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7216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的要求,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 ,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使培养的医学人才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中西医各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基本能力,具

2、备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并为他们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科研、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主要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学习和了解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预防、康复、心理学等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西医结合思维,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三)全面体现中西医结合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跨专业、跨学科融通创新能力,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

3、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四)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三、指导性修业年限修业年限 5 年(允许延长至 7 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 。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古文、医学伦理学。中医基础与专业课程:中医

4、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经典导读、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中医信息检索(含循证医学概论) 、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西医基础与专业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预防医学、西医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含西医内科学研究进展) 、西医外科学总论、西医外科学各论。中西医结合课程:中西医结合方法学介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社区预防医学实践、中西医综合实践、临床技能训练及实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 20%左右,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不同课程,完成学分。

5、限制性选修课程:开设公共基础类、外语类、艺术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中西医临床)等限制性选修课程模块,并设置各模块最低修读要求。任意选修课程:社会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艺术类、语言信息类、交叉学科类、专业类等七大类任意选修课程。【基本要求】1、中西医并重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集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中医基础及临床、西医基础及临床、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基本工具类知识、学生人文及身心素养教育等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体系。2、德育及文化素质教育: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行为科学教育课程,同时积极运用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教

6、学方式,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素质教育,并进行考核。诸如在课余举办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向学生开列各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学术节、传统保健体育节和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等。3、 “早临床、多临床”的实践教学模式小学期见习初步了解中西医医学基础。学生从第一学年专业学习开始,每年在小学期(第三学期)期间由指导教师带领,通过人文社会实践、中医诊法技能训练、临床护理实践、预防医学实践、内科综合实践等教学内容,逐年递进,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课程临床见习深入体验中西医学。在临床各科理论课学习阶

7、段,教师将采用床边教学、操作示范、临床案例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实践、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毕业临床实习进入专业实践。在达到进入临床实习基本条件后,学生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毕业临床实习包括临床科室轮转、选科实习和毕业加强实习(自主选择 1-2 个学科) 、跟师实践(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总结) 、临床综述或临床观察研究等。通过实际的临床工作,培养学生对常见病进行基本中西医诊治和初步临床研究的能力。临床技能训练强化中西医临床技能。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通过临床带教、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并加强客观化的临床技能考核等方法,进

8、一步强化和规范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4、早期介入科学研究训练:学校建立本科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程。自主设计性实验全部按照科研课题要求进行立项、开题和结题答辩,并以教学、科研单位学科骨干为主建立了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导师库,为所有本科生实验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科研导师。通过早期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5、古汉语和外语、计算机等其他教学环节(1)通过医古文、古汉语基础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有能力阅读和理解中医古典医籍,为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2)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双语课程教学,在选修课中开设医学英语、中

9、医英语系列限选课程,构建“递进式医学英语系列课程群” 。外语教学要求学生除了通过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外,选择英语学习的需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要求,选择其他外语语种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3)计算机教学除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还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在增强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方面的教育。6、教学方法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床边教学、模拟示范、技能实训、社会实践,以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全力推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见表格)年级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

10、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教 学 安 排军训、入学教育 2周第一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二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三学期教学 4 周实践 4 周机动 1 周第一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二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三学期教学 4 周实践 4 周机动 1 周第一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二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三学期教学 4 周实践 4 周机动 1 周第一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毕业实习 26周(含轮转、科内培训、出科考核等)毕业实习 26 周(含轮转、科内培训、出科考核等)第二学期教学 14 周考试 2 周第三学期教学 4 周合计 41 周 41

11、周 41 周 42 周 46 周六、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采用随堂考试、床边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考核、PBL 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试、学习报告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手段。毕业实习期间,各科实习结束时,必须进行成绩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思维、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毕业实习后期,撰写毕业论文,并组织答辩。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者准予毕业。同时达到规定的绩点要求,各类综合考试、毕业论文合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的合格分数线(其他语种外语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要求)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的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

12、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七、指导性教学进程见附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学时分配 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分类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理论讲授实验见习指导自学一 二 三 四 五08.04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2 39 3 308.037.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9 3 308.02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2 39 3 308.04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70 64 6 508.057.0.1 形势与政策(一) 1 14 14 108.057.0.2 形势与政策(二) 1 14 14 105.

13、011.0.1 英语(一)05.002.0.1 日语(一) 3.5 70 56 14 3.505.011.0.2 英语(二)05.002.0.2 日语(二) 3.5 70 56 14 3.506.01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70 35 35 5公共基础课08.031.0.1 医学伦理学 1.5 21 21 1.5合计(10门) 29.5 455 377 35 43 19 9 1.501.021.0.3 中医基础理论 8 112 90 8 14 801.031.0.3 中医诊断学 7 98 90 8 703.091.0.3 中药学 6.5 91 91 6.503.094.0.2 方剂学

14、5 70 70 (14) 501.111.0.2 正常人体解剖学 6 84 57 21 6 601.161.0.1 组织胚胎学 3.5 49 28 14 7 3.501.151.0.1 生理学 6 84 63 14 7 601.121.0.1 医用化学 3 42 30 12 301.121.0.2 生物化学 5.5 77 59 18 5.501.133.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5 70 56 14 501.171.0.1 病理学 6 84 70 14 603.022.0.1 药理学 4 56 40 12 4 401.094.0.2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 3 42 36 6 3专业基础课01

