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州市第一中学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试卷页数: 12 页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 . 18 分(每小题 3 分) 1.对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拗 ( o)断 搭 讪 ( shn) 敷 ( f)衍 丛 冢 ( zhng) B 打 烊 ( yng) 宫 绦 ( to) 笑 靥 ( y) 迤 ( y)逦 C 偏 裨 ( p) 监 ( jin)生 赏 赉 ( li) 屏 ( bng)退 D 匣 椟 ( d) 佛 龛 ( kn) 咂 ( z)摸 央 浼 ( min)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旗杆
2、 勘查 百无聊赖 犄角之势 B 敕造 寒暄 天理昭然 湛湛青天 C 灯盏 厮打 流觞曲水 戊戌变法 D 暮霭 窈窕 茕茕孑立 兵荒马乱 3最适合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评话等,都是 粗糙 不准确的,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 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 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 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A不仅 而且 而 从而 B既 又 但 因而 C既 又 而 从而 D不仅 而且 但 因而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 功败垂成 ,取得胜
3、利。 B你我兄弟离散多年,今日他乡 萍水相逢 ,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C林黛玉进贾府 一文,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明似一团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的形象 惟妙惟肖 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D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欧也妮葛朗台颇有研究,讲起守财奴来 高谈阔论 ,精彩异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垃圾车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发出噪声与废气,对住户的身心影响很大。 B对于玛蒂尔德,有人可怜她,有人赞美她,还有人鄙弃她,我赞同这种意见。 C我蛰居盐城多年,却整日鱼贯于单位与蜗居之间,很少走出城观看田园风光。 D要想提高鉴赏戏剧的能力和水平,了解戏剧知识,认真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6下列关
4、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B“三言”与“二拍”并提,它们的编写者分别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小说家凌濛初。 C庄子是春秋晚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弟子所著。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一联是评价清代文学家蒲留仙的。 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0 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 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 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 写实的作品中,穿
5、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 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
6、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 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 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进舆论,涉
7、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 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7.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品 “按迹寻踪,不 敢 稍加穿凿,致失其真 ”,一味地写实,除了写实还是写实。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着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8、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 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又不失其真,重在写实。 D. 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8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 B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 恍恍惚惚 的朦胧的人生体验。 C. 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 D. 失去现实针对性而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9下列对有关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一句中 “写实 ”在文中指的是 “按迹寻
9、踪,不敢稍加穿凿 ”。 “执著中显出超脱 ”一句中 “执著 ”指的是 “追求真实 ”。 “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 ”一句中 “命运 ”指的是 “创作规律 ”。 “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 ”一句中 “芜杂 ”指的是 “现实生活 ”。 “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一句中 “二度 ”的意思是 “再次 ”。 A B C D 10以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最好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 B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干预现实生活,但只要穿插一些梦幻内容,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就不至于失之偏颇。
10、 C红楼梦 “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 ”, “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 ”,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 14 题。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 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 长者,随所刑罪。”宽曰:“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不 校 。 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
11、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 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 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 !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
12、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 度 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惭 负 长者,随所刑罪 负:对不起 B 州里服其不 校 校:计较 C 齐 之以刑 齐:治理 D 其性 度 如此 度:推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认者得牛 而 送还 举世誉之 而 不加劝 B 少年勉 以 孝悌之训 但 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C 故 吾惧其死也 故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D 宽尝 于 坐被酒睡伏 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 13以
13、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 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宽须臾遣人视奴 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 “羹烂汝手 ? ”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宽为人宽容,在一次外出的途中,有个丢失牛的人误认了刘宽的牛,事后刘宽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人,反而对他宽慰有加,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美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而对犯有过错的属吏,他只是象征性地表示羞辱,从不施加刑罚;政务上如果有了功绩,就归功于下属。 C
