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平顶山教育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批体现全新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对于推动我院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2010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10 年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遴选建设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并依照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一、组织机构以系为基础,各系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系主任任组长。同时组成平顶山教育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李明江副组长:王怀领 成 员:辛永松 穆卫平 白秋风
2、 何润华 宋新宇 孙 瑞韦国贞 杨兆民 孔 彦 周 勋 张德生 徐振捷王新亚 王保红 陈玲玲 刘建国 李鸿民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玲玲兼任。办公室负责全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立项申批、过程管理、检查验收以及制定奖励措施等项工作。二、指导思想1、高水平建设原则。精品课程要具备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条件,能反映课程建设最高水平,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能体现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教师主体”的要求
3、,不断提升我院的办学质量。2、资源共享的原则。经过建设,课程资源能够上网,实现优秀课程资源的校内或校际共享。3、分级建设的原则。精品课程分校、省、国家三级建设,原则上不能越级申报。各系部在平顶山教育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该方案。三、建设目标我院计划利用 3 年时间(2011-2013 年) ,建设校级精品课程 5-10 门,使每个重点专业至少有 1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2 门,使省级、院级精品课程能够基本涵盖我院重点专业的骨干课程。四、建设原则1、信息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应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
4、技术手段,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教案和主要教学内容上网,不断丰富我院网络教学资源。2、教科研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应以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为突破口,主讲教师要经常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内容反2映新的科技成果,教学过程贯穿创新方法和科学思维,重视创新型实验和实习。3、实用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学应用,所以,必须切实调动广大师生投身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使师生在教学、学习活动中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4、可持续性原则 列入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的课程,须在教师梯队、课程内容、教学设备建设等方面具有可持续性。五、建设内容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
5、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1、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应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副教授主讲。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专业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本领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要和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课程所起的作
6、用,突出高职特色。3、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要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教学过程充满趣味和想象,并方便师生实时交流,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4、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而且,这些优秀教材应该是立体化、系列化的。主讲教师及其梯队应积极编写、更新有关教材,积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5、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验与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强化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的
7、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技术创新和科研活动。6、机制建设学院将逐步建立、完善相应机制,拿出专门经费投入精品课程建设,对参与学院、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逐步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进一步完善评教、评学、评管等检查评估机制。六、组织分工 1.教务处负责对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组织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检查、验收,以及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选拔推荐。督导办负责对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的督导。 2.电教实验中心负责课程建设与管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供精品课程申报与网上运行维护、3升级的技术支持以及精品课程主
8、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工作。录像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3.各系部负责本单位重点课程的规划建设,组织推荐院级精品和优秀课程,审核奖励经费支出情况等。 4.精品课程的建设要落实到以课程负责人为主体的教师梯队上。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建设工作,其职责是充分发挥建设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组织建设队伍有效地开展工作,并组织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 七、基本程序(一)立项申报学院每学年进行一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申报工作,各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系教师以课程组(至少应包括 3 名以上教师)为单位,认真填写 平顶山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申报表,报教务处审核,经专家评审确定院级精品课程名单。(二
9、)过程管理精品课程建设采取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制定和实施该课程的规划、建设、自评等工作,并根据2010 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高职)中各项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末进行自查,主持人写出书面材料,报科研处。学院每学年结合教学实际对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三)检查验收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每学年对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检查验收一次。程序如下:1、时间。课程负责人于每年的 4 月 1 日之前向所在系提出验收申请,合格后,于 4 月 30 日之前向学院教务处提出验收申请。2、材料。课程负责人必须提交的验收材料包括该门课
10、程:教学大纲;全部教案;全部训练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必要的课件;主讲教师 50 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等。3、步骤。学院精品课程的评定分为各系初评、专家评定、学院终评三个步骤,采取将网上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系初评。各系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根据 2009 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见附: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如实进行初评,撰写初评报告,报教务处;专家评定。在各系初评的基础上,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课程初评结果和报告进行再审,参照2010 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逐项打分,并写出评定结论;学院终评。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专家评定的结论与等级进行终评,
11、终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验收不合格的团队,给予一年宽限期,必须参加下一年度考核,合格者继续享有精品课程团队荣誉和奖励,不合格者撤销院级精品课程荣誉,不予奖励;4、经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评定的优秀精品课程,其全部或部分授课的课件与录像将在平顶山教育学院网站上公布。八、工作要求(一)对系主任的要求系主任作为本系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负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团队建设、组织协调、检查验收等项工作。各系主任、副主任对申报精品课程的本系教师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4(二)课程负责人的要求课程负责人作为该课程建设的主持人,负责完成的任务有:教案:独立完成该课程的教案编写;课件:独立完成该课程的课
