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市 2016 年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吉林市 2015 年年底耕地面积 152574.84 公顷,其中水田 38864.70 公顷;水浇地 916.77 公顷;旱地 112793.38 公顷。吉林市初步确定酸化型、肥力提升型和肥力衰退型一共 3 个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共布设 16 个监测单元,全市等别渐变耕地面积共 152574.84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00.0%。其中:酸化型主要分布在大绥河镇、搜登站镇、孤店子镇、桦皮厂镇、左家镇、两家子乡,监测渐变耕地总面积 69496.01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5.55%。其中 8 等 281.34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18%;
2、9 等 17057.28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1.18%;10 等 22582.16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4.8%; 11 等 29329.54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9.23%;12 等 245.70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16%。其中:肥力提升型主要分布在乌拉街镇、大口钦镇、缸窑镇、江密峰镇、江北乡和土城子乡,监测渐变耕地总面积 37522.18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4.59%。其中 8 等 311.86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2%;9 等 18969.77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2.43%;10 等 13657.51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
3、的8.95%; 11 等 2530.58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66%;12 等 2052.46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1.35%。其中:肥力衰退型主要分布在九站街道、承德街道、东城街道、越北镇、旺起镇、小白山乡、江南乡、前二道乡、欢喜乡、金珠乡等乡镇,监测渐变耕地总面积 45556.66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29.86%。其中 8 等 1382.49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91%;9 等 16345.27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71%;10 等 8116.23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5.32%;11 等 11838.32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7.7
4、6%;12 等 7874.35 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16%。(一)监测单元情况本次监测吉林市耕地等别监测评价在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各等别远离城市、道路的典型部位上,选取了 16 个固定监测单元以及 238 个临时监测单元,其中。固定监测单元年初等别、代表面积、监测等别、等别变化等详见表 5-1。从表 5-1 监测等别与年初等别对比情况来看,肥力提升型 8.8 等提升至 8.7等,等别变化 0.1 等;8.9 等提升至 8.8 等,等别变化 0.1 等; 10.5 等提升至 10.4等,等别变化 0.1 等。酸化型等别均无变化。肥力衰退型除 9.5 等降至 9.6 等,降低 0.1
5、 等外,其余均无变化。表 5-1 吉林市 2015 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单位:公顷监测单元编号 年初等别 渐变类型 代表面积 监测等别 等别变化DY22020101 9.8 PHSHX 5885.11 9.8 0.0DY22020102 9.2 PHSHX 11453.51 9.2 0.0DY22020103 10.9 PHSHX 10145.32 10.9 0.0DY22020104 11.2 PHSHX 19429.92 11.2 0.0DY22020105 9.9 PHSHX 4467.81 9.9 0.0DY22020106 10.1 PHSHX 18114.35 10.1
6、0.0DY22020107 8.8 FLTSX 6882.34 8.7 0.1DY22020108 8.9 FLTSX 12399.29 8.8 0.1DY22020109 11.9 FLTSX 2052.46 11.9 0.0DY22020110 11.8 FLSTX 11838.32 11.8 0.0DY22020111 11.9 FLSTX 7874.35 11.9 0.0DY22020112 9.8 FLSTX 8116.23 9.8 0.0DY22020113 9 FLSTX 4521.56 9 0.0DY22020114 9.5 FLSTX 13206.20 9.6 -0.1DY2
7、2020115 10.5 FLTSX 13657.51 10.4 0.1(二)等别渐变情况吉林市国家利用等有 812 等,其中 8 等酸化型渐变耕地面积仅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18%,12 等酸化型渐变耕地面积仅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0.16%;面积相对较少,故不设置监测单元;同样,8 等肥力提升、8 等肥力衰退渐变耕地面积仅占全市总面积的 0.2%和 0.91%,故不设置监测单元。其余渐变类型各等别监测情况见表 5-2。从中可看出,9 等、10 等、11 等酸化平均等均降低 0.1 个等别;肥力提升耕地 9 等提升 0.1 个等别,10 等、11等、12 等肥均无变化;肥力衰退耕地 9 等、
8、10 等、11 等、12 等均无变化。造成肥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垦殖,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随着人口增多,住宅和建设占地,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高产出消耗了耕地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而农民也不注重施用有机肥补充耕地的肥力,大部分施用化肥,土地休耕、轮作、深翻土地等措施也没有落实,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情况,造成了耕地状况日益下降,从而影响粮食产量。针对肥力衰退的情况,应当加快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改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通过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多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能力,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耕性,为作物生
9、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造成耕地土壤酸化的内在原因是耕地理化性质不稳定,对酸性物质的缓冲性不足,外在原因主要是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也包括长期施用尿素)以及施石灰、烧草木灰、施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的缺失,使耕地土壤养分失衡。针对酸化的情况,主要措施有:秋收后,将秸秆和杂草清理干净,在耕地中均匀撒入生石灰,翻耕,可以调节耕地酸碱度,增加钙元素含量;还可以将秸秆和杂草集中焚烧成草木灰,草木灰呈碱性且富含钾,可以对酸性物质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并补充耕地中必需的钾元素;农民在施用肥料时,应选择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有极大的缓冲性,长期施用,可以平衡耕地酸碱度,培养地力。合理的耕作习惯和长期使用有机肥,使土壤的
10、有机质含量增加,提升了土地等别及自然生产能力。表 5-2 吉林市 2015 年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单位:公顷基期 年初 年末 变化值等别渐变类型等别 面积 平均等 面积 平均等 面积 平均等 面积9 等酸化 9 17215.56 9.5 17062.1 9.6 17057.28 -0.1 4.8210 等酸化 10 22639.59 10.4 22599.19 10.5 22582.16 -0.1 17.0311 等酸化 11 29452.58 11.2 29400.60 11.3 29329.54 -0.1 71.069 等肥力提升型 9 18988.96 9.2 18971.02 9.1
11、 18969.77 0.1 1.2510 等肥力提升型 10 13668.14 10.2 13660.27 10.2 13657.51 0.0 2.7611 等肥力提升型 11 2532.77 11.1 2530.82 11.1 2530.58 0.0 0.2412 等肥力提升型 12 2054.17 12 2052.79 12 2052.46 0.0 0.339 等肥力衰退型 9 17014.75 9.4 16539.50 9.4 16345.27 0.0 194.2310 等肥力衰退型 10 8536.02 10.2 8282.29 10.2 8116.23 0.0 166.0611 等肥力衰退型 11 11920.23 11.5 11901.10 11.5 11838.32 0.0 62.7812 等肥力衰退型 12 8293.98 12.1 7901.65 12.1 7874.35 0.0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