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李智福阅读附答】文齐福不齐 “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李智福 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看法。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看法。 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正是此意。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公平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涵,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敬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同时,当他以公平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