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8663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30 页)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2.个案工作与其他相关概念(1)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相同:一对一的沟通 关注心理注重情绪疏导 不同:个案工作注重价值理念;个案工作将案主视为“人在情境” ;个案工作动用社会资源。(2)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同:个别化的方式信息沟通的手段关注人的思想意识不同:服务的理念教育、改造理念平等的专业关系不平等关系注重

2、心理感受关注政治态度3.个案工作的本质特征:关系性质特殊的深度人际互动关系:角色与个性的互动;利益的单向性;专业的动态过程。手段性质有目的的信息沟通活动:与案主直接的信息沟通;与案主环境的沟通。目的性质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在助人中得到成长。4.个案工作的目标:目标层次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 排除情绪困扰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 选择适当生活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 不断完善人格5.个案工作的功能预防性功能复健性功能:解决问题,恢复自助能力;治疗性功能提供资源的功能建设的功能:促进人格发展及能力提升6、个案工作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发展的几个阶段a 萌发阶段(宗教团体,政府部门对贫

3、穷的救助,英国的济贫法,查默斯牧师:“程序指引”救济理论,美国“改进贫穷状况协会” )b 职业化阶段(工作者及相关组织出现)c 科学化阶段d 多元化阶段(学术著作、教育;四大流派形成)e 整合发展阶段(生态系统模式)f 反思发展阶段(后现代思潮影响)7.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人道主义 实证主义 乌托邦理想8.个案工作价值的两难论题(the dilema of value)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9.社会工作价值 : 社会工作价值是为社会工作专业所抱持的一套有关人类本质的未经验证(或可能

4、不可验证)的信念。这些信念反映在日常的实施活动之中,并提供了专业实施的方向和准则。10.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哲学基础:个别化有目的地表达情绪有所控制的感情投入接纳不批判的态度自决保密11.个案工作的技巧: 善于运用技艺、知识、才能、性格或其他的资源的方法。技巧是一种实务工作的内涵,结合知识与价值观,并转化成关怀与满足需求的行动;抑或是一种引导完成特殊目标或活动的组织行为。12.个案工作的技巧类型:.关系技巧:个案工作者如何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第 2 页 (共 30 页).过程技巧:通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去帮助案主发生改变和促进成长的技巧13.沟通的定义 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

5、言符号彼此互相交换观念、感 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双向互动过程。沟通的几个要素主体双方当事人媒介语言或非语言符号 内容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 性质双向互动过程 14.会谈:是一群专门的、精于会谈技巧的人,主动与会谈者做的相互接受且有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的谈话。 (曾华源)15.个案会谈的界定目的的明确性 内容的选择性. 过程的计划性. 角色的规定性 会谈的非互惠性 .会谈的非娱乐性16. 基本的会谈技巧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影响性技巧17.支持性技巧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18.

6、专注 指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言语内容及非语言内容(包括音量、音调、身体、语言等)的专注观察;同时工作者也要用言语及非语言方式,把这种对他的专注传达给受助者,使他能感受到工作者的尊重和接纳。19.倾听 作者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 当事人说了什么;当事人对问题所作的反应如何20.鼓励 工作者通过声音、姿势、简单的句子甚至只言片语等来鼓励受助者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21.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准确地感知他人内在的参考框架和一直持续的情绪要素22. 澄清 是引导受助者把模糊不清的信息及不够清晰的陈述做更详细的解说(elaborating) ,使不够明确的信息转化为清楚、具体、深入的信息。23

7、.对焦 是将游离的话题、过于分散的谈论范围或几个同时提出来讨论的问题集中,指出重心所在,再继续进行商讨。24. 摘要 是把受助者一段相当长的说话内容片段或在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感受加以整理,概括归纳,作重点摘述。25. 反映技巧:反映”是让受助者感受到工作者已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和思维之中,工作者把自己带入受助者的世界去看事物。工作者不单注意受助者的说话内容,还十分留意受助者表达的方式及表达时的情绪。这一组技巧可包括对内容、感受及经验的反映。 26. 内容反映 :工作者用比较少的篇幅、比较新鲜的字眼,指出受助者所表达的主要见解。27. 感受反映:是工作者把自己“带入”受助者所表达的感受中,如同亲

