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I目 录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 .5第一节 “十二五 ”规 划实施情况评估 .5第二节 “十三五 ”环 境形势 .6第二章 总体要求 .10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第三节 规划目标与指标 .12第三章 强化环境引导调控,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15第一节 实施环境空间管控 .15第二节 强化资源环境调控 .16第三节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7第四章 系统推进污染治理攻坚,加快改善环境质量 .20第一节 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再现江河湖库新风貌 .20第二节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26第三节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
2、城市空气质量 .28第四节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33第五节 强化固废污染防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36第六节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营造安静宜居环境 .40第五章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生态城市 .43第一节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生态资源保护 .43第二节 分区控制,全面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45第三节 防治结合,深入推进秀美乡村建设 .47第四节 创建带动,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49第六章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50II第一节 强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50第二节 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52第三节 强化环境风险应急能力 .53第七章 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环境
3、管治水平 .55第一节 构建完善高效的环境监察体系 .55第二节 构建国际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 .57第三节 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环保宣教体系 .60第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生态环境制度体系 .62第一节 加强环境法治体制建设 .62第二节 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改革 .64第三节 落实党政主体责任 .68第四节 强化企业自觉自治 .70第五节 营造全民共治氛围 .71第九章 重点工程 .73第十章 实施保障 .75第一节 加强体制保障 .75第二节 加大环保投入 .76第三节 强化考核评估 .76III附 表附表 1 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 .78附表 2 水库水环境功能区划 .79附表 3 大气环
4、境功能区划 .80附表 4 建成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81附表 5 流域水质达标清单 .82附表 6 重点黑臭水体整治计划清单 .84附表 7 重点内河涌整治计划清单 .85附表 8 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95附表 9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97附表 10 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99附表 11 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重点工程 .100附表 12 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工程 .102附表 13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104附表 14 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工程 .106附表 15 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108附表 16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保障重点工程 .109附表 17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5、.110IV5本规划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明确“ 十三五” 时期东 莞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大任务,筹划未来五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蓝图。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十三五” 时 期(2016-2020 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环保工作所奠定的发展基础上,“十三五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第一节 “十二五” 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十二五” 期 间(2011-2015 年),我市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 为目标统领 全市环境保护和生 态建设工作,“
6、十二五”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较好。从环境质量改善状况来看,通过持续实施清洁空气、南粤水更清、重点流域整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等“ 五大行 动计划” ,推进实 施“ 河长制”、“ 涌长制”,开展“ 冬防 ”、“夏防” 行动,全面深化污 染治理,全市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以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推动水乡地区“两高一低”企业退出整治、推动大型工业锅炉提标改造。同时,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及截污管网工程建设,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全市污6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环境质量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7、目标还有差距。复合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石马河、茅洲河等跨界流域污染依然严重,河涌黑臭现象较普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环境治理能力与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不相匹配。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效率普遍偏低,减排效率低,截污管网配套相对滞后,农村分散污水直排问题严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未得到全面处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能力不足;部分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协调的难度加大。环境治理主体单一,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仍显不足。环保投入过分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难以有效地带动
8、社会资金投入。第二节 “十三五” 环境形势机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下的深度调整和转型攻坚,环保工作也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理论上升为破解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战略理念,环保工作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在:7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上升为重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空前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我市环保责任考核、“ 河长制” 考核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宏观经济进入增速放缓、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开
9、始回落。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体质增效将是常态,环境压力则有望高位舒缓。根据测算,宏观经济增速每下降 1 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约降低 5%15%,“十三五”期间,我市按 GDP 年均增长 8%计算,污染物新增量将明显降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加快推进,为环境保护带来制度红利和守法红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提速,为环境保护工作释放重大制度红利。新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等强有力的处罚手段,为环境监管执法提供了有力武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环 境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等突出 问题 。政府、企业、公众环境意识
10、显著提高,全社会逐渐形成环境保护合力。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日益牢固,在自觉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的同时,公众开始主动充当社会监8督的角色,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政府环保投入力度加大,我市将迈入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时代,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挑战。“十三五 ”时期必 须好好清理环境 污染旧账,必须好好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必须好好思考新形势下的环保需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方向,迎接挑战。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全面改善环境质量难度大。河涌黑臭、土壤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是我市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已经失去“缓冲期 ”,没有回旋余地。但当前环境问题是污
11、染长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的结果,污染成分复杂多样并互相交织叠加,污染传播扩散时空特征错综复杂,环境风险预判与防控不足,一些新型污染物尚缺乏有效控制手段,要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解决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难度较大。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绿色低碳转型难以一蹴而就。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发展模式的强惯性作用,绿色低碳转型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产业结构上看,世界上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普遍超过 70%,而 2015 年我市第三产业占比仅为 53.4%,与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从能源结构看,发达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占比普遍少于 30%,而东莞原煤消费占比仍然较高,经济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