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899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人教试验版下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二语文 人教试验版 下 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二) (三)壶口的黄河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听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 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

2、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 ?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 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

3、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 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

4、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 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

5、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 ?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 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埃米尔路德维希( Emil Ludwig, 1881 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 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_ _ 2. 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 _ 3. 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 飞跃”这句话的含义? 答: _ _ 4. 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6、?请联系全文作答。 _ _ 5. 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_ _ 参考答案: 1. 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2. ( 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 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3. ( 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 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

7、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或“从此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 4. ( 1)有中国人的肤色( 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 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 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意思答对即可。 5. ( 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 ( 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 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四)一个人在山上 我现在的家在岳麓山下。 我所住的房子背后,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探出一条

8、路来。每天一早会有很多人从这里爬上岳麓山进行晨练,这等热闹要到上午 10 点以后才告平息。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假日,紧靠我家的岳麓山,每天上午 10 点以后便是孤独的。 我曾陪同我外地的朋友登过好几次岳麓山(当然是花了 10 元门票从正门进去的)。去赏玩的都是大家必去的熟悉的景点,像爱晚亭、麓山寺、蔡锷墓、云麓宫、鸟语林等。 我觉得那没意思极了。 我讨厌任何预见性很强的像履行任务似 的行动,包括以开心为目的的旅游。 我决定去看看孤独的岳麓山。 一个非假日的秋日的下午,我一个人登上了岳麓山。这时候无忧无虑的孩子大多在上课,为衣食之忧的成人在劳作。一边爬山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能有这么一份悠闲而惬意不

9、已;待登上山顶,我更是惊异于呈现在我眼前的岳麓山:它有了我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穆、空旷、辽远。 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 随便找了一处地方坐下来,俯瞰山下棋盘似的城市,再看看头顶离得近了的天空,山不说话,巍峨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我眼前的山石、树木静静地立着,孤独中却有一股 凛然的傲气,只有这秋日里渐渐走向衰败的小草还在使着性子调皮,随风轻轻摇曳着。其实,它也是傲然的呢,它不惧怕生命的凋零。 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我有种冲动,想走近任何的一块石头,一棵树,跟它们说说话,想俯下身子亲近每一株草,跟它们交心。谁说

10、沉默意味着没有申明呢,或许,它们比我的祖辈都年长呢。令人钦敬的是,岁月似剑,风雨如磐,它们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幅经年不变的画,我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父辈看到的那幅 或许,我眼下站的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前就是一位衣袂飘飘的诗人或豪气干云的武士所亲临过的。可是,这山上的一切,不论遭遇自然无情的侵袭还是人类亲切的探访,都呈现出宿命似的接纳,没有悲喜的跌宕。这种神闲气定的大气魄,人哪里会有! 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时候,看到那农田的稻谷,在沉默和朴素里任由时光的安排,抽穗、扬花、结谷,然后回到农人的仓储里,我以为那是懦弱的没有生命的。今天,一个人在山上,突然感觉到一座山、一棵稻谷那

11、样不加雕饰地完成过程,不加挑剔地归依结果。真正的强大有时就是不奢求,不抗拒。 人或者总无法摆脱奢望,归顺自然,所以人别说比 自然活着的万物渺小,比自然本身都渺小。 譬如登山,你很少看到一个人孤独地登山,而只是成群结队地开心赏玩,你把山看成了景点,你就无法领略到山的生命。有人说见了黄河你得跪下去面对、解读,面对山也应该是 至少我们的灵魂应该是。 你不妨一个人登一次山,你会发现:一个人在山上,面对沉默不语的山,用不着比较,你就渺小了。 我感觉我登上了山,人却站在了山脚下。 1. 作者写到“岳麓山陌生了”、“我一下子喜欢极了这种熟悉的陌生”。 “熟悉”是因为: 。 “陌生”是因为: 。 2. 作者写