8、身体验受助者的经历一样,而后用简洁的反应来表达出对受助者感受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包括受助者直接表达的感受,还包括其暗示的感受。28.经验反映 :是工作者在与受助者进行一段交往和沟通后,对受助者的心路历程进行综合反映。这包括反映受助者的言语或行为、他或他们表达或暗示的非语言感受。29.影响性技巧 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组技巧包括建议、教育、自我坦白、演绎、对质等。30. 提供资料 提供资料”是将一些受助者或社会人士需要得知的资料传达给他们。这些资料可包括一些关于政府政策、社会服务、社区资源、机构服务、活动内容、游戏玩法、工作者的资历、接触

9、服务对象之目的等。31.自我流露 工作者有选择地将亲身体会、处事方法和态度、对人对事的感受向受助者坦白,使受助者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32.建议 是工作者在对受助者的情况和问题有所了解的前提下,经过评估,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受助者提出的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33.教育 是工作者基于本身的专业特长,把受助者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他们。例如,教导家长有关他们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向年轻人第 3 页 (共 30 页) -传授与人交往的技巧34.对质 是工作者直接指出受助者言谈、行为和感受上的不一致和矛盾之处,或者向受助者提出挑战,要他去面对与现实不符的想法,

10、改变缺乏建设性的、自相矛盾、自我打击的行为35.访视 在个案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解案主情况与促使案主的转变,个案工作者常常前往案主的家庭等拜访有关人员,这是种专业性的访问。36 有效访视的注意事项明确访视的目的做好访视的准备选择访视的时间访视的服装访视者的态度37.记录 指在工作者与案主的整个接触过程中,把案主情况及其处理过程记录下来。包括一般的基本资料、案主问题等。38.记录方式:文字记录、录音记录和录像记录39.记录的主要种类A 管理式记录:个案卡+B 临床式记录:过程式记录和摘要式记录a 过程式记录一般按时间顺序记录下会谈中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b 摘要式记录需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加

11、工,根据某种格式把材料放入其中。40. 评估的含义: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主的表,案主的问题情境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及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进行的评定。42.评估的目的:决定工作方向 犯规调整办法 激发工作者热情 对相关方面交代 促进专业发展 43. 评估的类型:A 从评估者的角度来看,评估可分为内部评估、外部评估和小组评估。B 从评估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目标达成评估和因果关系评估C 从评估的程序来看,可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44. 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关注的两个方面评估案主的行为和帮助的过程45.评估的原则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 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 质性

12、方法与量性方法相结合46.个案工作的过程是指针对个案问题所采取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由一连串连续的服务过程所组成。这个过程,始于因为当事人面对个人问题或困扰,终于服务目标的达成或者中断专业关系。47 个案工作过程/程序接案与建立关系 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和评估 问答题及论述题48.案主的来源 A 申请者,即个人、家庭或某个组织在发现存在问题,而问题不是他们自己所能解决的情况下,自发地寻求社工的帮助。B 被转介者,即由有关的机构、社区组织转介过来的案主。C 外展的对象,及社工通过外展工作和那些本身尚没有申请服务,但确实有服务需求的人接触,如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无家

13、可归的人等。 49.在接案前的准备工作 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 面谈前的心理准备 面谈的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 拟定初次面谈的纲要 50.面谈的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案主的需要,征询对方的意见环境布置考虑私密性、安全感和舒适感工作员要穿着大方得体,遵守时间51. 拟定初次面谈的纲要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等(2)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双方的角色和义务。(3)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等。(4)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工协助的期望。(5)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协助。52.接案的工作

14、内容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澄清求助者的期望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53.面谈的基本程序(1).自我介绍(2).明确初次面谈的目的和角色(3.)介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伦理原则(4.)引导案主谈求助的期望(5.)探讨问题或需要的来龙去脉(6.)面谈小结第 4 页 (共 30 页)54. 收集资料A 个人资料基本资料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量表、会谈观察)价值观能力B 环境资料家庭环境延伸的环境系统(同辈环境、社区环境和工作环境等)交互作用55.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直接收集资料 间接收集资料56. .(1)询问的类型直接询问: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经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间

15、接询问:即通过让服务对象进行角色扮演和完成句子的方式来帮助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方法来获得资料。(2)询问的方式会谈:会谈可以是个人会谈,也可以小组进行。要使会谈有成效,工作者需要掌握会谈的技巧,如提问、话题衔接、澄清、反映感受、释意和总结等。角色扮演:以角色扮演方式收集资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问卷:问卷是非常有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特别是在社区工作中,利用问卷可以收集社区需要、问题和居民意愿的资料。57. 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1).询问。(2).咨询 为作出准确的预估,社会工作者也常常向其它专业人士咨询意见,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社会工作者也

