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4676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真菌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去年 11 月,根据教研室领导安排,所有教研员讲一节公开 课。我已经 10 多年没有上过初中的生物课了,因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精心准 备了一节课 ,上完之后,效果不太理想。我把当时准备的课堂案例汇报一下, 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二、设计思路真菌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师以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努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能真正提升自身的生命科学探究能力,尤其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教材内容穿针引线,通过几则恰当的教学活动:辅以实验、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获取感性认识,解惑释疑,突破知识的难点,提高对微观生

2、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描述、归纳、表述能力,学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一系列有梯度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思维训练中主要运用聚合抽象训练法和生疑提问训练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生活、知识和应用中,体会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三、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是济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生物的类群第三章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真菌中的三类: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与繁殖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教材的授课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在此之前进行了细

3、菌的教学。在本节课中关于腐生做了弱化处理,腐生会在后面的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中做详细的比较讨论学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对真菌的认识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认识阶段上,教材包含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并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等增强收集、利用信息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健康的卫生习惯,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 对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学以致用学习观念的形成;提高动手、观察能力。教学难点: 1用观察微观生物的方法认识它们的形态结构、营

4、养方式、生殖方式,运用科学语言描述其形态结构。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比较不同菌类的异同, 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四、学情分析在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对微生物类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植物与动物类群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真菌中的部分种类都有过接触与了解,藉此,师生对话可以顺利展开。教学过程中, 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原则,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大量联系生活现实,通过学生调查生活中真菌的展示增加课堂的知识内容量,观察酵母菌、霉菌的结构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实验观察、讨

5、论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过程中辅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获得感性认识,解惑释疑,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生活、知识和应用中,体会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全面培养学生。五、教学策略与手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实验、图片、视频等为载体,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工具,使用恰当方法仔细观察微观生物,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进入深入思考。在一系列有梯度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真菌中的某些生物或多或少存在着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描

6、述生活中对于真菌的认识,切入课题。然后以实验等活进行,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本地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与思考,依次了解真菌中主要三个类群的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并引导学生互动,用科学、明确、简洁的语言,完善对真菌的描述及归纳总结的语句;藉此活动过程同时,也在了解真菌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体验真菌的多样性,并能对真菌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进行思考。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实验用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纱布等。实验材料:1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黑根霉;2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黑根霉的面包和长有青霉的水

7、果;3准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4青霉、黑根霉的永久玻片等;5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调查生活中的真菌。2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二)创设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真菌,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生活体验:由各小组展示收集的食用大型真菌。并回忆小学科学学过的有关蘑菇的知识。提出问题:它们与我们前面学过的病毒和细菌有什么不同?你还知道哪些真菌?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怎样繁殖后代?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真菌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大型真菌,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蘑菇资料,参与学生讨论。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过渡:梳理

8、有关问题,要了解真菌应该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四)实验探究: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分组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观察酵母菌:给学生出示实验室里的一些培养液(酵母菌),在准备实验时不小心把标签能掉了,不知道是细菌还是酵母菌,请学生进行鉴别,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是否想通过自己的鉴别得出结果呢?你能描述出他们的结构吗?你能把它和刚刚学过的细菌的结构进行比较吗?如此设计可以让学生在一进入课堂就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并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让学生对旧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对显微镜的使用也有了进一步的熟练。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后,很自然的

9、就总结出细菌和酵母菌的区别在于酵母菌的结构微小,有真正的细胞核,从而引出“真菌”(字面意思:有真正细胞核的菌)。但是有的学生也会提出问题:真菌都是像酵母菌这样单细胞的吗?还有没有多细胞的呢?这样的主动置疑,让学生又有了探究的欲望。观察青霉菌、黑根霉这时,我就出示准备好的发霉的面包和橘皮,还可以用一些发霉的、长毛的衣服和皮鞋,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规律从广泛的观察中归纳提炼出来,在生活现象中探究科学,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获知的过程。学生们看到这些东西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自己就知道了这些生活中很不起眼的生物也是真菌,而且也知道了他们是青霉、黑根霉。我又问学生想不想看看他们的结构呢?好奇心又形成了,学

10、生马上想通过自己观察,获得知识,同时我给他们提出了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新的问题:你可以自己选择观察的方法,比如用放大镜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等。这些真菌和你熟悉的酵母菌有什么不同点?他们和酵母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对于一些层次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的观察衣服上的毛霉,提高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学会用生物的方法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动手制片的兴奋迁移到对真菌形态结构上的探究上,强调了教学中的重点。借此深化了学生动手操作和使用显微镜技能。随后同学们就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心得进行了交流,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中的合作态度。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一个坚实的直观基础。同

11、时在屏幕上显示教材的结构图,将对真菌的观察提高到细胞结构的微观层次上。(五)感受获知在真菌中除了这些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种类外,请问同学们:蘑菇和木耳是真菌吗?它们同酵母菌和霉菌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动手的实验:学生动手撕平菇,观察蘑菇密生的菌丝,获得形象的认知,同时在大屏幕上出示蘑菇的结构图,让学生感受到菌丝在大型真菌中的存在。这时再结合青霉和曲霉、酵母菌的结构图,让学生自己整合出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生命活动是本课的难点。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进入这一部分,我让学生看了一段录象,然后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青霉、黑根霉为什么通常生活在一些食品和水果中呢?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萌

12、发呢?他们又是靠什么方式来繁殖自己的呢?这样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真菌要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要是靠孢子来繁殖的,利用一段自然界中真菌生长的录像,水到渠成的解决了异养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对学生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学生联想到了勤洗手,常洗头,注意个人以及环境卫生等实际问题。深化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较好的树立了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总结。(时间如果允许,可以播放视频)(六)盘点收获: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总结。最后老师总结比较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多媒体课件)(七)当堂检测:最后,播放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体会到真菌在我们生物圈中的种类繁多,

13、更深刻的体验到生物的多样性,但是我们却能把多种多样的生物归纳出最基本的生物特征和生物规律性。那么真菌对我们人类和生物有什么作用呢?它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呢?这在学生新奇的表情中留下了更多的好奇心,也为下一章的学习打下了伏笔。七、反思与总结从已经实践效果看,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适合绝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选用的视频、图片、阅读等材料适当,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1、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目标比较具体、适切,针对性较强,具有操作性和可测性。2、注重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动手培养霉菌,学会简单的微生物培养方法的同时真切体

14、验到真菌无处不在。在后续的课堂观察实验中,更多地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科学描述,比较归纳等科学素养。3、在教学中,教师避免了通过简单的讲授让学生获得新知,而是结合教材载体,层层设疑,引起一系类师生、生生互动对话。在一系列有梯度的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归纳出真菌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思考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有效思考带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4、在教学过程中图片、视频等学习载体针对性强,均有较高的有效性,不可替代性。5、在学生课堂观察霉菌的实验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把鼻子等凑近霉菌时,若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凑太近时,教师需把握好这一良好的教学契机,可以提醒学生推测可能的不利原因。6、教学目标与达成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了解不够,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教师不知道或了解很少。比如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应该很熟练的使用显微镜,结果上课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使用显微镜,我只好再讲解和示范。其结果可想而知。对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思考:产生问题应该值得教师关注,首先肯定学生的思考,一般更多地引导学生从寻求答案的途径去发挥学生在课堂后的讨论、探索,呵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学科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