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608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沙市一中高三三月质检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长沙市一中 高三 三 月质检 试 题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为 108 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考生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方有效。 相对原子质量 : H-1 O-16 Cl-35.5 Cu-64 N-14 Fe-56 S-32 Ba-137 P-31 Zn-65 第 卷 选择题 (共 1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 SO2 被氧化成 SO3 的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 硫酸工厂通常采用高压 B SO2 氧化反应在 400 500下进行

2、,是因为高温有利于提高 SO2 的转化率 C接触室里热交换器的主要功能是把反应放出的热量传递给需要预热的反应混合气体 D由于硫酸厂对环境的污染,故应远离消费中心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SiO2 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 B 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都是主要的高温结构陶瓷 C 制造蓝色玻璃加入的物质是 Co2O3 ,它可以滤去焰色反应中由钠元素产生的黄光 D 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份都是 SiO2 3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了质量数为 289 的 114 号元素,用 Uuq 表示该元素。原子 R 比 289Uuq原子核中质子数少 103,则关于 R 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它的质子数为 1

3、03 B 它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 C 它位于周期表第 A 族 D 它有很强的氧化性 4 相同温度下,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始终不变的是 A 向浓氨水中持续通入干燥洁净的空气( 已除去 CO2) B 向 KNO3 饱和溶液中加入 n g KNO3 晶体 C 向 98.3%浓 H2SO4 中加入 n g SO3 D 向 Cu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n g 无水 CuSO4 5 在温度一定时, 用水稀释 0.1mol L 1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c (OH ) / c (NH3 H2O) B c (NH3 H2O) / c (OH ) C c (H + )和 c (O

4、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6 将 CO2 持续 通入下列 八种饱和 溶液 : Na2CO3 Na2SiO3 NaAlO2 C6H5ONa Ca(ClO)2 CaCl2 NH3 和 NaCl Ca(OH)2,最终能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A B C D 7 最近,美国 Lawrece Lirermore 国家实验室 (LINL)的 V Lota C S Yoo 和 H cyrnn成功地在高压下将 CO2 转化 为 具有类似 SiO2 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 CO2 的原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 CO2 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B CO2 的原子晶体和 CO2

5、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 在 CO2 的原子晶体中 ,每个 C 原子结合 4 个 O 原子 ,每个 O 原子结合两个 C 原子 D CO2 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8 下列事实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 Na2SiO3+CO2+2H2O = H4SiO4 +Na2CO3 SiO2+2C 高温 Si+2CO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 CH4 比 SiH4 稳定 A B C D 9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试液 产生黄色沉淀,证明原试液中有 I B某试液 溶液显红色,证明原试液一定是碱 C某试液(浓溶液) 无明显现象 有红

6、棕色气体放出,说明原试液中含 有 NO3 - D某试液 无明显现象 未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NH4+ 10 将 a mL NO、 b mL NO2、 x mL O2 的气体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倒插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 x 对 a、 b 的函数关系式 x=f(a,b)是 A (a+b)/2 B (2a+b)/3 C( 3a+b) /4 D (4a+b)/5 11 将 32.1gNH4Cl 固体与过量 Ca(OH)2 固体共热 ,放出的气体全部被含 39.2g 溶质的磷酸溶液吸收 ,此时生成的盐是 A NH4H2PO4 B (NH4)2HPO4 C (NH4)3PO4

7、 D NH4H2PO4 和 (NH4)2HPO4 12 据报道,某地一辆满载砒霜的大货车翻下山坡,滑下河道,部分砒霜散落到河水中。砒霜的主要成分是 As2O3,剧毒,致死量为 0.1g , 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 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其无色晶体在 193升华,微溶于水,生 成 H3AsO3(亚砷酸);其对应的盐也均有毒性,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它 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加入铜 加入浓硫酸 ,加热 加入 AgNO3 溶液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加入 NaOH 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2O3 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B As2O