16、可以通过转介让服务对象接受其它专业系统的预估来获取服务对象问题的资料。(3).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实地感受,使所收集的资料更丰富和准确。观察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4).家访 家访是社会工作收集资料时常用的方法。在家访中,社会工作者有机会观察服务对象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与其家庭和相关社区系统的互动形态,观察和了解到很多在机构会谈中不能发现的东西。(5).利用已有资料 主要是利用机构已有的服务对象资料、机构转介资料、工作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的资料等。58.移情界定:案主把早年或目前生活上对其他重要人物的感

17、受和被压抑的情绪体验,投射到工作员身上,把他看成和他们一样,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情感转移。处理:提供机会让案主将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及时澄清案主的非现实性感受,以增进案主的自我洞察。工作员反省自己是否鼓励案主移情。59 反移情界定:工作员把过去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经验,投身到所服务的案主身上,把它当成那个特定的人看。60.个案工作专业关系 为专业人员与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员通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是指导社工开展个案服务的理论依据,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受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较深,分为传统的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

18、础的理论模式和建立在批判传统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模式。其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被称为个案工作三大传统治疗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历史渊源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是传统的治疗模式之一。最早由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一书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架构,1928 年,玛丽杰瑞特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精神病理社会工作”的文章,她对社会诊断一书中所涉及的个案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其中至少有 50%以上的个案显示案主具有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因此,她预言个案工作将朝心理学方向发展。1930 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提出第 5 页 (共 30 页)

19、-了“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在“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这个学派的观点。标志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成立。60 年代,霍丽斯的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法是该学派的代表作。(二)理论来源1、首先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系统构成。(1)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所有的知觉,包括日常所说的感受和感情,一开始都是意识的。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一个领域,是人的本能欲望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遵循“快乐原则”。

20、包括被压抑的、无从觉知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性欲。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心理深层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核心。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关系可用三层楼房进行比喻:三层楼房,三楼住着理智有教养的意识;二层住着安分懂礼的潜意识,一楼住着粗野任性的无意识,二楼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去拜访,同时,他又有责任守住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冲到三楼去打扰意识的正常生活。如果冲破了阻碍,则会导致行为上的问题。(2)人格理论相对应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体的人格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领域。本我,相对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的基础部分。唯一目的在于追求本能需要的满足,如性欲、食欲、求生欲等,它只是原始

21、的非理性的冲动,没有理智可言。自我相对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自我的活动包括记忆、知觉、情绪、思考等,作用是为本我提供外界消息,帮助本我从外部世界获得本能需要的满足,同时避免由于盲从而遭致危险。自我遵从现实原则。代表理性。但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弗洛伊德将自我和本我比喻为骑手与马的关系。(自我是马,本我是骑手)超我包括良心、道德、理想、社会感情这些任性中的高级本性,是社会力量的代表。超我是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个体人格中的反应,是理想中的我。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有保持自我、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健康成长。其中,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同时也被严厉的超我所监视,受到外界的挫折,因此

22、,人们会经常感叹生活的不易。自我如果不能抵抗前三者的压力,则会产生焦虑。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2、“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个案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此理论认为案主的困扰来源三方面:(1)儿童时期没能满足的欲望与需求一直带到了成年期,从而导致了在环境中的不合理要求,如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小孩,长大后会寻求关

23、爱。(2)来自环境的压力。贫困的母亲由于生活压力打骂孩子。(3)自我和超我受到损害。过渡被母亲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包括沟通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三)基本假设和原则1、基本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个人的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个因素彼此相互影响,案主所面对的困难,是案主本人同时受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个人早年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当社会压力过大,个体应付外界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时

24、,早年的问题会引起偏激的反应。(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个人与他人的互动第 6 页 (共 30 页)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按住沟通的能力和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做出正确的诊断。(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和潜力的个体。人类的行为不仅可以被了解,而且可以用预测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变。(四)实施程序(即特点要点)包括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阶段。1、心理社会研究第一步:开始接触(包括初次会谈、建立关系和签订服务协议)第二步:收集资料,以人在情境中唯一局全面收集与案主相关的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包括案主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问题,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

