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8674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业务素质方面: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在学术前沿领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

2、有较高研究深度与学术创新。二、专业介绍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4)归纳逻辑与决策 (5)语言逻辑 ( 6)中外逻辑思想史 (7)逻辑应用研究本专业是在全国逻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点之一。李廉、李志才、郁慕镛教授曾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本专业设有“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 ,拥有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师资力量。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推荐免试入学学

3、生。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直接攻博或硕博连读学生。3. 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四、学制年限1 硕士研究生:三年。2 博士研究生:三年。3 直博生:学制五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课程清单,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A 类:政治理论学位课程: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学分)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 学分)硕士生公共外语 (4 学分)B 类:哲学动态与评论 (2 学分)哲学研究方法论 (2 学分)C

4、类:逻辑、语言与认知(核心) (3 学分) (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西方逻辑史暨原著选读 (3 学分) (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现代逻辑基础 (3 学分) (与本科生互通互选课程)D 类:哲学逻辑 (3 学分)中国逻辑史暨原著选读 (3 学分) 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3 学分)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逻辑 (3 学分)归纳逻辑与决策 (3 学分)当代逻辑前沿与热点 (3 学分) (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认知逻辑与模态认识论 (3 学分) (哲学系国际化双语课程规划建设项目)职业规划(1 学分)就业创业实践(1 学分)跨一级学科选课 (1 门)(二) 博士阶段课程:博士生外语 中国马克

5、思主义与当代 当代逻辑科学前沿问题 当代逻辑哲学专题 数理逻辑专题研究哲学逻辑专题研究 科学逻辑专题研究 比较逻辑思想史 逻辑与辩证法 六、培养方式A.硕士生培养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全面提升哲学系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做人、知识、能力”与“打基础、能转型、上台阶”两个侧面作为自己人才培养体系的主线,构建自身的一体化、特色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哲学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区分三个出口类型:以学术型导向类人才为重点,以复合型导向类人才培养作突破口,兼顾平衡创业就业类人才培养,建构以下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转型期基础教育阶段:考虑到哲学系每年推免生招生比例的扩

6、大以及哲学学术积累要求高的特点,哲学系将安排一批基础课程供校内或校外推免生选择,针对本科教育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做一定程度的集成贯通提升,服务于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型,为研究生培养的拔尖选优做好铺垫。专业教育与训练阶段:结合并发挥各个二级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强化硕士研究生核心知识、重要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给硕士培养打下南大哲学的印记,开启通向学术前沿或创业就业的途径。实际能力培养与实践阶段:突破性地设计一些交叉与前沿类课程,用于支撑这一阶段的培养,努力从学科交叉和问题导向的视角,将研究生引入哲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前沿。考虑到哲学系有三分之一比例学生走向非哲学领域的创业就业岗位,在这一阶段将依据“引进

7、来、走出去”的原则,强化或开设支持创业就业的相关课程。哲学系“二三三”研究生培养模式除涵盖上述“分阶段、分出口类型”的课程体系建设之外,另一个重点是课堂内涵建设和课程质量建设,将注重最新研究成果向研究生课程的转化和有机融合,在课程阅读文献管理、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授课主题方面进行变革,推动硕士课程向“启智式” 、 “开发性” 、 “国际化” 、 “互动研讨”方向转变;同时在课程申报规范,课程教学规范,多维度评估评价、多样化课程检查,激励与处罚机制等改革方面入手,建立符合哲学系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确定导师,制定培养

8、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课程培养方案框架参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暂行规定(2014 年 7 月修订版) 。课程分为A、B、C 、D 四类。A 类:全校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B 类: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C 类:以二级学科(专业)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D 类:全校公共选修课以及各院系开设的选修课程。A 、B、C 类为必修课内容。整个硕士培养中,选课程学分一般为 32 个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为 36 学分(包括本科非平台的核心课程 3-4 门约 6-8 学分,学分够此条件即合格) 。其中 A 类 7-8 学分;B 类:1-2 门,

9、共 3-6 学分;C类 2-3 门,共 6-8 学分。必修课 A、B、C 三类合计总学分控制在 20 分内,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在 D 类课中,原则上要求文科硕士跨一级学科选读不少于一门课程(不论学分) 。毕业后可能就业或创业的学生必须选修我系开设的职业规划课和就业创业实践课。B. 博士生培养: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四三三”的“四”指四个培养阶段,即预锁定、硕士生、博士生和弹性延长四个阶段;第一个“三”是指三个层次的质量指标体系,即全过程质量指标体系、培养条件质量指标体系和模式改革质量指标体系;第二个“三”是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激励机

10、制。为此,南京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点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管理办法 、 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研究生)的意见 、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抽查盲审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这些措施为我系构建“四三三”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在新培养模式下,我系相关博士改革措施均已到位,包括: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上动态的管理机制、过程管理和择优分流相结合的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博士学位论文 “抽捡盲审”制度,选拔优秀拔尖博士在读生采取弹性学制延长在读年限加大资金支持。上述培养制度改革

