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济宁市 2005 2006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2006.7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 358718706 说明: 本试卷分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请将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卷在答题纸上作答,考试完毕,只收答题卡与答题纸。共 150 分(含卷面),答卷时间 150 分钟。 第卷 (选择题 30 分) 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参 与 /赠 与 薄 纸 /厚古 薄 今 暴 风骤雨 /一 暴 十寒 B 撇 开 /撇 弃 便 宜 /大腹 便 便 兴 高采烈 /兴 致勃勃 C启 蒙 /蒙 蔽 呜 咽 /细嚼慢 咽 气
2、喘 吁 吁 /长 吁 短叹 D闭 塞 /阻 塞 翘 首 /大 翘 尾巴 心里 着 慌 /顺 着 竿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吞噬 赏赐 潸然流涕 明眸皓齿 B懈怠 笃信 恢谐调笑 无与伦比 C许诺 拜谒 笑容可鞠 峰回路转 D. 模样 仓猝 白玉无瑕 情投意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温家宝此次访问非洲 7 国, 除与往访国领导人会谈、会见外,多次发表演讲,进行实地 ,广泛接触非洲民众和中国在非各领域工作人员。 山 溪清清,古柏森林,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古刹,真是个 _之处。 在 2006 年德国世界杯比赛中,法国教练治队有方,他说, _面对最弱
3、的球队,_没有提出“必杀令”,以免队员有过大的压力。 A.考查 清闲 即使 /也 B.考察 清闲 尽管 /也 C.考察 清静 即使 /也 D.考查 清静 尽管 /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 成 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孔孟之乡的人真是热情好客 ,只要客人来了就要喝酒,如果客人真无酒量,可 浅尝 辄止 ,表个谢意。 B 我 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 ,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 ,他们的 推波助澜 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C 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 瑕不掩 瑜 ,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D 我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4、,三峡百万移民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 绝无仅有 的伟大壮举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八分之一比赛中,南美劲旅阿根廷在加时赛中战败墨西哥出局,这一结果与许多人赛前的预测相同。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的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 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 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6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七月流火 ” 是
5、一种天文现象:每当农历七月 ,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就会向西而去。此时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B.黑格尔以哥特式建筑艺术为例( 12 到 16 世纪初期欧洲出现 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C.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说。 D.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昔人的两句诗“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 10 题。 偷 桃 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
6、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 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 ,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涌,亦不闻其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 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 。答言:“能颠倒生物。”吏以白官。小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应诺,解衣覆笥注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曰:“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嘻 !天
7、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 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 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追悔无及,烦儿一行。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 堂。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 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
8、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以其术奇 ,故至今犹记之。 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 选自聊斋志异 注 笥: s 盛饭的盛衣物的文武竹器,相当于篮子。 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东西
9、 相向 坐 相向 : 面对面 B 一人率披发童, 荷担 而上 荷担 : 挑担 C 能颠倒 生物 生物 : 指自 然界有生命的物种。 D 乃 升堂 而跪 升堂 : 走上大堂 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 扣笥而呼曰 B 父已诺 之 ,又焉辞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吾欲 之 南海 C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 而 上 D 为 桃故,杀吾子矣 吾尝终日 而 思矣 冰,水 为 之,而寒于水。 9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 术人技艺之奇 的一组是 一人率披发童, 荷担而上 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 久之,坠一桃如碗大。 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 蓬头
10、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 A B C D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郡试后,都要举行“演春”,场面非常热闹。 B 艺人的儿子果真从天下摘下了桃子,堂上的官员也难分辨桃子的真假。 C 官员们为父子俩的精彩表演 而震惊,纷纷解囊,赏赐他们父子。 D由于表演奇特刺激,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以后还记得。 第卷( 120 分) 三、 (16 分 )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 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 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12补写出下列名
11、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 )(6 分 ) 众人齐发喊起来:“道是 ,疏而不漏,你却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盗了妇女,同住他乡。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 这段文字选自宋话本 ) 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 _。” 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 “_,_。” (4)郭沫若写了一幅对联来评价聊斋志异,这幅对联是:“ , ” 四、 (20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16 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12、秋天来了,山野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 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些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
13、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一个人不能在戏台上呆得太久,生活被理想化了,虚饰的成分让人忘了本质的部分,想不起戏台是临时搭起的,谢幕之后就要瓦解。 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 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 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 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 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
14、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 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白日瞳孔里也跃动着两团火焰。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这个脱节需要修复,不是顺着时光飞驰,而是逆向而走。似乎
15、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 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 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 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 ,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
16、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 渐渐成为一个晚秋爱好者 。从枝头泛黄到飘落,抵达地面时已呈现着冬日的节奏。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荒率,清寒,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夜里,曾经是润泽的盛宴,现在已是金戈铁马的秋声 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 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 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
17、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 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人民日报 2004 /09/30 第 11 版 13 文中哪些具体的事物属于作者所说的“秋日的灯盏”?( 3 分 ) 14 结合具体的语境,仔细体会下面句子的含意。 ( 1)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
18、 ( 3 分) ( 2)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 3 分) 15.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渐渐成为一个晚秋爱好者”? ( 5 分) 16 认真阅读全文,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6 分) 五、语言知识运用( 12 分) 17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4 分)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 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
19、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标题: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写一段介绍说明的文字。(不少于 40 字)( 4 分) 19 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 60 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格。( 4 分) 六、古代小说阅读( 12 分) 诉肺腑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
20、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 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听了道:“姑娘 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
21、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 些混账话不曾 ?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
22、,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 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
23、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这里 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 ?怎么又哭了 ?又是谁得罪了你 ?”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
24、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 !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 ?”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 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 ?”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
25、 ?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 ?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 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
26、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 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 !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听了这 话,吓得魄
27、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 !敢是中了邪 ?还不快去 ?”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20本节中 有一个人虽未出场,可湘云和袭人都对其发出由衷的赞扬,这个人又是谁呢?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 ( 3 分) 21从节选部分的具体描写来看,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基础是什么? (4 分 ) 22.你怎样看待宝玉对待读书和做官的态度?( 5 分) 七、 (60 分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 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要求:根据
28、本诗的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抒发你对自己的人生路的感受,或阐发你对人生路的看法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济宁市 2005 2006 学年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答 题 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5不按上述事项填写、答题,后果自负。 三、( 22 分) 11( 1) ( 2) ( 3) 12 (任选三个小题 )(6 分 ) (1) (2) (3) (4) 四、( 20 分) 13 14 (1) (2) 15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16 五、语言综合运用 (12 分 ) 17 18 19 六、古代小说阅读 (12 分 ) 20 21 22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