12、到“我突然对它们心生崇敬起来,人说高处不胜寒,可是山可以。山上的泥石、树木、花草可以”。 联系上下文,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 3. 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侯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用? 答: 4.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者借助衬托手法,以喧闹的晨练和讨厌的旅游突出对孤独的山的领悟。 B. 对于自然无情的侵袭和人类亲切的探访,山的一切都会欣喜的接纳,这种“大气”令人类感慨和崇敬。 C. 作者领悟到真实强大的生命是不加雕饰,不加挑剔, 不奢求,不抗拒。 D. 人或者只要摆脱了奢望,人就会和自然活着的万物一样伟大,和自然本身一样伟大。 E. 作者着力抒写自己登山时

13、的感受,当你用心去面对、解读山上的泥石、树木和花草时,便可以领略到山在沉默中蕴藏的真正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 1. A、家住此山下; B、曾陪同朋友登过此山。 它有以前未见的大气、厚重、静默、空旷、辽远。 2. 山在孤独中有一股凛然的傲气,他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3. 通过写稻谷不加雕饰,不加挑剔,不奢求,不抗拒的特点,衬托了孤独的岳麓山的特点:大气、厚 重等。 4. C E( A. 晨练和旅游是起了引出独自看山的作用,“领悟”看不出来 B. 非“欣喜的”,而是“宿命”的接纳 D. 非是“只要就”,而应是“只有才”,绝对了) 【模拟试题】 (一)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

14、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 14 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 岁以后到 20 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 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 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

15、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 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 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

16、水。 15 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 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正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 20 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 86 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

17、下游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 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 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

18、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 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 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

19、准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曾说过的话,一方面揭示出水对于沈从文“有极大关系”,开宗明义,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全篇行文的线索。 B. 本文进述了沈从文人生的三个阶段: 14 岁前在沱江里泡大, 14 到 20 岁浪迹于沅水上下游, 20 岁后离开湘西闯荡文坛。强调了凤凰的那条沱江对他性格的影响。 C. 本文兼取引用和叙述的写法,时而让 沈从文站出来评说、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而从作者角度陈述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述”中有评论,“述”中有观点。 D. “最流连忘返”“最看不厌”“最不能忘情”,作者连用三个“最”字,既写出了沈从文对故乡之水和水上之人的挚爱;同时

20、,也概括了沈从文一生文学创作的内容。 E. 作者想象沈从文的少年生活,深情地描写他的墓地,讴歌他如水的个性,既展示了“水、凤凰、沈从文”之间的相契相容,也抒发了作者对沈从文由衷的敬仰之情。 2. 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 答: 3. 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 答: 4. 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二)绝唱 我每年都要到圆 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

21、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 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

22、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 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 10 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吸引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

23、,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 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

24、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 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圆明园的荷花和

25、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 B. 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 第 7 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D. 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富有文化意蕴,而且切合文章题意,深化了主题。 E. 作者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是因为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民族历史耻辱的意义。 2. 作者最爱 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 答: 3. 从第 8 段看,作者笔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4

26、. 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 答: 【试题答案】 (一) 1. B D 2. ( 1)亲近自然 ( 2)爱思索爱幻想 ( 3)倔强、自主、从容 3. 从小倾心自然自然对沈从文的品性影响很大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死后魂归自然 4. 偈语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反映出沈从文的刚强,极为坚定极为自信。诔辞是沈从文妻妹对他的评价,揭示出沈从文一生让人,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 (二) 1. A(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是一池没有绿叶没有红花的枯梗残荷。) E(是为表现两者的残缺美,越是摧毁越美丽) 2. 写三四月间的出水绿叶和五六月间新绽红荷的色彩鲜艳之美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或“衬托”)了十月残荷桔梗、败叶的独特之美。 3. 背景,以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为独特背景;精神(情操),荷虽残,志不残,桔梗、败叶、黑莲蓬依然在空中高擎;图案,残荷组成的各种美丽、幽秘的图案。 4. 满塘残荷是一池碧绿、艳红的最高升华,是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高尚凄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被摧毁的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无法摧毁的象征;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残缺、独特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