11、旨在优化生源,分层考核,过程管理,论文盲审,加大激励,健全监督,为提高哲学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确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其博士培养工作。博士生入学需要参加院系组织的新生入学学术教育。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需完成 5 门博士专业课程:公共外语 1 门、公共政治课 1 门,本导师博士专业课程 1 门,本二级学科方向另外 2 位不同的博导所开设的博士专业课各 1 门。本二级学科方向博导较少的,可酌情扩大选择与研究方向相近的其它二级学科博导的博士专业课程。在博士毕业论文之外,博士生还需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详细要求见后面学位授予规定。C、直博生培养直博

12、生学制五年,相对其他硕士新生,入学起将具备博士待遇资格,从严要求,实施高质量培养。导师将在第二个学期针对每个直博生提交一份个性化培养方案给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直博生第一年参加硕士生的研究生方法论课程,内涵硕士入学学术教育内容,学习优秀硕士论文;第二年跟随当年博士做入学学术教育,学习优秀博士论文并做汇报。第三年秋天(第五学期)12 月做第一次博士资格考核。直博生打通硕士和博士公共英语,直接在第二学期修学文科博士生英语。修公共政治课 3 门、博士公共政治课 1 门。直博生修学的硕士专业课程不低于 19 个学分。为强化个性化培养,原则上不对硕士 19 个学分专业课程做 B、C、D 分类限制。直博生博

13、士毕业的基本课程、论文发表要求、答辩学位要求等同普通博士生,不再另外规定。直博生在第一次博士资格考核后可以选择转为硕士,按照普通硕士条件毕业,相关规定见南京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D. 培养通则: 1. 公共课以讲授为主,基础课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学科研究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进行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交叉研究。2、在读期间,成绩优秀、符合条件者可经个人申请、院系推荐申请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外海攻读博士学位(硕士为主)或联合培养(博士为主)的公派留学生。3. 研究生的德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由研究生领导小组和导师共同负责。

14、七、考核方式1. 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试。2. 专业课采取以课程论文为主,选以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补充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课程论文。专业课必须在相应的下一学期规定时间内获得成绩,逾期成绩无效。3. 硕士中期考核: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相关教师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硕博连读,对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评,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15、4、博士资格考核:资格考核以考察博士生对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素养、对专业研究动态和前沿领域的鉴别和把握能力、完成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为重心,同时考察其学风和学术道德。考核通过方可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从博士二年级上学期开始,首先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单位进行预考核,然后是二级学科的正式考核和全系考核。预考核内容以资格论文(或研究综述)为主,要求体现出对所研究领域或主题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尤其是核心范畴、主要观点、经典研究、前沿动向等的理解和把握。正式考核皆以面试为主,或结合笔试。考核内容及比例为:学位课程的完成情况占 30

16、;开题综合报告占 40;完成的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占 30。最终以全系为单位,做出暂缓通过率不低于 15、优秀率不高于 15的考核结果,并予以公示。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详细细节参看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方案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

17、定研究课题,选题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题目选定后,研究生要做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同意后方可写作论文。论文题目确定后,研究生要写出写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写作任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三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十万字。九、答辩和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完成后,在答辩之前必须严格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所以申请参加硕士答辩同学需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 12 月中旬提交完整的初稿,并在当月的二年级中期考核时接受初步答辩审核。所有申请参加博士答辩人员需要在每年四轮固定答辩时间之前三个月提出答辩申请,在软件查重和预答辩后参加学校组织的送校外专家盲审的抽检。

18、被抽中论文的盲审需获得通过才能参加正式博士答辩。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为 8 年。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3 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 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一次。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为 4 年。 )申请硕士学位者对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不做要求;申请博士学位者应发表两篇 CSSCI 期刊论文(或者一篇 CSSCI 期刊加两篇 CSSCI 扩展版期刊论文,或者一篇一流期刊,三个标准满足一个即可,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适用于 2009 年秋季及以后入学

19、的博士生) )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完成上述论文指标者,学校方可授予学位。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十、质量监测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本系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逐步建立专家听课制度,组织校内外专家听课并评价,院系组织评估小组教学秩序检查和常规评价制度、教师自评制度、课程选课学生反馈评价制度、毕业生评价反馈制度。为每门课建立课程评价档案,存留其评价材料。加强学位论文质量体系建设,所有毕业前博士论文均要参加论文盲审抽检,所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在毕业后,均参加省评估院与教育部组织的两轮论文质量抽查。十一、主要参考

20、书目(中文部分)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亚里士多德全集卷 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商务印书馆。培根:新工具 ,商务印书馆。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商务印书馆。马玉柯主编:西方逻辑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文坚:西方形式逻辑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江天骥主编:西方逻辑史研究 ,人民出版社。涅尔:逻辑学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肖尔兹:简明逻辑史 ,商务印书馆。张家龙主编:逻辑思想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杨百顺:比较逻辑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张家龙:数理逻辑发展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郑毓信:现代逻辑的发展 ,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水林:形式化:现代逻辑的发展 ,人民出

