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台县高中 2004 级“ 一 诊”适应性试题 生 物 班级 _学号 _姓名 _ 1、将狗的双侧肾上腺摘除,当其出现随尿液排出的 Na+、 K+,结果如右图。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是原生质生命高效运转的条件 B.所有有膜细 胞器由于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而称为生物膜系统 C.生物膜上的化学反应只在膜的双分子层外进行 D.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各种膜的特性具有不同的体现 3、如图是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内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的变化曲线,其中代表蛋白质的是
2、A. B. C. D. 4、如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 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 A、 B 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的不同 B.A B 段, ATP 是限 制根细胞对 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氧分压为 8 时, AB 曲线将演变为 M2 形态 D.在 B 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 K+的吸收而表现为 M1 曲线 5、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地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作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
3、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 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 6、下图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中哪一幅图能表示实验的结果 7、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 A.个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 B.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适宜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D.微生物体内酶的种类比其他生物多 26、如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 1)若图中 A 在胰岛 A 细胞中合成,则 A 是 ;若图中 C 是一种抗病毒特效药,这在效应
4、 T 细胞中合成,并可干扰、破坏病毒 DNA 在宿主细胞内 的复制,则 C 是 。 过程叫 ,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 ( 2)若 E 为丙酮酸图中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 3)长时期蛋白质供给不足,体内 A、 C 物质将 。 ( 4)目前工厂化生产 C 是从 细胞内获得的。 27、如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 1)若 A、 B 是植物细胞, A、 B 到细胞 C 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 2)若 A、 B 是动物细胞, A、 B 到 C 的过程中,常用的不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 。 (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 克隆抗体, A 为小鼠 B 淋巴
5、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注射后小鼠体内产生了相应的 ,生成了 。 (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 AB 到 C 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C 有 种(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获得人们所需要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它的方法是 培养。 28、如下图所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用来证明 C02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1)该实验装置有多处设计不当,请指出其主要错误: _ ; _; _; _ 。 (2)如需设计对照实验,请描述对照实验的实验设计。 _ _ _。 高中 2004 级“ 一 诊”适应性试题 (生物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
6、A 7.D 26.(共 7 分;每空 1 分) ( 1) 胰高血糖素 干扰素 氨基转换作用 呼吸作用 ( 2)线粒体 ( 3) 不足 ( 4) 大肠杆菌、酵母菌。 27( 18 分)(每空 2 分)( 1)电刺激、振动、离心 产生细胞壁 ( 2)灭活的病毒诱导杂种细胞融合 ( 3)抗原 免疫反应 效应 B 细胞、抗体、记忆细胞 ( 4) 3 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28(共 13 分) ( 1)(每空 2 分)应为黑暗处理 48 小时的植物(消耗原有的淀粉) 不应用绿色玻璃瓶 (光合作用几乎不利于绿光,最好用无色玻璃瓶 ) 光照方向应从各个方向照光 无对照实验 (2)( 5 分)提示:
7、对照实验的实验条件与 改正后的实验装置基本相同,只是没有 Ca(OH)2溶液,这样实验组 (无 CO2)和对照组 (有 C02),除有无 CO2 这一实验条件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完全一样,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叶片取出,经酒精煮沸脱色后,滴加等量碘液,实验组不变蓝,对照组变蓝,从而证明 CO2 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高中 2004 级“ 一 诊”适应性试题 生 物 答 卷 _中学班级 _学号 _姓名 _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答 案 26.(共 7 分;每空 1 分) ( 1) _ 、 _、 _、 _。 ( 2) _ 。 ( 3) _。 ( 4) _。 27( 18 分)(每空 2 分)( 1) _、 _。 ( 2) _ 。( 3) _、 _ 、 _。 ( 4) _、 _ 、 _。 28(共 13 分) ( 1)(每空 2 分) _。 _。 _。 _。 (2)( 5 分)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