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56201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8+中国社会主义道路-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版汇编+Word版含解析【KS优质文档U+高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考点一: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01.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12)图 2 是创作于 1950 年的宣传画拖拉机 ,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答案】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50 年拖拉机成为农村的农业生产工具。人民公社化开始于 1958 年,故 A 错误;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普及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故 B 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 1953年以后,故 D 错误;拖拉机成为农业生产

2、工具,这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力成为农业的生产方式,故C 正确。【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名师点睛】本题通过 1950 年的宣传画来考查考生对建国后农业改革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主义、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50 年” ,由此时间可排除 ABD 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 C 项。02.( 贵州省遵义航天中学 2017 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表中的四组经济数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这

3、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1952 年 1957 年 1965 年 1978 年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304.77棉花(单位:百万吨) 1.30 1.64 2.09 2.16原油(单位:百万吨) 0.14 1.46 11.31 104.05钢(单位: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D. “文革”十年动乱破坏了公有制基础【答案】C【解析】从表格看,题干中的

4、四个时间中,粮棉和油钢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的粮棉属于农业范畴,而油钢属于工业范畴,结合时间来看,1952 年与 1957 年比较,油的产量增长了 10 倍左右,钢的产量增长了 3-4 倍,而粮棉产量则增长有限,据此可以推断 C 符合题意,故选 C。0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7 届高三 6 月高考热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 25%左右,而 1958 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 339%,1959 年、1960 年进一步增至438%和 396%。这表明,当时我国A. 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 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 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 工业

5、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答案】D04(山东省青州市 2017 年高考热身训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962 年 2 月,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工业发展速度,精简职工人数,压缩教育事业规模等。这些措施A. 确立了“八字方针” B. 清除了“左”倾错误C. 反思了“三面红旗” D.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工业发展速度”等信息体现了对大跃进等“三面红旗”反思,即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62 年 2 月尚未确立八字方针,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措施未达到

6、清除了“左”倾错误的程度,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这些措施和城市化进程无关,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05.(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

7、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 ,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

8、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 分)【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 世纪 70 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 (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

9、的“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归纳出 19 世纪70 年代的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的措施。(2)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

10、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名师点睛】本大题第一小题的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和第二小题的“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

11、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第一小题的“差异” ,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考点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01.(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3)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02(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1960 年和 1979

13、 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 20 年,但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调整”都A. 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 B.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C. 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 D. 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两次“调整”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60 年的“调整”是针对大跃进之后的国民经济所做出的措施,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1979 年的“调整”是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也有利于经济发展。A 选项错误,1960 年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B 选项错误,1960 年并没有全面纠正“左”的思想;C 选项错误,1960 年的经济政

14、策并没有实现体制转型;D 选项正确,两次调整都有计划经济的特点。0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C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17 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80 年春节前夕,商业都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

15、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 1984 年,与 “1980 年春节前夕”不合,故 A 项排除;据“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可以得出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故 B 项正确;据材料中“要求各大城市”可知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 C

16、 项排除;题干史料中并未提到所有制改革,故 D 项排除。考点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01(苏州市 2017 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2016 年 11 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A.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B. 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C. 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三权分

17、置”制度。再结合所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明确“三权分置”制度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同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据此即可正确判断。02(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题)下表为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年份 19501957 19581960 19661976 19781984城市化率(%) 11.815.39 16.2519.57 17.9817.13 17.9223.01A. 19501957 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B.

18、19581960 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大跃进”运动C. 19661976 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 19781984 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1953 年1957 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化率提高,A 项正确;1958 年我国大搞大跃进运动,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城市化率提高,B 项正确;19661976 年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率变化变低,C 项正确;D 项错误,因为我国在 1984 年才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03(江苏省徐州市 2017 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历史试

19、题)“按 1980 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 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 890 元,比 1980 年提高 34.8%,年均增长 7.8%,大大超过 1953 年至 1978 年平均增长 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即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使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农村改革而非城市经济体制改

20、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改革而未涉及开放,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04(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基本上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士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实行分户经营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A. 大体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B. 能有效挖掘现有土地潜力C. 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 D. 较难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答案】C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考点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01.(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3)1981 年底,经

21、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B【解析】材料中“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的现象主要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建议可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 B 项正确。股份制是 1992 年之后企业改革措施,故 A 项错误;中国 1986 年才提出“复关” ,故 C 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 D 项错误。【考点定位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02(重庆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90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等交通项目:允许外商在

23、区内试办商品零售业;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等。这突出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A. 地域范围从点到面 B. 投资领域全面放开C. 开放领域日益扩大 D. 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答案】C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0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 2 个直辖市、25 个省辖市、67 个县、约 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 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 开辟长江三角洲

24、经济开放区【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十年实践”,所以此后的实践活动当在 1990 年以来。结合所学,A为 1980 年,B 为 1984 年,D 为 1985 年,时间均不符,排除。1990 年,上海浦东开放,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选 C。04(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有着巨大的相似性,但却是同途而殊归,其主要原因是A. 继任者是否遵守已成功的经验 B. 国际环境是否有利于对外开放C. 经验是否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 D. 国家综合实力是否能支撑改革【答案】C【解析】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

25、策继续实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所以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很相似,但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苏俄因为列宁去世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究其原因没有将已取得的经验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则是一直作为国家的既定政策得以坚持,故选 C。考点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01(2017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18)据图 8 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26、:“三大改造”进行于 1953 年至 1956 年,A 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 19531957 年,B 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这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 正确。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D 错误。【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5 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6 年为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前提下的放权让利改革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物质刺激,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1992 年至今,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02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1)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强化训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