21、版社。陈波主编:逻辑学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希尔伯特:数理逻辑基础 ,科学出版社。塔尔斯基: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 ,商务印书馆。苏佩斯:逻辑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汉密尔顿:数理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金岳霖:逻辑 ,三联书店。王宪钧:数理逻辑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胡世华、陆钟万:数理逻辑基础 ,科学出版社。莫绍揆:数理逻辑初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莫绍揆:数理逻辑教程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朱梧槚:数理逻辑引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尚水:数理逻辑引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文淦:符号逻辑引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慕泽:数理逻辑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叶峰:一阶逻辑与

22、一阶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杜国平: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陆钟万: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 ,科学出版社。王元元:计算机科学中的现代逻辑学 ,科学出版社。石纯一等:数理逻辑与集合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张锦文:集合论浅说 ,科学出版社。晏成书:集合论导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壮虎:素朴集合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朱梧槚等:集合论导引 ,南京大学出版社。王世强:模型论基础 ,科学出版社。沈复兴:模型论导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世铭:递归论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戴维斯:可计算性和不可解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克林:元数学导论 ,科学出版社。朱梧槚:数学与无穷观的逻

23、辑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张清宇等:哲学逻辑研究 ,社科文献出版社。格勃尔主编:哲学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礼全:模态逻辑引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周北海:模态逻辑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冯棉:广义模态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周昌乐:认知逻辑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弓肇祥:认知逻辑新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清宇:弗协调逻辑 ,中国社会出版社。桂起权等: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 ,武汉大学出版社。任晓明、桂起权:非经典逻辑系统发生学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奎因:逻辑哲学 ,三联书店。哈 克:逻辑哲学 ,商务印书馆。里 德:关于逻辑的思考逻辑哲学导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陈 波:逻辑哲学研

24、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建军等:当代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人民出版社。张清宇主编:逻辑哲学九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泽洪:逻辑的哲学反思 ,中央编译出版社。王路:走进分析哲学 ,三联书店。陈波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东方出版社。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 ,商务印书馆。奎因:从逻辑的观点看 ,上海译文出版社。张家龙:模态逻辑与哲学 ,中国社会出版社。马库斯等:可能世界的逻辑 ,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棉:可能世界与逻辑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 ,上海译文出版社。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郑毓信:数学、逻辑与哲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张建军:科

25、学的难题悖论 ,浙江科技出版社。 张建军、黄展骥:矛盾与悖论新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张建军:逻辑悖论研究引论 (修订本) ,人民出版社。张巨青主编:辩证逻辑导论 ,人民出版社。沙青、徐元瑛:辩证逻辑简明教程 ,河北人民出版社。金顺福、汪馥郁:辩证思维论 ,北京燕山出版社。章沛、李志才、马佩、李廉:辩证逻辑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赵总宽、苏越、王聘兴:辩证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彭漪涟:辩证逻辑基本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粱庆寅:辩证逻辑学 ,中山大学出版社。周礼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沙青等:分析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裂变 ,

26、河北大学出版社。张巨青主编:科学逻辑 ,吉林人民出版社。哈雷:科学逻辑导论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沙青:逻辑科学方法论论纲 ,天津人民出版社。郁慕镛:科学定律的发现 ,浙江科技出版社。郁慕镛主编:逻辑、科学、创新 ,吉林人民出版社。黄顺基等主编:逻辑与知识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天骥:归纳逻辑导引 ,湖南教育出版社。鞠实儿: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陈晓平: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顿新国:归纳悖论研究 ,人民出版社。邓生庆、任晓明:归纳逻辑百年 ,中央编译出版社。潘天群: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潘天群:博弈思维 ,北京大学出版社。潘天群:

27、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杜国平:图形世界探秘 ,东南大学出版社。温公颐主编:中国逻辑史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崔清田: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人民出版社。李廉:周易的思维与逻辑 ,安徽人民出版社。孙中原:中国逻辑研究 ,商务印书馆。周云之、刘培育:先秦逻辑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克喜: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 ,人民出版社。王维贤等:语言逻辑引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邹崇理: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蔡曙山:言语行为与语用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蒋严等:形式语义学引论 ,中国社会

28、科学出版社。黄华新主编:符号学导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张建军:在逻辑与哲学之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潘天群:逻辑、博弈与哲学践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克喜:逻辑、语言与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顿新国:归纳、确证与悖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习胜、张建军:逻辑的社会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力锋、张建军:分析的宗教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张晓云、潘天群: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刘培育主编:金岳霖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杜国平:真的历程金岳霖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金岳霖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周礼全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沈有鼎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莫绍揆文集 ,南京大学出版社。胡世华文集 ,科学出版社。吴允增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殷海光哲学与文化思想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吴家国:从传统逻辑到普通逻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周礼全主编:逻辑百科辞典 ,四川教育出版社。杨百顺主编:现代逻辑辞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王雨田:现代逻辑科学导引(上,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崔清田主编:今日逻辑科学 ,天津教育出版社。赵总宽主编:逻辑学百年 ,北京出版社。李志才主编:方法论全书(1-3 卷) ,南京大学出版社。彭漪涟主编:逻辑学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逻辑学研究 (中国逻辑学会、中山大学主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