15、.191.8.1 预防医学 4 56 44 12 4合计(14门) 72.5 1015 824 147(14) 44 27.5 34 7 409.011.0.1 中西医结合导论 2 28 25 3 209.033.0.1 西医内科学 7 98 78 14 6 709.033.0.7 西医内科学临床进展 3 52 36 12 4 309.031.0.1 诊断学基础 7.5 105 80 15 10 7.509.031.0.2 影像诊断学 2.5 36 33 3 2.509.051.0.3 西医外科学总论 5 70 54 12 4 509.051.0.4 西医外科学各论 5 70 54 12 4

16、509.021.0.3 中医内科学(一) 5 70 67(12)3 509.021.0.4 中医内科学(二) 5 70 67(12)3 509.041.0.1 中医外科学 6 84 67 14 3 609.025.0.1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5 70 52 12 6 509.065.0.1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5 70 52 12 6 5专业课02.035.0.1 针灸学 5 70 52 12 6 5合计(13门) 63 893 717 115(24) 61 45 18艺术类限选课 208.025.0.2 原理选修课 1 14 14 108.041.0.4 概论选修课 1.5 21 21 1.5

17、08.042.0.3 纲要选修课 1 14 14 108.037.0.3 基础选修课 1 14 14 108.057.0.5 形势与政策选修课 0.5 7 3.5 3.5 0.501.201.0.1 普通心理学 2.5 36 33 3 2.501.202.0.1 医学心理学 2.5 36 33 3 2.506.012.0.1 计算机(二) 4 70 35 35 408.022.0.1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3 42 39 3 308.023.0.1 科学逻辑学与自然辩证法 3.5 49 43 6 3.5限选公共基础课08.053.0.2 卫生法学 3 42 36 6 3合计(11门) 23.5

18、345 285.5 35 24.5 9 12 2.501.192.0.1 医用统计学 2.5 36 36 2.501.071.0.1 医古文 5 70 63 7 5限选专 01.041.0.1 中国医学史 2.5 36 33 3 2.501.141.0.1 医学细胞生物学 3.5 49 35 14 3.501.144.0.1 医学遗传学 2.5 36 36 2.501.211.0.1 实验中医学 2.5 36 36 2.503.024.0.1 中药药理学 2.5 36 33 3 2.501.121.0.5 生化与临床 2.5 35 35 2.501.101.0.2 内经选读 4 56 52 4

19、 401.091.0.2 伤寒论选读 4 56 52 4 401.061.0.2 金匮要略选读 4 56 52 4 401.051.0.2 温病名著选读 4 56 52 4 4业基础课01.081.0.2 中医各家选读 4 56 52 4 4合计(13门) 43.5 614 567 14 33 11 2.5 15.5 14.509.091.0.2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5 70 40 12 18 509.081.0.3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 3.5 49 37 6 6 3.509.141.0.3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3.5 49 37 6 6 3.504.028.0.1 推拿学 4 56 35

20、 21 409.193.0.1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 4 56 44 12 412.041.0.2 康复医学 4 56 44 9 3 4限选专业课09.182.0.1 急救医学 4 56 36 16 4 4合计(7门) 28 392 273 82 37 11 1705.011.0.3 英语(三)05.002.0.3 日语(三)3.5 49 40 9 3.505.011.0.4 英语(四)05.002.0.4 日语(四)3.5 49 40 9 3.505.011.0.5 英语(五)05.002.0.5 日语(五)3.5 49 40 9 3.505.011.0.6 英语(六)05.002.0.6 日

21、语(六)3.5 49 40 9 3.505.012.0.1 中医英语 3.5 49 40 9 3.505.006.0.4 医学英语 3.5 49 40 9 3.5限选外语课05.008.0.5 英语听说 3.5 49 40 9 3.5合计(7门) 24.5 343 280 63 14 10.510.005.0.7 护理理论与实践 4 2周 4小学期10.006.0.1 中医诊法技能训练 2 28 28 210.007.0.1 人文社会实践 2 28 28 210.004.0.1 中医信息检索* 2 28 28 210.025.0.1 医患沟通技能训练* 1.5 21 21 1.510.009.

22、0.1 中内实践(一) 4 2周 410.008.0.5 社区预防医学实践 2 210.008.0.6 预防医学实践论文 1 110.008.0.7 预防医学前期训练 12周110.025.0.2 临床技能实训* 1.5 21 21 1.510.009.0.4 中西医内科综合实践 11 11实践践践10.010.0.5 方剂学临床应用考试 16周1合计 33 8 9.5 15.5科室轮转 48 4810.002.0.2 岗前培训 2 210.304.0.1 基础理论考试 2 210.302.0.3 技能考试 1 110.301.0.3 病例程序考试 1 110.303.0.4 综述 1 1毕业

23、实习10.310.0.8 中医经典与临床 3 3合计 58 58注:1、英语、日语需选定一个语种并完成相关教学要求。 “英语(三) ”为菜单类课程,未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合格分数线者仅允许选修“大学英语进阶” 。2、 “*”者为第三学期选课周开设。3、艺术类限选课中课程的具体名称与代码每年予以公布。各 学 年 计 划 学 分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分类 门数 学分 总学时应修学分分配比例 一 二 三 四 五公共基础课 10 29.5 455 19 9 1.5专业基础课 14 72.5 1015 27.5 34 7 4必修课 专 业 课 13 63 893165 47.1 %45 18体 育 课 5 18 6 6 6军事理论与军训 2 2小学期实践 33 8 9.5 15.5实践课毕业实习 58111 31.7%58公共基础课 11 23.5 345 6专业基础课 13 43.5 614 14专 业 课 7 28 392 15外 语 课 7 24.5 343 7限选课艺术类课 2442任 选 课 3021.2%30毕业总学分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