8、3 是砷酸的酸酐 C可向该河中撒入生石灰,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D可向该河水中撒入氢氧化钠,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13 用下图装置制取、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 a、 b、 c 表示相应仪器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氢氧化钠溶液 B SO2 浓硫酸 Cu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硫酸 CaCO3固体 浓硫酸 14 1.92g Cu 投入到一定量的浓 HNO3 中, Cu 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672mL 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 O2,恰好使

9、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 O2 的体积为 A 504mL B 336mL C 224mL D 168mL 15 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下图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瓶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H2O 样品 盐酸 样品 盐酸 饱和 Na2CO3 样品 硫酸 饱和 NaHCO3 饱和 NaHCO3 样品 硫酸 (A) (B) (C) (D) 16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时

10、,还原产物是 A NO2 B N2O C N2 D NH4+ 17 在一些电视剧中,为达到一定的特级效果,经常需要“烟幕”来配合。这里所需的“烟幕”有的是用 NH4NO3 和 Zn 粉按质量比 8: 6.5 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滴于上述混合物上即产生大量白烟,又知二者发生反应后只生成 ZnO、 N2、 H2O生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 不正确 是 A NH4NO3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在常温下,将 NH4NO3 固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的 pH 小于 7 C在上述 化学反应中,若有 1molN2 生成,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5mol D在上述化学反应中, Zn 失电

11、子的数目等于 NO 3 中的 N 得电子的数目 18 有混合气体 X,它是由 NO、 H2、 CO2 组成,通入足量的 Na2O2 后,变成混合气体 Y,将 Y 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只得到质量分数为 70%的 HNO3 溶液,无其它任何气体,则 X 中各气体体积之比为 A 2 4 7 B 4 2 7 C 7 4 2 D 3 5 8 第 卷 非选择题 ( 54 分) (请将答案填到答卷的对应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二、实验题 19 ( 14 分) ( 1)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其它 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已知 : 碱石灰的作用是 _,稀硫酸的作用是 _; 浓

12、氨水与固体 NaOH 接触,为什么会逸出大量氨气? _ ; 证明 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 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 CO、 H2,还含有少量 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图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 CO 和 H2。 2NH3+3CuO=N2+3Cu+3H2O 连接上图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代码字母):(已知洗气瓶中的溶液均足 量)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确认混合气中含有 H2 的实验现象是 ; 确认混合气中含有 CO 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 三 、填空题 20 ( 10 分

13、) 工业生产红矾钠(重铬酸钠 Na2Cr2O7)及铬酸酐( Cr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将 铬铁矿(可视为 FeO Cr2O3,还含有 Al2O3 和 SiO2)、纯碱 混合通过空气焙烧(使铬转化为 +6 价的化合物); 焙烧产物加水, 过滤 并用硫酸调成 弱酸 性 ; 再 过滤,滤液 继续 加硫酸酸化,浓缩、结晶成红矾钠; 红矾钠加浓硫酸熔化反应。反应完毕后趁热分液,冷却压片,即得片状铬酸酐。 ( 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 ) FeO Cr2O3 +( ) Na2CO3 +( ) O2=( ) Na2CrO4 +( ) Fe2O3 +( ) CO2 SiO2 + Na2CO3 _ _

14、; Al2O3 + Na2CO3 _ _。 ( 2)用水浸取燃烧产物,并用硫酸调成 弱酸性 的目的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_。 ( 3)过滤,除去杂质,滤液 继续 加硫酸酸化,浓缩结晶 生 成红矾钠的化学方程式 是: _ _。 21 ( 8 分) 铁与 HNO3 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了与 HNO3 浓度有关外,还 与温度有关 。已知在与冷稀 HNO3 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 NO 气体;在与热稀 HNO3 作用时,主要还原产物为 N2O 气体;当 HNO3 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 NH4+。现有铁与稀 HNO3作用,请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焙烧 焙烧 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

15、一种还原产物。 ( 1) 0 点到 a 点的还原产物是 ; ( 2) a点到 b点的还原产物是 ,其原因是 ; ( 3)试完成 b 点到 c 点的反应方程式: Fe+ HNO3= Fe(NO3)3+ + H2O 22 ( 14 分) 已知 A、 B、 C、 D 分别代表中学化学常 见物质(或粒 子 ), 其中 A、 B 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粒 子 ),相互转化关系如 右图(有关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若 A、 B 两化合物相互反应得到气体单质 C 和化合物 D,则 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 ( 2)若 A、 B 两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

