位居多。仇燕苹、宣昌勇(2007年)指出国外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转口集散型、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出口加工型、保税仓储型。我国保税区设立伊始,其功能覆盖广泛。刘助仁(2005年)将其归纳为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仓储,以及金融、服务等十余种
6、功能。林康等(2009年)也指出,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口贸易的流量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而我国的保税区则试图涵盖自由贸易区的全部功能。张凤清(2006年)认为,各保税区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功能选择,避免功能趋同;要依据国际性、特殊性、服务3性、协调性及务实性原则,选择最具优势的功能。郑德雁(2002年)虽然我国保税区最初定位是仓储、转口和加工贸易,但1998年以来,物流分拨成为主要功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黎(2006年)也认为将物流分拨作为主要功能进行开发,并由此带动周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保税区功能的回归,是保税区的政策和设立目的的要求
7、。总之,中国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据各保税区所处的区位条件、水陆交通设施,尤其是国际贸易流量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所依托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内陆腹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求情况等,因地制宜地分别规划各自的功能。3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目前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经济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本国、本地区的自由经济区发展实践,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多方位研究,相对集中于围绕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趋势问题,提供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个区域和国家在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等方面存在差异,受到全球化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结果也存在着差异。对于自由
8、贸易区的发展前景问题,国内外的学者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31悲观论的观点以缪尔达尔MYRDALG(1957年)回浪效应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政府要执行平均主义的政策,以缩小地区差别,并且认为,设立自由贸易区会阻碍区内与区外的资源与贸易流通,增大地区差距。HSIEH(2004年)认为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己达到极限,而发展中国家创办自由贸易区已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子云(2008年)认为盲目开办或维持自由贸易区对国民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要求一个国家应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经济体制。对内陆的封锁一般会对交易和资源的流通起阻碍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不利,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结果,进而加速地区间的
9、差距。EDWINTHOMAS(2007年)认为设区国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后,由于关税大幅度降低,加之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WTO倡导贸易自由化,提供关税待遇的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似乎无存在的必要。32乐观论的观点陆佩儿(2007年)认为自由贸易区以“星星燎原”之势正在向全世界蔓延,4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刘石(2009年)认为目前,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已成为一支刺激全球经济的兴奋剂。以赫尔施曼(HIRSCHMANAO)为代表的“不平衡成长论”学派(1958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鼓励“非均衡增长”,在这些国家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与国际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接轨,不仅有利
10、于促进区内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对全国各地起到示范的作用。33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前景张小济(2010年)认为从实际的结果来看,我国15家保税区中,有的做得比较好,发展比较快,有的则相对来说不太令人满意。总体来看,还是发展不太平衡。黄凌云,张伟(2007年)认为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范恒山(2006年)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保税区本身将面临优胜劣汰。有的保税区如果不能调整自身的体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就可能失去它存在的价值与可能。有的不消失也可能名存实亡,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张毅(2008年)在转型的过程中,学术界和实务界因为现实的利益冲突,大有走向歧
11、途的可能,这会导致原本就不成熟的保税区运转机制走更远的弯路。李建勇(2004年)认为我国保税区在惯例规范和运作方式上基本符合国际通行的规则,符合贸易自由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国保税区将继续发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积极作用。金戈(2004年)目前世界上近千个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由于有利于多边贸易一体化,可以加快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化进程而被鼓励加速发展。王威(2010年)随着WTO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自由贸易区非但没有受到冲击,还有逐渐增多和扩大的趋势。4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刘伟(2004年)认为中国保税区没有完全达到预定发展目标,
12、最为主要的在于保税区与港区分离从而导致各自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成思危(2008年)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在区域定性、管理体制、功能定位和设区原则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宗超(2003年)认为总结起来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管理5体制与机制;三是在政策及运转模式上缺乏协调与连贯性;四是与港口结合的问题。李胜春(2005年)我国保税区由于立法滞后,多头领导,功能政策不到位以及定位模糊等原因,使保税区的发展步履维艰。42解决对策何奕(2007年)认为对中国临港保税区发展及其港口一体化建设问题的研究就是从保税区区位优势入手研究中国保税区向自
13、由贸易区的发展。胡浩(2006年)我国保税区的改革可以分三步1现有保税区的调整和改革;2向自由贸易区的试点;3推进保税区与港口的一体化问题。郭信昌(2010年)为有利于保税区的进一步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应在保税区分析其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就制定基本法、组建全国管理机构、调整微观管理模式、完善建设布局、合理确定功能等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调整。刘辉群(2009年)认为保税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路明确保税区发展目标模式,努力实现保税区的国际化、现代化与规范化完善保税区的管理体制,确定保税区的发展战略赋予保税区更高层次,更加开放并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相衔接的特殊政策,为保税区创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环境。小
14、结总体来说,关于保税区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富,部分文献具体到各个保税区,也有一部分文献是针对全国保税区进行研究并分析我国保税港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读,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研究文献大多指向如何促进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问题。(2)学者对于保税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而关于外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文献相对缺乏,且集中在对欧洲和美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对其他地区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文献甚少。(3)二十年来,我国保税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虽然保税区发展仍然存在多
15、方面的问题,但推进保税区的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港口经济的发展,保税区将为多种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6参考文献1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陈钧浩论宁波自由贸易区的建立J宁波大学学报200713王烨论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54高海乡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展望J特区经济,2010115陈浪南,童汉飞,谢绵陛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比较J税务研究,200986仇燕苹,宣昌勇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启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徐艳玲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
16、转型研究J吉林农业,201068李琳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及区位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439张凤清论我国保税区发展模式定位J特区经济,2006410郑德雁保税区功能该如何认定位J中国统计,2002211宋黎保税区现阶段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1212子云北部湾经济区进出口提速J广西日报,2006412陆佩儿浅析我国保税区的改革与转型J商场时代,20072414张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J国际贸易,2010(1)15黄凌云,张伟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与模拟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416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
17、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7何奕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J世界经济情况,2007718刘辉群中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518蒋琴儿,刘德弟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及其发展前景J商业时代,2006920窦萍从保税区到自由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1MICHAELPFAARCHINESEBONDEDAREASCHOOSINGTHERIGHTLOCATIONJTAXNOTESINTERNATIONAL,2011122HIRSCHMANAOTHESTRATEGYOFECONOMIESDEVELOPMENT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