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 (皖政办201795 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有关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立足池州市情,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促使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
2、康服务,增进医改成果获得感。(二)工作目标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在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逐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2018 年,结合对口支援帮扶工作,组建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联体、城乡医联体各 1 个,组建专科联盟 1 个。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方式,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转诊机制,逐步形成权责明确、功能清晰、运转有效、群众受益的医联体运行体系,推动基层首诊比例不断提
3、高,县域就诊率逐年提升。到 2020 年,与医联体相关的医保、价格、人事、资金等综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居民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二、组建形式结合我市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区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分区域、分层次、结合实际就近组建不同模式的医联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一) “1+X”城市医联体一是由城市三级医院联合城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以技术服务、人才共享为纽带的城市医联体,推行预约门诊住院、检查互认、处方流动、用
4、药衔接、信息互通,纵向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管理模式。二是探索整合城市三级医院和城区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组建医疗集团,建立健全治理、考核机制,形成管理、服务、责任、发展一体化,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城乡医联体结合对口支援帮扶等工作,由城市三级医院与市域内若干县级医院组成城乡医联体,通过向县级医院派驻医、药、护、技、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等方式,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衔接,提升县级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着力推进石台县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在保持原有隶属关系、资产归属、法人地位、功能定位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由市人民医院对人员、资源、
5、运行、服务等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成为利益共同体、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三)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县域医共体” )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若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组建县域医共体。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县域内卫生健康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各地根据辖区医疗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就医需求,遴选确定组建 1 个或若干个医共体,县域医共体要与城市、城乡医联体有效对接,形成完整的分级诊疗体系。(四)专科联盟由专科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充分发挥市医学会和市级质控中心作用,通过学术会议、学术交
6、流,技术培训帮扶及疑难重症的会诊、救治, 横向联合该专科技术力量,并纵向延伸,提升全市各专科水平,构建纵横互联协作的专科联盟。市人民医院牵头组建普外科专科联盟。二级以上医院可以根据本单位重点专科、优势专科联合其他医疗机构该专科技术力量,组建类别不同的专科联盟。各专科联盟要主动与省内、国内相关专科领先医疗机构、医疗团队、知名医生等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专科治疗技术,提高相关专科的医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五)远程医疗协作网城市医联体、城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在联合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教学培训等,构建完善面向基层和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络。市人民医院要加
7、快推进远程医疗协作服务中心建设,各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实现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不断丰富远程协作内容,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三、重点任务(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牵头医院要根据医联体组建类型,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医联体章程,明确医联体内部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医联体成员间签订的协议、合同、章程等,需分别报其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医疗机构网站公开。紧密型医联体可以实行人员、责任、资产、技术、服务、药品采购、信息、医保支付等一体化管理。松散型医联体主要以技术、人才、管理、利益为纽带,在坚持资产归属不变、财政拨款渠
8、道不变和人员身份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制订章程、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力义务,开展协同服务和分级诊疗。(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二)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级别规模、学科水平、服务能力、服务范围等情况明确不同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三级医院承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的诊疗,开展具有较高专科技术水平的医疗服务;二级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疾病和特色专科诊疗,开展常规诊疗技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等服务。(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实行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鼓励
9、牵头医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病理、后勤服务等中心,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医联体内,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集中采购和处方流动,共享疑难病例讨论、学术报告、在线继续教育等资源,建立相互间购买服务的财务结算制度,提高运行整体效率。对部分安全性高、疗效明确、性能稳定的医院制剂,应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后在医联体内可调剂使用。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协同共享机制。支持医联体运用已有的统一信息平台,开展医联体内部
10、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资金结算等协同应用与服务。建立医联体内部的知识库共享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诊疗培训和知识更新。制定完善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加强医联体内部医疗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支持和保障信息惠民服务。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五)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医联体内成员单位要建立双向转诊、病历接续和医保手续办理等绿色通道,明确双向转诊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特别是牵头医院要成立外联部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转诊、会诊等工作,确保预约转诊优先诊疗、住院,逐步提供转诊入院志愿者引导服务、先诊疗后结算便捷服务。医联
11、体内成员单位要统一转诊会诊标准,统一转诊会诊流程,在医联体内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内积极开展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六)开展连续性诊疗服务。医联体内上级医院要根据实际,及时将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恢复的患者,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晚期的临终关怀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等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鼓励上级医院以会诊方式出具治疗方案,在医联体内下级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逐步由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康复和护理等服务。鼓励医养结
12、合服务机构加入医联体,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融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七)统一医联体内用药范围。医联体内上级医院下转患者,应明确接续治疗用药方案,做好用药衔接,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国家、省制定的分级诊疗病种或特殊病种用药和急救用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使用上级医院药品目录。对于下转患者,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院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对于签约的部分慢性病患者,在确保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提供不超过 2 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实现县域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用药范围、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集中配送和统一药款支付。社
13、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其牵头的城市医院接续治疗用药参照县域医共体政策执行,保障下转患者的连续用药。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改办)(八)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发挥上级医院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撑作用,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可选择户籍或居住地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医生、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与基层医务人员组成签约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小病首诊治疗、大病筛查治疗、疑难病鉴别诊治的全程签约医疗服务,覆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完善慢性病治疗、康复、保健全流程管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签约服务范围。上级
14、医院根据社区签约的常见病、多发病情况,将不少于 5%的相应专科专家号源投放到社区,供签约服务人群优先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可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和住院床位、大型设备检查;享受优先便捷的转诊通道;享受优惠的就医费用、在基层享受上级医院目录药物等。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九)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强化医联体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结合我市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开设康复联合病房等方式,开展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结对合作,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加强对下级医院薄弱专科的建设,为下级医院培育
15、一批特色专科和科室,实现精准帮扶。城市医联体可采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三级医院医疗护理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指导社区提高诊疗水平。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要免费接收基层人员进修培训。 (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十)建立适宜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联体考核指标,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要将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上级医院收治病种结构优化、医疗费用控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以及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不单纯考核业务量。引导三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
16、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医保支付、等级医院评审、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并与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资金以及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对医联体内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在责令其整改的同时,暂停医院评审、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资格,经整改符合要求后再予评审。 (牵头责任单位:市医改办、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十一)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机制,围绕患者接续性治疗机制建设,合理确定医保、价格配套政策,支持鼓励医联体建设发展。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医联体协作扩大服务增收或资金结余部分,由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协
17、商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激发内生动力。 (牵头责任单位:市医改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十二)发挥医保引导作用。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逐步推进医保基金市级统筹,探索推进医保对医联体实现按服务人口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等改革,将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节约资金作为医联体与医保管理的共同利益,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对因同一疾病在紧密型医联体内上下转诊的,在不突破临床路径或诊疗常规确定的住院天数情况下,不作为再次入院,仅收取一次门槛费,简化医保转诊、报销手续。完善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医
18、保基金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差距,发挥医保对医联体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制定将家庭病床费等纳入医保报销的相关政策。 (牵头责任单位:市医改办、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十三)完善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倾斜,向急需且专业人才短缺的专业倾斜,统筹考虑医务人员加班、值班、巡回医疗等情况。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探索制定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