25、长过程中的经历、价值观念和如何看待自己。第三步:了解案主各种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下的满足和不满足感受。其关心的重点应该放在意识层面而不是无意识层面。第四步:协助案主自我发现。让其了解自身的问题和原因所在。第五步:综合资料,确定下一步方案2、诊断是指除了对案主进行社会因素的分析外,进一步以精神分析理论来诊断案主的人格或心理问题,并针对案主的受助意愿,接受服务的能力进行预估。诊断的类型包括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1)动态诊断对案主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2)缘由诊断对案主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3)分类诊断对案主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3、治疗目

26、标:(1)减低案主的焦虑和不安(2)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3)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和人在情境中系统地功能。(4)开发案主的潜在能力。(5)改善案主的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促进案主个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五)治疗技巧霍利斯将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两种。直接治疗是指工作者与案主二者之间的沟通、研究和治疗的过程。间接治疗是指工作者针对案主所处的环境所展开的治疗。包括案主有关的人和机构。1、直接治疗的技巧(1)非反映沟通技巧:支持(首先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其次保证,肯定案主的行为,另可以通过实物资助的方式表示你的支持)直接影响:工作者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以

27、推动或劝阻案主的某些行为。尊重案主的自决。方法包括:用点头或表示重视的姿态去鼓励案主实践一些他本来已有的想法或已经作过准备的行动。 例:案主:我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想换个工作,但是怕换了后会更不好,就是拿不定主意。工作者:这个想法不错呀,可以试一试。(2)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让案主自己选择。例:案主:虽然很努力,可是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工作者:你能考进这个学校,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很不错的,你有没有试着改变一下你的学习方法或者向别人学一点更好的经验呢?(3)忠告,表明自己确切的立场或态度。例:案主:我儿子迷上了打游戏,总是逃学去玩。工作者:放任孩子不管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我认为你可以抽点时间和

28、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坚持、实际干预等。探索描述宣泄:探索、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了解的神情或语言来表达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达内心的感受。宣泄是指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地表达他的负面情绪,包括:愤怒和憎恨;悲伤;内疚感;焦虑。第 7 页 (共 30 页) -2、反映性沟通技巧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巧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鼓励案主运用自己的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与其它治疗方法的主要差异点。(1)人在情境中的反映性沟通:协助案主了解其现状,了解案主自己的反应。(2)心理模式动力反应:协助案主进一步去发掘他的感受、态度与行为的

29、内在心理根源,重点在于使案主觉察他的那些不适当的心理形态及倾向,以减少他们对案主的影响力。工作者针对一个经常与别人吵架的案主说:“你想是什么原因使你经常误会那些你认为是你好朋友的人?”(3)人格发展反应:协助案主发现他的某些性格特征或行为来自于早年经验的影响,促使案主对这些影响加以适当的控制。以解决案主的困难,提高案主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者可以先协助案主回忆早期的经历,提供案主情绪发泄的机会,继而将早年经验与现在的感受和行动联系起来。工作者对一味抱怨孩子成绩差的母亲:“你以前读书时的成绩怎么样?”(六)间接治疗法环境改善术改变案主的环境,从而减少案主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在案主的关系系统中,

30、包括并行者和重要他人,其中并行者是指与案主以工作关系为主的人,重要他人是指与案主以感情联系为主的人,包括家人、亲戚、朋友等。此部分的知识重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假设(多选)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直接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技巧又分为非反思性技巧和反思性技巧,可单选也可多选)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多选)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1)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

31、务而产生的危机;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危机解决、恢复期。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和身心平衡状态。(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第一,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基他人的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第三,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第三,输入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第四,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击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五,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

32、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第六,培养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第一,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对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二,迅整作出危险性判。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第三,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结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第四,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制度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介入计划。此部分的知

33、识重点:1、危机的定义、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单选、多选)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多选)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历史发展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南非的沃尔普从实验中发现了相互抑制原则,既当一个人松弛的时候,他是无法同时感到紧张、焦虑或者恐惧的。反之亦然。同时期的英国人艾森克提出:应采用客观和标准化的测试最为行为治疗的临床评估,实行为治疗又前进了一步。第 8 页 (共 30 页)1950 年至 1960 年初期。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所花时间过长,效果不很明显,于是从实验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20 世纪 60 年代,阿尔伯特班杜拉的学习理论,19

