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翠园中学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2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 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 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
2、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 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 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
3、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
4、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 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 当时 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5、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 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
6、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 文学 类 文本阅读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
7、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 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 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
8、,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 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
9、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 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
10、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 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 ,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
11、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 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选自 2015 小小说 月刊)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
12、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C.海爷的小儿媳是个 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 5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分) 6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49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 10 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
13、无伤使人言 于 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为 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 此计者
14、?”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 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 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 之 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
15、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 因 善遇之。”项王许诺。 7.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好的。 B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德:忘恩。倍,通“背”。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比得上。 8. 下列虚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来源 :Zxxk.Com A.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 于 项羽 良曰:“长 于 臣。” B. 项伯乃夜驰 之 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 之 不敢倍德也 C. 不
16、如 因 善遇之 因 击沛公于坐 D 为 之奈何 ? 沛公奉卮酒 为 寿,约为婚姻 9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3 分) A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欲呼张良与俱去。 D且为之奈何? 10翻译句子( 5 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 小题。 张汉卿,字元杰,仪封人。正德六年 进士 。授魏县知县,征拜刑科给事中。尝陈杜侥幸、广储积、慎刑狱三事,深切时弊,不报。武宗将南巡,偕同官伏阙谏。 世宗嗣位,从巡抚李铎言,发帑金二十万优恤宣府军民。以汉卿言,并发十三万之大同。屡迁户科都给
17、事中。嘉靖元年冬,与同 官上言: “陛下轸念 畿辅 庄田之害,遣官会勘。敕自正德以后投献及额外侵占者,尽以给民。王言一布,天下孰不诵陛下之仁!近者给事中夏言、御史樊继祖、主事张希尹勘上涿州薰皮厂、安州鹰房草场,诏旨留用。所司执奏,迄不肯从,非所以全大信昭至公也。皮厂起于马永成,鹰房创于谷大用,皆夺民业为乎。今马俊、赵霦恃籓邸旧恩,妄求免革,是复蹈永成、大用故辙也。乞尽还之民,而严罪俊、霦,为欺罔者戒。 ”后父陈万言请营新第,既又乞庄田,内官吴勋等请督苏州织造,汉卿皆极谏。不纳。 应天诸府大旱,帝将鬻淮、浙余盐及所没产,易银振之。汉卿言 : “易银缓,非发帑金不可。 ”帝为发银十五万。 未几 ,
18、复偕同官言: “今天下一岁之供,不给一岁之用,加其水旱频仍,物力殚屈。陛下方躬行节俭,而中官梁栋等奏营造缺珠宝,是欲括户部之银也。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欲行京仓拨补是欲耗太仓之粟也夫内库不足取之计部计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郡邑小民将安取哉?今东南洊 饥,民至骨肉相食,而搜括之令频行,臣等窃以为不可。 ”报闻。 已,又劾席书振济乖方,乞遣官往勘,正其欺 罔罪。 帝方眷书甚,驿召为礼部尚书,不罪也。 初,兴献帝议加皇号,汉卿力争,至是,又倡众伏阙。两受杖,斥为民。二十年 ,言官邢如默、贾准等会荐天下遗贤,及汉卿,终不召。 选自明史 列传第八十 【注释】 洊:屡次,接连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19、,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 /是欲耗太仓之粟也 /夫内库 /不足取之计部 /计部不足取之 /郡邑小民 /郡邑小民将安取哉 B梁政等又 /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是欲 /耗太仓之粟也 /夫内库不足 /取之计部 /计部不足取之 /郡邑小民 /郡邑小民 /将安取哉 C梁政等又以蠲免三分之数 /欲行京仓拨补 /是欲耗太仓之粟也 /夫内库不足 /取之计部 /计 部不足 /取之郡邑小民 /郡邑小民将安取哉 D梁政等又 /以蠲免三分之数欲行京仓 /拨补是欲 /耗太仓之粟也 /夫内库 /不足取之计部 /计部不足/取之郡邑小民 /郡邑小民 /将安取哉 12. 下列
2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进士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若干人,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若干人,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 B “给事中 ”为加官,秦时始置。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明朝所设的给事中,有监察六部 诸司、弹劾百官的权力,与御史互为补充。 C “畿辅 ” 畿,京畿;辅,如同汉代的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D “未几 ”表示时间很短。古代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还有:立、遽、少时、少顷、俄顷、寻、既而、须臾等。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21、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嘉靖年间,张汉卿与同僚一起上书,对皇帝下令从正德以后接受进献和额外侵占的田地,全部要还给百姓这件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张汉卿曾因席书赈灾违规而上疏弹劾他,请求派遣官员前往调查,治他欺 君罔上之罪。皇上虽然很眷顾席书,但也 没有 怪罪张汉卿 , 还 让张汉卿担任 了 礼部尚书。 C应天等府发生旱灾,皇帝打算出售淮、浙两地剩余的盐以及所罚没的产业,换得银两赈灾。张汉卿却认为卖东西换得银两太慢了,要赶紧从国库中拨银赈济。 D张汉卿曾极力向皇帝进谏,反对为皇后的父亲陈万言修建新宅第,又反对太监吴勋等担任苏州织造,但皇帝并没有采纳。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22、译为现代汉语。( 5 分) 已,又劾席书振济乖方,乞遣官往勘,正其欺罔罪。 (三) 古代诗文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 16 题。 猎 骑 薛逢 兵印长封入卫 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 ,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薛逢,晚唐诗人。入卫,入京守卫。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首联第一句叙写京城守卫情况。调兵遣将的符印长久封存,入京守卫的将士城头很少见到。这一句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 B首联第二句写景的同
23、时巧妙地交代了季节 深秋。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天降 早霜应在深秋季节,此时万里无云,长空湛碧,与夏季的景色大不相同。 C颔联描写深秋景象,为后文的打猎做铺垫。浐水两岸桑叶落尽,渭曲地区秋禾已收,天上的飞雕眼睛非常敏锐,第一个直冲而下,去捕捉膘肥体硕的野兔。 来源 :学科网 D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打猎的喧闹场面。田间大帐里管弦吹奏,丝丝乐声像人在细语,秋草之间奔驰的骑兵弯弓射出的箭向猎物飞去,场面热烈而且壮观。 E尾联转入对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黄云戍堡,战士身上的剑伤崩裂溅血,但战事紧急,他们也只能披着铠甲而卧,以防备敌人的夜袭。 16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24、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四) 名篇名句默写( 10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0 分) ( 1)孔子认为孔文子被谥为“文”的原因是 _, _。 ( 2)曾子用 _, _, _三个问题反思自己以提高自我修养。 ( 3)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独立橘子洲头,在仰望和俯瞰间描写生物在秋天自由、充满活力地生活着的句子是 _, _。 ( 4) 沁园春长 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_,_。 ( 5)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康桥已在诗人心里扎下了根这一留恋之情,这两句诗是_, _。 第卷 表达题(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8 下 列各句中加点成语
25、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 巧夺天工 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是青年的爱护可以说 是 无所不为 ,这一点在后来的很多回忆文章中都谈到了,这也是先生身上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 他在学习上坚持 博学审问 ,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 充耳不闻 ,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 左支右绌 ,狼狈得很。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 温文尔雅
26、 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B C D 19下列各句 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 55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22 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 3 名妇孺儿童。 D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 8 月 23 日 5 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 车停运措施
27、。 20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爱国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动 人的情景: _。弹钢琴者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 _。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 _。 2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