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腺癌晚期的中医治疗编辑: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网胰腺癌的产生缘由目前尚未清楚,初步认定其发生与环境有关。胰腺癌是消化部多见的恶性癌肿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当胰腺癌病人的病情进入到了晚期阶段,胰腺癌晚期治疗越来越多被众多人的胰腺癌晚期病人所关注。在早期,胰腺癌西医没有明确的诊断方法,同时患者胰腺癌症状并不典型,经常表现为类似于其它脏器病变的症状,导致一些有症状的被误诊误治,百分之七十以上确诊为胰腺癌已是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但是西医对胰腺癌晚期治疗效果不佳,中医称胰腺为脾积,胰腺黄疸、胃痛都是由脾虚引起的。中医在早期诊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
2、优势,中医对胰腺癌晚期治疗已得到临床证实,例如三联平衡疗法等中医疗法已经成为胰腺癌晚期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事实上中医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的发展过程,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中医认为胰腺癌常由正气亏损,肝郁气滞,湿热蕴积肝胆,脾胃实热所致,病变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其病位在胰。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忧思,抑郁伤脾,脾气郁结,升降失常,水津不运,血行不畅,津停为痰,血停而瘀,痰血阻脾,结聚成瘤。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认为:“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 ”“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
3、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 ”故见上腹痛和肿块。湿气通于脾,脾性恶湿,职司运化。外感湿毒,损伤脾气,脾运失司,水湿不化,郁而化热,湿热内蕴,热毒结瘤。湿热毒三者交阻,而发“黄疸” 。腹水的产生与水液敷布失常有关。 医门法律记载:“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瓮,是名单腹胀。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总结,胰腺癌总的病机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湿热为患,久而结成坚块。胰头癌以湿热表现为多,胰体、胰尾癌则多见脾虚气滞之证。胰腺癌晚期的治疗应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适当的采用中医中药进行巩固治疗,有可
4、能取得良好疗效;中晚期则以中医药和对症治疗为主,或结合小剂量化疗,多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健脾之法。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 、 “痞块” 、 “黄疸” 、 “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三联平衡疗法等在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1、肝胃不和证症状: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拒按,心烦易怒,发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清热2、气血淤滞证症状:胸腹胀满,恶心,呕吐或呃逆,
5、纳差,疼痛持续不移,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尤甚。腹中痞块,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质青紫或瘀斑,脉细弦或涩。治法: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3、气血两亏证症状:面色苍白,消瘦,倦怠无力,爪甲色淡,腹胀,胸腹隐痛,腹部包块,舌质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数。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结4、湿浊阻恶症状:胸脘痞闷,头身困重,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治法:健脾利湿,化浊解毒5、阴虚内热证症状:低热不退,精神疲惫,上腹胀满,大便干,小便黄,纳差,舌光红苔少乏津,脉虚细而数。治法:养阴生津,泻火。目前,中医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够缓解、控制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作用是肯定而不容忽视的,它弥补了其他医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但是还需要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对胰腺癌治疗的研究,不断挖掘、发扬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优势。