34、71 年出版社会学习理论一书标志着社会学习理论的正式形成。他认为个人不仅可以从奖罚中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模仿的过程学习。他对暴力性电视节目与观众的社会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模仿性暴力行为。同时认为人不仅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控制社会环境的主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行为、认知与环境三者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行为治疗方法促进会成立,会员大约为 4000 名。流派很多,共同的特征在于以治疗为导向、强调行为,重视学习作用,以及强调严格的诊断和评估。(二)理论来源来源于行为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桑代克等。其中华生是行

35、为主义的创始人。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通过狗与铃声的实验(每次给狗实物的同事都摇铃,狗见到食物会反射性的分泌唾液,当这种情况重复多次以后,即使不给事物,狗听到铃声也会自动流口水。),将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据此,巴甫洛夫创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的反射。该理论模式主要强调“刺激反应”公式,既反应必须由刺激引发,反映的性质也由刺激的性质所决定。反应是后随于刺激出现的,为了使反映出现,刺激必须先出现。2、操作性为理论。1938 年,斯金纳将人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其中“应答性行为”是巴甫洛夫所研究过的“条件反射”性行为。“操作性行为”的

36、理论假设:行为的改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行为后面伴随着某种特殊的结果,反应或行为被称为操作的行为,因为其操作了环境,而行为才有其结果。行为是由反映出的结果所控制的。如:孩子每次哭泣,父亲就会给糖吃,那么孩子哭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这个例子中,孩子哭泣是行为,父亲给糖吃是结果,因为每次哭都能得到糖吃,那么孩子哭泣的行为就会增加。3、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创立。班杜拉研究了人的行为是如何获得的问题,认为:人主要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进行学习、习得行为。强调了人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认为观察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对榜样或模式的模仿和认同来完成。其中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第一、注意过程。一个人看到其

37、他人在做某种行为,他对此很关注;第二、保持过程。观察者在大脑中形成有关信息,这些信息是有关此行为如何被完成,也包括在实际或在头脑中演练此行为第三、运动再现过程。观察者总结出在何种情况下这个行为发生及其结果如何。第四、动机或诱因过程,指个体具有再现榜样行为的能力后,究竟是否把行为公开表现出来,要看诱因。班杜拉在阐述观察学习时运用了强化的概念,他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并重点强调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个体看到他人的行为获得成功或赞扬,便会增强产生同类行为的倾向,这叫做替代强化。个体一旦社会化,就能自己设定标准并根据这种内在标准来评定和奖罚自己的行为,这叫自我强化。班杜拉的观点在于,

38、人是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替代强化,从而控制自我强化,形成自我行为的。(三)基本假设(1)以行为(尤其是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作为研究和治疗的中心;(2)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3)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4)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5)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四)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操作性技巧、反应性技巧和综合性技巧1、操作性技术: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发性行为。如走路、说话、工作、学习等。方法包括正增强法、负增强法、差别增强法、消除法、惩罚法和分解法等。2、反应性技术:处理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的。如

39、反制约、系统减敏法、嫌恶疗法、泛暴疗法等。(1)放松训练第 9 页 (共 30 页) -放松疗法包括肌肉放松模式、深呼吸技巧和想像放松方式。肌肉放松练习是由亚克布森开创的,他通过调查发现,当人体肌肉随着亚里出现收缩时,焦虑与机体体验到的紧张有关,而通过放松肌肉,焦虑能被剧烈的减轻。肌肉放松的方法是指导人们先紧张后放松其身体的主要肌肉,并指导人们比较肌肉紧张和放松时不同的感觉。包括放松 20种主要的肌肉群,在 1 个小时之内,每一种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的方式不同,要坚持每日练习直到人们熟悉他的程序。详尽但耗时。可以用来缓解压力、紧张、普通的消除疲劳和焦虑,日常生活中也能用。这种放松方法可以单独使用

40、,也可以与其他方法一起用,例如系统脱敏,果断训练等。(2)系统脱敏由沃尔普创立。人们在特殊刺激过分焦虑,如考试、社、老鼠、高空、打针、药物、一个人走路、被锁在物理、死亡、交通事故、恶梦等等,基于沃尔普的假设:人不可能同时感受到焦虑和放松。步骤包括三阶段:训练肌肉放松、构造焦虑等级和通过想像将刺激和放松对立起来。构造焦虑等级,例如怕蛇,我会将我的焦虑等级划分为:住房外面有蛇;住房里面有蛇;蛇在床底下;床爬到我身上。放松和脱敏:通过想象放松疗法将焦虑按照等级做好。评定主观焦虑度通过简单的说明,让案主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给以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O 分是安宁平静,1 分

