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指导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采取闭卷形式进行考试。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开拓科学文化视野,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优化知识结构,协调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初等
2、教育中理科、文科整合渗透、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复习提要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说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2、知识结构 第一章共分三小节。第一节开宗明义,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阐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第二节首先概括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而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部类而具有的个性特征,主要是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通常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第三节从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关系、社会需要和人文社
3、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上述三节中,第一节最重要,是本章的纲领;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对第一节某些重要内容的展开和深化。第一节中,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的阐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的概述,是全书立论的重要基石。其主要内容包括:(1)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孕育、生成和拓展的发展历程。(2)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
4、实践性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3、重难点提示 2(1)本章的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其中特别应该注重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和结构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2)本章的难点
5、: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教材是从三个视点对“基本含义”进行了扼要的阐释。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等。2、知识结构 第二章共分两小节。第一节阐述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说明人文社会科学为什么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第二节较全面地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八种社会功能。其中的认识功能是其它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是从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着眼的;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功能则是从推动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途径着眼的。上述
6、两小节,第一节重在理论,第二节重在实用。第二节是本章的主体部分。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2)人文社会科学的多种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咨询功能。特别要注重理解认识功能,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其中认识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各项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政治建
7、设功能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主体部分;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有难以分割的密切联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挥社会建设功能的重要途径。3(2)本章的难点:一处是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定位”的第二段“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对于这段,教材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学员应该以发展的视角从正面理解。另一处是第二节分别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八个段落,每一段落都有不少篇幅用于基本概念的界定,如“认识功能”、“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等,学员要抓住要点,领会
8、基本精神,不必死记硬背,也不必过多旁及不同观点。第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2、知识结构: 第三章共分导言和两个小节。导言简要地概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特点和特殊贡献。第一节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普遍适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节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方法、实地方法,文献情报方法。上述三个层次,导言(以及第一节开头的综述部分)既是引子,又是第三章的结论;第一节阐释一般方法,理论性强,涵盖面广,有一定深度;第
9、二节谈具体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调查方法;实地方法;文献情报方法。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文字教材介绍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各为三种,学习指导书对每一种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要点,都作了必要的提炼和梳理;就知识而论,掌握这些方法的要点就够了。但为了达到对这些要点的理解,尚须进一步弄清楚三种一般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2)本章的难点:导言部分和第一节,特别是导言和第
10、一节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内涵及其关系剖析。第四章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综述4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时代主题、全球问题等。2、知识结构 第四章共分四节。第一节从时代主题的重大转换、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问题日益尖锐化三个方面,阐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全球背景。第二节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将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轨迹分为三段。第三节概略阐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背景和曲折道路。第四节综合概括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突出了实践与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
11、到广泛关注三大进展。上述四小节,从背景分析到概貌描述,再到特点概括,逐层递进。概貌描述和特点概括是本章的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日益尖锐化的当代全球问题。(2)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20 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合;20 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整体联动,综合中有分化;20 世纪末期进入反思展望期。(3)20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貌:20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背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曲折道路。(4)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
12、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特别要注重了解世纪下半叶全球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概况,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总体特点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要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趋势。(2)本章的难点:第四章是继第一章之后涉及的学科人物、史料、概念、名词术语等最多的一章,陌生的知识较多。须从大处着眼,重视把握要点。重点部分即第二节、第四节,需要注意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处:一是第二节中“基本思想方法的分化”,二是第二节中“系统科学的兴起产生连锁效
13、应”,三是第四节中关于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结构的描述。第五章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的新突破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实证主义思潮等。2、知识结构5第五章共分三小节。第一节从世纪哲学发展的理论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重大发展、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四个方面介绍世纪哲学发展概貌。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实现了重要变革的现代历史学、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的现代文艺学。上述三小节,全着眼于世纪,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人文学科所取得的新突破。第一节为本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哲学、
14、历史学、文艺学都是在 20 世纪取得了新突破的传统人文学科。(2)感应着时代脉搏的现代哲学:20 世纪哲学发展的理论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重大发展;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3)实现了重要变革的现代历史学:20 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在史学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充满希望。(4)对文学艺术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的现代文艺学:20 世纪文艺研究的总体特征;20 世纪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当代中国文艺研究。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世纪发展的共同特点;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和重大发展
