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申论范文学习和精讲一、范文赏析食品安全乃民生之本保障食品安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当前,食品消费市场秩序混乱,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安全执法不力、监管不严,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确保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要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重视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努力为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
2、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宣传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食品消费知识,宣传无公害食品,倡导绿色、健康消费。切实加强正面宣传和消费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扩大整治成效,树立执法权威。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行业自律是行业协会的一项基本职责。行业协会应在加强行业自律,提倡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上有所作为。要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维护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定并监督执行质量承诺、服务标准和职业道德准则等行规行约,协调行业关系,规范行业行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自觉接受
3、社会监督,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必须严格监管,努力健全监管协调机制。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把好责任环节,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安全。同时,要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工作一盘棋的意识,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沟通,努力形成监管合力,遇到重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及时向上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汇报、请示。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格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抽检结果要做到定期公布,让广大群众知晓食品安全信息;要及时公布查处各类食品违章违法行为处理结果,让公众监督政府部门执法行为;要聘请
4、食品安全监督员,及时反馈各地食品安全情况,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局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2二、论证写作的作答范式(一)开头论证写作的开头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重要意义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表达意义的一些词汇】是的重要体现是的必然要求/时代要求是的关键所在是的根本出路是的
5、重要内容是的题中之义是的根本动力是的坚实支撑是的重要举措是的重要保障2.现状描述如:“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原因分析如:“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过于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此导致在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错误和偏差。”4.核心观点如:“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二)主体(对策) ,要求首句表述对仗工整1、话题+对策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
6、。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强化城乡污染治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2、话题+对策+目的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以共识凝聚合力,打牢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打牢社会稳定的组织基础。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更加积极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打牢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更加主动地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打牢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3、对策+话题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前提。明确
7、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保证。立足实际、学以致用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途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4(三)结尾话题定性+精神态度+目标号召话题定性 + 精神态度 + 目标号召范例: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十六条措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发挥积极性,把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使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
8、社会和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标本兼治,话题定性精神态度目标号召5词汇拓展:【表明精神态度的常用词】抢抓机遇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改革创新 开拓创新 锐意改革 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勤奋工作 团结奉献 真抓实干奋力拼搏 奋发图强齐心协力 万众一心 同心同德 再接再厉 【表明精神态度的典型语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创一流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发挥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话题定性模仿范例】*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任务。*是一
9、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尾范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必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6策论文范例(学习对策表述)策论文范例一: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节选)来源:新华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
10、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
11、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 “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
12、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惠及亿万群众。策论文范例二: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在处置乌鲁木齐“7”事件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形成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 7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以共识凝聚合力,打牢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从现阶段看,这个思想基础,就是要用严重暴力犯罪的事实和切身的体会让广大群众更为深刻地认
13、识到:团结稳定是福,社会动乱是祸。就是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并且形成这样的共识: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我们才具有解决各种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稳定的局面,新疆改革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打牢社会稳定的组织基础。新疆各级党政机关和党的各级组织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层开展细致扎实的工作,关心各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切实将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齐心协力、加强协调,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
14、量,需要更加积极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打牢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保持新疆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望。群众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强大的力量和最牢靠的基础。我们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在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需要更加主动地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打牢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立足点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诚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倾听群众诉求,努力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工作,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维护稳
15、定的社会基础。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这是民心所向,不可违逆。面对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的利益保持稳定维护大局,这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必须拥有的成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和牢靠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经受住这场风雨考验,妥善应对改革发展征程上的任何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策论文范例三:一开始就要抓紧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评论之一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意义极其重大,一开始就要抓紧抓好。各地区各部门
16、各单位一定要从领会中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等方面入手,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做好思想准备,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中央印发了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关于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深刻认识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全面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思想上极端重视起来,进一步形成扎扎实实
17、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共识。8做好组织准备,要求我们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抓紧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关键在领导,责任在班子。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中央已经成立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做好工作准备,要求我们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深入搞好思想发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在广
18、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和具体目标,使方案既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确定实践载体应突出各自特色,设定具体目标应充分考虑所要解决的问题,防止将目标定得过低或过高,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既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统一思想认识、搞好思想发动的重要契机。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应作动员报告,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和部署,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把这
19、第一步走好了,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省部级领导机关,在科学发展中担负着重大领导责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取得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全党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我们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从一开始就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策论文范例四: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
20、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坚持德育为先。德乃做人之本,德育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坚持能力为
21、重。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知。强化能力培养,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9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坚持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阳光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加强美育,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无数事例证明,杰出人才是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素质高,知识广,开风气之先,引发展潮流。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
22、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人才竞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我们要通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策论文范例 5:多措并举 稳价安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十六条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从安排好重要商品产销、增加对群众补贴、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政府责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治理、保供稳价。
23、这是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基础。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及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各部门以及有关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环节入手,做好重点商品生产和供应工作,加强冬季粮油田间管理,把握好储备粮油投放节奏和力度,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降低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切实保障粮油、蔬菜、食糖和化肥、柴油、煤炭、棉花等重要商品供应,稳定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完善补贴、改善民生。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
24、水平普遍提高,但近期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增加了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国务院通知强调,各级政府要及时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措施,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大中专院校家庭困难学生和食堂进行必要补贴,并安排好农村边远地区寄宿制学生生活。同时,要加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各地方、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各项安民、惠民政策尽快落到实处。降价清费、让利于民。这是减轻群众负担、抑制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有力措施。经过 30 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绝
25、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但仍有少数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政府制定。为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并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审慎出台。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和不合理的价格,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增支和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强化监管、维护秩序。这是稳定市场价格、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稳定市场物价,必须下决心整肃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落实好国务院通知精神,就是要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26、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就是要规范粮食、棉花、糖料10等农产品收购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防止过度投机。同时,要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细化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乱涨价行为;制定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 ,强化成本审核工作,防止不合理涨价。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这是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安定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要把国务院通知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必须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定群众生活放在优先地位,尤其是要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好应对
27、预案,组织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分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价格,安定群众生活。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十六条措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发挥积极性,把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策论文范例 6: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促进公平”被确定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的。进一步推进惠及全民的公
28、平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保障教育机会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在此基础上,应当逐步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学前教育“入园难” 、义务教育“择校风” 、农民工子女就学缺乏保障等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症结都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特别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应当不断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促进教育公平,还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教育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法制和制度保障。应当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应当尽快改变教育改革发展中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状况,真正让法制和制度为推进教育公平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