14、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及的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他的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已穿好官服准备上朝的时候 ,让侍女故意用肉汤污其官服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第卷 ( 108 分) 四、( 18 分)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 3 分) 译文: 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 2 分) 译文: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3 分) (出自逍遥游)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早
15、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处 ) (4分 ) 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 , );又让我跟王勃一道,领略了落霞、秋水的辽阔风光( , );也可以让我实现王羲之在俯仰之间对
16、宇宙万物的观察( , );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 懂得了陶渊明对“已往”与“来者”的思考( , );还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感叹( , )。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 五、 (18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1 题。 儿子的旋律 徐 平 儿子下班了, 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 。果然,儿子 “啪 ”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径直往自己卧室走去,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 。 儿子!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 儿子猛地扬起
17、脸。父亲没有在这稍 纵 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 “哗啦哗啦 ”,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 声音 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 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 可 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 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 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 。我的官龄比你的年龄还
18、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几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雾黄昏。这是变 幻莫测的时代,不再是仅仅需要热血忠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俩依然 沉默 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 是去开会吗? ”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
19、着。 “我给你打。 ”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的心紧成一团。 “行吗? ”儿子侧侧身。 父 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 沉默着, 父亲凝视着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 “一夜之间你衰老了许多, ”儿子声音低沉、温柔, “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 瘪 汽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了回头: “昨晚干嘛不去找她? ” 儿子沉默了一会, “分手了。 ” “因为 我下台? ” “大概 但这没关系。 ”
20、儿子!儿子!儿子!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着我的光彩 你说呢? ” 儿子!儿子!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本文选自小小说读者 2004 年 3 月刊)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这篇小说主要从父亲的视角出发,运用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刻画出父子二人的性格。 B.“ 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 ”一句,说明在儿子眼中父亲 不仅年龄老了,而且思想观念也守旧僵化,需要热血和忠诚的岁月已经过去了。 C. 小说中塑造的儿子始终沉默寡言,主要是因为父亲被免职而导致他失恋,因而心中满含愤恨、
21、隔膜 。 D. 小说对话很少,作者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刻画让父子俩的形象跃然纸上。 E. 这篇小说 写的是一个简单而又典型的故事。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最终看到了青年一代对老一代的理解。 19联系全文,请说明题目中“旋律”的两层含义。( 4 分) 既指 又指 20细读文章,回答:( 4 分) 第一句中父亲为什么“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 答: “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父亲需要什么? 答: 21联系全文,回答: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哪个场面最感人?为什么? 答: 小说中父子两人面对生活挫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一样吗?最终谁影响了谁? 答: 六、 (12 分 ) 22歇后语
22、是我们常用的,比如,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请你根据项链这篇课文,也试着写几条歇后语:( 3 分) 路瓦栽夫人借项链 路瓦栽夫人丢项链 路瓦栽夫人赔项链 2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几句话,突出“复杂”一词,不超过 70 字。( 6 分) 周朴园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冷血的野兽,面对鲁侍萍,他表现出了十分复杂的性格特征。 24 下面是一学生写给刘墉的信的正文 ,有三处措辞不妥, 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3 分) 我能给您写信, 很为您感到荣幸 。您是华裔著名作家,知识渊博, 写了那么多书 , 给我们这些初生牛犊 以很深的影响 。我喜欢读您的书, 可 当地 偏僻,很难买到。请您 受劳
23、 为我邮一本您写的荧窗小语,并 恳请 您复信 教诲 。 答 : 修改为 ; 修改为 ; 修改为 ; 七、作文 (60 分 )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的方向决定于风。 水的形状取决于瓶。 那么,人呢? 请以 “方向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答题纸 选择题(共 4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 3 分) 译文: 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 2 分) 译文
24、: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 分) (出自逍遥游) 译文: 16( 6 分) 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处 ) (4分 ) 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 , );又让我跟王勃一道,领略了落霞、秋水的辽阔风光( , );也可以让我实现王羲之 在俯仰之间对宇宙万物的观察( , );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懂得了陶渊明对“已往”与“来者”的思考( , );还
25、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感叹( , )。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 19联系全文,请说明题目中“旋律”的两层含义。( 4 分) 既指 又指 20细读文章,回答:( 4 分) 第一句中父亲为什么“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 答: “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父亲需要什么? 答: 21联系全文,回答: 你认为 这篇小说的哪个场面最感人?为什么? 答: 小说中父子两人面对生活挫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一样吗?最终谁影响了谁? 答: 22请你根据项链这篇课文,也试着写几条歇后语:( 3 分) 路瓦栽夫人借项链 路瓦栽夫人丢项链 路瓦栽夫人赔项链 2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几句话,突出“复杂”一词,不超过 70 字。( 6 分) 周朴园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冷血的野兽,面对鲁侍萍,他表现出了十分复杂的性格特征。 24 下面是一学生写给刘墉的信的正文 ,有三处措辞不妥, 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3 分) 答 : 修改为 ; 修改为 ; 修改为 ;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