16、C 和化合物 D,且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B,则 A、 B 的化学式 分别 为: A 、 B ,该反应中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 质 量之比为 ; ( 3)若 A 是含 5 个原子 核 构成的粒 子 ,且 A、 B 均为 10 电子粒 子 ,含适量 A、 B 粒 子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 C和化合物 D,则 A 粒 子 的电子式为 ,C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含 A、 B 粒 子的 溶液转化为 C、 D 的 离子 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 23 ( 8 分) 有一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 10mL 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 9.32g 的沉淀;滤液与 4.0

17、mol L-1NaOH 溶液反应,用去 35mL 碱液时恰好完全中和。试求: ( 1)混合液中 H2SO4、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 2)另取 10mL 原混合液,加入 3.2g 铜粉共热时,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约为多少毫升? ( 3)若上述 10mL 混合溶液中的硫酸,是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备得来的,则需含FeS2 质量分数为 50的黄铁矿多少克 (设 FeS2 的转化率为 96.0 )? A B C D 长沙市一中 2007 届高三三月 质检化学答题卡 I、 选择题 ( 5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8、 15 16 17 18 答案 II、 非选择题 ( 54 分) (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 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 请按题号 用 2B 铅笔填涂, 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照题号用 0.5 毫米 黑色 墨水 签字笔书写, 否则作答无效 。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不折叠。 19 题( 14 分) ( 1) , ; ; ; ( 2)

19、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 ; ; 。 20 题( 10 分) ( 1) ; ; ; ( 2) ; ; ( 3) 。 21 题( 8 分) ( 1) ; ( 2) , ; ( 3) 。 班级考号姓名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 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 题( 8 分) 解: 22 题( 14 分) ( 1) ; ( 2) A ; B ; ;

20、 ( 3) ; ; 。 长沙市一中 2007 届 高三三 月 月 考化学参考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 ( 54 分) 第 II 卷 非选 择题 ( 54 分) 19、 ( 1) 吸收水蒸气( 2 分) 吸收氨气( 2 分) NaOH 吸收溶液中水分放热,使溶液 温度升高 ; 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都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共 2 分,加点处和横线处各 1 分。其它 正确结果参照本标准给分)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有无色液滴产生( 2 分) ( 2)( E)( F)接( D)( C)接( A)( B) 或( B)( A) 接( J)( I)或( H)( G)( 2 分) 黑色 CuO 变红,无水 CuSO

21、4 变蓝;( 2 分) CuO+CO=Cu+CO2(加热 ),CO2+Ca(OH)2=CaCO3 +H2O(每个 1 分) 20、 ( 1) 4 8 7 8 2 8( 2 分) Na2SiO3 + CO2( 2 分) 2NaAlO2 + CO2( 2 分) ( 2) AlO2 + H + + H2O Al(OH)3, SiO32-+2H+=H2SiO3 (每个 1 分) ( 3) 2Na2CrO4 + H2SO4 Na2Cr2O7 + Na2SO4 + H2O( 2 分) 21、 ( 1) NO ( 2 分)( 2) N2O( 2 分);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 2 分) ( 3) 8,

22、30, 8, 3NH4NO3, 9 ( 2 分) 22、 ( 1) 2Na2O2+2H2O 4NaOH+O2(或 2Na2O2+2CO2 2Na2CO3+O2, 4NH3+6NO 5N2+6H2O)( 2 分) ( 2) A: SO2( 2 分 ) 、 B: H2S( 2 分); 2:1( 2 分) ( 3) ( 2 分) 三角锥形( 2 分), NH4 +OH NH3 +H2O( 2 分) 23、 ( 1) c(H2SO4)= 4.0mol L-1 ( 2 分) c(HNO3)= 6.0mol L-1 ( 2 分) (2) 据 3.2g 铜粉计算可得: 747mL ( 2 分) ( 3) 5.0g ( 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C B B C C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A B B A D A 催化剂 H H H N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