41、、2 分、3 分、4 分、5 分,焦虑依次递增,5 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案主应学会熟练地估价自己的焦虑程度按照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让案主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物或刺激场面,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案主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案主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此为其一级脱敏。让案主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物或湘激场面(即焦虑层次表中列为 2 分的刺激),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时为止。如此逐级而上,直至案主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最后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治疗程序:松弛训练设计焦虑等级量表系统脱敏(3)厌恶疗法:厌

42、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案主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果反复如此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取消了附加刺激,当案主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就会产生厌恶体验,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案主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有一个著名的例子:25 名曾经接受戒酒治疗的酗酒男子,在六节疗程中每隔一天就要品尝已被含锂的酒,大部分人在 15 分钟内便会有呕吐的情形出现,47%曾经呕吐的人在 6 个月后仍然能够保持成功地戒酒记录。用途:各种变态行为(如洁僻,露阴僻,窥阴僻,恋物僻等);酗酒、依赖行为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常见方法:电击法药物刺激如:吐酒石、土根

43、碱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想象刺激其他刺激3、综合性技术:常用的有自我管理与引导、示范法、果敢训练、松弛训练法、多模式治疗法等。主要讲述果敢训练,果敢训练,又称果断训练。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案主很难适当地或正确地表现果敢的行为,如无法或不敢表现生气或愤怒,很难拒绝别人,不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没有权力表达信念和想法等。他们往往表现为过分礼貌客气,害羞、事事小心,对别人的行为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人等。由于担心和害怕表露自己真实地、即时的感受,很多案主会怨恨和焦虑集聚起来,可能造成不舒服、没有自尊感、紧张性头痛、疲劳,同时还可能导致发脾气、愤怒和侵犯性行为。与人交往有三种基本的方式,既不果断、

44、进攻和果断。不果断:特征是犹豫,说话柔声细气,眼光第 10 页 (共 30 页)游离,回避问题,不顾及自己感受的赞成和附和别人,不表露自己的观点,妄自菲薄,宁愿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进攻方式:特征是抢在别人之前回答问题,说话大声武断,用挖苦、抱怨和贬低别人的方式与人交谈,用激烈的方式为自己辩护,高估自己,宁愿伤害别人而不愿亏待自己。果断方式:特征是回答问题公开、开放,对事不对人,能开放地表露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平等待人,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案主在某一情景中采取果敢行为的能力;二是引导案主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感觉或权力,并适当地做出反应。不是攻击别人,而是适当地去表达

45、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形象。两个测验:1、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职员,你和你的助手开车到一个城市开会,助手在车里点燃了一支烟,你发现烟把你薰得不舒服,烟味让你觉得窒息。这时候你会怎么做?选择一:在三个小时的行程里不评价香烟,反而试图和助手愉快的聊天不果断的反应。选择二:你越来越觉得不舒服,终于爆发:“要么你把香烟扔掉,要么我替你扔掉这味道太难闻了。”进攻的反应选择三:用商量平静坚定的口吻跟助手说:“对不起,能不能请你暂时把烟息了,我有点不舒服,可能没有睡好吧,谢谢你呀。”果断反应此部分的知识重点:1、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依据(多选)2、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技巧(反应性技巧,单选)3、行为治疗

46、模式的特点(多选)四、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和特点(一)发展历史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又称案主中心治疗模式,其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人本治疗模式的提出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01950)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开始阐述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建立在对以往注重指导性分析取向的治疗模式的批判基础上,强调工作者应避免表露个人的看法和意愿,要尽量减少自己对案主的影响,以免影响案主的自然成长。所以,当时的治疗法提倡辅导员接受当事人,与他建立一个融洽、宽容和不带批评判的气氛,相信当事人能以他的内在资源来协助自己。所注重的技巧是澄清、同感;情感反映等,避免采用指引性的技巧,如批评、心理测验和诊断等方法。第二阶段(19501957)罗杰斯于 1950 年在案主中心治疗模式一书中使人本治疗法更上一层楼。此时的他再不如早期般重视技巧,而是渐渐超向强调辅导员的本质。他指出当事人的情绪状况应是辅导员重视主要环节,所以此时的治疗法被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法。辅导员要敏锐地反映当事人的感受,了解当事人主观的体验,使当事人更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当事人解决真我和理想我之间的矛盾,重新组成自我概念。第三阶段(19571970)罗杰斯在 1957 年出版了促进个性改变的必要条件一书。这是人本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