15、,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特别要注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本性和生命活力,世纪哲学发展对包括历史学、文艺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2)本章的难点:第五章到第七章,按学科群分别介绍一批主干学科世纪发展概貌。各学科的内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通常构成各章的难点。本章介绍的“文史哲”,学习者相对熟悉;最大的难点集中在第一节的第三小节“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化”。第六章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进展和影响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语言学、语言与言语、心理学、人类学、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等。 2、知识结构 第六章共分三节。这三节的结构相同:都是首先概括学科内涵,接着
16、着重阐述每一个学科在世纪的重要进展、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广泛影响,最后分别概括当代中国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成就。语言学和心理学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先行科学;第一节和第二节为本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在 20 世纪成为跨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类而总体上仍然倚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2)20 世纪语言学与现代科学: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进展;现代语言学:跨越并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国语言学:继承、吸纳与开拓。6(3)20 世纪心理学的重要进展及其广泛影响:现代心理学的重要进展;现代心理学对科学体系发展的全方位影响;当代中国心理学的成就。(4)2
17、0 世纪人类学的变革及其科学意义:20 世纪人类学的拓展和变革;现代人类学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人类学。3、重难点辅导 (1)本章的重点: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在世纪的发展道路、功能、影响诸方面的共通特点;语言学、心理学的重要进展及其广泛影响。这里,无论是把三个学科合起来看,还是分别地看语言学、心理学,都不但谈“发展”,而且还谈“影响”。这是因为三个学科都是跨越了两大科学部类、作用于两大科学部类的。掌握这个关节点很重要。(2)本章的难点:第一,为什么说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虽然跨越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类,而“总体上仍然倚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应当视做人文社会科学的主
18、干学科。第二,各学科都有许多思潮流派,要了解最重要的思潮流派的名称、背景、主张、代表人物、地位影响。第三,这一章中术语较多,其中须掌握一些基本术语,如“所指”、“能指”、“精神分析”、和“条件反射”等。第七章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发展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等。2、知识结构 第七章共分三节。这三节的结构模式都是:首先概括学科内涵,然后分别阐述 20 世纪每一个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重要思潮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上述三小节有个共同的视点,即这三个学科之所
19、以十分活跃、发展迅速,是它们能够适应世纪经济发展不断受到挑战、社会结构急剧变动、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时代需求。第一节为本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是社会科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主干学科,它们的科际关系十分密切。(2)20 世纪经济学不断接受挑战:现代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潮和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3)20 世纪社会学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现代西方社会学的思潮流派;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社会学。(4)20 世纪法学与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现代法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现代西方法学的主要流派及
20、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实现法治的指导意义。 3、重难点提示 7(1)本章的重点: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在学科性质上的共通点;世纪世界和中国经济学的重要进展。(2)本章的难点: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如何看待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众多的不同意见;第二,如何梳理思潮流派的发展脉络,区分它们的主次轻重;第三,了解经济学部分的若干重要术语的含义。第八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等。2、知识结构 第八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从当代社会新的特点、挑战和机遇并存两方面,阐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全球背景。第二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
21、合上具体阐释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五大趋势。第二节,特别是第二节阐释的前三大趋势,是本章的重点所在。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社会的新的特点;挑战和机遇并存。(2)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3、重难点提示 第八章的重点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特别要重点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首先要注意,第八章和第四章都是总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重
22、要篇章,空间上既讲世界又讲中国,时间上第四章的终点是第八章的起点,主题和一些重要概念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第八章高于第四章。就整部教材而言,第一章、第四章、第八章是最重要的。 第九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教育学 、礼记学记、终身教育论、大教育观等。2、知识结构: 教材指出,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之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支撑。第九章的三个小节,分别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形成、现代教育思潮兴起、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二节和第三节为学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23、:8(1)人文社会科学与近代教育学的形成:教育科学思想的萌生;从人文社会科学母体中初步分离而出的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2)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思潮:20 世纪初叶人文社会科学与世界性新教育思潮的兴起;20 世纪中期人文社会科学推动教育学建设的繁盛;20 世纪后期人文社会科学开拓世界教育学新视野。(3)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教育学的当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全面推进中国教育学革故鼎新;人文社会科学关注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关键课题。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本章的特点是从人文社会科学广角镜看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之一教育学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重点
24、则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教育学发展的关系。要特别注意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关系。(2)本章的难点:本章几乎是中外教育思潮发展史的浓缩,学习者一般熟悉教育学和教育史,整章要点不难理解。学习本章的真正困难在于,要突破就教育学论教育学的框框,尝试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上,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要重视本章第三节提出的问题,联系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想一想这些观点是否有理。第十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1、主要名词 要求识记的名词计有:教育政治学、教育传播学、比较教育学等。2、知识结构 第十章分为四节。教材认为,在教育科
25、学发展滞后于人文社会科学一些前沿科学门类的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向初等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初等教育需要主动寻求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第一节阐释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研究初等教育的重要性。第二节到第四节分别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与初等教育研究的关系。第一节、第二节和三、四两节的部分内容为学习重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学科的广角研究: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现代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注重选择与综合。(2)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初等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哲学的内涵与意义;教育心理学的内涵与意义;教育社会学的内涵与意义。(3)
26、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与初等教育相关属性的研究:教育管理学的内涵与意义;教育经济学的内涵与意义;教育政治学的内涵与意义;教育法学的内涵与意义。9(4)人类学传播学比较教育学与初等教育的文化思考:关于教育人类学;关于教育传播学;关于比较教育学。 3、重难点提示 (1)本章的重点:要求注意两个结合。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相关学科与教育科学理论的结合,一个是经过综合的理论同初等教育实际的结合。学习这一章的两个重点,无论是理解初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还是初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个案分析,都要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2)本章的难点:各交叉学科形成的原因;各主要交叉学科的内涵和意义;初步运用跨学科方法解决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总的来看,这些学科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的进程中逐步产生的,有多方面的认识作用和社会功能,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对初等教育研究的推进上。学习者应该在掌握全章要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的难点:试用跨学科方法理解和解释初等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不要从本本出发,而要从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再参考教材的相关部分,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库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