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秦岭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活动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拥有秦岭火地塘林场这一独特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以此为依托,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必然选择,对彰显我校产学研办学特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背景与意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2、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根本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内容,提出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携手共建生态
3、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和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将有力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不论是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还是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都需要迫切加强大学2生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秦岭横贯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被尊为华夏文明之龙脉。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环境特征成为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生态资源保开发试验的重点区域。对秦岭资源与文化的开发利用必然成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广阔、有效而又独具特色的教育场所。我校火地
4、塘林场,承担着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任,历经 50余年发展,目前已有能力和基本条件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以此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造就了诸多的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如牛春山教授对秦岭林业资源的研究、周尧教授对秦岭昆虫资源的发掘等等,后继的一大批学者也对秦岭的历史文化资源、动植物资源、林业环境及文化资源开展了深入研究,为立足火地塘基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以此为依托,建设“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广大青年学生接近自然、热爱自然,培养他们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情
5、感。同时,也能提升我校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二、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深度挖掘现有秦岭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系列课程,将火地塘试验林场建设成大生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大基地”、非生物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课堂” 、陕西乃至海内外高校师生和领导干部开展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学校” 。形成一套特色化的教学模式、一个功能完备的教学基地、一系列精品化的课程和一套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学到生物科学与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学生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感知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知秦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提3升学
6、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其热爱自然,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情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三、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内容设置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按照五大专题教育模块设置:专题一:秦岭起源与环境(一)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以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为主线,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让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主讲教师:常庆瑞 教授教学时数:2 学时(二)现场体验教学1. 秦岭地质与地貌 教学点:火地塘天坑2. 秦岭土壤与植被 教学点:火地沟3. 秦岭分水岭与南北气候 教学点:秦岭分水岭专题二: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一)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融秦岭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与地域文化一体,充分利用丰富厚重的陕西历
7、史文化要素,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二)专题教学1.秦岭历史文化解密包括秦岭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宗教艺术等内容主讲教师:樊志民 教授教学时数: 2 学时42.专题片:大型纪录片大秦岭教学时数:利用晚上观看3. 道家生态文化主要内容:通过楼观台的现场体验,用历史古迹与历史典故,讲述楼观台与道教历史、道家生态文化内涵、道家及道教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内容,使学习者能够更深入了解道家的思想和渊源,体悟道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思想精髓。主讲教师:张磊 教授教学时数: 2 学时现场教学点:楼观台专题三: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一)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通过对
8、秦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系统概述,解读秦岭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让学生深刻理解秦岭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建立大生态与生物系统的概念,认知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规律。主讲教师:张硕新 教授教学时数:2 学时(二)现场教学1.秦岭植物资源与分布特征 教学点:火地塘林场2.高山草甸与森林分布特征 教学点:火地塘高山草甸专题四: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一)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通过对秦岭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森林文化资源建设等介绍,使学生形成对秦岭生态资源的系统认识和宏观把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技术与成就,进一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5主讲教师:李卫忠
9、教授教学时数:2 学时(二)现场教学1. 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治理 教学点:火地沟生态观察点2. 森林培育与合理采伐 教学点:火地塘林场专题五: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一)主要内容与教学目的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深度了解秦岭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俗民风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以及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二)调查题目:秦岭山区农家生活(三)组织形式分小组调查研究,共同研讨调查主题,设计调查提纲与问卷。指导教师:付少平、朱宏斌调查研究地点:宁陕县城周边乡镇调查时间:2 天四、生态文明教育组织与管理(一)组织与管理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唐仲英项目组、教务处和团委组织实施,各相关学院积极配合。(二)实施过程1. 按照“逐步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生态文明教育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具体安排实施。2. 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公选课范畴,计 1 个学分;参加全程教6学活动,完成调查研究报告,汇报总结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该学分。鼓励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效,学校将专门组织汇报会,优秀者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务处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018 年 6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