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如皋市 2016 2017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7.1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周人不仅以礼敬拜上天、祖先,而且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也用礼的形式来表现,从周王分封到庶民婚丧嫁娶,礼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周礼的说法 错误 的是 A 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B 有利于强化政治等级 C 以分封制度为基础 D 目的是维 护封建统治 2 观察下图,关于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推广郡县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分散相权加强
2、皇权 C 宋朝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 明朝设内阁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中国传统政治 记载: 因 为 当时地方骚乱,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 中正官 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送 中央 政府作为录用根据。 该材料分析了 A 世卿世禄制的必要性 B 察举制的弊端 C 九品中正制的必要性 D 科举制的弊端 4唐初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 书做定将上 , 得者再下中书 。 中书付门下 ,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 。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可见唐朝 A 门下省权力最大 B 尚书省权力最小 C 皇帝不参与决策 D 注重事前的监督 5 右图场景最早出现于 A 梭
3、伦时期 B 克里斯提尼时期 C 伯利克里时期 D 査士丁尼时期 6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某机构 是一个总司一 切事务的行政组织, 其成员 由抽签选出 , 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除了节日及凶兆日子外,会议皆会举行。 这一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7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 租马的人该负 什么样的责任?罗马法的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 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罗马法 A 注重证据收集 B 内容过于单一 C 具有契约思想 D 蕴含民主原则 8 “ 它集中了 过去的习惯法 ,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
4、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文中的“它”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9 近代某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 年,可以连选连任。该总统来 自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0汉弥尔顿 在 联邦党人 文集 中说: “(美国建国初期) 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 , 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材料中的“错误”指 A 种族歧视 B 黑奴制 C 阶级歧视 D 邦联制 11 “ 光荣革命 ” 后国 王仍能独立行 使行政权。 18 世纪初,英国国王 来自德意志
5、,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 这样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成为 惯例。 这一现象促 使英国 A 颁布权利法案 B 确立君主立宪制 C 形成责任制内阁 D 进行议会改革 12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 天皇总揽 国家大权,具有 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 , 不受议会制约 。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A 权利法案 B 1787 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13 “第二天始,中国 人民便走上了 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 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上述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
6、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14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当代学者冯友兰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 不 包括 15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指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16 面对日寇的侵略, 八路军总部 主动 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八路军发动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7 下列法律文献中,第
7、一个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是 18 俄国一个名叫维拉 扎苏里奇 的女共产主义 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 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 A 生产力高度发展 B 武装暴动 C 无产阶级联合 D 欧洲一体化 19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 B 理想变现实的标志是法国巴黎公社 C 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 D 曲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苏东剧变 20 新时期, 我国民主政治 方面的成就,是在前 30 年民主政治建设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
8、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 30 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属于“存量”的是 A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平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 21 1953 年颁布的 “人大选举法 ”规定 , 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 10 万人选代表 1 人,一般省份每 80 万人选 1 人; 2010 年春修订后的 “选举法 ”规定 , 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 1: 1。代表名额比例 的变化反应了 A 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在农村 B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 C 直辖市的地位高于一般省份 D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
9、城乡平等 22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A 社会主义原则 B 人民民主原则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坚持多党合作 23 “ 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 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 , 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上述文献最有可能出自于 A告 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 , 两种制度 C 汪辜会谈 D 九二共识 24 共同纲领规定:新 中国实行“联 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它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该政策指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10、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对外开放 25 学者沈志华指出: “及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 A 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 中日建交 C 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 中美建交 26 2012 年 2 月 4 日,联 合国安理会就 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 和俄罗斯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 “ 跟随俄罗斯 ” ,也不是 “ 同情巴沙尔 ” ,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11、五项原则 C 反对霸权主义 D 睦邻友好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外交工 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 安邻、富邻。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举措是 A 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交流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8美苏 “冷战 ”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 “ 冷战 ” ,而在亚洲则充满了 “ 火药味 ” 。 “火药味”主要体现在 A 杜鲁门主义 B 古巴导弹危机 C 朝鲜半岛分裂 D 柏林墙的修建 29 下表是某国际组织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成立时间 1949 年 组织宗旨 成员国
12、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 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总部驻地 布鲁塞尔 A 北约 B 华约 C 欧共体 D 不结盟运动 30 尼克松在 1972 年接 受专访时说: 世界历史上享有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的观点表明 A 两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 B 美国已经放弃霸权主义 C 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 D 多极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 A,错误的
13、涂 B。(本不分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l0 分) 31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32 古 罗马制定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对后世影 响广泛的法律,留下了永恒的法律精神。 33 解放战争时期,平津、辽沈、徐州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34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35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发展,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36 新中
14、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10 分)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 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面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实 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15、之联系 材料三 ( 1968年) 差不多在尼克 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 “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 60 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 缔约双方主 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 2 分) ( 2)据材料
16、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3 分) ( 3)据 材料 三, 分析 20 世纪 60 年 代末 我国 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 根据这一战略, 70年代初 中国 在 外交 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 分) ( 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 1 分) 37 选择正确的方式与道路,有利于推动革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10 分) 材料一 列宁认为 ,不能采取一 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
17、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俄国过激 派政府,居然 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不管将来结局如何,假定万一推翻,他那精神毕竟不能磨灭。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於别国。 粱启超欧游心影录 材料三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列宁提倡的夺权方式并分析其原因。( 3 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激派政府”、“空理想”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 4 分) ( 3) 材料三中图 一 、图 二所示 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 不同 ? 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18、。( 3 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 1 题, 10 分)。 38 世界政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 ( 1)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级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 分) ( 2) 20 世纪 60、 70 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新兴政治力量不断崛起的表现有哪些?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4 分) ( 3)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 分) 江苏省如皋市 2016 2017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
19、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30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B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B C D A A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A A B B D C A D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本不分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l0 分) 题号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B
20、A B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36( 10 分) ( 1)影响:维护国防安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生政权。(任意两点 2 分) ( 2)弊端: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带来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3 分) ( 3)原因:美苏分别进行了战略调整;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2 分) 举措: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 2 分) ( 4)出发点:和平与发展( 1 分) 37( 10 分) ( 1)方式:和平夺权( 1 分) 原因:暴力夺权会导致脱 离群众;人民手中掌握着武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用暴力压制群众
21、的现象( 2 分) ( 2)政府:工兵表苏维埃政府(或答人民委员会)( 1 分) 理想:社会主义( 1 分) 价值:建立起 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任意两点 2 分) ( 3)不同:俄国:城市武装起义 (或以城市为中心 ); 中国:工农武装割据 (或农村包围城市 )。( 2 分) 认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1 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 1 题, 10 分)。 38( 10 分) ( 1)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 2 分) 标志:北约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 1 分) ( 2)表现: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 分)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 分) ( 3)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 分) 因素: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对比发生变 化(或答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 1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