12、件制作;录相:独立完成该课程至少一节课的录相工作;论文:每学年在 CN 刊物上独立发表一篇以上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专业性学术论文;课题:每学年至少主持一项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课题研究;教材:主编或参编该课程的教材;竞赛:参加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科研竞赛活动;其他:参加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三)主讲教师的要求主讲教师作为该课程建设的参加者,负责完成的任务有:教案:独立或参与完成该课程的教案编写;课件:独立或参与完成该课程的课件制作;录相:参与或独立完成该课程至少一节课的录相工作;论文:每学年在 CN 刊物上独立发表一篇以上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专业性学术论文;课题:每学年至少主持一项与该课程建
13、设有关的课题研究;教材:主编或参编该课程的教材;竞赛:参加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科研竞赛活动;其他:参加与该课程建设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九、奖励办法学院对被评为院级优秀精品课程的建设团队奖励 2000 元,以示鼓励;对优秀精品课程的主持人、主讲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通报全院予以表彰,在晋级评定中优先推荐;对被评为院级优秀精品课程的,学院将优先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十、其它校级精品课程的非商业使用权归学院,课程负责人要确保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未尽事宜将另行规定。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 1:2010 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附件 2: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
14、)附件 3:2010 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平顶山教育学院二一一年三月六日5附件 1: 2010 年(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制定。(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 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 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 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 1
15、.0、0.8、0.6、0.4、0.2。2评审指标及内涵评价等级A B C D E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 主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1.0 0.8 0.6 0.4 0.21-1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4 一课程设置10 分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62-1内容选取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16、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础。10二教学内容25 分 2-2内容组织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106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2-3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53-1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
17、动导向的教学模式。83-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6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6三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3-4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54-1主讲教师师德、能力与水平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
18、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10四教学队伍20分4-2教学队伍“双师”结构、专兼职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107结构比例 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5-1校内实训条件设备与环境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6五实践条件10 分 5-2校外实习环境建设与利用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
19、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46-1教学评价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六教学效果10 分 6-2社会评价社会认可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5特色与创新 50 特色及政策支持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50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8附件 2: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10)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国家精品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 45 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
20、体系和 11 项试用标准(简介)V1.0 版,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基本技术要求。它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1.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2.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要求 属性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 KHZ。 M量化位数大于为 8 位。 M声道数为双声道。 O存储格式为 WAV、MP3、MIDI 或流式音频格式。 M数字化音频采用 WAV 格式为主。 O用于欣赏的音乐为 MP3 格式。 OMIDI 设备录制音乐使用 MIDI
21、式。 O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 REAL 流式媒体格式(rm 或 m3u)格式。 M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M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M音频播放流畅。 M(其中,属性一栏中为“M”,表示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O”表示建议符合的技术要求。)3.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要求 属性存储格式为 AVI 格式、QuickTime 格式、MPEG 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M在 PC 平台使用的原始视频素材要使用 AVI 格式。 OApple 系列使用 QuickTime 格式,即 MOV 文件。 O单独欣赏较大视频素材使用 MPEG 格式。 O
22、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vb、rm、wmv 、asf 或 flv 格式)。M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 256 色。 M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 128 级。 M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 M音频播放流畅。 M视频集样使用、U、V 分量采样模式,采样基准频率为 13.5MHz。 M4. 视频上网发布标准9发布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 RTP、RTCP、UDP、MMS、RTSP 及 HTTP 等流媒体协议。视频服务器为各高校负责架设的服务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支持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保证评审、公示和发布后的正
23、常浏览。服务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 rmvb、rm、wmv、asf、flv 或 avi 格式,编码方式采用 Mpeg-4标准,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发布。建议视频格式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 300kbps、帧速度为 30fps、大小为 320240。客户端能够支持 Windows Media Player 或者 RealPlayer 等常见媒体播放器,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课件,并可对音视频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止、跳跃等功能。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应按照本要求制作,连同课程其他教学资源一道存储在本校服务器上,对外实现共享。10附件 3:2010 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校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一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